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老人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0
《圯上老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并翻译短文;掌握古代尊老敬老的礼仪常识和古代纪时法,并能在文言阅读中熟练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礼仪规范的搜集积累学习,掌握尊老敬老的礼仪;通过探究黄石公考验张良的意图,理解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尊老知礼的品质以培养自己良好的修养,培养像张良那样的胸襟气度和忍耐力。
二、1、你觉得《鸿门宴》中的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遇到圯上老人之前,张良刚刚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2、读课文,正音正字:圯()下邳()履()衣()褐强()期()济()3、解释重点词语:从容:衣:顾:履:欧:业:因:所:殊:随:目:期:后:平明:有顷(倾):编:旦日:父:4、翻译全文:三、读课文,思考:1、张良与圯上老人见面后,圯上老人有哪些不当言行?2、面对老人的不礼貌,张良如何做的?圈点勾画相关词语。
3、面对老人的屡次刁难,张良为什么强忍怒气而没有发作,接着又答应老人五日后再见?4、你认为黄石公为什么对张良倾囊相授?有哪些原因?仅仅因为他尊老的言行吗?5、黄石公对张良进行了几重考验?老人从哪些方面看出张良是可教之才、可托以重任的?6、你认为黄石公试探、考验张良的做法有何意义?对张良的成长有何作用?四、搜集资料,整理归纳:1、古代的尊老礼俗有哪些:(1)称呼:称对方:称自己:(2)常见礼节:(3)交往言谈:(4)其他礼俗:2、识记背诵礼俗经典——《弟子规》节选:(1)出则弟(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忿:fèn)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见:xiàn)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圯上老人原文圯上老人原文及原文良①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②上。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词义:指秦末授张良《太公兵法》于圯上的老父。
事见《.留侯世家》。
圯上老人即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秦汉时期下邳(今江苏邳州)人,被道教纳入神谱。
出处:圯上老人出自《史记留侯世家》[1] 载:张良尝从容步游下邳圯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
后因以圯上特指张良受《太公兵法》事。
注释:1.良:张良。
2.圯(y ):桥梁。
3.下坯:地名,在今邳县南4.坠:落下。
5.履:鞋子。
()6.履我:把鞋穿到我脚上。
7.尝:曾经8.履:鞋9.遂:于是,就10.期:约定时间译文: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步行游玩到下坯桥上。
有一位老翁,穿着粗布衣,走到张良的跟前,直接把自己的一只鞋扔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来!张良十分吃惊,想打他,(但)因为他年纪很大,便强忍(怒火),下去取回鞋。
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为他取回了鞋,又何必计较,便跪下来替老人穿。
老人伸出脚让他把鞋穿上,笑着离去。
张良大为惊奇,随着老人的身影而凝视。
老人离开大约一里,返身回来,说:你这小子可以教导。
五天后天亮时,和我在这里相会。
张良感到惊异,跪着说:好。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去了。
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家相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说:五天后早点相会!五天以后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达,又发怒说:这么晚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又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
关于张良张良是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
三杰之中,韩信战功显赫,拥有重兵,最为刘邦所疑忌,终于被杀害。
萧何实际上是刘邦的幕僚长,虽然被列为功臣中的第一位,但也曾受到刘邦的猜疑,被逮下狱,险些治罪。
唯有张良,却是刘邦最亲信的智囊人物,俨然以“王者师”的身份,自始至终受到刘邦的尊重。
成为古往今来能够明哲保身的代表人物。
张良年轻时是一个毁家纾难、奔走江湖的豪侠人物。
博浪沙一击不成,经过了十年的磨炼,变成了一个深沉、明智、知机识变的人物。
