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十五讲 欧姆定律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46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欧姆定律一、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根据欧姆定律I=URA.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B.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越大D.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B.电流表A示数变小,灯泡亮度不变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流表A和A1示数之差不变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D.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变大4.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R为定值电阻;Q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5.如图所示,甲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连接电路图,乙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5A时,此时()A.灯L的两端的电压为3V B.灯L电阻为8ΩC.R的电阻为10ΩD.R的两端电压为1V6.按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均如图乙所示,已知R1的阻值为5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R2的阻值为25ΩC.将图甲电路改接成图丙电路,R2两端的电压为5VD.将图甲电路改接成图丙电路,经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47.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分别将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R连入电路,变阻器标有“50Ω 1A”字样。
【物理】欧姆定律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答案】 C【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B.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C.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答案】 C【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它是不变的,故B错误;由题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故C 正确;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3.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欧姆定律概念及公式1.欧姆定律:(1)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3)理解:①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不能说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②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不能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
2.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流I总=I1=I2I总=I1+I2电压U总=U1+U2U总=U1=U2电阻R总=R1+R2R总=R1R2 R1+R2比值关系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压为0时,电路没有电流,因此电阻也为0B.当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减小为原来的12C.当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流减小为原来的12D.以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不变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均闭合。
当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3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是()A.1:3 B.3:1 C.3:4 D.4:34.如图甲是某科技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设计的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乙是气敏电阻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气敏电阻,L为指示灯。
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减小5.甲、乙两地相距30km。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具长度成正比。
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 欧姆定律考点剖析:本专题内容包含电学的根本概念,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内也是学习电功、电功率的根底.中考时,主要考察以下知识点.1.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单位是库仑〔C 〕 2.电流强度〔I 〕.〔1〕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2〕定义: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3〕定义式:〔4〕国际单位:安培〔A 〕 1 A =1000 m A 1 m A =1000 μA〔5〕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3.电压〔U 〕〔1〕电压是使电荷定向挪动形成电流的原因.〔2〕公式:U =QW,其中W 表示电功,Q 表示电量. 〔3〕国际单位:伏特〔V 〕 1 kV =1000 V l V =1000 mV〔4〕测量工具:电压表,符号4.电阻〔R 〕〔1〕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3〕国际单位:欧姆〔Ω〕 1 M Ω=1000 k Ω=106Ω 1 k Ω=1000 Ω*〔4〕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一些金属或者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5.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RU 变形公式U =IR R =IU 6.串、并联电路I 、U 、R 特点图电流 I =I 1=I 2 I =I 1+I 2 电压 U =U 1+U 2 U =U 1=U 2电阻R =R 1+R 2R 1=11R +21R下面分别介绍考察内容 1.考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由前面的复习可知,在温度一定时,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 写成公式:R =ρSl其中ρ表示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 m ,横截面积为1mm 2的导体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材料不同,电阻率不同.如:铜的电阻率为0.017 Ω·mm 2/m镍铬合金电阻率为1.1 Ω·mm 2/m 2.考察并联电路的电阻 复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R 1=11R +21R +……因为并联电路的电阻公式是一个分数公式,不易计算,记住下面的规律,可以帮助你计算电阻〔1〕两个电阻并联:R =2121R R R R +.〔2〕n 个一样的电阻R 1并联;R =nR 1. 〔3〕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4〕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当R 1不变,R 2增大时,总电阻变大.3.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I 、U 、R 4.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局部3个重要物理量.在中考时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概念,以实验题的形式考察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根本定律,在中考试题中涉及欧姆定律内容的比例较大,经常结合串、并联电路进展I 、U 、R 的计算. 例题精析:例1、 一根电阻丝,将其对折后,它的电阻是多大? 精析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对折后,长度为原来的21,横截面积为原来的2倍,材料不变. 