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试铺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0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段工程概述我项目部于2011年4月17日进行了水稳试验段工程的施工。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选择在K43+340~K43+540右幅,长度200米,在认真深入学习了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要求及施工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我部又组织了所有参于施工人员进行了工前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演练,并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二、试验段施工参加人员1、为了确保试验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我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3名、设备操作人员8名、其他辅助人20名。
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分工一览表现场详细人员分工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了确保本试验段施工取得圆满的成功,项目部组织所有用于试验段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均于2011年3月15日前进场,进场前设备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良好。
试铺段施工前一天,项目部对全套机械设备进行了试启动,并进行了短时间的模拟运作,进一步确认了机械设备的完好。
四、试验段施工目的通过试验段工程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查找施工中的问题,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以指导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1.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沙、水泥、水的重量,测量拌和设备计量的准确性。
QM-1标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工作总结报告我部承建的奇木高速公路QM-I标合同段,为验证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在福建代建办、总监办、湖北华捷监理公司等各单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于2012年5月29日在K117+000 –K117+200段右幅铺筑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现将试验段全过程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概况:(1)、施工技术方案报批:1、我部进行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的设计在我部工地试验室进行,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选取:水泥剂量为5%,石砂比例为(19-31.5)mm:(9.5-19)mm:(4.75-9.5)mm:(0-4.75)mm =20:30:30:20作为试验段配合比,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最大干密度为2.405g/cm3,最佳含水量为4.7%。
2、我部向总监办报送了5%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通过驻地办、总监办的审核并同意按该方案试铺。
3、为保证5%水稳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严格组织、充分准备、认真实施,做到合理组织,全面控制,跟踪检测及时调整,一次铺筑成型。
(2)、开工、竣工时间天气:晴,温度18—27度。
2012年5月29日11:00开始,19:00结束。
(3)、试验段地点K117+000-K117+200右幅,单幅全长200m;。
(4)、质量情况我部会同驻地监理、总监办、代建办对试验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质量良好。
二、试验段准备过程:1、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为34cm,分两层连续施工,每层压实厚度为17cm。
采取集中场拌,摊铺机摊铺。
拌和设备采用2台WCB600型稳定土拌和楼,每台综合产量为600T/H,摊铺设备为2台摊铺机(镇江SPS90D型)摊铺机,碾压设备为2台单钢轮压路机(DYNAPAC CA602)、1台双钢轮压路机(柳工613T)组合。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1、验证施工水泥稳定基层集料配合比例;2、摊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①混合料数量控制②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合方法和拌和时间④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减和控制方法⑤整平、整形处理的合适机具和方法⑥压实机械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压实方法、压实速度和遍数⑦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⑧压实度的测试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测数量,以满足规范要求频率为限。
4、确定摊铺及碾压的工作合理长度在试验路铺筑过程中确定了以下施工方法和数据:一、拌合1、拌合机具:采用500t/h(成都新筑500型)拌合机集中拌合,全机采用微电脑控制配合比。
拌合场位于勐卡镇公路K81公里左侧。
2、施工时水泥剂量为:5、0%;最大干密度2、254g/㎝3、最佳含水量7、6%。
