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月球1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9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星空巡礼1.星空的变化一天中,星空自东向西旋转(以北极星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原因:地球的自转。
一年中,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形成了四季星空。
原因:地球的公转北极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始终指向正北方向。
原因:北极星位于地轴的正上方。
2.恒星和行星恒星是自己能够发光发热的星体.行星是本身不能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星体.恒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不明显.行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明显.用肉眼可以看见5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3.根据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绘制成的图叫星图.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现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4.需要知道的星座及恒星: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天琴座(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牧夫座、仙后座、天鹅座5.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判断季节: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对应的季节为春、夏、秋、冬。
6.寻找北极星:先找到北斗七星,然后将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即可以找到北极星.7.在夜空中,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000多颗星星,为了看到更多的星星,需要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有很多古代的天文仪器.8.有些恒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有些恒星永远也看不到,在__赤道___处可以看到全天的星空.银河系9.银河系的组成:千百亿(1500亿~2000亿)颗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10、银河系的形状:从正面看,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状的漩涡系统,从核心伸出4条旋臂;从侧面看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11、银河系内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的中心平面附近。
12、光的传播速度为300000千米/秒,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为1光年。
1光年=9.46×1012km13、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年龄已经长达100亿年。
简易月球车实验步骤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月球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控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实验材料:1. 手工纸箱、胶带、麦克风线等制作月球车的材料;2. 小电动机、电池盒、开关等电路元件;3. 电池、导线等电源设备;4. 小玩具车、塑料轮子、螺丝等组装月球车的零部件。
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将纸箱打开摆平,并用胶带将底部封好,确保箱体结实;2. 根据月球车的尺寸要求,在纸箱上标记出重要的位置,如电池盒的位置、电路元件的安装处等;3. 将小玩具车的车身拆解下来,保留底座和轮子;4. 准备好电动机、开关、导线等组装月球车的零部件。
第二步:组装月球车底盘1. 将底座固定在纸箱上,可以使用胶带或者螺丝固定;2. 安装专用的塑料轮子,确保其能够自由转动;3. 将电动机安装在底座上,固定好,并通过导线与电池盒相连。
第三步:安装电路控制器1. 在纸箱的合适位置开一个小孔,将开关安装在孔上,并与电路连接;2. 将麦克风线与电动机连接起来,这将作为月球车的遥控信号;3. 将电池盒安装在纸箱上的合适位置,确保电池与电路连接良好。
第四步:装备月球车上层结构1. 根据需要,可以在车身顶部加装一个太阳能板,以供电池充电;2. 可以在车身上加装一个摄像头以及其他传感器,以实现遥测和遥控功能;3. 可以在车身上安装一个探测器臂,以便进行采样和测量。
第五步:调试测试1. 仔细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确认电源开关关闭;2. 将电池安装到盒子中,开启电源开关;3. 通过麦克风线遥控月球车的运动,测试其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功能;4. 测试太阳能板、传感器、探测器臂等其他功能。
第六步:实际操作1. 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放置月球车,确保其周围没有障碍物;2. 打开月球车的电源开关,通过麦克风线控制月球车的运动;3. 进行一系列操作实验,如模拟月球表面环境下的探测、采样等;4. 总结实验结果,探讨月球车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难题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中七类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
(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2)血液在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以分为体循环和▲。
2.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表示▲分子。
3.太阳和月亮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近邻,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1)中秋节的月相是▲。
A.新月B.满月C.上弦月D.下弦月
(2)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我国也在发展登月技术。
科学家发现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其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
嫦娥探月科学教案(一)嫦娥探月科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嫦娥探月任务的背景和目的•掌握嫦娥探月任务所发现的科学成果•探索嫦娥探月任务对未来航天科学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1.嫦娥探月任务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和发展–嫦娥探月任务的目标和意义2.嫦娥探月任务所发现的科学成果–登月车的使用和导航技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物质组成–月球背面的极地区域和水冰的存在证据3.嫦娥探月任务对未来航天科学发展的意义–探索月球资源,如氦-3等–未来人类登月和深空探测的基础–国际航天合作与太空探索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列举嫦娥探月任务的背景和目的,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分组讨论嫦娥探月任务所发现的科学成果,并向全班汇报。
3.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嫦娥探月任务的重要图像和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
4.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嫦娥探月任务对未来航天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评估1.提供相关练习题,测试学生对嫦娥探月任务背景和目的的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对嫦娥探月任务科学成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观察学生小组活动的表现,并评估他们对嫦娥探月任务对未来航天科学发展的思考。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嫦娥探月任务的更多内容,如嫦娥五号任务等。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登月计划,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嫦娥探月任务的背景和目的,掌握嫦娥探月任务所发现的科学成果,并思考嫦娥探月任务对未来航天科学发展的意义。
此外,学生还将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加强对太空探索的理解。
拓展学习将使学生对航天科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科学》(7~9年级)1—6册章节目录介绍七年级上(初一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初一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力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初二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初二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初三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初三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
《月球之谜》阅读答案月球是里地球最近的星球,人们对于月球有太大的好奇。
下面给大家带来《月球之谜》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月球之谜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把细菌撒(sǎ s)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都有杀菌的本领吗?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娇嫩鲜嫩)青绿.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一项(讨论钻研)结果说,月球上曾(zēng cng)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量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1、我要仔细分析,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2分)2、我能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最先()本事()估算()显著()3、我知道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能用文中的()来概括美国宇航员所看到的景色.(2分)5、我发现文中有3句反问句,我想抄下一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4分)摘抄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解开月球哪些神秘的谜呢?(3分)参考答案1、正确的:撒(sǎ) 鲜嫩讨论曾(cng)2、首次本领估量明显3、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4、奇异5、反问句: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陈述句:月球的年龄可能比地球的年龄大.6、我想解开的谜有: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的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