电阻R ′=ρS l '=ρS l221=41ρS l为原来的41答案 电阻是原来的41例2、关于公式 R =IU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那么电阻越小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那么电阻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精析 考察一个电阻的大小是否随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化.公式R =IU可用来测量和计算电阻大小,但是导体的电阻并不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决定的. 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到同样的倍数,而比值是一个定值.只是由电压和电流比值..决定的量. 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这个电阻也不为零.因此,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和电流成反比〞. 答案 D例3、假设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那么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假设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那么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假设两端电压为零,那么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精析 考察电阻的计算及电阻是否随电压大小而变化. 当U 1=6V I 1=时电阻 R =11I U =AV 1.06=60Ω 当U 2=3V R 不变R =60Ω电流 I 2=R U 2=Ω603V= 当U 3=0时,R 仍不变,R =60Ω 答案 60Ω,0.05A ,60Ω例4、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精析 考察是否能纯熟计算串、并联电阻. 第〔1〕种选择:很容易看出:40Ω+35Ω=75Ω第〔2〕种选择:设总电阻为75Ω,其中一个分电阻为300Ω,利用Ω751=Ω3001+21R 求出R 2=100Ω.可知Ω751=Ω3001+Ω1001答案 45Ω和35Ω串联可得75电阻;300和100 电阻并联,也可得75Ω电阻. 例5、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图1A .V 1示数增大,V 2的示数增大B .V 1示数减小,V 2的示数增大C .V 1示数减小,V 2的示数减小D .V 1示数增大,V 2的示数减小精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察对公式U =IR 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 的变化,引起I 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 1和R 2串联,V 1测的是R 1两端电压U 1,V 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2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 向右挪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 =RU,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 减小.致使U 1的变化:U 1=I R 1,其中R 1不变,I 减小,U 1减小. U 2的变化:U 2=U -U 1,U 不变,U 1减小,U 2增大.提示 假如用公式U 2=IR 2分析U 2的变化不易得到结论,因为I 减小,R 2增大,两者的乘积如何变化是个未知数.所以采用先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分析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方法更好. 答案 B例6如图3,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挪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者“变大〞〕图3精析 先要识别电路,假如审题不仔细,会认为R 1、R 2串联.实际上:R 1、R 2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测的是R 1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图4图4当滑片P 向右挪动时,流过R 1的电流为I 1=1R U,U 不变,R 1不变,I 1不变. 也可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流过R 1的电流不变.答案 不变例7、定值电阻R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 1的一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 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比拟I ′和I 的大小,可知 〔 〕A .0<I ′<IB .I <I ′<IC .I <I ′<2ID .I ′<2I精析 第一次,电阻R 和21R 串联,I =21R R U +.第二次,电阻R 和R 1串联, I ′=1R R U+比拟两次电流:I ′<I比拟I ′和I ,I =21×〔21R R U +〕=21R R U +<I ′I <I ′可得:I <I ′<I . 答案 B例8、如图5电路,R 1∶R 2∶R 3=1∶2∶1,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 、A 1及A 2的示分别为I 、I 1和I 2,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I =I 1+I 2B .I ∶I 1=5∶3C .I ∶I 2=4∶3D .I 1=I 2图5精析 识别电路,然后利用电流和电阻的比例关系求解.采用去表法分析R 1∶R 2∶R 3的连接,为并联.设通过R 1∶R 2∶R 3的电流I 1′、I 2′、I 3′. 用电流流向,分析出: 示数I =I 1′+I 2′+I 3′ 示数I 1=I 1′+I 2′示数I 2=I 1′+I 3′分析4个选项:A 选项:I =I 1+I 2=I 1′+I 2′+〔I 2′+I 3′〕不正确B 选项:1I I ='+'21I I I=井R R 12=5232,其中R 12为R 1、R 2、并联的电阻,R 并为R 1、R 2、R 3并联的电阻.∴1I I =35 C 选项:2I I ='+'32I I I =井R R 23=5232=35D 选项:I 1=I 1′+I 2′I 1=I 2′+I 2′∵ I 2′=I 2′,I 1′=I 3′R 1、R 3电阻比相等∴ I 1=I 2答案 B 、D例9、 如图6〔a 〕R 2=2R 1,电源电压U =10,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并调节滑片P 使它位于R 3的A 处,这时流过R 3的电流为I A ;后断开开关S ,并调节滑片P ,使它位于R 3的B 处,这时流过R 3的电流为I B ,电压表示数为3V .假设两次电流I A ∶I B =2∶1. 求:〔1〕先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2〕R A 与R B 之比.〔a 〕〔b 〕〔c 〕图6精析 S 闭合,P 在A ,电路如图6〔b 〕,S 断开,P 在B ,电路如图6〔c 〕.:12R R =12,U =10V ,U 1′=3V .B A I I =12求:'11U U =B A R R 解 〔1〕'11U U =11R I R I B A =12 〔2〕由上式,U 1=2 U 1′=2×3V =6V 由图〔b 〕U A =U -U 1=10V -6V =4V由图〔c 〕串联:''12U U =12R R =12,U 2′=2 U 1′=2×3V =6VU B =U -U 1′-U 2′=10V -3V -6V =1VB A R R =BB A AI U I U =B A U U ×B A I I =V V 14×21=12答案 电压表示数比2∶1,R A ∶R B =2∶1 中考热身: 一、 选择题1、如图7所示电路,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 〕图7A.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增大B.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C.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不变D.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不变2、如图8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 l、L2,都亮了.过一会儿,其中一盏灯突然灭了,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不变,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图8A.灯L1短路B.灯L1断路C.灯L2短路D.灯L2断路3、如图9所示,铝制电缆线每1米长的电阻为0.02欧〔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全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输电过程中,由于地下电缆某处短路,而导致用户停电.为找到发生短路地点,工人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以4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测得电路电流为0.2安,由此可知,电缆短路处到用户的间隔是〔〕图9A.1500米B.750米C.500米D.30米4、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那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图10A.