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克、千克、吨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复习|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复习|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的复习课。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克、千克、吨的含义、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质量的计量和转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克、千克、吨的含义和换算关系,提高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克、千克、吨的含义和换算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质量的计量和转换。
难点:理解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实物道具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例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质量的计量和转换。
2. 知识回顾:回顾克、千克、吨的含义和换算关系,通过PPT展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复习。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具体的例题,例如“一件衣服重200克,三件衣服一共重多少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克千克吨100010000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
答案: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200克是多少千克?答案:200克=0.2千克(2)3吨是多少千克?答案:3吨=3000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克、千克、吨的含义和换算关系,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称重游戏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克、千克、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月日
2、师:1000千克就是1吨。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
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
3、学生举例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吨表示。
(100袋净重10千克的大米重1吨。
)(40个体重25千克的小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
)……
第三课时(上课时间:月日)
一、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一)判断题
1.粉笔长13克。
()
2.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3.一个皮球重2吨。
()
4.1吨铁比1吨棉花重。
()(二)我问你答。
3吨=()千克 2000克=( )千克
()吨=5000千克 6000克=()千克
7千克=()克 5吨=()千克
(三)在○里填上“<”、“=”、“>”。
500克○5千克 4吨○ 3900千克 2200g○ 3kg 3千克○3000克 10千克○ 1000克 6000kg○ 6t
4米○40厘米 9000米○8千米 700cm○ 70dm
二、全文总结,再揭情思
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交流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中质量单位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克、千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质量单位的运用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克、千克、吨的概念,换算关系的理解。
2. 难点:质量单位的运用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质量单位的使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质量单位的教学道具,如克、千克、吨的标识。
2. 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蔬菜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3. 准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克、千克、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演示:用教学道具展示克、千克、吨的大小,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让学生用质量单位计量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蔬菜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
2. 完成练习题,巩固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其他质量单位,如克拉、磅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在科技、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质量单位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
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题: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总课时:11单元课时:1授课日期:9.24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3)克、千克、吨是什么?3、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克、千克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1)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1.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
2.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又叫1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3.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t”表示。
4.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习题:填合适的单位小兰体重32()一个鸡蛋重50()2瓶矿泉水重约()一筐苹果约重20()单位换算:5吨=()千克8000千克=()吨10吨=()千克比较大小5吨()4096千克 7吨()7000千克 8000千克()8千克 4吨()5001千克 9000千克()9吨 3000千克()3000克排列大小 2千克 2500克 2吨 1500千克 25000克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单元信息窗1: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估算方法:估算时尽量把数估算到整十或整百数1.四舍五入方法。
89÷3≈ 89≈90 90÷3=30 89÷3≈302.乘法口诀。
谁乘这个数接近于这个数。
如:口算 60÷3= 80÷4= 150÷5=40÷2= 120÷4= 140÷7=估算 82÷4≈ 93÷3≈ 98÷5≈153÷5≈ 358÷4≈ 482÷8≈信息窗2: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一步计算后,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 75÷3 245÷2 586÷4 357÷3 891÷7 996÷8 信息窗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
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第四单元信息窗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的,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做单位(比如问黄豆的重量、蜜蜂的重量、硬币的重量、橡皮的重量等等,想一下是不是很轻;比较特殊的是有时候问一包薯片的重量或一袋奶粉的重量也是要用克的,如果用千克就太夸张了);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做单位(比如问人的体重、大米的重量、普通动物的重量等等,想一下用克会不会太轻了,用吨会不会太重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做单位(比如问卡车载重量、鲸鱼的重量、轮船的重量等等,一想到这个卡车、鲸鱼、轮船就知道特别重)。
小技巧:单位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或者把千克换算成克(大换小),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克换算成千克或者把千克换算成吨(小换大),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之间进率是1000 。
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1000千克= 1 吨 1 吨= 1000千克考点一、填合适的质量单位(做这样的题时,先想一想这个物品重不重,一定要看看前面的数字。
如果重到你无法想象的,直接填吨,轻到你轻轻的就能拿起来的就填克,剩下的基本就是千克。
)(还有的题目会扰乱你的思考,比如: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感觉上像是填千克,但是奶粉484千克是不是也太重了,所以我们只能填克。
还有一题说大象有多重,如果数字是4,我们只能填吨,4千克的大象还没一只小狗重吗?如果数字是2000,我们只能填千克,2000吨的大象太夸张了。
)(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
分析:克与千克之间选择,填千克太重了,填克更合理。
(2)一头牛约重480( )。
分析:千克与吨之间选择,填吨有点夸张,填千克更合理。
(3)一头鲸重60( )。
分析:这个一看就重到无法想象,所以填吨。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分析:这个也是重的吓人,所以填吨。
(5)4粒黄豆约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