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常规/高考类:《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后雄老师主编);历年高考试题汇编(任何一种,最好有详细解析的,比如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读本》(很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甲种本化学教材,最近有更新版本);《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施华、盛焕华主编)南师大化科院创办的《化学教与学》每年的十套高考模拟题题型新颖质量比较高,可作为江苏预赛的模拟卷,不少5月份预赛原题就出自本套模拟题.初赛类:比较经典的有《化学高考到竞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比较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初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肖鹏飞、苏建祥、周泽宇主编,版本比较老,但编排体系不错);最新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评析·高中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宏佳主编,以历年真题详细解析为主,可作为课外指导);《最新竞赛试题选编及解析高中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化学竞赛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本,王祖浩、邓立新、施华等人编写,适合同步复习),还有一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奥林匹克竞赛同步教材·高中化学》(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卷,综合卷由严先生、吴先生、曹先生等参加编写,绝对经典),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教程、《金牌教程·高一/二化学》(邓立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省化学夏令营使用的讲义是马宏佳主编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简明扼要,但由于不同教授编写不同章节,参差不齐;春雨出版的《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辅导》(任学宝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解题指导》(孙夕礼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赛前集训·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施华编著,体现他的竞赛培训思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新颖的包括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林肃浩主编的竞赛系列《高中化学竞赛实战演练》(高一、高二)、《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预赛)》、《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决战四月: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教程(通向金牌之路)》《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一、高二、·综合)都是近年来体系、选题新颖的竞赛资料,足见浙江省对化学竞赛的重视,端木非常推荐.南京教研室刘江田老师2010年5月份主编的《高中化学竞赛全解题库》(南京大学出版社)选择了近年来省级赛区真题和各地新颖的预赛题,解析详细,适合缺少老师指导的同学参考.决赛类:比较经典的有《高中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完全按照大学的思路);《金牌之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学苑出版社);《最新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化解题题典》(吉林教育出版社),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专题讲座”,《高中化学奥赛一本通》和《高中化学奥赛实用题典》(南京大学丁漪主编,南京大学多位教授参加编写),我比较推荐的有《华罗庚学校化学读本,高1~高3》(春雨组织编写的,南京大学化学院多名教授编写,吉林教育出版社)《金牌教程·高三化学》(施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奥赛培训教程》(袁永明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四川大学教授负责编写)《高中化学竞赛高级教程》(胡列扬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都是最近几年比较新颖、体系完备的参考书籍综合科普类:《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严宣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奥林匹克化学》(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学化学竞赛导引——从高考到奥林匹克竞赛》(钮泽富、因尧、因红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上三本主编都是国家化学奥赛命题组负责人、著名大学教授,书中对竞赛训练的科学思维讲述很好,体现他们命题思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中学化学疑难浅析》(周志华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周老师是我大老板,以前在南师大主讲结构化学,研究功能材料,同时也是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他的这本书结合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物质聚集状态对宏观性质的影响,深入浅出阐明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非常适合竞赛辅导)、《和中学生谈化学》(金松寿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这本小册子的亮点也在于结构这条主线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罗渝然;郭庆祥;俞书勤;张先满著)作为中科大校友文库出版著作之一,引起了端木我的重视,虽然作为名家学术著作,但是体现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很实用,尤其第5章“化学键能变化的某些规规律及其应用”谈到了有机化合物中的C-X键, 取代基效应, 大共轭体系与视觉化学, 簇合物, 生化过程的理解, 抗氧化剂设计, 催化剂选择, 大气尘埃预测,寻找石油, 引发聚合, 纳米材料,高能材料, 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等话题,非常值得竞赛选手一读.