第三章 第5~8节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52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5节奇妙的透镜同步检测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 B C D2.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3.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 B C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5.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6.对下列各图所示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B C DA.潜水艇内人员通过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都是一致的B.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的虚像D.通过放大镜看图片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7.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课本与水杯的距离,他不可能看到的像是()A B C D8.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C.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D.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9.在天宫一号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我们看到了她的“倒影”,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球上的“倒影”是虚像B.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D.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照相机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B.指针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D.透过放大镜成的像11.用一个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是()A.60°B.600°C.120°D.无法确定度数12.下列面镜、透镜中,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A.凹镜、凹透镜B.凹镜、凸透镜C.凸镜、凸透镜D.凸镜、凹透镜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回顾上节课教学内容:新教学课堂引入:电器控制线路设计主要指的是控制电路的设计新内容:第六节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电器控制线路设计方法一般设计法(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一般设计法简介一般设计法又称经验设计法,主要原则如下: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电路的要求。
2.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一律按国家标准绘制。
3.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路力求简单、经济、安全可靠。
简化电气控制线路方法:(1)合并同类触点。
(2)利用带转换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将两对触点合并。
KA1/KA?KM2pKM】a) b) a) b)(3) 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减少触点数量。
(4) 尽量减少连接导线数量和长度。
(5) 交流线路中,不允许两个电器元件线圈串联。
由于它们的阻抗不尽相同,会造成两个线圈上的电压分配不等。
即使外加电压是同 型号线圈电压的额定电压之和,也是不允许。
因为电器动作总有先后,当有一个接触器 先动作时,则其线圈阻抗增大,该线圈上的电压降增大,使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吸合,严重 时将使电路烧毁。
(6) 为了工作可靠性,尽量减少多个电器元件依次通电后才接通另一个电器元件。
a )b ) “ “(7)避免出现寄生电路。
寄生电路是电路动作过程中意外接通的电路。
如图所示具有指示灯HL 和热保护的 正反向电路。
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向起动、停止和信号指示。
当热继电器FR 动作时,电路就出现了寄生电路,如图中虚线所示,使正向接触器 KM1不能有效释放,起不了保护作用。
二、逻辑设计法方法:将控制电路中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通电、断电,触点的闭合、断开,主令元件 的接通、断开看成逻辑变量,列出逻辑函数式。
运用逻辑函数基本公式和运算规律,对 逻辑函数式进行化简。
再画出电路结构图,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O ------- -------- -------- O- a) b) KMKM 2 KM]環3逻辑变量:具有两种互为对立的工作状态的物理量。
八下第三章5-8节知识点复习第 5 节呼吸作用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体呼吸系统由和组成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统称为呼吸道3)肺是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2.人的吸气和呼气过程1)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反之为呼气过程。
注意:是肺内气压先减小,后进入气体。
2)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明显升高,氧气的浓度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呼出气体含量最多的是)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通过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例:肺泡内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4.呼吸作用1)定义: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3)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第 6 节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原理: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B.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1.光合作用的发生部位:叶肉细胞的2.光合作用的过程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物制成了复杂的,并放出氧气2)能量转化:把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3.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1)光合作用的条件: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3)光合作用的原料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1)实验前应对绿叶进行暗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对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实验。
原因:(3)验证时应先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
①酒精的作用:_________.②隔水加热(水浴加热)的目的:________ ____.(4)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并记录。
(淀粉遇碘液变蓝)变式1: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氧气?变式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变式3: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水?变式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叶绿体?变式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需要光照?例1: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
第三章油气集输管道安装第一节油气集输管道概述一、分类:油气集输管道工程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的输送管道。
按照输送介质和工艺要求的不同,可分集油管道、输油管道、集气支线、集气干线及注水、注汽等管线。
1、范围:见总说明(1)井口、计量间、计量中转站(或转油站)、联合站之间的输送原油、石油伴生气及混合物的管道。
(2)联合站与油田内油库、输油首站之间的外输油气管道;(3)联合站、接转站(转油站)、计量间、井口之间的注水、气举、动力液、稀释油、活性水管道;(4)管径<=529mm的输送各种介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管道;(5)油气田区域外管道长度在10公里以内的集输管道和供水管道工程;编制该工程预算主要套用的定额是《石油建设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二册集输管道安装,另外如牵扯到穿跨越工程、刷油保温等则套用相应定额。
2、输送介质:包括油管线、气管线、伴生气管线、水管线(注水管线、供水管线),另外还有热水管线和蒸汽管线。
3、工艺要求:由于输送介质的压力和温度不同,对于该管线工艺要求不同;比如:管线的种类、材质的要求。
(1)集油管线;输油管线:集油管线:从井口装置将原油收集起来输送到计量站或接转站的管线。
集油管线形式又分多种:单管集油管线(单管流程):利用井口自身的压力或抽油机将油从井口输送到计量站。
有的井口设有水套加热炉;(示图)如果集油管线较长,中间加干线加热炉;其作用就是提高油温,以便使原油顺利输送到计量站。
双管流程:加伴热管,如蒸汽伴热、掺热水、掺热油等。
三管流程:锅炉或泵将蒸汽或热水沿井口管线输送到井口,再从回水管返回,原油单独一条生产线。
集油管线一般管径较小,Φ76~89较多,如井口管线长,则采用Φ114,伴热管常采用Φ48、碳钢无缝管。
集油管线的防腐保温:单管采用泡沫夹克管。
双管、三管采用光管合并保温、防水。
输油管线:由计量站到接转站或联合站,到油库或外输首站;或油库之间,经过一次加压和加热后将原油输送到目的地的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