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手法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3
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摘要:恩平市图书馆、博物馆新建项目位于恩城鳌峰山东麓电视大学西侧本项目规划用地19016.12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5134.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40.88平方米,计容面积12696平方米。
其中博物馆3层,建筑面积4489.4平方米,图书馆5层,建筑面积8206.6平方米,地下辅助用房844.88平方米和室外水系景观6500平方米。
以遵循项目的在地区域各项规划为前提,本着节约土地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在满足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室外景观设施。
关键词:岭南文化和谐空间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一、设计背景:改善服务环境力促文化惠民据悉,恩平市博物馆目前暂时设置在恩城街道沿江路8号的“大钟楼”。
“大钟楼”原先是恩平县公立图书馆,是恩平第一间图书馆。
因该馆楼顶装有一个大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钟楼”。
“大钟楼”于1929年3月动工兴建,翌年底竣工。
多年来,“大钟楼”功能几经易用,如今为恩平市博物馆办公大楼。
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楼,于2012年10月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恩平市博物馆每年在一楼展览厅举办多种形式的免费展览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恩平市图书馆由原来的“大钟楼”迁址到旁边的大楼,其后,该栋大楼被评定为危楼,于2018年被拆除。
目前,恩平市图书馆临时设置在好景花园路青云公园内。
该馆藏书3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万册,电子版图书11万册。
据了解,由于临时场馆面积太小,上架图书不多,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随着恩平市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恩平市图书馆、博物馆功能场室和设备等硬件明显落后,市民阅读、参观大受影响。
两馆工程项目不仅是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恩平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服务百姓的文化惠民工程。
早日建设完成一流精品图书馆、博物馆,既有城市提质的硬件需求,也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待。
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浅析摘要: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这组建筑群也是国内博物馆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河南博物院概况、博物馆主馆造型特征分析及主馆流线组织形式三个方面重新解读这一经典建筑。
关键词:河南博物院造型流线1 河南博物院概况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国内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
河南博物院创建时的名称叫河南博物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建国后的1961年,河南博物馆迁址于河南省会郑州市。
1997年,河南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新馆与1998年建成并对民众开放。
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历尽岁月的沧桑,越发显得雄浑、敦厚、古老而又韵味。
¬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
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
总面图中的“九宫格”似的建筑布局,也契合了古语“九鼎定中原”之意。
河南博物院院区建筑的整体布局正体现了中国式群体建筑组合的精髓——中轴对称、主从有序、方正严整(见图1.1)。
2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总体形象设计构思来源于河南登封的观象台(见图2.1),经过建筑大师的精心构思和演绎,最终创作出现在头戴“皇冠”的金字塔造型,正如设计主创人员齐康说,“登封的观象台是我国历史上留存最为著名的天文观察台,其造型对称,两侧倾斜,长条测绘石摆放在中央,整体造型简朴优美,这座古代的科技建筑独特的形象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以苏州博物馆设计为例浅谈贝聿铭建筑设计手法摘要:建筑设计手法是落实设计构思,解决设计矛盾的技巧或手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建筑师创作的必经之路。
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合适的建筑设计手法,有助于建筑师更有效地解决特殊的设计问题,表达特定的建筑创作理念。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贝律铭的作品为例,从建筑设计技法的视角,对苏州博物馆中极具特色和借鉴意义的设计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论述这些设计手法所达到的影响与效果。
关键词:贝律铭;传统观念;苏州园林;留白;自然光线;材料前言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人们对它的印象旧印象依然停留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苏州的传统园林设计对苏州现代设计影响深厚。
贝律铭设计建筑的苏州博物馆,对传统苏州的形象在扬弃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诠释,以下在几个特定的角度之上,对他的设计手法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释。
一、“留白”的设计手法留白是一种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绘画中的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压抑感,并留有想象的余地,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在中国画中,留白有着深远的历史,是画家在创作过程自觉形成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于唐朝,宋代达到盛期。