3、含水量控制:采用配合比设计最佳含水量7、6为基准控制,晴天上午9:30至4:00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提高0、5%到1%。
早晨和阴天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比最佳含水量减少0、5%到1%。
4、拌合方法:混合料根据调速电机带动送料皮带依据电脑控制配合比配料,然后进入拌合缸混合,流水拌合。
二、运输1、运输机具及数量:试验路段合适的车辆数量为10辆。
随着运输距离的延长,适当增加自卸车辆。
2、为防止运输途中水份损失,运输车用棚布覆盖。
3、人工配合小挖掘机摊捕整平:专人指挥卸料,料堆均匀,间距合适。
三、摊铺1、摊铺机具及数量:平地机一台; 洒水车SCZ5141型一辆;2、松铺系数:施工前我部拟定松铺系数为1、32,松铺厚度为26、4cm,高程控制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设置水准观测点,施工完成50米后,按拟定的压实遍数碾压完成且检测合格后进行相应的高程测量。
发现压实变形为4~5cm, 压实厚度挖坑检测平均为21cm,后把上层松铺系数改为1、30即松铺厚度仍为26、0cm,碾压完成后检测厚度为20㎝,在以后铺筑的路段中,我们采用同样的松铺系数。
一、工程概略: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是 G214线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410”中的一条南北纵线。
为青海省南部少量名族地域的经济发展、文化沟通以及应付战争、自然灾祸等突发事件供给着连续的交通保障作用,是 2010 年“414 玉树大地震”中“抗震救灾、应急抢险、挽救生命”的生命线。
公路起点位于海南州共和县(与正在实行的京藏高速相接),终点位于玉树州结古镇。
我企业承建的 GYⅡ -SGC6 合同段起点为 K376+000,终点为K409+200,路线长公里。
设计车速为 80km/h 分别式路基宽度 10m,整体式路基为和。
公路桥梁、涵洞设计为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 - Ⅰ级。
路面水泥稳固碎石基层(含100%碎石),厚度 18cm,试验路段选取 K377+000~K377+200段,长 200m。
路面水泥稳固碎 ( 砾) 石底基层(含 25%碎石),厚度 18cm,试验路段选用 K376+400~K376+600段,长 200m。
二、试验段目的:1、依据天气、运输距离、摊铺速度调整含水量,确立水稳层的拌和含水量;2、依据试验段确立松铺系数和碾压遍数;3、依据拌和出料速度对设施、人员配置进行科学调整;4、依据试验段优化机械组合;5、培训管理人员,优化劳动组合;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原资料准备①水泥 : 采纳共和县金和水泥有限企业生产的复合型硅盐缓凝水泥, 强度等级,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以上,络凝时间为6小时以上。
②碎石 : 碎石采纳 K386+600左边 800m碎石场碎石 ,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③砾石 : 砾石采纳 K387+000右边 300m河滩砾石 , 砾石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
④细集料 : 细集料采纳 K386+600左边 800m碎石场经过的筛下部分。
⑤水采纳 K386+000右边 800m的河水。
(2)工作面准备按质量查收标准对己完垫层进行查验、并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洁净 ,保证表面无附着物。
水稳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水稳试验是指在室内或校园内进行的对其中一地面材料进行的稳定性试验,主要目的是测试材料在水稳层中的稳定性和强度等性能。
本次试验对其中一种地面材料进行了水稳试验,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能,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对地面材料进行水稳试验,了解其在水稳层中的稳定性能,并根据试验数据评估该材料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
三、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选取了其中一种地面材料作为试验材料,其成分和性能指标如下:-成分:水泥、砂和骨料的混合物-性能指标:强度、稳定性、承载力等2.试验方法:-试验设备:采用了水稳试验机,能对试样施加统一的压力和振动。
-试验步骤:a.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上,并施加统一的压力。
b.通过试验机的振动功能施加振动,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振动条件。
c.根据试验机的显示,记录试样的稳定性能、强度等数据。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对试样在水稳试验中的表现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1.稳定性能:观察试样在振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位移或破坏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在振动过程中未产生明显的位移或破坏,稳定性较好。
2.强度指标:通过试验机的测力装置,记录试样在施加压力下的强度数据。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在施加压力下能保持较好的强度,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3.承载能力: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材料性能,计算试样的承载能力。
根据试验结果,试样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大部分实际工程的荷载。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地面材料在水稳层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能和强度指标,适用于一般工程条件下的地面铺装。
