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统计指数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期。
编制质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指标固定在期。
2.由加权算术平均式形式计算数量指数时,其权数是。
3.由加权调和平均式形式计算质量指数时,其权数是。
4.拉氏物量指数公式为。
5.派氏价格指数公式为。
6.平均指标指数由可变构成指数、指数、指数构成。
7.某企业今年比去年产品产量增长12%,出厂价格平均下降了12%,则产品产值指数为。
8.某地区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少了1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
二、判断题1.某商店今年比去年销售量增长12%,价格下降了12%,则销售额指数为100%。
()2.某居民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少了2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了20%。
()3.编制价格指数时,一般用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4.编制销售量指数时,一般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5.职工平均工资下降了15%,固定构成指数为115%,则职工人数指数为100%。
()6.某居民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多了2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下降了20%。
()7.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基期。
()8.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
()9.把构成固定下来,单纯反映各组水平变动的指数是结构影响指数。
()10.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三、单项选择题1.按照个体单位成本指数和报告期总成本资料计算的单位成本总指数是 (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2.下列指数中的质量指标指数是( )。
A.劳动生产率指数B.总产值指数C.总成本指数D.产量指数 3.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实际与计划相比,其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8%,则说明平均来说该企业( )。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9%B.9.18%C.18%D.2.91%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A.25%B.2%C.75%D.20%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A.80%B.130%C.104%D.125%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139.36%B.129.73%C.71.76%D.39.36%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1.57%B.提高1.8%C.下降4%D.下降9.26%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0q0B.∑q1p1 ∑q0p1C.∑p1q1 ∑p0q1D.∑q1p0 ∑q0p0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0q0B.∑q1p1 ∑q1p0C.∑p0q1 ∑p0q0D.∑q0p1 ∑q0p0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1.某乡粮食产量如表:
试根据指数体系对粮食总产量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2.某企业生产同种产品的两个车间的资料如表:
要求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及指数,并对其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某企业工人工资和人数资料:
试分析:
(1)工资总额变动受总平均工资变动及工人总数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及影响额;
(2)全厂工人总平均工资变动受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变动及工人结构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和绝对额;
(3)(分别分析)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因素及结构因素影响的工资总额的绝对额;
4.下面是某一特殊股票每股5年的价格和以1982-1984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
资料。
减缩股票价格指数,并讨论股票的投资方向。
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9%B.9.18%C.18%D.2.91%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A.25%B.2%C.75%D.20%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15.8%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A.80%B.130%C.104%D.125%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139.36%B.129.73%C.71.76%D.39.36%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5.8%,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提高1.57%B.提高1.8%C.下降4%D.下降9.26%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p0q0 B.∑q1p1 ∑q0p1 C.∑p1q1 ∑p0q1 D.∑q1p0 ∑q0p0 E.∑q1p1 ∑q0p0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p0q0 B.∑q1p1 ∑q0p1 C.∑p1q1 ∑p0q1 D.∑q1p0 ∑q0p0 E.∑q1p1 ∑q0p0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p0q0 B.∑q1p1 ∑q1p0 C.∑p0q1 ∑p0q0 D.∑q0p1 ∑q0p0 E.∑q1p1 ∑q0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指数分析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B.平均工资指数C.销售量指数D.销售额指数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B.8.33%C.50%D.80%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A.增长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B.综合指数 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三、多选题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 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B.深圳综合指数C.上证30指数D.深圳成分指数E.股价平均指数四、判断题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注:原题目中红色字是我做题时加上的,你做题时也应该这样。