期刊杂志类:《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一般每期都有专门栏目刊登点评奥赛试题或者竞赛培训经验的文章,值得教练员学习;而每期上关于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的科普论文值得选手关注,拓宽视野,偶尔有相关素材出现在试题中.中国化学会的会员期刊《化学通讯》常常汇集世界各地科技热点,在教练员和选手没有能力大量搜寻或阅读SCI期刊文献时,可借助该刊的简要介绍针对性地挖掘9月份命题素材.另外《化学通报》、《化学进展》、《化学世界》等国内中文核心权威期刊常常作为竞赛模拟的命题——当年端木和胡波的命题团队就从中摄取不少素材,至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国内专业期刊学术性太强,不适合中学师生阅读.大学教材类:无机化学:《无机化学》(94年,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写,无机化学的经典教材.很多人极崇拜的无机教材,的确很适合竞赛.竞赛需要的元素知识大部分都在其中,编排思路也不错,但错误较多,看的时候需要慎重.)、《普通化学原理》3ed.(北京大学出版社,华彤文、杨骏英等主编,相当基础适合做启蒙教材)、《普通无机化学》2ed(北京大学出版社,严宣申王长富主编,按照严老的竞赛思路编写)、《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三所师范大学编写,吴国庆主编,由于是吴老主编所以非常适合竞赛,但是有不少错误)、《大学化学》(上下册含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傅献彩编写);《高等无机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淑薇、金安定、吴勇编写,不少体系适合竞赛命题素材,其中吴勇副教授是我当年无机化学老师,是江苏省化学竞赛领导阶层之一)、《无机化学》(安徽省总教练张祖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网络上流传该教材的配套习题及解答,充分体现与化学竞赛联系!该书深入浅出,讲解细致,端木阅读后极其推荐)《化学原理选讲》(严宣申,南方出版社,2001)严先生的教学精华,很罕见的一本书.可以说这本书是严先生的竞赛讲义,他的北京竞赛辅导讲座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他讲述的几乎所有内容,端木有幸读过这本书,不少内容与他的另一本著作《热力学函数等电子原理的应用》雷同.对于化学师生都是很好的帮助”《大学普通化学》(傅鹰,人教社,1981)院士的书,其下册可以算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元素教材了.语言相当风趣,讲述知识的同时也讲述科研方法、思想,而且适时地介绍做人的道理.全书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对主要元素的介绍很到位,而且有一些独到的东西,看过之后大部分元素知识就不会再忘了.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本书年代久远(成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些知识限于当时的水平,与现在的结论相悖,所以比较适合复习元素的时候看.)项斯芬姚光庆的《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非常有参考价值,许多课后习题就是竞赛题原题!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3ed(考研必备,不必多说,高等教育出版社,邢其毅,周政,裴伟伟,徐瑞秋编写);《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宏纹主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应于邢其毅的书);《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王积涛等编写);《有机化学》(尹冬冬主编,三所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复习指南》(黄乃聚,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很老的一本题,对有机化学知识有较系统的整理,但难度较大,适合于冬令营前提高用,我当年考研究生复习时候,南师大杨锦飞老师就依据此书开展系统复习,一时传为经典. 《有机化学》(R.T.莫里森,R.N.博伊德,复旦大学译,第一版,科学,1980)国外的经典教材,为很多人推崇.思路与邢大本不大相同,全书一直是在问题中前进,视角很独到.各章均有对本章反应的汇总,系统性非常强.难度与初赛相当,很值得看一看.(说明,由于我不是做有机方向,也没有教过竞赛有机,所以不是太熟悉)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编写,市面上有配套习题解析和学习指导)以及师范大学编写的同名教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定量分析习题精解》(武汉大学,第二版,科学,2004)题目很经典,解答很详尽,书中有些思想也很好,是很好的分析习题.竞赛题中分析比重不大,看好上面的几本书任何之一足以!!结构化学:《结构化学基础》4ed.习题解答4ed.(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公度段连运,内容与时俱进,切合化学前沿,包括超分子化学、五重键等);《结构与物性》3ed.(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公度主编,比较浅显,但注重结构与性质的联系);《物质结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光宪、王祥云(北京大学));《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主编),《物质结构学习指导》(倪行高剑南主编,科学出版社,主要面向化学师范生编写,所以体现与中学化学的联系)《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结构化学的权威专著,在晶体方面讲述极到位,个人十分推崇.《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二版,北大,2006)比第一版多了近二百页,元素部分增加很多.前面对于势箱的讲述非常好,在元素周期系上也有不错的综述,尤其是对相对论效应的介绍,很值得研究.新增的计算化学一章中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拿来当结论记.书中出现的晶胞大都是很经典的晶胞,出现在竞赛题中的概率很大.氢一章中对于氢键的介绍相当深入,应当详细研究.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在无机化学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大三学生才学习的物化专业内容主要为了应付冬令营和ICHO,一般省级赛区选手无须过问.