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配套教案设计19.1 多边形内角和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 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9.1 多边形内角和》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多边形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对多边形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的知识。
但是,学生对于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探究来建立这个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讲授法:教师在必要时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2.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多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教学辅导用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辅导用书,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多边形的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它与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多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运用刚刚发现的关系,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内角和》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概念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多边形,学生可能还不太会运用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并能运用该定理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多边形的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多边形的概念,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多边形的内角和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解释定理的含义。
同时,让学生观察一些多边形的内角和,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内角和》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结论。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如多边形的边数、对角线等。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角的计算、线段的长度计算等。
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但是,学生对于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4.采用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多边形的模型或图片,以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
提出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能否用一个公式来表示?”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19.1多边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边形及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2.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正确的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领会数学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猜想、归纳、推断一系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难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三、教学方法类比、观察、引导、讲解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图形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初步感知多边形。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引出课题:19.1多边形内角和(二)探索新知1.知识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得出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要注意提醒学生:(1)多边形概念中,“在平面内”等词语的含义:(2)对凸多边形的理解,结合图形加以说明.2.多边形的内角和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呢?五边形、六边形呢?由此,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呢?思考: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探究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如何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进而发现:只需连接一条对角线,即可将一个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
学生说出求四边形内角和过程.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一题多解.探究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共同合作探究得出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内角和,进一步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0 (n为不小于3的整数).(三)应用新知1、求八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定理,由已知边数求内角和)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定理,由已知内角和求边数)3、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 ∶∠D =3:4:5:6,分别求出最大角和最小角的度数.(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作业:1.课堂作业:习题19.1 第1、4题.2.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9.1(一)反思:本节内容是在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基础上,类比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内角和),对多边形的概念及其内角和进行探究.在教学多边形的概念时,教师需要不断提出问题,运用类比思想解决问题.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时,要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合作探索,同时注意适当的引导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多边形的内角和一、教材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反映了多边形的要素之一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多边形的基本性质。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广、应用、深化,它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包含该定理。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的有关角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正方形,长方形。
并在上学期又深入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多边形的相关概念的学习,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2)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3)能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向学生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将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启发式、探索式六、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七、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入概念课前准备:请每个同学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活动一:请折掉长方形的一个角,观察你得到的图形。
活动二:请你在活动一得到的图形的基础上再折掉一个角,观察你得到的图形。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折掉一个角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呢?设置意图:学生因折纸的方式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图形,如四边形,五边形,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再折掉一个角学生又会得到不同的图形,这样学生不仅见过三角形,四边形,还折出了五边形,六边形等。
从而引出多边形的概念。
19.1 多边形内角和-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点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2.掌握计算正多边形、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3.能够应用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多边形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提问学生:在常见的几何图形中,能否通过边数和内角和来判断它是一个什么图形?听取学生的回答。
步骤二:引入多边形内角和概念1.呈现一个五边形,并引导学生计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2.引导学生找出五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并总结描述。
步骤三:讨论正多边形的内角和1.出示一个正三角形,并引导学生计算出正三角形的内角和;2.引导学生找出正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并总结描述。
步骤四:计算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1.引导学生计算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2.提示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计算内角和的方法,计算出任意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3.提示学生,一般多边形可以拆分成多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得到一般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步骤五:练习与应用1.给学生几个多边形的边长或内角的数值,要求他们计算出对应多边形的内角和;2.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1.回顾多边形定义及相关概念;2.了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3.掌握计算正多边形和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4.运用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并总结出任意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9章四边形19.1多边形内角和(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19章四边形19.1多边形内角和(第2课时)》是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并证明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多边形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困难,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证明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归纳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并证明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4.讲解法: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入多边形内角和的概念。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多边形,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让学生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19.1 多边形内角和
1.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 2.能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它们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图片,你能找出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
今天我们给图形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多边形,那么什么是多边形?如何定义多边形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多边形内角和 【类型一】 多边形的概念
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则它有可能是________边形. 解析:如图所示:沿对角线剪去时,可得到三角形;沿一个顶点和另一边上的一点剪时,可得到四边形;当沿相邻两边上的任意两点(不包含两端点)剪时,可得到五边形.故填:三或四或五.
方法总结:掌握多边形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但注意分类讨论不要遗漏. 【类型二】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
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解析: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即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360°,n 边形
的内角和是(n -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题意,
得(n -2)·180=3×360,解得n =8.则这个多
边形的边数是8. 方法总结: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
【类型三】 多边形的对角线
五边形ABCDE 中,从顶点A 最
多可引________条对角线,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从一个顶点最多可引________条对角线.
解析: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连线就是对角线,n 边形中,与一个顶点不相邻的
顶点有(n -3)个,
因而对角线有(n -3)条.这(n -3)条对角线可以把这个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据此即可求解.五边形ABCDE 中,从顶点A 最多可引2条对角线,可以把
这个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从一个顶点最多可引(n -3)条对角线.故答案是:2,3,(n -3).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对角
线的相关知识,熟记对角线的确定方法是解
答此题的关键. 【类型四】 正多边形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2
5,求这个正多边形的边
数.
解析: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
个外角也都相等,可以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
和、外角和与边数的关系求解.也可以根据相邻的内角和外角的互补关系求解.
解:解法1:(直接设元法)正多边形的
边数为n ,则它的每个外角为360°
n
,每个内角为
(n -2)·180°n ,那么360°
n
=
(n -2)·180°n ×2
5
,解得n =7.
答: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7.
解法2:(间接设元法)设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x °,则每个外角为(2
5x )°.由
题意,得x +25x =180,解得x =9007,25x =2
5×
9007=3607.∴每个外角是(360
7)°,∴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07
=7.
答: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7. 方法总结:(1)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每一个外角也都相等;(2)正n 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n -2)·180°
n ;(3)正n
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
360°
n
;(4)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其相邻的外角都互补.
探究点二:多边形的不稳定性
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
解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其他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则多边形的形状就不会改变,因而具有稳定性的是C.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钢架桥、房屋架梁等.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通过连接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
三、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内角和是化归为三角形将问题解决,而外角和则关注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将外角和化归为内角和,化归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应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强化.通过例题的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路,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