司马迁以圯上逢黄石公的故事刻画了他的隐忍有容;以不随项伯反使沛公解脱了鸿门之危刻画了他的忠贞不贰;以建议刘邦利用黥布、彭越、韩信三雄而刻画了他的知人;以谏止刘邦复立六国刻画了他的明察事势;以劝吕泽迎四皓扭转太子的危机刻画了他的机谋的委婉;最后,以功成后急流勇退刻画了他的知止远害。
通过这样特征性的事件,不仅叙述出了张良的行实,亦且明白如画地描绘出了他的性格和情操。
而所有这些描述,也都成了几乎是遐迩皆知的历史故事。
张良是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
课文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刻画的是青年时期张良的一段奇异的经历。
张良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
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
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
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
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
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就在这种国破家亡,报仇未果的情况下,有了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课文所反映的张良的核心品质就是他的隐忍有容,对老者的尊敬。
面对老者的“直堕其履圯下”,张良虽“愕然,欲殴之”,但只因“其老”便能“强忍”,不但为老者拾履而且能遵照老者要求“长跪履之”,足见敬老之德在其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敬老在古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正是有这份隐忍和这份尊重,才赢得老者之笑,才会有与老者的进一步接触。
圯上老人成语典故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说,张良之所以能干出一番事业,全靠“圯上老人”赐给他的一部兵书。
张良年轻时,一次在下邳的一座桥上散步,无意中碰到了一位身穿粗布衣服的长者,这长者不知为什么把自己穿的鞋子丢到桥下,并要张良下桥给他拾上来。
张良强压火气,下桥给他把鞋拾上来。
可是那长者又伸出两脚,要张良给他把鞋穿到脚上,张良于是又长跪于地,为那长者穿鞋。
末了,长者长笑而去,但没走多远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孩还可以教育,五天后的黎明,到这里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在黎明准时到了桥上,但那老人早已站立桥头多时,他见到张良就说:“与老人约会,为什么后到?”并要他再过五天后来。
第二次,张良早早起来,在鸡叫时辰就到了桥上,但还是落到了那长者的后边。
第三次,张良不到半夜就来到桥上,不一会儿,那长者也来到了桥上。
这次,他一见张良就高兴地说:“理应如此!”然后将一部《太公兵法》送交给张良,并说10年后他可以辅佐帝王成就帝业。
这位长者就是“圯上老人”,即“黄石公”。
昔者,老人年逾古稀,颜容苍老,然而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一日,圯上老人独步于圯之上,遥望远方,见一农夫荷锄而立,老人遂驻足与之交谈。
老人问:“吾观汝劳苦,何以不归?”农夫答曰:“吾家贫,不得不耕田以养家。
”老人闻言,慨然而叹,遂解囊相赠,曰:“吾虽贫,亦有一瓢之水,愿与汝共饮。
”农夫感其德,欣然接受,二人相对而饮,谈笑风生。
农夫问:“吾闻先生好道,何不归隐山林,以求长生?”老人笑曰:“吾之隐逸,非为长生,乃为求一清净之地,以安吾之心也。
”农夫不解,问:“先生何以独好道?”老人曰:“道者,自然也。
天地万物,皆有其道,吾欲探求其中之理,以明吾心。
”农夫闻言,心中敬仰,遂拜老人为师,随其学道。
老人教之修身养性,悟道之真谛。
农夫虚心受教,日有所进,渐悟人生真谛。
岁月如梭,农夫随老人学道已数载。
一日,老人对农夫曰:“吾今老矣,不久将归道山。
吾有一言,望汝牢记在心。
”农夫恭恭敬敬,聆听教诲。
老人曰:“人生在世,勿求富贵,勿图名利,但求心地清净,知足常乐。
天下万物,皆有道可循,汝宜虚心求道,勿为世俗所累。
”言罢,老人长叹一声,遂隐于圯之上,不知所终。
农夫悲痛欲绝,遂筑庐于圯上,朝夕祭奠。
每当圯上风起,老人之声仿佛在耳,农夫遂以此为号,人称“圯上老人”。
圯上老人虽隐逸山林,但其高洁之志,传颂千古。
世人皆以他为楷模,追求心灵之自由,向往清净之生活。
老人虽去,但其精神永存,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善美。
世人曰:“圯上老人,高风亮节,千古流芳。
其道德文章,照耀人间,如明月之照苍穹,如清风之拂面。
”斯言不虚,圯上老人之德,实为后世之楷模也。
史记《张良遇圯上老人》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张良遇圯上老人》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节自《留侯世家》)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①,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