2.考虑到该地面材料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建议在一些对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工程中应用,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3.对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议在使用该地面材料前进行更加详细的试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水稳试铺施工总结水稳试铺施工总结水稳试铺是指在道路新建、改建或者翻新中,为了验证配合比、筛分、坍落度等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而进行的铺装试验。
在试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试验结果来提高道路材料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一、施工过程1、砂浆配制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对水泥、砂、碎石进行配制。
建议每次最多加入3袋水泥,以便保证砂浆的均匀性。
2、路面处理在铺装前,需对路基进行处理,确保路面的平整,且没有泥土、杂草等垃圾物质。
同时,要计算出铺装的坡度,以便确定挡板、导板的位置。
3、铺装方法在铺装过程中,应注意将砂浆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并用挡板将其强制推平。
在加水时,应保证水的充分淋湿,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二、施工经验1、配合比的选取试铺前,应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以验证配合比是否合理。
在实际铺装时,应适度考虑施工条件和现场环境,综合考虑调整配合比。
2、材料选择在铺装之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碎石和砂子,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品质的合格。
在选择水泥时,应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优质水泥,以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3、施工周期试铺周期通常在7至10天之间,且在这期间需要对试铺所覆盖的路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铺装质量。
三、总结水稳试铺施工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试铺的质量和实施方法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
通过本次试铺,我们发现,在进行水稳试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进行,且在铺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砂浆的均匀性和充分性,并在铺装结束后,对路面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维护。
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施工中更好地实施水稳试铺。
水稳试铺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总结一、现场情况1、导线点、水准点的联测已完成。
2、路基已全部完成, 各项指标自检均合格并已通过质监验收。
3、位置在主车道K1+020~K1+252段半幅。
试验段全长200m,路面顶面宽度12m。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材料: 1.水泥宜兴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恒来牌42.5级的缓凝水泥。
根据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水泥用量为4%。
2.碎石碎石有采用浙江长兴石厂生产,级配粒径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瓜子片:石屑:石粉=26:28:24:12 3、水河水。
最佳含水量5%4、下基层所有矿料已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我部工地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理论配合比试验,批准的配合比为:水泥用量4.0%,碎石:瓜子片:石屑:石粉=26:28:24:12,最大干密度2.355g/m3,最佳含水量5 % (详见基层配合比报告) 。
三、使用机械附表:主要施工设备序号 1 2 3 5 6 7 8 9 机械或设备名称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串联式振动压路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粒料拌和站发电机规格型号额定数国别制造生产功率量产地年份能力(KW) 120 125 20T 12T 30T 30T 用于施工部位底面层底面层底面层底面层运混合料环保、养护拌混合料临时供电摊铺拌混合料场内装车、运料场内运输备注SC-683E 2 进口 2007 SC-533D 2 进口 2007 XP302 XD111 20t 20m3 WDB CF120 WTU75D 5T 8T 2 徐州 2007 2 徐州 2021 40 天津 2002 4 洛阳 2002 2 镇江2005 2 天津 2000 2 徐州 2005 6 徐州 2004 4 东风 10 稳定材料摊铺机 1112 装载机场内运输车四、试验段的目的及施工过程1、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
xxxx工程项目水稳基层试铺总结审查意见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xx标监理组二xx年x月x日关于xx标水稳基层试铺总结的几点意见xx标项目部在省市高指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项目部经过充分准备后,在监理组会同项目部举行过详细的技术交底会后,于7月12号开始,陆续进行了水稳基层的试铺工作。
