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5章 程序设计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81.52 KB
- 文档页数:46
程序设计基础(C)第1——5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可以在C语言中使用的一组用户标识符是(C)。
A. 3BB. KEYC. _123D. voidsizeof cl_c2 T3_al_ CHA TDO -for scanf 6B2.while(!x)中的!x与下面条件(A)等价。
A. x==0B. x==1C. x!=5D. x!=03.增1减1运算只能作用于(B)。
A. 常量B. 变量C. 表达式D. 函数4.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字符常量或数值常量的选项是(A)。
A. 0.0B. “A”C. …3‟D. +0010f 3.9E-2.5 011 0xabcd8.9e 1e1 0xff00 2e3…&‟ …\”‟ 0a 50.5.下选项中正确的实型常量是(D)。
A. 0B. 0.618*10^2C. .871D. 3.1415 6.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D)。
A. %= 与/B. = 与&C. * 与^D. % 与|7.设a=2,b=2;则++a+b的结果是( D),a的结果是( B ),b的结果是( A)。
A. 2B. 3C. 4D. 59.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B)。
A. +B. &&C. <=D. sizeof10.设int a=2;则表达式(a++*1/3)的值是(A),a的值是(D)。
A. 0B. 1C. 2D. 311.字符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采用的是(D)。
A. 反码B. 补码C. EBCDIC码D. ASCII码12.在C语言类型说明中,int、char、short等类型数据的长度是(D)。
A. 固定的B. 由用户自己定义的C. 任意的D. 与机器字的长度有关的13.在C语言中,不同类型的两个数据混合运算时,要先转换成相同类型再进行运算,设有int,long,unsigned和char类型的变量和数据,则它们的转换规律是(C),表达式最后的运算结果是(D)类型的数据。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教材习题第1章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Visual Basic是以结构化的Basic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作为运行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2.属性是Visual Basic对象性质的描述,对象的数据就保存在属性中。
3.同一窗体中的各控件可以相互重叠,其显示的上下层次的次序不可以调整。
4.在Visual Basic中,有一些通用的过程和函数作为方法供用户直接调用。
5.控件的属性值不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修改。
6.许多属性可以直接在属性表上设置、修改,并立即在屏幕上看到效果。
7.所谓保存工程,是指保存正在编辑的工程的窗体。
8.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对象是指可以访问的实体。
9.决定对象是否可见的属性是Visible属性,决定对象可用性的属性是Enabled属性。
10.保存Visual Basic文件时,若一个工程包含多个窗体或模块,则系统先保存工程文件,再分别保存各窗体或模块文件。
11.xxx.vbp文件是用来管理构成应用程序xxx的所有文件和对象的清单。
12.事件是由Visual Basic预先定义的对象能够识别的动作。
13.事件过程可以由某个用户事件触发执行,它不能被其他过程调用。
14.窗体中的控件,是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上画出的各图形对象。
15.同一个窗体文件只能用于一个工程中。
16.由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有解释和编译两种执行方式。
17.在打开一个Visual Basic工程进行修改后,要另存为一个版本,只需单击“工程另存为…”就行,因为系统将同时保存其他文件。
18.当用Load命令将窗体装入内存时,一定触发窗体的load事件和Activate事件19.“方法”是用来完成特定操作的特殊子程序。
20.“事件过程”是用来完成事件发生后所要执行的程序代码。
二、选择题1.工程文件的扩展名为。
A、.frxB、.basC、.vbpD、.frm2.以下4个选项中,属性窗口未包含的是。
第5章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和程序设计语言,重点介绍了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并结合C、C++、Java、VB等语言介绍这些程序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
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对已上所述程序设计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为将来进行具体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特点,难点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多媒体辅助演示的方法,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展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过程和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概述1.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地进行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就是把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步骤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编写出来,并送入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存储起来。
“程序控制”——就是把事先存储好的程序从存储器取出来,送入CPU执行,计算机才能按照人的意图自动完成指定的工作。
因此,程序就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编写的语句集合,是将一个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出来的指令序列。
编写程序的过程就是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就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特殊语言。
2.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概括地说,程序设计就是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过程。
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程序设计步骤如下:(1)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任务(2)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3)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算法 = 程序(4)编写程序(5)调试程序(6)整理资料,交付使用3.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根据描述问题的需要而设计的,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有一套固定的符号和语法规则,是人与计算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可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前两类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因机器而异,又称为低级语言,而高级语言与计算机硬件基本无关,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黄保和,江弋编著。
2011年10月第二版。
ISBN:978-7-302-26972-4。
售价:35元。
【答案版本】本习题答案为2012年2月修订版本。
一、选择题1. 设有程序段”int k=10; while(k=0) k=k-1;”,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D)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
A. while循环执行10次B. 循环是无限循环C. 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D. 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2. 设有程序段”int x=0,s=0;while(!x!=0) s+=++x; printf(“%d”,s);”则A)运行程序段后输出1。
A. 运行程序段后输出1B. 程序段执行无限次C. 运行程序段后输出0D. 程序段中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3. 下面循环语句中,错误的是D) int a=1,b=2;do b-- while(b= =0);。
A. int a=1,b=2; while(b--);B. int a=1,b=2; do a++; while(a==b);C. int a=1,b=2; while(a=3);D. int a=1,b=2; do b-- while(b==0);4. 已知”int i=5;”,下列do…while循环语句的循环次数为C) 5。
do{ printf(“%d\n”,i--); } while(i!=0);A. 0B. 1C. 5D. 无限5. 循环语句”for(int i=0,j=10; i==j; i++,j--)”的循环次数是A) 0。
A. 0B. 5C. 10D. 无限6. 下述有关break语句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break语句用于if语句的内嵌语句内,它结束该if语句。
A. break语句用于循环体内,它将结束该循环B. break语句用于开关语句,它结束该开关语句C. break语句用于if语句的内嵌语句内,它结束该if语句D. break语句在一个循环体内可使用多次7. 下面关于循环语句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循环体内必须同时出现break语句和continue 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