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食品微生物自动化仪器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513.15 KB
- 文档页数:29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对食品和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及种类和数量的验证。
众所周知,在生物科学中,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它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要学习好微生物检验,必须具有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要了解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熟悉各种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各种致病菌、霉菌和病毒的检验程序。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可按图1的程序图进行,此图对各类食品各项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一、检验前准备(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冰箱、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等。
(2)各种玻璃仪器,如吸管、平皿、广口瓶、试管等均需刷洗干净(121℃20min)或干法(160℃一170℃,2h)灭菌,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药品,做好普通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根据需要分装试管或灭菌后倾注平板或保存在46℃的水浴中或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4)无菌室灭菌;如用紫外灯法灭菌,时间不应少于45mln,关灯半小时后方可进入工作;如用超净工作台,需提前半小时开机。
必要时进行无菌室的空气检验,把琼脂平板暴露在空气中15min,培养后每个平板上不得超过15个菌落。
(5)检验人员的工作衣、帽、鞋、口罩等灭菌后备用。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完成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食品的检验中,样品的采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这就要求检验入员不但要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而且要了解食品加工的批号、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以及销售入员的责任心和卫生知识水平等。
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
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
样品的种类不同,采样的数量及采样的方法也不一样。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卫生安全性和质量合格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蛋白质分析方法等。
传统培养法是最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食品样品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计数营养萤光单核细胞(CFU)以确定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鉴定常见的真菌、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并通过菌落形态和颜色,以及生理生化特性来鉴定微生物种类。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技术,它利用DNA和RNA等核酸分子的特异性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PCR、基因测序、电泳和基因芯片等。
这些方法在鉴定微生物种类和进行数量分析方面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微生物污染。
蛋白质分析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它利用蛋白质的特性和变化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质谱分析法和蛋白质电泳等。
这些方法在鉴定微生物中的病原菌和食品中的过敏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上述技术和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例如流式细胞仪、显微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这些方法在检测细菌毒素和食品中的寄生虫等微生物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为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支持。
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在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操作复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将会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方法近年来,世界各地消失了诸多严峻的食品平安事故,由于食品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严峻威逼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平安,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依据国际和国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全部的食品生产厂商都要对食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生产出来食品的菌落种类、细菌数量、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检测,必需达到要求的合格标准才能进入市场进行出售。
需要留意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及活动规定。
必需保证参与检测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持证上岗才能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超群的专业技术,还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尽可能降低人为问题的制约。
检测过程需要根据相关的活动规范和流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仔细地进行抽样活动,采纳先进技术猎取相关信息。
二是存放装置。
若想检测过程顺当进行,除了确保试验室有必要的设施外,还应当重点考虑装置存放的条件和要求。
三是装置和药品的配置。
在各项装置进行安装时应当对气温进行调整,确保其平稳,对装置气温稳定性合乎规定要用的详细时间具体记录。
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种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并通过感应设备对其运作状态进行监测。
对于药品的配置,培育基往往在121℃下采纳高压湿热灭菌法灭菌15分钟;较为敏感的培育基一般采纳膜过滤法。
四是样本的处理。
在样本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抽样活动是在无菌环境下绽开的,有效避开了样本被污染。
在样本输送时,应当防止样本受到光线的影响而消失污染现象,抽样之后就应当准时将其送至测试场地。
一般样本输送时间要掌握在3h内,假如无法准时送到,要确保在近乎之前的气温时将其完整的存放。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一是检验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
