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1121 第二组—脱氮除磷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387.50 KB
- 文档页数:36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除磷脱氮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将水体中的磷和氮等营养物质去除,从而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除磷脱氮工艺流程。
首先,对于水体中的磷去除,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化学除磷法。
这种方法利用化学物质与磷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使磷被固定在沉淀物中。
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氢氧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在该工艺中,水体中加入适量的化学物质,经过搅拌或混合反应,使磷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其次,对于水体中的氮去除,常见的方式是采用生物除氮法。
在这种工艺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体中的氮转化为气体的形式,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通常情况下,生物除氮工艺又可分为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
在硝化过程中,氨氮首先被氨氧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再利用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
而在反硝化过程中,一部分硝酸盐会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通过连续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达到水体中氮的去除效果。
除了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氮法,在实际的除磷脱氮工艺中,有时还会采用一些辅助处理工艺,以提高除磷和脱氮的效果。
比如,一种常见的辅助工艺是加入活性炭。
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有机物和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含量,提高水质。
此外,还可以采用沉淀和过滤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细菌等微生物,从而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的来说,除磷脱氮工艺是一种综合利用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的水处理工艺。
通过适当的工艺组合和操作控制,可以实现水体中磷和氮等营养物质的去除,从而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
除磷脱氮工艺流程中的化学除磷、生物除氮以及辅助处理工艺等环节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为实现水体的除磷脱氮目标提供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持。
除氮除磷讲义除氮除磷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常规生物处理系统(一级加二级生物处理)主要是去除城市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及可降解的有机物。
氮磷的去除技术一般是在常规的二级处理之后,故常称作三级处理货深度处理。
第一节氮的处理废水中的氮常以含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
生物处理把大多数有机氮转化为氨,然后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目前采用的除氮工艺有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空气吹托及折点氯化等四种。
一、生物硝化与反硝化(生物除氮法)(一)生物硝化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反应过程如下:亚硝酸盐菌NH/+3/2Q ---------------- ► N0J+2H+H0-A E △E=278.42KJ第二步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菌NC+1/2O2 --------------------- -△ E △ E=278.42KJ 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
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NHJ+2O ―NO 3-+2H+HO-A E △E=351KJ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NH+1.83Q+1.98HCO 一0.02C5HON+0.98 NQ-+ 1.04 H2O+I.88HCO 由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 ;(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计)7.lg 。
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1) pH值当pH值为8.0〜8.4时(20 C),硝化作用速度最快。
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2) 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氮和磷的排放会加速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其次是氨氮的好氧特性会使水体的溶解氧降低,此外,某些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他生物有毒害作用。
因此,国内外对氮磷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
本章阐述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比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去除氮磷经济,尤其是能有效地利用常规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改造达到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是目前应用广泛和最有前途的氮磷处理方法。
除氮脱磷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质,其来源较多,排放量日益增大,除大量的生活污水、动物排泄物外,大量的工业废水,如炼油废水、某些制药废水和食品工业废水、以及垃圾填埋场渗漏水等,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因此,研究污水除磷脱氮技术,保护水体不受富营养化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磷脱氮也成了当今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生物除磷脱氮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如厌氧氨氧化和同步脱氮技术,以及在除磷的同时脱氮,也是除磷脱氮研究的热点.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一、生物脱氮原理污水中氨主要以有机氮和氨氮形式存在。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氮很容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水解转化成氨氮,即氨化作用。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在于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亚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氮在水中的存在形态与分类N无机NNO x--N(硝态氮)T K N(凯氏氮)总N(TN)NH3-NNO3-NNO2—-N有机N(尿素、氨基酸、蛋白质)氨化与硝化反应过程+++−−−→−+H O H NO 3/2O :NH2-223亚硝化菌硝化-3-2NO 1/2O NO −−→−+硝酸菌-4232NH 2O NO H O 2H +++−−−→++硝化菌3222NH CO RCOOH O )COOH :RCH(NH ++−−→−+氨化菌氨化硝化反应的条件-N完全硝化需氧4.57g,即(1)好氧状态:DO≥2mg/L;1gNH3硝化需氧量。
污水厂除磷脱氮技术改造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背景和目标1.1工程背景:说明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污水厂的污染情况、排放标准以及现有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
1.2工程目标:明确项目的技术改造目标和要求,如降低磷和氮的浓度,提高污水厂的处理能力等。
二、工程范围和施工内容2.1工程范围:明确项目的改造范围,包括污水厂的哪些区域和设施需要进行改造。
2.2施工内容:具体列出需要进行的改造工作,包括设备安装、管道布置、电气接线等。
三、改造方案3.1除磷技术方案:根据污水厂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除磷技术,如化学沉淀、生物吸附等。
说明该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2脱氮技术方案:根据污水厂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脱氮技术,如生物脱氮、化学脱氮等。
说明该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四、工程进度计划4.1施工组织:说明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的各个施工班组,明确各个班组的任务和职责。
4.2施工计划:根据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列出施工的详细计划,包括开工日期、施工周期、施工内容等。
五、工程安全措施5.1施工环境:研究污水厂改造区域的环境状况,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
5.2安全措施:制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区域的封闭与隔离、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等。
