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与评价表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评价表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评价表》
一、教案设计
1. 内容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校本课程标准要求。
2. 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健康知识。
二、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
2.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手段
1.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健康知识。
2. 教学手段运用合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健康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方式合理,包括考查、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学评价标准明确,能够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五、教学效果
1. 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效果持久,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意识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该初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评价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值得肯定和推广。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与评价表摘要:一、引言二、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目标三、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内容四、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的设计五、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与评价表。
本文将对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与评价表进行详细介绍。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目标】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评估公共卫生教育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内容】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评价目标:以全民健康素养、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2.制定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3.确定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4.设定评价周期:确保评价工作定期进行,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的设计】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实施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2.评价指标:列出全民健康素养、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
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指标的数值,给出总体评价结果。
4.问题分析:分析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与建议:对整个评价工作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步骤:1.成立评价小组: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成立评价小组。
2.制定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目标、内容等,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
3.开展评价工作:按照评价方案,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评价工作。
4.分析评价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5.撰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2024年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在当今社会,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我们需要着眼于多方面的因素,以综合的方式来评估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从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入手。
评价一个学校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效,首要的是看其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比如,是否覆盖了有关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否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其次,要考察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包括学校是否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计划、是否有专门的健康教育团队负责,以及是否有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这些都是评价学校健康教育是否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
另外,我们还需要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
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素质息息相关,优质的教师团队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总之,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多角度的。
只有全面评估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健康教育改进,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断优化评估体系,实现学生健康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
第 1 页共 1 页。
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与评价表摘要:一、引言二、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目标和意义三、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内容和结构四、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的设计与使用五、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公卫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评估公卫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个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二、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目标和意义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旨在提高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健康行为的形成,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公卫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估,可以了解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内容和结构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目标,明确评价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评价对象,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3.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评价时间,明确评价活动的起止时间;5.评价人员,确定评价小组的组成和职责。
四、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的设计与使用公卫健康教育评价表是评价方案的具体实施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评价活动名称、评价对象等;2.评价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等;3.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4.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方法和标准计算出的具体得分;5.评价结论,对评价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五、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在实施评价方案的过程中,评价小组需严格按照评价表的内容进行操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卫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六、总结与展望公卫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及评价表有助于全面评估公卫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也需要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评价及改进方案的共享。