1.某厂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要求:分析该该厂总成本的变动情况,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分析该厂产量及单位成本对总成本变动的影响。
注:单位成本是质量指标,可以用p 表示,也可以用z 表示(1)总成本指数:%76.84820/6950011===∑∑qz q z K zq总成本减少的绝对额:(万元)1258206950011-=-=-∑∑qz qz(2)总成本变动因素分析:①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9.93820/7700001===∑∑zq z q K q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数额:(万元)508207700001-=-=-∑∑zq zq②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成本指数:%26.90770/6950111===∑∑zq z q K z价格变动影响总成本额:(万元)757706950111-=-=-∑∑zq zq③三者的关系 (2分) %76.84%26.909.93=⨯=⨯=z K K K q pq()()万元)75(50125001010110011-+-=--+-=-∑∑∑∑∑∑q z qz q z qz qz q z2.三种食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所示:要求:运用指数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计算结果保留百分号后2位小数)(1)%26.122265000/3240000011===∑∑qp q p K pq(元)590002650003240000011=-=-∑∑qp q p (2)销售量指数:%11026500029150001===∑∑pq p q K q(元)26500265000291500001=-=-∑∑p qp q(3) 价格指数:%15.111291500324000111===∑∑pq p q K p(元)325002915003240000111=-=-∑∑pq p q(4)三者的关系%26.122%15.111%110=⨯=⨯=p q pq K K K ()()2650032500590000101011011+=-+-=-∑∑∑∑∑∑q p q p q p q p q p q p动的影响。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选择题(1个或多个答案)(无需做)
1.统计指数的关键问题是确定
A 同度量因素
B 统计总体
C 个体的性质
D 指数计算公式
E 基期的选择
2.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应当根据
A 总体的性质
B 个体的性质
C 研究问题的经济关系
D 指标的性质
E 可以任意选择
3.编制指数,需要做
A 选择恰当的同度量因素
B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某个时候
C 计算报告期和基期的总量指标
D 将计算出的报告期和基期的总量指标对比
4.拉氏公式和派氏公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不同
B 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间不同
C 编制原理不同
D 有新产品或新商品加入时效果不同
E 有老产品或老商品退市时的效果不同
5.编制数量指标指数,选择()作为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数量指标
C 基期质量指标
D 基期数量指标
E 可随意选择
6.编制质量指标指数,选择()作为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数量指标
C 基期质量指标
D 基期数量指标
E 可随意选择
7.已知某企业所有产品产量增长了10%,出厂价降低了10%,则产值
A 增长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8.若以p代表商品价格,以q代表商品销售量,则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变动使销售额增减数额的计算式
A、
∑
∑-10
1
1
q
p
q
p
B、
∑
∑-00
1
q
p
q
p
C、
∑
∑-00
1
1
q
p
q
p
D、
∑
∑-00
1
q
p
q
p
9.当可以获得某商场所有商品的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额的统计资料,则可以采用()方法编制
销售量和价格的总指数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平均指数)
C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D 个体指数
10.当已知某企业各种产品的报告期成本以及单位成本个体指数,则可直接采用()计算单位成本总
指数
A 拉式指数
B 派氏指数
C 对单位成本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
D 对单位成本个体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
E 对单位成本个体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11.当已知某企业各种产品的基期产值以及产量个体指数,则可直接采用()计算产量总指数
A 拉式指数
B 派氏指数
C 对产量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
D 对产量个体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
E 对产量个体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12.计算出某超市销售量总指数为110%,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销售量增长10%
B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0%
C 报告期销售额是基期的1.1倍
D 因销售量的增长,是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销售额增长10%
E 销售量增长对销售额的增长贡献了10%
13.某超市报告期零售总额为5000万元,比基期增长了11%,扣除价格变动,实际增长5%,则
A、零售额指数为11%
B、零售额指数为111%
C、销售价格指数为105.71%
D、销售价格指数为106%
E、零售量指数为105%
二、计算题
1
根据资料计算:
(1)计算销售额总指数。
(3)计算销售利润率总指数。
(3)进行因素分析,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公司利润额变动的原因。
2、某商场销售2008年9、10月份三种销售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
2)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
3)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对销售额的影响。
3、某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
(2)运用平均指数法,计算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总成本数额。
(3)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减的总成本数额。
4、某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销售额和价格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
要求:(1)计算产品价格的总指数和价格对销售额的绝对影响;
(2)已知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12%,计算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绝对和相对影响。
提示:运用平均指数和统计指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