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化学摸底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9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化学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Mn~55 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肥皂都是混合物B.烟、雾、豆浆、有色玻璃都是胶体C.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D.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A.蒸发B.过滤C.蒸馏D.分液【解析】A.蒸发应用蒸发皿,不能用烧杯,故A错误;B.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冷凝水方向错误,应下进上出,故C错误;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操作正确,故D正确。
3.雾霾的主要成分为细颗粒、SO2和NO x、小重金属离子及芳香烃等,对环境危害极大,对其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重金属离子Ag+、Cu2+、K+均可导致蛋白质变性B.SO2和NO x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也都是酸性氧化物C.部分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可能会形成丁达尔现象D.苯和苯的衍生物都是芳香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倒出B.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C.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而浓HNO3被还原为NO2,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D.用10 mL量筒量取9.2 mL NaCl溶液【解析】A.分液时,上层液体只能从上口倒出,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上口倒出,故A 错误;B.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无需烘干,故B错误;C.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硝酸的氧化性弱于浓硝酸,故C 错误;D.量筒能精确到0.1 mL,且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可用10 mL量筒量取9.2 mL NaCl 溶液。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理科综合-化学一、单选题:共7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于制肥皂和生物柴油B.纤维素属于多糖类物质,但不能作人类的营养物质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由空气中的N2与O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的D.古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今用乙醚从黄花蒿中可提取青蒿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关系。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物柴油又称为生质柴油,是用未加工过的或者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来的一种被认为是环保的生质燃料,故A正确,不选;人体消化道内不存在纤维素酶,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故B正确,不选;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通过电火花放电发生反应生成的,故C正确,不选;用乙醚从黄花蒿中可提取青蒿素是萃取的过程,是物理过程,故D错,选D。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OB.Na2O2的电子式:Naeq oal(·,·)eqo(O,sup6(··),sdo4(··))eq oal(·,·)eq o(O,sup6(··),sdo4(··))eq oal(·,·)NaC.CO2的比例模型: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知识。
HClO的结构式为:H-O-Cl,故A错;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B错;C的原子半径大于O,所以CO2的比例模型为:,故C错,故该题选D。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判断。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三月考试卷(四)化 学(考试范围:必修1,2 选修4)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V ~51Fe ~56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D)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解析】A.溶质的物质的量为9898mol =1 mol ,此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B.溶质的物质的量为4998 mol =0.5 mol ,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0.5mol·L -1=1 mol·L -1;C.溶质的物质的量为9898 mol =1 mol ,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 -1=0.5 mol·L -1;D.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4.598mol =0.25 mol ,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1mol·L -1=2.5 mol·L -1;综上所述,故选项D 正确。
2.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常温下,1 mol 铜片投入含有4 mol HNO 3的浓硝酸中,铜片可以完全溶解B .Al 与S 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 2S 3,Fe 与S 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 2S 3C .电解AlCl 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阴极上依次析出Al 、Fe 、CuD .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少【解析】A.常温下,1 mol 铜片投入含有4 mol HNO 3的浓硝酸中,反应的方程式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所以铜片可以完全溶解,A 正确;B.Al 与S 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 2S 3,Fe 与S 直接化合可以得到FeS ,B 错误;C.铝和铁是活泼的金属,因此电解AlCl 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阴极上依次析出氢气、Fe 2+、Cu ,C 错误;D.