山水画和中国建筑设计本是同根同源的关系,中国的建筑随山水画的演变而发展。
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参照,当绘画的技法被衍生成为了建筑的设计手法,留白作为中国画中重要艺术手段,在中国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留白手法。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中的典范,“留白”也是苏州园林设计中最为精妙之处,无论是拙政园还是网师园,狮子园,园林中都有留白设计的体现。
最为常见的是把白墙用做一张宣纸,远看那些山水庭阁都像是画在纸上一样。
此外是苏州园林中的水池,也是很有智慧的留白,水池这类地方虽然没有布置一些实体的物件,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不仅可以调节园中的气候,而且水面的空使空间开朗疏阔。
若缺少了水,也缺少了许多诗情画意。
山西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诠释文化、传承历史”,并遵循将传统文化和生态公园相结合的原则。
设计师通过对山西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为游客营造一个富有历史韵味的文化空间。
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兼具传统元素。
外观以简约大气的几何形体为主,内部空间则采用富有传统特色的设计手法,如藻井、斗拱等。
通过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山西博物馆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此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博物馆的建筑总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设计理念源自象征“日月同辉”的陶寺古观象台,打造为“日月相抱”的整体造型。
整座建筑将传统文化和生态公园巧妙地融为一体,空间层层递进、错落有致。
总的来说,山西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满足了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
公共建筑分析之苏州博物馆————————————————————————————————作者: ————————————————————————————————日期:公共建筑分析之苏州博物馆姓名:金铭学号:21211011015班级:12建筑学指导老师:苏梦蓓1:总体布局分析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的博物馆。
1960年建立,位于苏州古城历史保护街区,北边是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边对着苏州的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边是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但却又蕴含深意。
苏州市是历史古城。
独特的历史位置加上独特的文化内涵要求建筑师必须考虑到这座新建筑与苏州古城的完美结合的问题。
苏州博物馆是如何与周围的建筑融合的呢?1、水面、对称构图与拙政园和忠王府统一。
在整体布局方面,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使其成为建筑风格的延伸。
新馆建筑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主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部分;东边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且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映照,符合历史建筑环境的要求,十分的和谐。
环境既浑然一,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了,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本身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一河畔小广场。
小广场的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的古建筑,古色古香,使之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为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2、建筑的色彩。
不仅白色粉墙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和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而且,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的色彩和纹理。
3、园林景观融合。
如同苏州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苏州博物馆中博物馆的展厅由多个室外庭院相连接,主庭院是整个博物馆的中心部分,庭院和拙政园以墙相隔,以水相连。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林景杰27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公顷。
全长680米。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卢浮宫共分为六个馆:古希腊和古罗马馆,古埃及馆,古代东方馆,油画素描馆,雕塑馆,工艺美术馆。
卢浮宫金字塔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的入口处。
贝聿铭先生经过深思熟虑,这座“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
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
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至要绕行七八百米。
一个现代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占总面积的一半。
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勤。
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加齐全。
玻璃金字塔,高米,底宽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
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他在建筑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
金字塔的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
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
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