电流表坏了B.灯泡L l的灯丝断了C.两个灯泡都断路D.灯泡L2的灯丝断了5、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 由中点向右挪动时,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图11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C.电流表和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D.电流表和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6、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使电流表的示数略有增加,那么给R0〔〕图12A.串联一个比R0小得多的电阻B.串联一个比R0大得多的电阻C.并联一个比R0小得多的电阻D.并联一个比R0大得多的电阻7、如图13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是后,发现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那么〔〕图13A.电阻R可能开路B.电阻及可能短路C.灯L可能开路D.灯L亮度可能不变8、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滑片P与ab接触良好的并可自由滑动,R0为定值电阻.假设以电压表示数U为纵坐标,P离a点的间隔x为横坐标,当闭合开关S后,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图14--乙中的〔电源电压不变〕〔〕图14--甲A.B.C.D.图14--乙9、如图1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向下挪动时〔〕图15A.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D.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10、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伏;对人体来说,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是平安的,通过人体的电流等于1毫安时会引起麻的感觉;通过人体的电流等于30毫安时有生命危险.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普通人体电阻最接近于〔〕A.1×l02欧B.1×103欧C.1×l04欧D.1×l05欧二、填空题1、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5库,电流做功180焦,那么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欧.2、将电阻R1和R2并结合接在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3∶2,那么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假设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3、一只小灯泡接在电压是1.5伏的电路上,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安,那么1分钟内通过小灯泡的电量是_____库,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_____欧.4、四节新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电压为_____伏.现有R1、R2两个电阻,R1∶10欧,R2=15欧.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池组的两端〔如下图〕,那么电路总电阻是_____欧,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通过R1、R2的电流强度之比是______.图165、用图17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 r的阻值.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A. I = V / RB. I = R / VC. V = I * RD. R = V / I2.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不变D. 无关3. 如果一个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5A,那么两端的电压是:A. 2VB. 5VC. 10VD. 15V4. 在电路中,如果电压增加一倍,而电阻保持不变,电流将: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减少到原来的1/45.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A. 纯电阻电路B. 所有电路C. 只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D. 只适用于直流电路答案:1. A2. A3. C4. A5. A二、填空题6.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_______ 。
7. 当电阻为20Ω,电压为4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_______ A。
8.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_ 。
9.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 _______ 。
10.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 _______ 。
答案:6. I = V / R7. 28. 欧姆(Ω)9. 和10. 和三、简答题11. 解释为什么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答: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因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可能存在电感、电容等元件,这些元件会影响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使得欧姆定律不再适用。
1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答: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R总 = R1 + R2+ ... + Rn。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总 = 1/R1 + 1/R2 + ... + 1/Rn。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一、考点、热点回顾(一)知识框架R一定时,I与U成正比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U一定时,I与U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应用实验步骤:串联电路:R=R1+R2+R3+……+R n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并联电路: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人体的安全电压≤36V安全用电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电路图分析论证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图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 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保持不变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灯与R串联,电压表测L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的电压变大,故AC错误;P UIB.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灯的电阻,如下所示,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变大而变大,而且电压的增大量大于电流的增大量,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变大,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错误;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灯泡电阻的增大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减小量,即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D正确。
故选D。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