根据总监办8月2日批复的水稳基层的配合比:骨料级配为1#:2#:3#:4#=36%:32%:13%:19%,水泥剂量为4.0%,最佳含水量为6.5%,最大干密度取2.33g/cm3;低剂量水稳的配合比:骨料级配同上,水泥剂量为3.0%,最佳含水量为6.0%,最大干密度取2.28g/cm3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水稳基层的试铺总结会。
总结的段落为K18+949.03~K19+264左侧下基层,该段长近315米,于7月25日铺筑;K21+050~K21+350右侧底基层,长300米,于7月15日施工。
根据监理组的检测数据和现场的相关记录,结果如下:低剂量水稳采用3.0%的水泥剂量,压实度计检测5个点,按批复的最大干密度2.28g/cm3测算,分别为100.2、98.2、99.4、96.1、98.9,合格5点,合格率100%;厚度分别是18.2、19.0、18.5、19.0、18.7cm (设计20cm,合格值-25mm),合格率是100%;抽检混合料水泥剂量为3.6%,含水量6.7%,级配筛分符合省高指的指导意见要求;7天强度平均值3.84Mpa,代表值3.1MPa,符合指导意见要求;平整度检测20个点,合格率100%。
水稳下基层的水泥剂量4.%的段落检测压实度6点,按批复的最大干密度2.33g/cm3测算,压实度分别是99.8、96.3、99.2、98.1、97.9、98.6,合格5点,合格率83.3%;厚度分别是18.5、17.8、19.0、18.3、17.8、18.4cm(设计18cm,合格值-15cm),合格率100%;检测平整度20个点,合格率也是100%;抽检混合料水泥剂量为4.3%,含水量7.2%,级配筛分符合指导意见要求;7天强度平均值4.37Mpa,代表值3.5Mpa,符合指导意见要求,芯样完整;平整度检测20个点,合格率100%。
305省道阜阳王店至阜南长安段改建工程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305省道阜阳王店至阜南长安段改建工程01标项目经理部2017年12月5 日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述305省道改建工程01标段,起止桩号为K0+000K9+045,全长约9、045K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5、41万m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624万m³,建设水稳拌与站进行厂拌,拌合站位于305省道与新建256省道向西500处。
主车道水稳结构为:底部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中部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
我标段于2017年11月22日在K7+420—K7+550段全幅完成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得施工,现就本段落施工总结如下。
二、试验段施工目得通过试验段工程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得施工工艺,查找施工中得问题,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以指导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1、验证用于施工得集料配合比例。
(1)、调试拌与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得碎石、沙、水泥、水得重量,测量拌与设备计量得准确性。
(2)、调试并确定拌与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3)、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一次铺筑得合适厚度与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比得控制。
(2)、摊铺方法与适用机具(包括摊铺得行进速度、摊铺厚度得控制方式、碾压组合、碾压方案等)。
(3)、拌与、运输、摊铺与碾压机械得协调与配合。
4、严密组织拌与、运输、碾压等工序。
5、施工缝(纵、横向接缝)得处理方法。
6、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计划。
7、发现与记录施工中可能出现得一些影响正常作业得其它问题。
三、原材料及配合比为保证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得顺利进行,为后续工程规模施工打好坚实得基础,项目部对原材料及配合比得准备工作高度重视。
XX改造工程低剂量水稳试验段监理总结XX改造工程路面底基层低剂量水稳设计厚度16cm。
XX标项目部于XX 年9月27日下午在K6+880-K7+184左幅机动车道进行了水稳第一层试验段的摊铺工作,路段全长304米,宽9米,厚16cm。
在施工中,监理人员对试铺全过程进行了跟踪旁站,对各项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全面检测和数据采集,现将试验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施工准备工作检查1、首件申报审查经审查,首件申报各项资料齐全,施工组织设计、首件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基本满足要求。
2、施工机械检查:试铺前总监办监理人员根据试铺方案对到场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性能进行了检查,机械设备分别为:⑴潍坊昌通WDZ-800型水稳拌合楼1套⑵徐工RP953 型摊铺机1台⑶沃尔沃138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⑷徐工XS233J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⑸徐工XP302型轮胎压路机1台。
⑹柳工5T装载机2台,常林5T装载机1台⑺自卸车17辆⑻东风10T 洒水车1辆3、原材料检测总监办试验监理人员在试铺前对进场的各种集料和水泥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4、配合比设计验证在项目部提供设计配合比后,总监办及时进行了室内验证,合成级配符合配合比设计级配,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1.6Mpa要求。
5、试拌验证在6月14日,总监办在拌和场检查了拌和楼的标定情况,现场试拌取样检测拌和楼生产水稳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水泥用量,混合料试验结果满足配合比设计的要求;现场确定和记录了控制室各料斗的转速。