六、质量保证和验收标准6.1质量保证: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工艺参数的监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
6.2验收标准:规定项目的验收标准,包括改造后的污水处理效果,如磷和氮的浓度是否达标等。
七、经济效益评价7.1投资估算:对污水厂改造过程中的投资进行估算,包括设备采购费用、施工费用等。
7.2经济效益评价:评估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包括运营成本的降低、处理效果的提高等。
八、环境影响评价8.1影响评价:对污水厂改造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改善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8.2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的安全。
脱氮除磷原理范文
脱氮除磷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等有害
物质。
其原理主要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
生物法是指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来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其中,脱氮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来实现。
硝化过程是指将废水
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氧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过程。
反硝化过程是指利
用缺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脱磷主
要通过好氧和厌氧两个过程来实现。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溶
解性无机磷进行吸附和吸收;而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将吸附的磷转
化为固态磷酸盐,并在废水中沉淀。
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加速废水中氮和磷的沉淀和吸附过程。
其中,脱氮主要通过添加硫酸铁、硫酸铝等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氮以固
态氮的形式沉淀下来。
脱磷主要通过添加氢氧化钙、聚合氯化铝等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磷以固态磷酸盐的形式沉淀下来。
综上所述,脱氮除磷的原理包括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
生物法是通过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氮和磷通过硝化、反硝化和好氧、厌氧等过程去除;而化学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加速氮和磷的沉淀和
吸附过程。
这些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提高除磷与脱氮效果的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除磷与脱氮是水处理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除磷与脱氮的效果。
1. 优化生物处理工艺:生物方法是除磷与脱氮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调整生物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除磷与脱氮的效果。
例如,增加好氧池的氧气供应,提高活性污泥的氧化能力,有助于提高除磷效果。
同时,合理控制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停留时间,可以增强脱氮效果。
2. 采用先进的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可以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起到辅助除磷与脱氮的作用。
例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等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磷。
此外,采用硝化抑制剂如硝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硝化作用,促进脱氮过程。
3. 引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除磷与脱氮设备。
通过在滤料中培养和保持脱氮菌群,可以有效去除氨氮和硝酸盐。
同时,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可以吸附和去除水中的磷。
4. 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除磷与脱氮效果的稳定性很重要。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总磷、氨氮和硝酸盐的浓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例如,增加好氧池的通气量、调整化学药剂的投加量等。
5. 加强污泥处理:污泥处理对于除磷与脱氮的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合理处理污泥,控制污泥的返回比例,可以减少磷的再循环,提高除磷效果。
此外,采用热解等技术处理污泥,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泥中磷的含量。
6. 优化运行管理:除磷与脱氮工艺的运行管理对于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除磷与脱氮的效果。
提高除磷与脱氮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生物处理工艺、采用先进的化学药剂、引入生物滤池、定期监测和调整、加强污泥处理以及优化运行管理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除磷与脱氮的效果,保护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1 引言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然而, 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废)水一级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
同时产生N NH -3、N NO --3和-34PO 和-24SO ,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则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5BOD 和SS , 但对N 、P 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 20% , 其结果远不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 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2.1 生物脱氮机理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3NH 转化为N NO --2和N NO --3。
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N NO --2(经反亚硝化)和N NO --3(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
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1]。
○1硝化——短程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 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亚硝酸菌 ○2反硝化——反硝化脱氮:O H H CO N OH CH CH HNO 2222333][222+++→+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O H N HNO NH 22232+→+反硝化——厌氧氨反硫化脱氮:O H S N SO H NH 2242342++→+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
废水脱氮除磷工艺
废水脱氮除磷工艺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氮和磷的废水的技术,旨在减少这些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以满足环保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废水脱氮除磷工艺:
1.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BNR):生物脱氮是通过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引入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这通常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其中氨氮首先被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转化为氮气。
生物除磷(BPR):生物除磷是通过引入能够吸附磷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磷物质吸附并沉淀出来的过程。
2.化学脱氮除磷工艺:
化学沉淀:添加化学药剂,如氧化铁、氧化铝等,与废水中的磷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除磷的效果。
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磷酸盐的化学沉淀。
硝化-脱硝:使用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然后再还原成氮气。
3.物理化学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物理化学一体化工艺: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过滤技术,如超滤、反渗透等,从废水中去除氮和磷。
4.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湿地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自然湿地模拟:模仿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