1. 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1.1 健康教育内容在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时,首先需要考虑健康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适宜性。
健康教育内容应涵盖饮食、运动、个人卫生等方面,以帮助孩子全面了解健康的概念。
而内容的适宜性则需要根据孩子的芳龄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以确保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易于理解。
1.2 教育活动形式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时,还需要考虑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
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
而具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则能够增加孩子们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1.3 教育活动效果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
这包括孩子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及对健康行为的改变等方面。
只有通过对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估,才能够了解活动的实际影响和价值。
2. 改进方案共享2.1 更新健康教育内容针对评价中发现的健康教育内容不全面或不适宜的问题,可以提出更新健康教育内容的改进方案。
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健康主题或话题,或者重新设计教育内容,以确保内容能够贴合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2.2 创新教育活动形式为了增加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可以提出创新教育活动形式的改进方案。
例如引入游戏化教育活动、户外探索活动等,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体验。
同时也可以考虑增加家长参与的形式,以提升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2.3 强化教育活动效果评估为了确保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需要加强对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估。
可以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改变情况,以及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课程评定表-范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健康教育与促进课程编号:HPE-101授课教师:张华授课时间:2023年春季学期二、课程目标评定知识掌握:- 学生能理解健康教育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促进策略。
技能培养:- 学生能运用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促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进行基本的卫生保健操作和健康教育宣传。
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注重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
- 学生能认识到健康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三、课程内容评定理论教学:- 授课内容是否全面,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 授课方式是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教学:- 实践操作是否规范,学生能熟练掌握。
- 实践教学是否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互动:- 教师是否能与学生有效互动,解答学生问题。
-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心得。
四、课程效果评定学生评价:- 对课程的满意度如何。
- 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如何。
考试成绩:- 理论知识考试得分。
- 实践操作考试得分。
课后反馈:- 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学生是否能参与健康促进活动,践行健康行为。
五、综合评定课程总分:根据以上各项评定,综合给出课程总分。
评定时间:2023年6月30日评定人:李思明请根据以上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和调整。
心理健康教育的评定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和群体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定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教育工作。
一、评定目标1.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评定对象1. 学生个体:评价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成长。
2. 教育团队: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组织管理等方面。
三、评定方法1. 学生个体评定:- 问卷调查:采用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问卷,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变化。
- 访谈法:与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及效果。
-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宿舍、活动等场景中的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提升情况。
2. 教育团队评定:- 教学成果评价: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果,如学生满意度、课程完成情况等。
- 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评估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
- 组织管理评价:考察教育团队在课程设置、资源整合、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四、评定指标1. 学生个体:- 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心理素质提升情况- 心理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健康水平变化2. 教育团队:-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方法有效性- 教师满意度- 教育资源整合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五、评定流程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初步评价结果。
3. 综合评价:结合评定指标,对教育团队和学生个体进行综合评价。
4. 反馈与改进: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对象,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六、评定周期1. 学生个体:每学期进行一次评定,以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变化。
2. 教育团队:每学期进行一次评定,以了解教育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 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对象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对象分为学校和教育行政两个层次。
1.学校。
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
其中农村中心小学以下学校及其它各类学校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2.教育行政。
指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评价方法以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为主, 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互评及上级部门抽评为辅。
各地间互评或上级抽评时, 采用推荐和随机抽样各半的方法, 被评学校分值指数≥0.5为通过, 否则以互、抽评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代替自评结果存档(分值指数=互、抽评分值提高数/自评分值提高数)。
所评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未获通过, 则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按减____分处理。
三、评价时间各地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确定评价时间。
每学年至少自评一次。
原则上每学年由上级主管部门____一次互评或抽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____月底以前将上一学年度的自评结果(表4)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每年底前国家教委通报各地健康教育评价结果。