6、摊铺前的检查施工前现场监理人员对试验段路床顶进行了检查:⑴路床顶表面松散的浮土清理符合要求。
⑵中线及边线定位准确,路基顶钢丝绳的标高经过复测,符合设计要求。
⑶木模支撑牢固,木模内侧宽度略大于水稳设计宽度(每侧超宽25cm)。
⑷施工前对摊铺段面进行清扫、洒水湿润,胶轮收光。
7、监理人员的配置及分工总监办在试铺前通过认真组织安排,在前场、后场分别配有现场、试验检测人员,同时总监及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跟踪现场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纵四路(迎春东路-凤凰东路)改造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总结报告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S231TZ-7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五年五月目录一、试铺路段概况二、采用的配合比1、原材料2、配合比三、试铺段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1、试铺段投入的设备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四、水稳混合料试拌五、混合料摊铺1、下承层准备和施工放样2、混合料运输3、摊铺六、碾压七、养生及交通管制八、松铺系数九、试铺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1、级配(对混合料级配检测)2、水泥剂量3、含水量4、压实度5、厚度6、高程及横坡7、宽度8、平整度9、强度十、结论意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总结一、试铺路段概况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纵四路S231TZ-7项目经理部根据相关规范和有关文件精神,在指挥部的指导下,我部于2015年4月24日在K2+555~K3+200右幅机动车道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试铺段的施工,当日天气为多云,气温14~28℃,湿度70%,风力3~4级东南风转西南风,适合水稳基层摊铺的要求。
该试铺段确定了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和经济可靠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现作出总结,并作为大面积施工技术指导。
本实验段开机时间为6:50,摊铺时间为8:00,13:34停机,14:45摊铺结束,15:30碾压结束,根据现场:平均每5min出一车料,料车行驶盖布用时30min,摊铺一车料平均用时10min,碾压需35min,共用时75min。
二、采用的配合比1、原材料水泥:东台磊达水泥有限公司产P.O42.5普通硅酸盐缓凝散装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
碎石:采用安徽金固集料, 共3种规格料:1#料(9.5~31.5mm), 2#料(4.75~9.5mm),4#料(0~2.36mm)。
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8%。
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2、配合比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为:1#:2#:4#:水泥=37:36: 27,最大干密度 2.284g/cm3,最佳含水量为5.1%。
详见配合比设计报告。
四、试铺段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1、试铺段投入的设备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试铺由路面现场负责人张锡奎全面负责与协调,现场技术负责人周杰负责试铺段全面技术工作,施工队长周年川全面负责组织现场施工协调,材料科长陆玉昇负责施工材料组织、供应,机务科长刘德祥负责施工机械的组织、调度,试验室主任周晓云全面负责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及试验资料收集整理,质检工程师张洪负责试验段试验及质量检测工作,拌和楼施工由韦进钟负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支模、摊铺、碾压、横缝设置、养护等由周年川总负责。
四、水稳混合料试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WBSC600型拌和楼集中拌和。
WBSC600型拌和楼为模块式拌和机,主要有骨料斗、搅拌器、骨料给料机、粉仓、两个100T容量的粉料给料仓、水箱、水泵、成品料仓控制系统等组成。
拌和楼有效产量为520T/h,本次拌和混合料1853T。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为:1#:2#:4#:水泥=37:36:27,最大干密度2.284g/cm3,最佳含水量为5.1%。
拌和楼骨料各料仓分别为:1#仓投入粒径9.5~31.5mm,2#仓投入粒径4.75~9.5 mm, 4#仓投入粒径2.36mm以下。
根据最佳含水量计算应加水量,一般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0.5%~1.5%(根据天气情况,应作好必要的调整)。
五、混合料摊铺混合料拌和总量为1853T, 实际摊铺长度为645m,摊铺宽度7.45m,摊铺碾压后的理论厚度为h:100×T 100×1853h= = = 16.1cmD×(1+W)×L×E 2.284×1.051×645×7.45(其中:D为最大干密度;W为最佳含水量;L为长度;E为宽度)1、下承层准备和施工放样⑴下承层检查外形检查:下承层外形检查内容有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所有检测项目应符合规范要求。
⑵清除下承层表面浮尘、起皮、夹层等物。
基层顶面洒水湿润,洒水在摊铺前一天晚上一次,摊铺前一小时再洒一次。
施工过程中,根据下承层表面情况再适当洒水保湿。
⑶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在直线上间隔为10米,并打好厚度控制线支架。
⑷按初定铺系数1.32标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在模板外侧40cm左右钉上钢钎,挂好控制线,用拉力器控制张拉力不小于800N,保证摊铺厚度和高程都符合要求。