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B.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C.若考虑甲图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D.若考虑乙图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试验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的,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量表内阻时,即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A正确;B.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所测电流偏大,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定值阻值时,即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B错误;C.甲电路是安培表内接法,如果不考虑操作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甲图中电压表两侧的电压是待测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甲图中电阻测量值R A RU U URR R+=>甲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故C错误;D.乙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表上电流的和,所以乙图中电阻测量值R V RU URI I I=<+乙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D错误。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欧姆定律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情况下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绘制出图乙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3VR的阻值是15ΩB.定值电阻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7.5ΩD.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2.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关于四位同学遇到的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刚连接完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是因为他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B.小强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了最大C.小丽发现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均不相同,有可能是由测量误差导致的D.小梅要判断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应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仔细观察电压表示数是否达到额定电压3.近十年,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实现了完美超越。
如图甲所示是高铁上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0R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激光发生器射向光敏电阻的激光被烟雾遮挡时,光照强度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阻测量盒”。
电源电压未知,从方框引出线两端接入被测电阻,闭合开关1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的电流A.电流表测通过R的阻值未知,则无法测出被测电阻阻值B.若S后,电流表示数会变小C.再闭合开关2D.电源电压下降时,测得的电阻值会偏小5.以下四个电路,不能测出未知电阻R x阻值的电路是(R0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A.B.C.D.6.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B .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示为电压表时,示数之比32U U 甲乙∶∶;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I I 甲乙∶为( )A .2:1B .3:1C .2:3D .1:38.如图所示是汽车油量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 ,油量表是由一只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改装的,变阻器 R 1铭牌标有“5Ω 2A”的字样,闭合开关,此时滑片P 与a 端的距离为R 1总长的四分之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4ΩB .当油量减少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C .油量减少时,油量表示数增大D .为使电路安全,定值电阻R 0至少为5Ω9.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第十五讲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欧姆定律一、选择题1. (2016徐州)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S1,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再闭合开关S2、S3,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第1题图第2题图2. (2016岳阳)如图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其中R′是一定值电阻,R是弧形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 油量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B. R和R′在电路中是并联的C. 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D. 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导学号57532399)3. (2016南宁)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0 Ω。
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移动滑片P到最左端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B )(导学号57532400) A. 6 V 20 Ω B. 12 V 20 ΩC. 6 V 30 ΩD. 12 V 30 Ω第3题图第4题图4. (2016山西百校联考三)同学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
已知蓄电池电压为24 V,定值电阻R2为20 Ω,R1为滑动变阻器。
下列对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 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前进B. 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后退C. 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1.2 AD. 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2 A(导学号57532401)5. (2016泉州)小兰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流表示数减小到某一值时,装置报警。
开关S闭合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 D )A.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C.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减小D. 增大R0的阻值,可使装置在更低浓度烟雾下报警(导学号57532402)6. (2016天水)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导学号57532403)A. 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 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C. 如图2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ΩD. 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总电流为0.4 A7. (2016玉林、防城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5 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 A”,灯泡标有“3 V 1.8W”字样。