四、奖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奖励办法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奖励。
国家教委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一、指标体系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两个层次, 指标体系的建立则以学校为主,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设具体评价指标。
学校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
Ⅰ级指标Ⅱ级指标Ⅲ级指标1、课时教学条件2.教材与教具①教学基础(0.10)3.采光照明与黑板(0.30)教学卫生4.课桌椅(0.20)5.饮水与洗漱设备6.厕所设备7、教学计划教学管理8、教案(0.15)9、师资培训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0、授课质量(0.30)(0.10)11.传播活动开课情况12.开课率(0.05)13.书面考核知识掌握14.实际操作(0.10)15.头发与指甲习惯培养16.面部与衣着③教育效果(0.15)17、体育锻炼(0.40)公共卫生18、教学用房与宿舍(0.10)19、校园与厕所缺课情况20、缺课率(0.05)二、Ⅲ级指标评价标准的说明(1)、课时。
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个体和社区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以及培养积极的健康行为和健康决策能力的过程。
为了评估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评价。
本文将详细介绍健康教育评价的标准格式。
一、评价目的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教育策略的有效性,提供改进健康教育方案的依据。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改进,促进健康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内容1. 健康教育目标的评价:评估健康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改变健康态度和信念、培养健康行为和技能等。
2. 健康教育内容的评价: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否准确、全面、科学。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3. 健康教育策略的评价:评估健康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否适合目标受众,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育策略的反应和评价。
4. 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评估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决策能力的影响。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统计数据等方法,了解学生在健康行为上的改变和提高。
三、评价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合适的问卷,通过学生的自我报告来评估其健康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
问卷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量表等,可以定期进行,以了解学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进展情况。
2.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评估其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观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行为和态度。
3. 访谈和焦点小组:与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或小组讨论,了解他们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感受和评价。
访谈和焦点小组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体验,为改进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 统计数据分析: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健康行为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方式。
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健康教育的目标、评价指标、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详细介绍健康教育评价的标准格式。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传递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健康意识:通过教育活动,让受教育者了解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激发他们主动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2. 促进健康行为: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以预防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3. 提高健康素养: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受教育者的健康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健康决策能力和健康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健康管理。
二、评价指标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可量化:评价指标应该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便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2. 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包括健康知识的提升、健康行为的改变、健康素养的提高等方面。
3. 目标导向:评价指标应该与健康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能够准确衡量健康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常用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包括:1. 健康知识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受教育者在健康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如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健康行为的知识等。
2. 健康行为改变:通过观察受教育者的行为改变,如饮食结构的改善、体育锻炼的增加等,评估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行为的影响。
3. 健康素养提升:通过评估受教育者的健康决策能力和健康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健康素养的提升。
三、数据收集方法为了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采集相关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1. 问卷调查:设计合适的问卷,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方式,向受教育者收集相关的数据。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对象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对象分为学校和教育行政两个层次。
1、学校: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
其中农村中心小学以下学校及其它各类学校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2、教育行政:指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评价方法以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为主,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互评及上级部门抽评为辅。
各地间互评或上级抽评时,采用推荐和随机抽样各半的方法,被评学校分值指数≥0.5为通过,否则以互、抽评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代替自评结果存档(分值指数=互、抽评分值提高数/自评分值提高数)。
所评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未获通过,则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按减10分处理。
三、评价时间各地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确定评价时间。
每学年至少自评一次。
原则上每学年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一次互评或抽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十月底以前将上一学年度的自评结果(表4)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每年底前国家教委通报各地健康教育评价结果。
四、奖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办法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奖励。
国家教委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一、指标体系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两个层次,指标体系的建立则以学校为主,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设具体评价指标。
