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课标版《圆柱与圆锥整理复习》2018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等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和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规律。
2.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图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直柱体的表面积可以用“两个底面积+侧面积”来计算,直柱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2、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等表面积及体积之间的联系,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2、检查课前整理知识情况3、展示交流,复习知识点师:《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来汇报一下。
指名学生上台投影交流展示并说出整理过程4、本单元易错点(指名说)二、练习与思考你能计算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吗?各个图形之间的特征有什么联系?1、表面积:(1)它们的表面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师:长方体和三棱柱的表面积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2)你们有什么发现?它们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来计算(3)课件演示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课件展示: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体积(1)它们的体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你有什么发现?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3.议一议:有一位同学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你们认为他说得对吗?4、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三、综合应用1、一个酒瓶里面深30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瓶里有酒深10厘米,把酒瓶塞紧后倒置(瓶口向下),这时酒深20厘米。
酒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用一底面边长为2分米,高为5分米长方体木料做一个最大的圆柱,木料的利用率是多少?四、拓展延伸有一张长为12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如果要把它折成高是6厘米的长方体或者圆柱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结果,然后全班交流汇总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五、课后思考如果把它折成高是12厘米的长方体或者圆柱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六、总结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弄清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运用有关知识,比较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整理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1.小组中互相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再独立完成下表。
名称图形特征圆柱圆锥2.反馈交流。
3.讨论: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4.练习。
( 1)独立完成“整理和复习”第 2 题。
(2)反馈订正。
二、复习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分别怎样计算?2.指名回答,同时老师板书重点。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3.讨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通过讨论并归纳出:(课件展示)对本单元知识分层复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在对比圆柱圆锥中加深二者的区别。
先让学生回忆后再板书结果,巩固知识。
加强二者的对比,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
“整理和复习”第 3 题中的表面积。
三、复习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忆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对体积知识的拓展延伸,灵活运用体积的计算公式。
2.讨论:(1)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2)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圆柱(或圆锥)的体积?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
3.练习。
“整理和复习”第 3 题中的体积。
四、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说一说(1)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关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2)用圆柱、圆锥体积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