端木在执教三届物理化学之后,推荐如下比较经典的教材,包括:《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大傅献彩,现在最新已经第五版了)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高盘良、韩德刚、高执棣,比较难但是思路很新)、《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山东大学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对于前面两本比较浅,简明是它的特色)、《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及配套解题指导(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沈文霞为非化学专业编写的物理化学教材,体系同前面南大经典教材,但精简篇幅避免烦琐的公式推导,每章提纲挈领的提出核心内容,很适合中学生竞赛).至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材都比较经典,但针对工科的体系不适合竞赛选手.最近端木淘得一书《物理化学习题集》(南京大学物化原班人马编写,侯文华姚天扬等)特色在于大部分题目都取材于实际科研工作,并附有原始文献,因此,这类题目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了解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都会有一定帮助.模拟试题类随着中学综合学科网的淡出,随着胡波与我组成的模拟题团队退出,“我爱奥赛网”成为目前网络上几乎是唯一主攻化学竞赛模拟题命题的机构.与《赛前集训》配套的《高中化学竞赛考前训练》(施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不少原创题.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模拟训练试卷精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培优教程·全真模拟卷、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模拟卷出过,固然有陈题,但是总体还是有不少新题!春雨出过的几种竞赛题大多抄袭各省初赛和胡波老师以前的题目,不值得买!。
高中化学竞赛常用书单一. 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配套习题集: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华彤文 王颖霞 卞江 陈景祖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习题集: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推荐)4. 《无机化学》(第2版)张祖德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5. 《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 有机化学1.《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注:目前第四版只出版上册2.《有机化学》(第三版)王积涛 王永梅 张宝申 胡青眉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配套书籍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3.《有机反应机理的书写艺术》科学出版社出版4.《有机化学切断法》原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出版5.《有機反応機構》福山透6.《有机合成中命名反应的战略性合成应用》 科学书版社三. 结构化学1.《结构化学基础》(第4版)周公度 段连运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高等无机结构化学》(第2版)[Advanced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无机化学丛书》(11)周公度编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四.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南京大学化学学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注:阅读物理化学之前,需阅读 高等数学五. 元素化学1.《普通无机化学》(第二版)严义申 王长富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元素化学》 格林伍德编著 曹庭礼等人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无机化学丛书》(1-10)科学出版社出版六. 竞赛习题集1.《中国化学奥林匹克试题习题解析》 裴坚 卞江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教程》张永久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3.《新编高中化学竞赛竞赛教程(A·B级)》张永久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八.模拟题1.化学竞赛吧吧赛2.胡波题3.COBP模拟题特别鸣谢化学竞赛突破计划全体共同商讨者:实验中学于跃 耀华中学钱希宁汉沽一中张贺 外大附校霍浩男2016.09.27。
【篇一】1.醇:(1)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鑒別6個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盧卡斯試劑鑒別伯、仲、叔醇,叔醇立刻變渾濁,仲醇放置後變渾濁,伯醇放置後也無變化。
2.酚或烯醇類化合物:(1)用三氯化鐵溶液產生顏色(苯酚產生蘭紫色)。
(2)苯酚與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澱。
3.羰基化合物:(1)鑒別所有的醛*:2,4-二硝基苯肼,產生*或橙紅色沉澱;(2)區別醛與*用托倫試劑,醛能生成銀鏡,而*不能;(3)區別芳香醛與脂肪醛或*與脂肪醛,用斐林試劑,脂肪醛生成磚紅色沉澱,而*和芳香醛不能;(4)鑒別**和具有結構的醇,用碘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的碘仿沉澱。
4.甲酸:用托倫試劑,甲酸能生成銀鏡,而其他酸不能。
5.*:區別伯、仲、叔*有兩種方法(1)用苯磺醯氯或對甲苯磺醯氯,在NaOH溶液中反應,伯*生成的產物溶於NaOH;仲*生成的產物不溶於NaOH溶液;叔*不發生反應。
(2)用NaNO2+HCl:脂肪*:伯*放出氮氣,仲*生成*油狀物,叔*不反應。
芳香*:伯*生成重氮鹽,仲*生成*油狀物,叔*生成綠色固體。
【篇二】1、O是地殼中品質分數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殼中品質分數的金屬元素。
2、H是最輕的非金屬元素;Li是最輕的金屬元素。
3、Na是焰色反應為*的元素;K是焰色反應為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純度的元素;C是天然物質中硬度的元素。
5、N是氣態氫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氫化物沸點的非金屬元素。