等质量的铝、钠与盐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因此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多,D 错误,答案选A 。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Cl~35.5K~39Fe~56Cu~64 Sn~119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对胃的刺激性过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错误;B.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品,过多摄入易导致血液偏酸性,故B正确;C.碘单质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血色病患者不能食用铁强化酱油,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B.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鉴别,故A正确;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甘油不反应,可鉴别,故B正确;C.卤代烃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离子,应水解后鉴别,故C错误;D.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为植物油,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鉴别的相关知识。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钠溶液反应考点:考查了盐类的水解、漂白粉、高锰酸钾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化 学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K ~39 Fe ~56 Cu ~64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B .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C .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 .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也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病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倒出B .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C .用10 mL 量筒量取9.2 mL NaCl 溶液D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 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 2溶液和稀盐酸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Cl 4中含CCl 4分子数为N AB .5.6 g 铁和6.4 g 铜分别与0.1 mol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 .0.1 mo1·L -1 MgCl 2溶液中含Cl -数为0.2N A D .3.9 g Na 2O 2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 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明矾1KAl(SO 4)2·12H 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 .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D .向煮沸的1 mol·L -1NaOH 溶液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6.在25 ℃时,将a g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pH =8的氨水,假设该氨水的密度为ρ g ·cm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 +4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aVρ-a×100%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 a 17 Vmol ·L -1 C .溶液中c (OH -)=1 000b Vmol · L -1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ω7.8. 制备(NH 4)2Fe(SO 4)2·6H2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欲观察H 2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A 、钠玻璃 B 、钾玻璃 C 、石英玻璃 D 、铜管2、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熔点Li Na K >>B 、溶解度323NaHCO Na CO >C 、还原性K Na Li >>D 、氧化性Cs Rb K +++>> 3、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混有的少量苏打,最好加入(或通入) A 、熟石灰 B 、碳酸氢钙 C 、盐酸 D 、二氧化碳 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 、2()NaCl 熔融−−−→通电22Na Cl +↑ B 、MgO+H 2∆−−→ Mg+H 20 C 、Fe 304+4CO −−−→高温3Fe+4C02 D 、2HgO ∆−−→2Hg+02 ↑5、用等量的小苏打制取C02,可用①煅烧法②与酸作用法,两种方法得到CO 2的量 A 、①大于② B 、①小于② C 、相等 D 、无法比较6、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 、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 3+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少量02C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 用盐酸除去AgCl 中少量的Ag 2C037、用1L 1.Omol/L NaOH 溶液吸收0.8mol C02,所得溶液中含有 A 、C032- B 、HC03- C 、C032-和HC03- D 、C032-和OH -8、1mol 下述固体物质(1)Na 20(2)Na0H(3)Na 202(4)Na 2S0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增加(不考虑潮解因素)正确的是A 、(1)=(2)>(3)>(4)B 、(1)>(3)>(4)>(2)C 、(2)>(1)=(3)>(4)D 、(4)>(2)>(3)>(1)9、将0.2mol 金属甲投入到1升0.1mol /L 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再投入0.1mol 金属乙,在整个过程中放出氢气最多的金属组是10、镁条在含有较多C02的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有A、MgOB、MgO、Mg3N2C、MgO、Mg(OH)2D、MgO、Mg3N2、C11、常温下,能用铝制品盛装的药品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稀硝酸D、CuSO4溶液12、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H2,则该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H+、Cl-、Ba2+、Cu2+B、OH-、Ba2+、K+、Na+C、H+、Na+、N03-、C1-D、OH-、Mg2+、NH4+、Cl-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饱和食盐水:Na+2H20=Na++20H-+H2↑B、氧化钠与盐酸:Na20+2H+=2Na++H20c、小苏打与苛性钠溶液:HC03-+OH-=C02↑+H20D、碳酸氢钠与足量石灰水:2HCO3-+Ca2++20H-=CaCO3 +C032-+2H2O14、下列除杂质试剂(括号中的物质)的选择,不正确的是A、KHC03中混有K2C03(C02)B、NaOH中混有Na202(H20)C、Na2C03中混有NaHC03(CaCl2)D、KN03中混有KHC03(HN03)15、右图是电解Na2C03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参考答案-(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7.