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导学号 57532404)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 Ω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 A ~0.6 A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 V ~3 VD.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2 W【解析】根据P =UI 可得,灯的额定电流:I L 额=P L 额U L 额=1.8 W 3 V =0.6 A ,根据P =U 2R可得,灯泡的电阻P L =U 2LP L =(3 V )21.8 W=5 Ω,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max =0.6 A ,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U max =3 V ,由I =UR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 =U I max = 5 V 0.6 A =253Ω,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 滑=R -R L =253 Ω-5 Ω=103 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功率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min =U R L +R 滑最大= 5 V5 Ω+20 Ω=0.2 A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U min =I min R L =0.2 A×5 Ω=1 V ,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03 Ω~20 Ω,A 错误;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2 A ~0.6 A ,B 错误;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 V ~3 V ,C 错误;灯泡的最小功率为:P min =I 2min R L =(0.2 A)2×5 Ω=0.2 W ,D 正确。
8. (2016天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电流表、电压表连入电路的量程分别为“0~0.6 A ”和“0~3 V”,小灯泡上标有“3 V”字样,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 ΩB.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时,通电10 s ,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4 JC. 滑片P 向b 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D. 为保护电路元件,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7 Ω~15 Ω (导学号 57532405) 二、填空题9. (2016同仁)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R2=R3=10 Ω。
宇宇同学误将一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闭合开关后,读得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U=6V;发现错误后,该同学将图中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
(导学号57532406) 10. (2016牡丹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0 Ω。
当闭合S1、断开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通过R1的电流为0.2A。
当断开S1、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则R2两端的电压为1V。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 (2016天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
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1A,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4。
(导学号57532407)12. (2016株洲)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标有“6 V、0.5 A”的字样,灯L2标有“3 V、0.3 A”字样。
该电路长时间工作时只允许灯L2正常发光,且此时的电源电压是6.6V。
(导学号57532408)第12题图第13题图13. (2016娄底)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为10 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 Ω,当开关S闭合,滑片P由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2~6V。
(导学号57532409)14. 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换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描绘出相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6 V,电阻R1的阻值是10 Ω,电阻R2的阻值是20 Ω。
(导学号57532410)15. (2016陕西改编)如图甲所示,铅笔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压恒定为6 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向B端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 V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2 Ω,此时,铅笔芯两端的电压是5 V,铅笔芯的电阻是10 Ω。
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减小的过程中,铅笔芯的电阻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学号57532411)16. (2016武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6 V不变。
(1)按图,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其示数见序号3。
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
①根据第5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路故障为R1接触不良(选填“R1接触不良”“R2断路”或“R2短路”)(3)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50Ω,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化了0.4W。
(导学号57532412)【解析】(4)电源电压为6 V ,最小的电流为0.1 A ,对应的最大电阻为60 Ω,而定值电阻为10 Ω,所以接入的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50 Ω;滑动变阻器第3次实验时功率为0.1 A×5 V =0.5 W ,第5次实验时功率0.3 A×3 V=0.9 W ,变化量为0.4 W 。
17. (2016长春)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 1(5 Ω)、R 2(10 Ω)、R 3(15 Ω)、R 4(20 Ω),标有“×Ω 1 A ”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电压表(可用量程:0~3 V 、0~15 V),电流表(可用量程:0~0.6 A),导线,开关。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 1接入图甲中的A 、B 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电流表的示数应为0.4 A 。
(2)分别用定值电阻R 2、R 3、R 4依次替换R 1,重复(1)的实验步骤。
根据所得的四次实验数据绘制出I -R 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当使用定值电阻R 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2 V 。
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在2_V ~3_V 范围内。
(4)在使用定值电阻R 1和R 2进行实验过程中,读取数值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1。
(导学号 57532413) 四、计算题18. (2016重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 ,电阻R 1为15 Ω。
同时闭合开关S 1、S 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 A 。
求: (1)通过电阻R 1的电流;(2)电阻R 2的阻值。
(导学号 57532414)解:(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U R 1=30 V15 Ω=2 A(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I -I 1=2.5 A -2 A =0.5 A ,则电阻R 2的阻值:R 2=U I 2=30 V0.5 A=60 Ω19. (2016六盘水)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 1=20 Ω, R 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 3的I -U 图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