6、常溫下,F、Cl是單質具有有色氣體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價氧化物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元素。
8、Cl是單質最易液化的氣體、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
【篇三】1、電子層數跟最外層電子數數相等的原子有H、Be、Al2、核外電子總數與其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4:3的元素O3、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有關He、C、S4、最外層電子數跟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5、X、Y兩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兩種化合物(或形成原子個數比2:1與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6、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多5個的元素F7、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3個的元素P8、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多5個的元素Al9、核外電子總數與其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3:2的元素C。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真题汇总高中化学竞赛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专业性的学科竞赛,对于热爱化学、追求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舞台。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真题,希望能对准备参赛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无机化学部分真题 1:已知某元素 X 的原子序数为 25,其+2 价离子的电子构型为 Ar3d5。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 X 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2)预测元素 X 的常见氧化态。
(3)比较元素 X 的+2 价离子和+3 价离子的稳定性,并说明原因。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对于原子序数为 25 的元素,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构型来确定其为锰(Mn)。
锰常见的氧化态有+2、+4、+6、+7 等。
在+2 价和+3 价离子中,由于+2 价离子的 3d 轨道半充满,结构相对稳定,所以+2 价离子比+3 价离子更稳定。
真题 2: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K2PtCl6、Co(NH3)6Cl3。
这道题考查了配合物的命名。
K2PtCl6的名称为六氯合铂(Ⅳ)酸钾,Co(NH3)6Cl3 的名称为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二、有机化学部分真题 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1)CH3CH2CH=CH2 +HBr →(2)CH3CH2OH +PBr3 →对于第一个反应,根据马氏规则,氢原子会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所以产物为 CH3CH2CHBrCH3。
第二个反应中,PBr3 可以将醇羟基转化为溴原子,产物为 CH3CH2Br。
真题 2:用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苯甲醛、乙醛、丙酮。
鉴别这三种化合物可以利用醛基的特殊反应。
首先,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托伦试剂),能产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醛和乙醛,无现象的是丙酮。
然后,向产生银镜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不产生沉淀的是苯甲醛。
三、物理化学部分真题 1:在 298 K 时,反应 2A +B → C 的速率常数 k = 10×10^(-3) L·mol^(-1)·s^(-1)。
2017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一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二1.硅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原硅酸(H4SiO4)是白色胶状沉淀(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H2SiO3SiO2+H2O②与强碱反应:H2SiO3+2NaOH== Na2SiO3+2H2O2.硅酸的用途:用作气体的吸附剂,油脂和蜡等的脱色剂,催化剂载体,以及分析化学试剂等。
3.硅酸的制取:由可溶性硅酸盐稀溶液和酸作用制得正硅酸的不稳定水溶液,失水成偏硅酸即通称的硅酸。
放置能缩合成多分子聚合物称硅酸溶胶(mSiO2nH2O),简称硅溶胶,加热脱水可得硅胶(多孔SiO2含水4%)。
由细孔球形硅胶用盐酸浸泡4~6h后用纯水洗涤,烘干72h,用纯水洗涤,再在70~80℃二次烘干制得。
也可由硅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硅溶胶,经凝聚,一次洗涤,干燥,浓盐酸浸泡,二次洗涤,干燥而制得。
高中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篇三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全国高二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全国高二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全国高二化学竞赛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竞赛基础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竞赛基础知识点归纳在我们的高中阶段,化学竞赛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很多喜欢化学的学生都很积极参加比赛,可是想要赢得胜利,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化学知识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竞赛知识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与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的方法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胶体。
分散相和连续相。