博物馆建筑设计手法探析ExplOringtheDeSignOfMuSeUmArChiteCtureS■李春新■LiChunxi“本期讲堂特邀嘉宾:李春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教育背景1959年8月毕业于黑龙江工学院附设工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业资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高级会员李春新从事建筑设计近50年,主持、参加大中型建筑工程设计百余项,并多次获方案创作、建筑设计优秀奖。
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作品体现了寒冷地区现代建筑创作关注地域性特征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以及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尤其是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功能布局合理、空间组织流畅、建筑形象塑造融入环境的设计手法和技巧。
他认为建筑师的语言即建筑作品,建筑作品的灵魂来自建筑师的创作素养。
建筑师应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艺术法则,而不是被各种各样的建筑思潮所左右。
项目经验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航站楼铁道部泰山疗养院黑龙江省科学会堂北京四季室内滑雪场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缅甸国家体育馆越南河内第二轴承厂啥尔演国贸大厦啥尔滨电信枢纽维护中心黑龙江省工程学院教学主楼太阳岛出版之家大庆天园殡仪馆为了筹备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我有幸于2007年3月8日赴英国、西班牙和奥地利进行了为期13天的博物馆建筑考察,在此之前,也曾于2006年7月赴福建、河南、北京、天津、上海考察了国内近年建设的优秀博物馆建筑。
比较国内与国外的博物馆建设趋势.感触颇多.我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考察体会。
博物馆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和展览有关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实物和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从功能及使用性质来划分,博物馆分为艺术性博物馆、地域性综合博物馆。
艺术性博物馆陈列展出非本地域的文物展品.展品来源主要通过捐赠、收购等多种形式收集.展品价值均堪称顶级艺术品.这类博物馆不具有地域特征,可放置在任何一个城市.例如上海博物馆。
地域性综合博物馆收藏的展品均出自本地域,以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为主题.我国各省市博物馆均属此类。
因此.地域性综合博物馆代表了该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面貌,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应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一流的现代化建筑精品.并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博物馆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先进、合理、适用的原则,既要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又要满足较长期的使用发展要求。
成功的博物馆设计不但可以通过适宜的平面布置使流线通畅,同时巧妙的空间处理手法使参观者不只对展品产生兴趣.也会沉醉于对建筑的欣赏之中。
博物馆建筑设计还应体现以文物为本的原则,满足文物藏品的陈列展览、安全收藏与保护、科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及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的要求。
博物馆设计应符合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相协调的原则.近些年国内博物馆建筑设计渐渐走入重形式、轻功能的误区.一味追求建筑形式要有寓意,造型要独树一帜、具有标志性.过分地追求特殊造型往往使博物馆的内部功能布置不合理.从而造成空间浪费。
多数博物馆建于城市中心区.周围环境嘈杂混乱,所以在设计时不应紧压红线.而应在外环境上下功夫,设置过83城市建筑IUA讲堂luR队N酬州DAR洲啊cTⅧIuAFo¨M渡空间.使参观者脱离外部纷乱的环境,渐渐平静.再开始参观。
博物馆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初期规划时应预留后续发展用地。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新建博物馆一般由藏品库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综合服务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9大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o。
其中藏品库区属于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库房与展厅之间设有封闭性专用通道,库区宜利用地下空间,由库前区、藏品库、保管区3部分组成,整个库区建筑要求做到“十防”——防火、防震、防盗、防潮.防雷、防干、防光、防污染、防虫菌;展陈区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区域.由基本陈列区、专题陈列区和临时陈列区3个部分组成;社会教育区一般由功能报告厅、贵宾接待室、对外文化交流中心、资料信息中心、文物技术培训中心组成。
国外考察历经3个国家的近10座博物馆.对照之前进行的国内博物馆考察,收获颇丰。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博物馆建筑都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文明程度,它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是普及教育、启迪心智的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这座城市面向世界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典型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而欧洲国家的博物馆更是突出体现了各自国家的悠久历史及文明程度,它们大多地处城市中心地带或城市文化中心区域.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极为方便.参观游客全部免费.只有个别博物馆由于受规模限制而采取象征性收费来控制参观人数。
在欧洲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市民或国外游客了解该地区历史、丰富文化知识的场所。