细菌总数即菌落总数,是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检样处理后,在特定培育条件下,所得1g或者1mc检样中所含有的细菌菌落个数,这就是推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作者:段文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4期摘要:食品安全现阶段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现阶段对食品安全检测主要使用的是传统化学分析的方式,而极少使用仪器。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几种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的特点,继而提出仪器检测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仪器设备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之中。
关键词: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食品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食品安全都呈现出一副十分不乐观的局面。
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因为食品问题而染病的数量大约在15亿人左右,而在15亿人之中,大约有70%是由于食品中微生物发生污染而导致食品安全存在着问题,继而危害到人的姓名。
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食品中微生物质量的检测,继而避免食品污染威胁人群身体健康。
而传统的检测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表明我们要改进传统的检测方式,采用精确程度高的仪器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仪器分析检测方法。
1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两种分析方式主要是根据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部分或者产生的代谢物品成分不同,利用色谱检测可以直接分析不同代谢产物,以及不同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从而确定微生物表现出来的特异性的成分,继而协助各种的诊断进行检测和分析。
而在两种色谱分析方法中,气相色谱方法用的频率更高,并且更加简单快速。
因为微生物细胞主要通过水以及甲醇的分解,在被相关物品进行提取和使用甲基化等衍生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之后,将其尽可能多的分离出来化学成分,继而使用气象色谱防范进行分析。
不同的微生物在色谱图中,大多数的峰值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成分表现出不同的峰值,正是这些特殊性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通过对各种培养基进行检测或者是整个食品密封系统顶部微生物的挥发和繁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物来分析和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第二部分
第16章食品微生物自动化仪器检测
邹小波赵杰文
江苏大学食品生物与工程学院
第十五章食品微生物自动化仪器检
测
1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
2 全自动微生物总数和大肠杆菌快速测定仪器
3 其他快速测定仪器
1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
一、ATB Expression 细菌鉴定智能系统
二、全自动微生物快速鉴定仪器VITEK系统
统
本系统用于细菌的快速鉴定,细菌的鉴定是细菌分类的实验过程,即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某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与已知细菌比较,如果相同就采用已知细菌的名称;不同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的名称。
统
(一)系统原理
(二)系统鉴定的特点
(一)系统原理
1.微生物数值编码鉴定技术
细菌的编码鉴定法是根据Bascomb(1978) Lapage(1973)与Willcox(1973) 等人的理论编制而成,新编码鉴定法采用21项生化指标, 每3项一组, 计有7个组。
每组的3项生化试验,凡阳性结果者其数值分别记为1、2、4,反应阴性者记为0,尔后,分别将各组数值相加,依次组成一组7位数值的编码,即代表所鉴定的菌株的相应菌名。
一株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计数
一株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计数
(一)系统原理
2.微生物快速生化反应技术
通过实验总结不同的细菌与不同物质反应规律,设计独特的培养基通过与未知细菌反应,根据反应结果鉴定出细菌。
(一)系统原理3.反应结果自动检测查询技术
(一)系统原理
1.微生物数值编码鉴定技术
细菌的编码鉴定法是根据Bascomb(1978) Lapage(1973)与Willcox(1973) 等人的理论编制而成,新编码鉴定法采用21项生化指标, 每3项一组, 计有7个组。
每组的3项生化试验,凡阳性结果者其数值分别记为1、2、4,反应阴性者记为0,尔后,分别将各组数值相加,依次组成一组7位数值的编码,即代表所鉴定的菌株的相应菌名。
一株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计数
(二)系统鉴定的特点
4.鉴定方法
系统软件是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对24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的总和来确定所需鉴定细菌。
ATB细菌鉴定系统
ATB细菌鉴定系统
(二)系统鉴定的特点
二、全自动微生物快速鉴定仪器
VITEK系统
(一)系统工作原理
(二)VITEK系统的结构组成
(三)VITEK系统的特点
(四)系统局限性
(一)系统工作原理
VITEK对细菌的鉴定是以每种细菌的微量生化反应为基础,不同种类的VITEK试卡(检测卡)含有多种生化反应孔,可达30种。
(二)VITEK系统的结构组成
1.检测卡
2.充填机
3.读数器/恒温箱
4.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打印机
5.电源稳压器和UPS
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
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
(三)VITEK系统的特点
1.可鉴定405种细菌
2.可对澄清液体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3.可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四)系统局限性
在VITEK的最后鉴定报告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限定信息,这些限定信息是与鉴定结果同时存在的,它阐述了合格鉴定的标准。
2 全自动微生物总数和大肠杆菌快速
测定仪器
一、微生物总数快速测定仪
二、ISO-GRID检测系统
三、大肠杆菌快速测定仪
一、微生物总数快速测定仪
(一)原理 (二)微生物总数快速测定仪的特点 (三)结构组成 (四)操作步骤 (五)特点
二、ISO-GRID检测系统
ISO-GRID检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疏水性网膜 (HGMF)的过滤系统。
该系统通过使用这 种 有1600个小方格的滤膜,来对微生物进行检 测或计数。
三、大肠杆菌快速测定仪
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生化反应的色原及成套 鉴定系统(Chromogenic or fluorescence substrates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中,新型的色原或荧光底物已代替 了传统的糖类和氨基酸。
此种底物是由色原 (呈色)或荧光与糖类或氨基酸经人工合成 的。
3 其他快速测定仪器
一、自动菌落计数系统 二、应用电阻抗技术的全自动微生物监测系 统——BACTOMETER 三、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mini VIDAS) 四、API—细菌鉴定系统
一、自动菌落计数系统
二、应用电阻抗技术的全自动微生物 监测系统——BACTOMETER
电阻抗检测法是应用于细菌检测的一项电化 学技术,5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以此为原理 的自动化仪器。
70年代~80年代欧洲也 陆续开发出类似的仪器。
1998年电阻抗分析 法成为除平板分析法外其他微生物检测法中 首先被German Standarddization institution 接受的微生物测定方法。
全自动微生物监测系统
全自动微生物监测系统
三、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mini VIDAS)
四、API—细菌鉴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