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
胶体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
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主要形态。
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
共价键。
键长、键角、键能。
σ键和π 键。
离域π键。
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
绪论1.化学:在分子、离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
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变化的特点:原子核组成不变,发生分子组成或原子、离子等结合方式的改变;(2)认为物理变化不产生质变,不生成新物质是不准确的,如:2H+31H==42He+10n是质变,产生了新元素,但属于物理变化的范畴;1(3)化学变化也有基本粒子参加,如:2AgCl==2Ag+Cl2就有光子参加;(4)物质2.无机化学:除去碳氢化合物及其大多数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和他们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
(莫勒提法)3.怎样学习无机化学?(1)你所积累的好的学习方法都适于学习无机化学。
(2)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提倡写预习笔记。
(3)课上精力集中,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眼、耳、手、脑并用。
(4)课后趁热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消化,不欠账。
(5)提高自学能力,讨论课积极发言。
(6)随时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达到书越读越薄之目的。
(7)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化学实验。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教学目标:1.学会一个规则:斯莱特规则;2.掌握两个效应:屏蔽效应、钻穿效应;3.掌握三个原理:能量最低、保里不相容、洪特规则;4.掌握四个量子数:n、l、l、m s5.掌握五个分区:s、p、d、ds、f6.掌握六对概念;7.掌握七个周期;8.掌握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核外电子的四个量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其及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难点: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概念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做适量练习题和作业题。
教学内容:§1-1经典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1原子的核形结构1708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认:原子是由中央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周围若干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遇到的问题:电子绕核运动,将不断辐射电磁波,不断损失能量,最终将落到核上,原子因此而消亡实际与此相反,原子是稳定存在的,急需找到理论解释。
高中化学竞赛资料:科技热点
(1)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问题,一般了解即可,联系生物和生活中的化学,以选择题出现。
(可能在5月省预赛出现)
(2)2004年1月,碳的第五种同素异形体——纳米泡沫的发现,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可能在5月省预赛出现)很关键的这种物质有两个重要特性:该物质有成单电子,所以有磁性;该物质绝热性能好。
(3)2004年9月,美国天文学家透露在银河系中心附近发现一片冰冻的“糖云”,这个发现增加了早期生物物种起源于星际空间的可能性。
这片“糖云”包含着一种单糖分子——代谢成乙二醇醛,化学式为C2H4O2,这种结构的分子可以经过反应,生成一种核糖分子——是DNA的主要成分。
联系糖类知识,考查有机物组成和性质,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
(可能在5月省预赛出现)也可能推断化学式
(4)2005年1月,Science报道科学家合成出Al13团簇具有I原子的性质。
结合结构化学知识,以新团簇为背景,Al、I的化学性质为突破口,还会涉及团簇的悬挂键、新燃料开发等;另外有可能与元素周期表结合考查原子结构亚层知识!(特别推荐)
(5)2005年1月评出“《科学》杂志评出的二○○四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更重要的是水分子结构被重新认识,以(H2O)3分子簇形式存在。
可能考查氢键方面知识(见下面文章)也可能给出团簇知识考查知识迁移
当大多数人每天拧开水龙头的时候,他们大概不会望着龙头里哗哗流出的水去想这样的问题:每个水分子是与周围的4个还是2个水分子结合?而科学家们却认为这很重要。
颠覆经典的最新结论如果新结论一旦成立,应用长达一个世纪的经典教科书就有可能要被重写长期以来,教科书告诉人们,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每个水分子又与4个另外的水分子结合,形成一个四面体。
根据这些结构知识,可以定性地解释水的各种性质。
在2004年行将结束的时候,一群来自美国、德国、瑞典和荷兰的研究者站出来宣称:每个水分子是与2个另外的水分子结合,而不是以前一直认为的4个。
这个未被进一步证明的新结论是用新的同步加速器X光照片得到的。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赵林认为,如果新结论成立,那些建立在单个水分子基础上的理论都会受到影响。
而另外的一些说法则更深化了新结论成立的意义:新结论一旦成立,应用长达一个世纪的经典教科书就有可能要被重写。
正是如此微小的水分子决定了水的各种性质,从而决定了水是生命之源其实,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但正是如此微小的水分子决定了水的各种性质,从而决定了水是生命之源。
根据科学家近百年来对水的研究表明,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这2个氢原子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与1个氧原子的最外层的2个电子组成2个共用电子对,使两种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氢键———从而形成了水分子。
液态水是以动态网络状态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以不同水分子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分子簇特征。
