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房屋建筑学-----墙体的基本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44.95 MB
- 文档页数:162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第一篇: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基础构造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1.1 地基的分类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2.1 基础的埋深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
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
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图3-2 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1. 引言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承担着支撑结构、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在房屋建筑学中,墙体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墙体的定义、构成要素、常见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墙体定义墙体是建筑物的立面和空间组织的界定,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划定室内外的边界。
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承重墙由于需要承受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较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非承重墙则主要起到隔断、保温等功能。
3. 墙体构成要素墙体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3.1 结构层结构层是墙体的主要承重层,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构成。
结构层的厚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保温层保温层用于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节能要求。
3.3 隔音层隔音层用于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
常见的隔音材料有吸声石膏板、隔音毡等。
隔音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隔音要求。
3.4 装饰层装饰层用于增加墙体的美观性,常见的装饰材料有瓷砖、涂料等。
装饰层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考虑墙体的材质和设计要求。
4. 常见墙体材料墙体的材料选择与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预算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墙体材料:4.1 砖墙砖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之一,常用的砖块有红砖、空心砖等。
砖墙施工简单、坚固耐用,但保温和隔音性能较差。
4.2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其保温和隔音性能可以通过在墙体中添加保温和隔音层来提高。
4.3 轻钢龙骨墙轻钢龙骨墙是一种轻质墙体结构,由钢龙骨和石膏板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快速的优点,但承重能力较弱,主要适用于室内隔断。
4.4 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在结构层外增加保温层来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外墙保温系统有外保温外贴、外保温内贴等。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概述在房屋建筑学中,墙和基础构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墙体承担着支撑房屋结构和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而基础则起到分散和传递房屋负荷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墙和基础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材料,并探讨墙和基础在房屋建筑中的关键作用。
墙的分类墙体可以根据材料、功能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砖墙:由砖块砌成的墙体,常用于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中。
2.石墙:由石块砌成的墙体,常见于古建筑和城市保护区。
3.钢筋混凝土墙: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4.木材墙:由木材构成的墙体,常用于木质结构的建筑和乡村别墅。
墙体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承重墙:用于支撑和承受房屋重量的墙体,通常位于房屋的主要结构部分。
2.隔墙:用于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的墙体,常见于卧室、浴室、厨房等区域。
3.外墙:用于围合建筑物外部的墙体,起到保温、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结构形式分类墙体可以按其结构形式进行分类:1.空心墙:内部有空洞或腔体的墙体,常用于隔音和隔热的需求。
2.实心墙:由实心的砖块、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墙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基础构造基础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房屋的重量和负荷,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会受到地面状况和所承载的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基础的类型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1.承台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负荷均匀分布的场地,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2.梁带基础:用于负荷集中的墙体附近,通过加宽的基础承载墙体负荷。
3.独立基础:用于单个柱子或墙体的基础,将负荷直接传递到地基上。
4.筏式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差或负荷较大的情况,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分散负荷。
基础的施工方法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挖掘基坑,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2.筑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基础,通常需要加入钢筋增加强度。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概述墙体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墙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墙体的分类、构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内容。
墙体分类墙体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分类:1.砖墙2.石墙3.混凝土墙4.钢筋混凝土墙5.干挂石材墙6.钢结构墙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墙体构造材料包括:•砖•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墙体建造过程墙体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施工:墙体建造开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
这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等工作。
2.墙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墙板的定位和标记。
3.材料准备:根据墙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构造材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墙体搭建:根据墙体构造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墙体搭建工作。
比如,砖墙可以使用砖块进行砌筑,混凝土墙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抹灰和粉饰:墙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和粉饰工作,以平整墙面,并提高墙体的美观度。
6.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加墙体的防潮性能。
7.粉刷和涂装:最后,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涂装,以增加墙体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墙体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方法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施工工艺:1.砖墙施工工艺:墙体砖块的选材和搭建,砌筑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2.混凝土墙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技术,模板的搭建和拆除,墙体厚度的控制等。
3.干挂石材墙施工工艺:石材选择和加工,墙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干挂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4.钢结构墙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组装和焊接技术,墙体的固定和支撑方式,防腐处理和涂装等。
墙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墙体具有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和构造材料。
•墙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