(6分)> > =18.(6分)(1)DE (2)> (3)m A OP =m A OM +m B O ′N三、解答题(共40分)19.(8分)(1)爆炸后其中一块沿原轨道返回,则该块炸弹速度大小为v ,方向与原方向相反爆炸过程中动量守恒,故m v =-m 2v +m2v 1(2分)解得v 1=3v (2分)(2)爆炸前系统总动能E k =12m v 2,爆炸后系统总动能E k ′=12·m 2v 2+12·m2(3v )2=2.5m v 2(2分)所以,系统增加的机械能ΔE =E k ′-E k =2m v 2(2分)20.(8分)(1)甲船和人与乙船组成的系统动量时刻守恒 由平均动量守恒得:(M +m )x 甲=Mx 乙(2分) 又x 甲+x 乙=L (1分)以上两式联立可求得:x 甲=4 m ,x 乙=6 m .(1分)(2)设两船相遇时甲船的速度为v 1,对甲船和人用动能定理得: Fx 甲=12(M +m )v 21得v 1=433m/s(1分) 设人跳上乙船后甲船的速度为v 甲,人和乙船的速度为v 乙, 因系统动量守恒,有0=M v 甲+(M +m )v 乙 要甲、乙不相撞,至少应满足v 甲=v 乙所以有v 甲=0,即人跳离甲后,甲速度为零时,人跳离速度最小(1分)设人跳离的速度为v ,因跳离时,甲船和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 +m )v 1=0+m v (1分)可求得:v =4 3 m/s(1分)21.(12分)(1)在圆形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 v 0B ′=m ·v 20r (2分)得B ′=m v 0qr(1分)(2)根据题意粒子恰好不能从O 3射出的条件为12m v 20=qU PQ(1分)PQ 匀速运动时,Mg =B ·U PQR·L (1分)导体棒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v m ,U PQ =BL v m (1分) 由能量守恒:Q R =Mgh -12M v 2m (1分)解得Q R =BLmh 2qR v 20-m 3v 6016gBLRq 3(1分)(3)在圆形磁场内的运动时间为t 1 t 1=T 4+T 4=12·2πm qB ′=πrv 0(1分)在电场中往返运动的时间为t 2 由L =v -t 22 t 2=4L v 0(1分)故t =t 1+t 2=πr +4Lv 0(2分)22.(12分)(1)如图,ab 棒滑行距离为x 时,ab 棒在导轨间的棒长 L x =L -2x cot θ=1-1.5x (1分)此时,ab 棒产生的电动势E x =B v 1L x (1分)流过ab 棒的电流I ab =E xR 2=0.22 A(2分)(2)拉力F 与x 的关系式F =BI ab L x (2分) 代入数据得F =BI ab L x =0.8(1-1.5x )2(2分) (3)流过ef 棒的电流I ef =E xR ①ef 棒所受安培力F x =BI ef L ②联立①②,解得,F x =B 2v 2LR(L -2x cot θ) ③(1分)由③式可得,F x 在x =0和B 为最大值B m 时有最大值F 1.由题意知,ab 棒所受安培力方向必水平向左,ef 棒所受安培力方向必水平向右,使F 1为最大值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f m为最大静摩擦力,则有:F1cos α=mg sin α+μ(mg cos α+F1sin α)④(2分)联立③④,代入数据得,B m=1Lmg(sin α+μcos α)R(cos α-μsin α)v2=4.79 T(1分)(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命题人:何宗罗、周曼审题人:王海波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8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宇哥选项符合题意)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A.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D.Y是第三周期第IIA族元素2. 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向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LO2(标准状况下)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s)和q (s)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B.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在1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内N2减少了1mol,因此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1mol/(L·min)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X、Y同主族,两元素核电荷数之租与,W、Z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元素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B.原子半径:X>Z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D. W、X与H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5.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C.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6.青铜器的制造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年级模拟试卷(二)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19S~32Ti~48Fe~56Xe~131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年春节过后,健康塑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化学也再次显示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需要减重的人群,应减少脂肪摄入,但应保证必需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将在人体内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氨基酸B.糖类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包含单糖、二糖、多糖等,二糖、多糖属于非还原糖C.运动也是健康塑形的重要手段,人在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尿素,尿素()属于酰胺类有机物D.