由于两侧采用模板支档,控制线高度应高于模板高度。
2、混合料运输⑴试铺中混合料采用30辆自卸汽车运输,每辆车吨位约45t。
混合料仓放料采取集中放料的方式工作,运输车前后移动,分三个不同位置受料,第一次靠近车厢前部,第二次靠近后部,第三次在中间,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⑵运输时,运料车的车厢门应关闭严密,防止沿途漏料。
⑶拌和站由专人在料单上注明水稳混合料的拌合日期和时间。
到摊铺现场后由专人检查料单,以控制碾压时间。
⑷卸料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20cm处停住,然后挂空档由摊铺机向前顶着卸料车前进,同时卸料。
3、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成梯队向前摊铺,并使混合料横向搭接10cm以免出现纵向低谷,多余料人工将其铺平。
两机应保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横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混合料一起进行碾压,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一台摊铺机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一台WBSC600型水稳拌和楼),本着不间断原则确定摊铺速度。
摊铺机理论速度如下:100×Q 100×520V= ×e= = 1.5m/min 60×D×W×T 60×2.284×(1+0.05)×14.9×16式中:V~摊铺机速度 m/minD~压实后水稳的密度 T/m3Q~拌和楼的有效生产能力 520T/hW~摊铺的宽度 mT~压实成型的平均厚度 cm根据以上公式及拌和楼生产能力,试铺中两段的摊铺速度都为1.0m/min。
参考试铺段各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确定正常施工中摊铺速度为1.0m/min ~1.5m/min。
六、碾压试铺路段碾压过程中分为A、B两段,分别为A段K2+555~K2+880,B段K2+880~K3+200 。
具体组合如下:碾压结束后,立即检测了压实度,A、B两段结果都能达到要求。
根据检测结果,两种碾压方式都能满足质量要求。
为了确保混合料压实成型,因此选用第一种碾压方案。
七、养生及交通管制a、每个施工段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压实度检验,同时进行覆盖养生。
b、养生采用湿润的无纺透水土工布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2h后喷雾洒水,7d 内保持湿润,养生期间应定期洒水。
八、松铺系数试铺段松铺系数按预定为1.32,施工中分别测定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定为1.31(见实测高程数据)。
松浦系数九、试铺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1、级配(对混合料级配检测)2、水泥剂量3、含水量4、压实度5、厚度6、高程及横坡7、宽度8、平整度9、强度强度代表值4.1十、结论意见综合上述配合比设计、试拌试铺,拌和场所生产的混合料及混合料的铺筑工艺、现场检测结果等均能满足水稳碎石基层要求。
现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如下:1、配合比集料级配:1#:2#: 4#=37:36:27配合比为:水泥:集料=4.0:100,最大干密度2.284g/cm3,最佳含水量为5.1%。
2、拌和要求①拌和楼骨料各料仓分别为:1#仓投入粒径9.5~31.5mm,2#仓投入粒径4.75~9.5mm,4#仓投入粒径2.36mm以下。
②混合料所用水泥剂量不能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的0.5%。
根据最佳含水量计算应加水量,一般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1%~2%(根据天气情况,应作好必要的调整)。
3、摊铺要求一台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宽度为7.25m。
高程由摊铺机两侧电子传感器走钢丝方式自动找平控制,中间采用电子传感器走移动铝合金支架方式控制横坡,传感器臂(钢丝)与熨平板之间的高度为7.5cm,取混合料松铺系数为1.31,我部在以后的摊铺中将测得更多的数据来分析松铺系数,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摊铺厚度。
两台RP952摊铺机摊铺机,熨平板振动频率为Ⅳ级。
摊铺速度为1.0m/min。
4、碾压程序、组合确定一次碾压的长度为50m,初压:两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重振全幅4遍,速度为1.8~2.2km/h。
复压:XP301轮胎压路机从靠路肩侧开始向中分带侧碾压2遍,速度为1.5~1.7 km/h。
终压:采用一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为1.5~1.7km/h。
5、养护与交通管制养生期间,采用湿润的土工布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2h后喷雾洒水,并且应始终保证下层表面湿润。
养生期间设专人看管,严禁车辆通行。
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期为7天。
6、问题及对策通过试铺段的施工,我们广大职工,包括施工队长、技术人员、试验检测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施工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施工中不断改进。
(1)运输车辆必须保证数量与质量,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式施工时必须保证30辆左右自卸车(视路途远近再增加),且所有运输车辆必须保持100%的完好率,车辆运输水稳混合料在覆盖时要到边,避免在行驶过程中水份过快蒸发。
(2)为了保证碾压完成后的水稳基层压实度,以后施工结束时提高管理,严格控制压路机碾压遍数。
(3)在井口位置由于由于压路机碾压后出现不平整和压实度不够处,在井圈加固时应根据现场情况挖除隐患。
(4)由于施工现场原因,桥桩位置钢轮压路机碾压不到边的位置使用胶轮来回碾压7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