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背诵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内容全: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千米=1公里=1000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1000=1000000克(了解)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小时=60分1分=60秒1小时=60分=3600秒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之间的进率是60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小格是12分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小格是1秒;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秒针要走60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四则运算关系式:加数+加数=和验算: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加法时,我们可以用和减去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验算:①减数+差=被减数验算减法时,我们可以用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验算: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没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验算:除数×商=被除数有余数除法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注意:余数<除数验算:商Χ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2组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的四边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四边形有4条直边、4个角。
、特殊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4条直边、4个直角。
、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第2、4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口算计算:一般先算整百加减整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注意进位与退位)2、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
3、万以内的加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要向前进1.4、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如果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的数是9。
5、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相.(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6、识记以下关系式:加数+加数=和验算(1)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2)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减数=差验算(1)被减数-差=减数(2)差+减数=被减数7、解决问题: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没有小括号),要从左往左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内容重点归纳
数与代数多位
数乘
一位
数
1.笔算乘法:把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用一位数分别去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直接将因数中末尾0前面的
数与一位数对齐,计算出结果后把0落下来。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1)从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
数的结果,从而引出分数。
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含义 ,
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比较几分之一时,分
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减。
空间与图形长
方
形
与
正
方
形
1.认识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周长:(1)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算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②长×2+宽×2;③(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
相加;②边长×4
数学
广角(集合)
用集合图帮助分析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时针走1小格是12分,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一圈是60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计算一段时间,开始的时间加上经过时间等于结束时间,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等于经过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分别是: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在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加法公式是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验算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等于第一个加数。
减法公式是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验算方法是差加上减数等于被减数,或者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后时间 - 前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数学三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第2、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则向前一位进1。
5、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三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时、分、秒。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走一圈是60秒钟,也就是1分钟。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例如:3时=(180)分,因为1时 = 60分,3×60 = 180分;4分=(240)秒,4×60 = 240秒。
3. 经过时间的计算。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 例如:小明上午8:00到校,中午12:00放学,他上午在校时间是12时 - 8时 = 4小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相加。
- 例如:35+28,可以把28拆分成20和8,先算35 + 20 = 55,再算55+8 = 63。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 同样可以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依次相减。
- 例如:56 - 38,可以把38拆分成30和8,先算56 - 30 = 26,再算26 - 8 = 18。
三、测量。
1. 长度单位。
-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 例如:5分米=(50)厘米,2米=(20)分米,8千米=(8000)米。
2. 质量单位。
- 克(g)、千克(kg)、吨(t)。
- 1千克 = 1000克,1吨 = 1000千克。
- 例如:3千克=(3000)克,5吨=(5000)千克。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 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
- 例如:123+345,个位3 + 5 = 8,十位2+4 = 6,百位1 + 3 = 4,结果是46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注意划线部分和括号部分的内容)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时=60分半时=30分1分=30秒
三、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
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
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 60 )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
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四、单位的运用
1、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
1秒的时间是眨一下眼睛,数一个数的时间。
例如,脉搏跳动几次,心跳几次,跑50米/100米用单位(秒)。
2、上一节课的时间,吃午饭的时间,穿衣服的时间,煮一顿饭的时间用(分)
3、一场电影2(小时),每天睡9(小时),晨练1(小时),在校时间6(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
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加减法
一、1、近似数是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如167(170)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3)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3、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2)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
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验算
加法: 300 + 400 = 700 (加数+ 加数 = 和)
加法验算:400+300=700(交换加数位置),
700-300=400(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法:900-300=600(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验算:900-600=300(被减数-差=减数)
或600+300=900(减数+差=被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进率是10: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 / 2
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 吨 = 1000千克 1千克=1000
克
三、常见的单位填写
1、黑板长3(米),大树高8(米),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
2、走一步的距离是3(分米)
3、小明身高120(厘米),也就是1(米)20(厘米)
4、课桌高70(厘米),也就是7(分米)
5、书本、橡皮、硬币、身份证的厚度用(毫米),长度一般用(厘
米)
6、汽车、飞机、火车的速度用(千米)
7、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用(千米)
8、苹果、桃子、硬币等轻的东西用(克)
9、老虎、狮子、小猫、小狗等中型动物用(千克),大象、鲸鱼等
大型动物的重量用(吨)
10、火车、货车、轮船的载质量用(吨)
11、一袋大米、一桶油、一袋面粉、一个西瓜的重量用(千克)
第五单元倍数的认识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列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例:12是4的几倍? 12÷4=
2、求一个数是几的几倍?列式:一个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12是几的3倍 12÷3=
3、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列式:一个数×倍数
例:3的4倍是多少? 3×4=
4、“倍”不是单位,不用写在算式后面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例:2×30=60 2×
300=600 2、多位数乘一位数:(1)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下面,与个位对齐,(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像前一位进几。
(4)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3、0和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四边形的特征:(1)有4条直的边,(2)有4个角(3)是封闭图形
2、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4、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其中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例如,把一块饼分6分,其中1分是,六分之一,其中5份是六分之五。
2、分子相同,分母大的数反而小。
例如1/3 <1/2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数就越大。
例如 2/5 <3/5
3、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