如果认为液态水中全部水分子只与其周围两个水分子有关的话,那么水的熔点、沸点将会改变,从而会影响水的功能“自然界中的液态水是以团簇结构存在这已是无可争议的研究结论,”赵林教授说,“只是随着条件的改变,其团簇的大小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的团簇也包括1个水分子与其周围2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而组成的三聚水。
赵林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美国的科学、化学物理学报以及物理化学学报上早就有成果发表。
“如果认为液态水中全部水分子只与其周围2个水分子有关的话,那么,水的熔点、沸点将会改变,从而会影响水的功能。
”赵林说。
这是一种新的结论,是否完全是事实还有待于多方面研究证实现在的问题是每个水分子是与周围的4个还是2个水分子结合。
赵林认
为,这是一种新的结论,是否完全是事实还有待于多方面研究证实。
“改写教科书?这种说法有些过了。
科学上的东西不能随随便便更改。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对这个新结论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在唐教授北京的家中,他拿出一本自己编著的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结晶化学》(1957年版)给记者讲解:1个水分子跟周围的4个水分子结合,平均结合2个氢键。
每个氢键连接着2个氧原子。
因为跟另外2个分子一起结合,所以每个水分子平均和另外2个水分子结合。
“他们的结论实际上与以前的(结论)是一回事,”唐教授说,“关于水与冰结构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只有在精确度等小的方面还有改进的可能。
”
探究了千年的水中乾坤在古代,中
国、印度和希腊人都把水看成是构成宇宙
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一人类对水
的兴趣与研究,可以说自有历史记载就开
始了。
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希腊人都把
水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
一。
直到18世纪后期,科学家们先是发现
可燃气(氢气)燃烧后得到液体水,继而
使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管分解得到氢气,
才定性地确定了水是氢和氧所组成。
其后,
科学家则对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它
们的密度反复作了确定。
19世纪初,人类
准确地得知水的分子式是H2O。
1933
年,J.D.伯纳尔和R.H.否勒指出液体水在
短程和短时间具有与冰相似的结构。
1938年,J.摩根和B.E.沃伦根据水的X射线实验结果证明,从1.5℃到83℃,水的最临近分子数是4.4到4.9。
水的这些特性使得科学家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以回答某些需要据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赵林教授介绍,根据物质的熔点、沸点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的性质,说明水在固液态时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存在,而是以水分子簇的形式存在并参与反应。
“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才使得地球上有大量的液态水存在,地球上才得以有生命繁衍生息。
”赵林说,“也正是由于水的独特性质,水能够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全过程。
”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和电离能力,它可以使体内的水溶性物质呈溶解状态和电离状态,保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又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所以,它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循环诸过程中起着对营养输送作用和对机体内代谢物的排泄作用;由于水的比热值较高(每克水在升高或降低1℃时需吸收或放出4184J的热量),蒸发量大,导热性强,所以在人体内它又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赵林教授认为,水的上述特性和功能可归纳以下几点:溶解时体积减小;在4℃密度最大;在正常情况下(46℃)等温压缩性最小;多种结晶形态(目前12种包括在高压下形成的晶体);高的介电常数;具有异常高的熔点、沸点和具有既不是离子也不是金属的低分子量的临界温度;随着压力的增加液体的流动性增加;具有输运H+和OH-高运动性。
“水的这些特性使得科学家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以回答某些需要。
”赵林说。
在说明水分子中氢键重要性的时候,唐有祺教授用了“不得了”这个词《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Ⅱ》(1989年版)中是这样介绍水的性质的:“水是很多酸、碱、盐等物质的优良溶剂,因此,自然界的水总是溶有杂质。
纯水是使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得到的。
”“……水是用于确定许多物理常数值的标准物,它本身的性质却有许多异常。
例如,水在0℃—4℃之间,随着温度升高,密度不是减少而是增大,到4℃时达到最大值,过此则密度随温度升高一直减小。
除了水,就一组同族化合物来说,它们的沸点和凝固点一般随着化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而这些特性
皆源于冰、水中分子间氢键缔合的结构本质。
”在说明水分子中氢键重要性的时候,唐有祺教授用了“不得了”这个词。
水还有多少未解之谜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似乎是一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但在科学家看来,水里依然有乾坤,仍有不少未解之谜。
对于科学家来说,水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依然是最令他们困扰的研究方向之一。
“比如喝山泉水能长寿,除了简单的无污染解释之外,是否与水的物质结构有关?水分子能加入蛋白质的构想,会不会对基因突变有影响?”赵林教授说,“对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的性质研究,还需要科学的发展来进一步研究。
”
新闻缘起当古老、潮湿的火星证据成为二○○四年的聚光灯中心时,科学家们对水的性质的认识也如潮水般地在增加。
多个国家的研究者站出来宣称:每个水分子是与两个另外的水分子结合,而不是以前一直认为的四个。
如果这一结论进一步被证实,那么有关水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新发现将改变从化学到大气学等各个领域。
毫无疑问这一研究成果也入选了《科学》杂志评出的二○○四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 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