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较大的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排列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较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小于、等于、大于的符号表示。
3. 数的排列和顺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较大的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排列更大的数。
2. 难点:理解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数轴图、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较大的数?它们是如何表示的?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较大的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较大的数的意义。
2. 举例说明较大的数的表示方法,如:1000、2000、3000等。
3. 讲解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如:>、<、=。
4. 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较大的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个别辅导。
四、数轴图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数轴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数轴图是表示数的大小顺序的工具。
2. 让学生通过数轴图来排列给定的较大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1. 较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
3. 数的排列和顺序。
作业设计:1. 练习题:比较和排列给定的较大的数。
2. 思考题: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较大的数,并解释其意义。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与学具准备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一: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1认识更大的数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
3.记住数位顺序表。
4.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5.善于与他人交流学习过程与结果。
6.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勇于实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1.感受1万的大小2.感受更大的数3.学生举例(二)动手操作,认识数位(三)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万大的数,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5万、7千万、8百万、9亿。
2.在计数器上出7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边拨边数,数到1300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4.填一填。
(1)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2)一千万里有()个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3)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千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5.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这个数。
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同桌互说这个数的2、3、4、5、6、7、8、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6.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比“万”更大的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篇二: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 2教案冀教版认识更大的数教材分析:认识亿以内的数,教材安排了两个环节。
首先,教材选择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每小时飞行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三组关于距离的数据。
让学生在试着读数的过程中,感受几个数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数写在数位表中,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学会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分级和知识迁移的过程,根据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更大的数,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其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突破学生的认知范围,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认识到数的无限性,具备初步的数位意识。
2. 数的排列和比较在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排列和比较数。
本单元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符号来比较数,以及使用数轴、折线图等方式来排列和比较数。
3. 实际应用在掌握了数的排列和比较方法后,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使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购物结账时,如何快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大小,如何计算最优的购物方案等。
三、教学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游戏、实践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更大的数,并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的方法。
2. 游戏法游戏法是本单元的辅助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探索,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3. 实践法实践法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阶段一:认识更大的数在阶段一中,讲师将通过图片、实物等具体例子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更大的数,从而掌握数位意识。
例如,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数轴,让学生数一数,其中最大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无限性和数的无穷大。
2. 阶段二:数的排列和比较在阶段二中,将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制作折线图和数轴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数的排列方法,并让学生参与数比较游戏,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符号来比较数的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认识更大的数1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位数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比较生活中遇到的更大的数,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位数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整数的位数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2. 万以内数的正确读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挂图、计数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更大的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整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整数的位数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整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方法。
4. 活动二: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万以内数的读写练习,加深对整数概念的理解。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认识更大的数1冀教版2. 教学内容:整数的概念、位数顺序、大小比较方法、万以内数的读写。
3. 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4. 教学难点:整数的位数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万以内数的正确读写。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活动一、活动二、小结、课堂练习、交流与分享、课堂小结。
6.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题,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万以内数的读写。
6.3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提示本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两个活动。
首先教材通过“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这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读一读,一方面了解学生是否会读这些数,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对事情及数据的感受。
要求把这些数写在数位表中,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并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学会写亿以内的数;接着教材提供了含有分级的数位表,要求读出这些数,读数时要引导学生先分级,一级一级地读。
本课时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素材的挖掘,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感受数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真正含义,从而建立数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万级,知道万级包含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理解万级各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数的过程,感知大数。
利用知识的迁移,感悟大数的意义,掌握读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重视课堂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万级的数位以及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读、写含有两级的数。
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空白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说一说,以前学过哪些数和哪些数位?师:我们生活中还有比一万更大的数吗?你还知道哪些更大的数?生举手发言。
师: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是掌握亿以内数读写方法的基础,通过回顾和复习,为学生新知的学习迁移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通过对资料交流的过程,感知大数。
通过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四位一级的规律。
3、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重视课堂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理解数位顺序表,并能简单的读写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情境引入。
1、出示书中的资料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数。
2、发现问题(1)小调查(2)小汇报(3)小交流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
二、启发诱导,感受大数 1、认识百万、千万 10个十万是多少呢?借助计数器拨一拨,10个一百万又是多少呢?有没有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数一数,认识“亿” (1)回忆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一千万一千万地数,认识计数单位“亿”。
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再拨下九个珠子是多少?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亿”。
3、感受“亿” 感受一亿有多大呢?互相议一议 4、认识十亿、百亿、千亿(1)一亿一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亿” (2)十亿十亿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亿” (3)按照这样的数法,请同学们边拨变数,从一百亿一直数到一千亿,再互相说一说得出了什么结论。
汇报:10个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认识百亿和千亿。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亿、百亿、千亿,,,它们都叫什么吗?计数单位。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在千亿后面写上省略号? 2、一个一个数,96到103。
10万,一万一万地数。
30亿到100亿,一亿一亿地数。
500亿到900亿,一百亿一百亿地数,5000亿到9000亿,一千亿一千亿地数 3、认识数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数位,“个”这个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这些能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更大的数计算器|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掌握计算器的开机、关机、清屏等基本操作。
3. 学习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器若干台。
2. 练习题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器,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计算器有哪些部分组成吗?它是怎样使用的呢?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教师分发计算器,让学生自行探索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器的开机、关机、清屏等基本操作。
3. 学生尝试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利用计算器完成。
2. 教师挑选学生回答,并板书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计算器1. 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开机:ON关机:OFF清屏:C2. 计算器的使用步骤开机:按下ON键选择运算符号:按下相应的运算键(加、减、乘、除)输入数据:按下数字键,输入所需数据确认:按下等于键(=)查看结果:屏幕显示计算结果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利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记录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认识更大的数测试题
一、填空题。
(44分)
1、万级表示多少个(),它包括的数位是()、()、()、()。
2、从个位起,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在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读数时,先读()级,再读()级,不管第级末尾有几个0,都(),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
4、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5、一个数由九十个十万,七个千,六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6、把1396705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7、把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8、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9、在900的后面添()个0是90万,添()个0是9亿。
二、判断题。
(16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2、最大的七位数是9000000。
()
3、最小的八位数减去1就成为最大的七位数。
()
4、读作:二千四百五万零八十九。
()
5、三亿零三十八写作:3000038。
()
6、2936085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94。
()
7、6274232>63万。
()
8、39个万、39个一组成的数是。
()
三、选择题。
(12分)
1、一个数的()位上是“0”,这个“0”不读出来。
A、千位
B、万位
C、十万位
2、最大的八位数是()。
A、B、C、
3、25个万、16个百组成的数是()。
A、251600
B、
C、
4、把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A、6900
B、69万
C、6900万
5、8()7238≈87万
A、5
B、6
C、7
6、与“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A、千和百
B、十万和千
C、十万和百万
四、读出下列各数。
(6分)
0 读作()
读作()
读作()
五、写出下列各数。
(6分)
四千六百零九万写作()
三千万六千四百写作()
八千零七十万零五十写作()
六、比较下列各数。
(6分)
734020○734018 288888○88888 677000○667000 408410○408140 390000○39万488970○490000七、下列方框中能填几?(4分)
24□813≈24万(填最大数)13□806≈14万(填最大数)
45□238≈45万(填最小数)19□108≈20万(填最小数)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分)
7056002 7560002 7650002 7605002 75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