人的体型除了与生活习惯有关,与遗传也关系密切,而核酸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含DNA与RNA,一切生物都既有DNA又有RNA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Mn+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A.基态2B.中子数为143的U原子:23592UC.基态C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原子轨道示意图:D.H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3.下列实验方法及所选玻璃仪器(其他材质仪器任选)均正确的是A .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通过滴定法测定某未知浓度的4FeSO 溶液的浓度,仪器为④⑥B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溴水,然后过滤,仪器为①⑦⑨C .分离4CCl 和2Br 的混合液体,可用分液法,仪器为⑦⑧D .蒸馏法淡化海水,仪器为②③⑤⑥4.冠醚是重要的相转移催化剂。
18-冠-6是冠醚的一种,其结构如图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 18-冠-6含σ键的数目为A 42N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 .18-冠-6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 .图B 中K +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且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弱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体现超分子的分子识别功能D .若18-冠-6的部分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与K +形成的超分子稳定性将增强5.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6.X 、Y 、Z 、Q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非稀有气体元素,且分别处于不同的周期。
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6 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一12 O一16第一部分必做题(8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B.煤的干馏C.石油的分馏D.乙烯聚合2.下列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A。
C12 B。
NO2 C。
HCl D. NH33.日常生活中,下列方法或应急措施不科学的是A.利用灼烧法区别羊毛织物和棉织物B.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以清除其中的水垢C.厨房内发生了燃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通风再关掉气阀D.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4.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下灼烧,通过蓝色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A.黄色B.紫色C.绿色D.砖红色5.某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应是(用R表示该元素)A。
H2R B。
HR C. RH3 D。
RH46.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
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
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D。
1mol石墨和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一样多7.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B. 3molH2O的质量为54gC.常温下,1mol水中含有6.02×1023个H+D.标准状况下,44。
8LO2中含有约2.408×1024个氧原子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AgNO3溶液与KCl溶液混合:Ag++Cl—=AgCl↓B. Na2SO4溶液与BaC12溶液混合:Ba2++SO42—= BaSO4↓C。
Na2CO3溶液与稀HCl溶液混合:CO32—+2H+=CO2↑+H2O D.锌片插入稀H2SO4溶液中:Zn+2H+=Zn2++H2↑9。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参考答案-(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每空2分,共14分)(1)CN -+ClO -===CNO -+Cl -(2)2.4(3)调节废水pH ,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除去(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4)> (100a -1)×10-7 mol ·L -1(没有单位扣1分)(5)Cu 2++2OH -===Cu(OH)2↓Cu(OH)2(s)+S 2-(aq)===CuS(s)+2OH -(aq)(不注明状态也可) 16.(每空1分,共11分) (1)50(2)将Sn 2+全部氧化为Sn 4+60%(3)①防止Sn 2+被氧化为Sn 4+②漏斗(或普通漏斗)、玻璃棒③Sn 2++2HCO 3-===SnO ↓+2CO 2↑+H 2O④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白色沉淀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SnCl 4+4NH 3+4H 2O===Sn(OH)4+4NH 4Cl在A 、B 装置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5)熔融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足够此反应持续进行 1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4分)Ⅰ.(1)D(2)①K =c (SO 32-)·c (H +)c (HSO 3-)②H 2SO 3+HCO 3-===CO 2↑+H 2O +HSO 3-③HSO 3-既能水解又能电离,HSO 3-的电离常数K a2=6.3×10-8。
HSO 3-+H 2O H 2SO 3+OH-,设水解平衡常数为K h ,则K h =c (H 2SO 3)·c (OH -)c (HSO 3-)=c (H 2SO 3)·c (OH -)·c (H +)c (HSO 3-)·c (H +)=K w K a1=10-141.3×10-2≈7.7×10-13<K a2。
由此可知HSO 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其溶液显酸性。
Ⅱ:(1)0.98 g Cu(OH)2即0.01 mol ,加热至1 100 ℃时失重0.26 g ,则1 mol Cu(OH)2加热至1 100 ℃时失重26 g ,加热时失去的重量应为2 mol H 原子和1.5 mol O 原子,则1 mol Cu(OH)2加热后剩余1 mol Cu 和 0.5 mol 氧原子,Cu 与O 原子个数比为2∶1,故剩余固体化学式为Cu 2O 。