学校的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
Ⅰ级指标Ⅱ级指标Ⅲ级指标1、课时教学条件 2、教材与教具①教学基础(0.10) 3、采光照明与黑板(0.30)教学卫生 4、课桌椅(0.20 ) 5、饮水与洗漱设备6、厕所设备7、教学计划教学管理 8、教案(0.15) 9、师资培训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10、授课质量(0.30)(0.10) 11、传播活动开课情况 12、开课率(0.05) 13、书面考核知识掌握 14、实际操作(0.10) 15、头发与指甲习惯培养 16、面部与衣着③教育效果 (0.15) 17、体育锻炼 (0.40) 公共卫生 18、教学用房与宿舍 (0.10) 19、校园与厕所 缺课情况 20、缺课率(0.05)二、Ⅲ级指标评价标准的说明(1)、课时:根据教基[1994]14号文件要求,各中小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每周要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0.5课时开健康教育课(以列入正式课程表为准)。
未列入课表的其它时间和其它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不作为此项指标的评价内容。
(2)、教材与教具:教材必须做到①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②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③课文深度和文字量符合教学规律。
(三项);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内容相同类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种计算。
允许自制教具,但自制的教具必须科学、准确。
本指标对教具的评价只要求内容,不要求类型,以“必备教具配备率”为评价指标。
必备教具目录见附录1。
必备教具目录 =必备教具内容总数已配备的教具内容数×100%(3)、采光照明与黑板: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度的总平均值为本指标的评价值,总平均照度应不低于150LX ;黑板应无裂缝、无反光、无眩光(3项完全达到为合格),以受检“黑板合格率”为指标。
(4)、课桌椅:评价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课桌、椅号(或高度)均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时才计入符合人数。
以受检“课桌椅符合率” 为指标。
(5)、饮水与洗漱设施: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②应提供相同于教学班数的完好的水龙头,对无自来水的农村学校酌情评价。
(6)、厕所设施:学校修建的厕所,其学生数与蹲位比应达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厕所小便池要相应配套。
(7)、教学计划:应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确定执行情况时可参考教案)。
(8)、教案:教案应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共11项内容。
(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应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
培训形式为: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交流、观摩课等。
(10)、授课质量:教师授课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公整等五项主要内容。
(11)、传播活动:学校每学年应利用宣传栏、家长会、班队会、广播、卫生小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或家长宣传不同形式的卫生保健知识达20次。
(12)、开课率;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总数的百分比。
(13)、书面考核:核实个人成绩和总平均成绩。
以全部学生总平均成绩为指标。
(14)、实际操作:从附录2中按各年级教学要求随即抽3项,受检学生做到3项完全符合标准为合格。
评价时对受检学生采用逐项淘汰的办法(每查完1项,将不符合标准的学生淘汰)。
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5)、头发与指甲:学生应做到头发整洁(勤洗头、无异味、无头虱),指甲整洁(勤剪指甲、保持干净),2项均做到为合格。
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6)、面部与衣着学生应做到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2项均做到为合格。
以受检学生“合格率”为指标。
(17)、体育锻炼:学生应做到坚持做好课间操(态度认真、动作准确为合格);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百分率”为指标。
(18)教学用房与宿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应做到地面和墙壁无烟头、无污迹、无纸屑、窗明、桌椅净、物品摆放整齐。
6条均做到为合格。
有学生宿舍的学校,受检宿舍数不应少于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总数的三分之一。
以受检教学用房与宿舍“合格率”为指标。
(19)、校园与厕所:校园应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废弃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5条);厕所应做到无臭、无蚊蝇蛆滋生、无乱拉乱尿、粪池加盖(5条)。
公10条(20)、缺课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课。
缺课率(‰)=全校学生数学年课时总数时数本学年全校学生缺课总⨯∑ ×1000‰学年课时总数=每周平均课时数×全学年教学周数 全校学生数=(学年初学生数+学年末学生数)÷2注:对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时,可检查全部对象,或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评价。
三、评价表表1:学校健康教育评价选项表 表2: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记录表 表3: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表 表4: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 四、统计与等级评定 1、统计学校:总得分=∑各Ⅲ级指标得分行政:总得分=(得优学校数×1.0+得良学校数×0.8+得中学校数×0.6得差学校数×0.4)÷学校总数×1002、等级评定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等级评定表注:对教育行政部门不设等级评定。
附录:1、健康教育必备目录2、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附录1 健康教育必备教具目录为使健康教育教学正常进行,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应配备包括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教具。
小学:(42项内容)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臭虫、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志;计划免疫;女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女学生形态的变化;男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男学生形态的变化;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中学:(19项内容)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耳、口、鼻的结构;对数视力表;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青春期男、女生形态的变化;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血压计;肺活量计。
附录2: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小学:中学:1、身高的测量 1、脉搏的测量2、体重的测量 2、血压的测量3、脉搏的测量 3、肺活量的测量4、体温的测量 4、运动外伤或小外伤的处理5、刷牙的正确方法 5、计算月经周期6、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 6、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7、正确的读、写、坐姿 7、设计食谱8、剪指甲 8、检查视力方法9、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 9、与异性同学交谈10计算月经周期11、拒绝吸烟的方法12、设计食谱注:以当地使用教材为判断正误的标准表1:学校健康教育评价选项表注:对介于评价选项之间的情况,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多因素的评价选项,以最差因素为准确定选项。
表2:健康教育评价记录表1、课时:课时/周2、教材与教具:教材符合项要求,教具配备率为%3、照明与黑板:4、课桌椅:5、饮水与洗漱设施:饮水;水龙头:个6、厕所设施:蹲位男个;女个7、教学计划:有无;执行情况如何:8、教案:内容做到项;书写质量做到项9、师资培训:授课教师人;本学年授课教师累计共接受培训小时10、授课质量:做到项11、传播活动:本学年达次12、开课率:实开课教学班数个;应开课教学班数个13、书面考核:平均成绩约为分14、实际操作 15、头发与指甲16、面部与衣着合计17、体育锻炼:做操合格百分率约为%,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百分率约为%18、教学用房与宿舍:(只填“合格”或“否”)19、校园与厕所:校园做到条;厕所做到条20、缺课率:本学年全校学生累计共缺课课时表3: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表注:选项A、B、C、D、E的分值分别为5、4、3、2、1分。
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评价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