在参观中.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该博物馆虽然是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建筑,但在近百年的使用中,其建筑体量多次扩大.其室内外的建筑空间组织极具现代空间设计理念。
首先,半圆形展厅两侧的扩建保持了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在两处原始的庭院天井上架设现 万方数据代采光屋顶,使室外空间转为室内空间。
这种插入式的中庭处理使原有封闭的展厅空间序列发生质的变化.自然光线的洒入使光影随时间而变化,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空间效果。
其次,新世纪以来扩建的联接体的空间构思则完全是在现代空间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它最大限度地将原有建筑的室内空间纳入博物馆建筑现代空间的整体序列:穿过古老低矮的早期建筑过厅进入平面并不规则的现代中庭,特别是在半圆形展厅的外弧形墙面处将楼板掏空,创造出一个二层高的跑马廊,空间由收到放、豁然开朗,’由南向北尺度渐放的公共敞厅空间为游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第三.北端扩建部分的出入口成为普拉多博物馆的主入口.这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如此改动使入口不够明显和抢眼.但带来的效果却是意想不到的:一是减少了城市主干道普拉多大道对博物馆入口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缓解了人流、车流的压力;二是保证了面向前广场绿化带的完整.使其变成一个由嘈杂到宁静的过渡空间:三是长约120m的建筑主立面形象及其所处的绿化环境无疑提升了城市景观的质量。
以大英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为代表的欧洲博物馆,其经营理念是先进的、人性化的。
它们之所以被誉为世界顶级博物馆除了由于其顶级的藏品以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参观者的兴趣和需要,无论参观者属于什么年龄层次及文化水平.也无论他来自哪个国家.都可以在此得到丰厚的回报。
博物馆的运营操作并不仅仅限于展示丰富的艺术珍宝.而是致力于为广大游客提供全面、高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包括学习、实验、研究、教育、培训和交流等诸多方面,从而使博物馆在城市复兴中扮演重要角色。
考察中所涉猎的博物馆建筑都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保护建筑,而这些保护建筑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产,是另一种形式的“展品”。
随着藏品的增多、经营理念的更新.原有建筑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空间组织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必然要进行扩建。
考察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所有建筑调整和扩建毖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在保护和维持原有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
而新建建筑的设计理念绝不是以假古董的建筑形象去协调原有建筑的体量和空间.而是采用现代的手法。
大英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的大规模扩建都是采用现代设计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和建筑材料完成。
经过扩建后古老的博物馆既保留了它的历史性、原创性.又充分地展示了现代气息,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但没有破坏博物馆的沧桑风貌,反之.却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历史价值。
国外博物馆的人性化设计、功能分区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观流线简捷、清晰,最大限度地减少游客的视线疲劳和体能消耗.这些都是博物馆平面设计的指导原则。
串联式平面构成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尤其是展厅之间的过渡空间常常被用作休建毙相‘c1翩iff量m晡戤,焉诹伟住.《粤鼍b’南椎函毫鬯=河丙嘎伯睦踯铒。
}吨a固i嗍.¨自’曼《桌砖i鹭。
d蛄;t铂牲i遘辅自}自矗吣{五H.i;。
危嗽te琥扯Ⅵ%扣i‘唯ho两即鬣^钱固i伯t首t-”孵’l轴i瓢甏繇.隍施立柏匹llfo‘f屯河南R抽晦毫1嗽t竹’・{¨再tI壬谨.1竹譬茸峭谩.,置膏讣再粗。
dj置薯研皑I%亩,互a%不都々卑∞-L£聊主罐鼍b印吼未“颤奄。
棚妒武电茗壬t旨铷事傀管伴向日J}・毋坤.廿,矗占e;瞳彬置村甓i住l砧书1.釜蔺呵自悸I岛晓传f差r州审Bfbt衅.i・瘟专1匣.衅口乓鼋£取女岱舟息、服务区域.也为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保证。
令人感兴趣的是,当结束整个参观后,参观者都必须经过一个适当规模的纪念品商店,这里销售的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图书、图片、饰品、工艺品、印有标志性景观、藏品的瓷器和衣衫等纪念品.价格不高却让人爱不释手.为游客提供了永恒纪念的同时也为博物馆增加了收入。
这种建筑布局和现代的经营理念几乎是欧洲博物馆共同的特点。
以上是我个人在参观这些著名博物馆之后的一点点体验,希望能为各位同行从事博物馆创作开扩一些思路。
一注释①摘自首都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式.莹培詹毫埘I中n对兔}何南本鼍袅拇丰墙d凫,拍J五.{}传千呷{凼拨tt膏^‘伪球新蕊罐童墨.屯’遗嘱腑宅匐豫博1i}法.罐哇.斟j矗嚷‘叶l篁柙.勒时吞堍.,曲,f÷镝厦碡k帚{『乇呻譬理.z.苣韪谨计呵面l奄伯嚏至馆籼丰矗巯并啤磊.蓑证置河I,t脚q盖对誊旨々'・莒毛讳鼋罾^斤-x斤蕊毒辛毫厅‘-啪酊毫厅智卑’.=.;宝旺圣厅苦{t咂g^摒{t屯斤.席攀龟厅d§珏辑ilP∞时:军6i{科.氟tj.耐-誊曲一最“细忘融・下lc・古斤毒瘤s良呻曰断睹蕾}堆鱼泓屯璃艇哺研.1毛挺.廛巍砖最咄i杜置基日e五日投岫痒寸宅砾.对p“记f者±土拘矗圭h日西丛埋壮猫.聃皇枷让善矗侑髓{a喾吐喜生甚盘“曲il茜粤;i棚盎j&。
蚵笮宜圭.嘲H舢崞’粕i{柏t 万方数据锂喜曲雠挚,矗甚Lf;佛如.享舂谰;量,寓舂玉{}毛妻扣上哺.上偷R丰司锻扣哥童I静芒怠叫皂饽堇主i‘t{怅wI确如主姜蟹台.{}砭髂£同牵孳毛托亩I睾.;‘饭.皇T铸咻睢‘皤.科妊・’茬饼囝岳唯酞“fk謦.毫枷‘反宪善骧t爵哓≈l;-聃代钗・钿宝咐.I晦i蛹封幸“妻犄幅列.断层雷仙面订昭乏哥£和蜷蟛杆z。
同时.’|帐曲相“挂捃不住_h匙墨毒r轴'扣I薯-t憾纠量E.色哥孙太荦霜降圣%如本£盘杈.哥确鲁碹爬他的她雅警件每和件点骨吃奢.1毛.嚆*-面m}i{婚t扣}悻Pi蝇妇1.鼋%懈・IItfI幅晌嚏拓罐盖b憾I姆§弛5il圣积蝌3∞膏・酝厅5抟1甲tIl}譬矗扣撂坤卉t主t宦a赢嚣社z穹∞寸・蔓礅’∞%{m私1.墓国匆_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