(2)3CuO +2NH 3=====Δ3Cu +N 2+3H 2O 0.005 mol(1分)(3)Cu 2O +2H +===Cu +Cu 2++H 2O(1分) 18.(每空2分,共8分)(1)SO 32-+SO 2+H 2O===2HSO 3-(2)①SO 2-2e -+2H 2O===4H ++SO 42-②0.03 mol(3)HCOO -+2SO 2+OH -===S 2O 42-+CO 2+H 2O 19.(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1分)(1)酚羟基 6(2)酯化(取代)反应 还原反应(3)苯乙醇 OHCH 2CHNH 2COOH(2分)(4)2ONaCH 2CH 2OH +O 2――→Cu△2ONaCH 2CHO +2H 2O(2分) (5)H 3CCHCOOHH 2NOOCH(2分)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化 学得分: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Sn ~119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 .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 .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 .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 B .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 .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 .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 .若X 为直流电源,Y 为铜棒接正极,则Fe 棒上镀铜B .若X 为直流电源,Y 为碳棒接负极,则Fe 棒被保护C .若X 为电流计,Y 为锌棒,则SO 42-移向Fe 棒 D .若X 为导线,Y 为铜棒,则Fe 棒发生还原反应5.某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K 2CO 3、K 2SO 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KCl ,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滤液――→过量试剂Ⅰ①混合物 X ――→过量试剂Ⅱ②混合物 Y ――→适量试剂Ⅲ③混合物Z――→④KCl 晶体 A .起始滤液常温下pH =7 B .试剂Ⅰ为Ba(NO 3)2溶液C .上图过程须经2次过滤D .步骤③目的是除去CO 32-6.若往20 mL 0.01 mol·L -1HNO 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c 点>b 点B .b 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 +)>c(NO 2-)>c(H +)>c(OH -)C .c 点混合溶液中:c(OH -)>c(HNO 2)D .d 点混合溶液中:c(Na +)>c(OH -)>c(NO 2-)>c(H +) 7.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2NO 2(g)+O 3(g)N 2O 5(g)+O 2(g)。
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象如下列选项,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2的量变化如图(其中Ⅰ代表H 2A ,Ⅱ代表HA -,Ⅲ代表A 2-)所示。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V(NaOH)=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 +)>c(HA -)>c(A 2-) >c(H+) >c(OH -)B .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 2A 溶液按2∶1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 .NaHA 溶液中:c(OH -)=c(H +)+c(HA -)+2c(H 2A)D .向上述加入20 mL 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减少9.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 ,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 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 .H 2SO 4浓度为2.5 mol·L -1B .OA 段产生的是NO ,AB 段的反应为Fe +2Fe 3+===3Fe 2+,BC 段产生氢气 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 4D .原混合酸中NO 3-物质的量为0.1 mol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NaH 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C —H 键数目为6N AC .CO 2通过Na 2O 2使其增重a 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N A /28D .常温常压下,14.9 g KCl 与NaClO 的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5 N A11.在含有Ag +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 4Fe(SO 4)2作指示剂,用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Ag +。
已知:AgSCN(白色s)Ag ++SCN -,K sp =1.0 ×10-12 Fe 3++SCN - FeSCN 2+(红色),K =1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 白色沉淀B .当Ag +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 -与Fe 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C.上述实验采用相同指示剂,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D.滴定时,必须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防止Fe3+水解,影响终点的观察12.醋酸钡[(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下列是有关0.1 mol/L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c(Ba2+)>c(CH3COO-)>c(OH-)>c(H+)B.c(H+)+2c(Ba2+)=c(CH3COO-)+c(OH-)C.c(H+)=c(OH-)-c(CH3COOH)D.2c(Ba2+)=c(CH3COO-)+c(CH3COOH)13.N 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2N2O5(g)4NO2(g)+O2(g)Δ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14.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P端通入CO2。
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B.不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H2↑+2OH-D.白色沉淀只能在阳极上产生第Ⅰ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5.(14分)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