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张琪琛
- 格式:ppt
- 大小:718.00 KB
- 文档页数:13
国际会议交流胡庚申2013全文译文序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合作变得日益密切,国际会议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对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士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领域的学术大咖,胡庚申教授在2013年的国际会议交流中发表了一篇重要演讲,今天我们将全文进行翻译,以便更多的读者了解胡教授的见解和观点。
一、演讲题目: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我将着重谈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这一重要议题。
二、国际合作的意义及现状分析国际合作作为推动世界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国际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国际合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不同国家的利益分歧、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这些都制约了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国际合作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之道。
三、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及路径选择全球治理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在当今世界,全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世界上的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解决。
然而,全球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国际秩序的不稳定、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求。
四、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各国加强了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评台。
再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促进了合作的深入。
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发展,各国将更加注重共同发展与繁荣。
五、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前景展望展望未来,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将呈现出更加积极的发展态势。
钱其琛谈中韩建交始末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18期□钱其琛卢泰愚单独会见我第一次去汉城是1991年11月,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中国外长在汉城出现,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事情。
那时,中韩没有外交关系,更没有航班飞机。
我们的包机没有在韩国停留,立即返回北京,等会议结束时,再来接代表团回国。
各国媒体记者当时就守候在中国代表团准备下榻的汉城最大的新罗饭店,严阵以待,期待捕捉到任何意味着中韩关系可能突破的信息和迹象。
这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开得很顺利,韩方信守了承诺,包括总统欢迎宴会在内,都没有安排在汉城的台湾“大使”参加任何活动。
集体会见结束后,李相玉外长将我引到另一古色古香的会客厅,卢泰愚总统身着藏青色的西装,走进了会客室,与每人握手。
落座后,卢泰愚总统首先欢迎中国代表团来汉城,祝贺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然后,便单刀直入,谈起两国关系问题。
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韩国真诚地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并早日实现建交。
我感谢他的会见,赞扬韩方为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所做的准备工作。
接着,我说,我们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平共处,加强往来。
中韩两国间的贸易关系,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使其更好地发展下去。
对卢泰愚提出的建交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
打破多年禁锢次日,我与李相玉外长共进了早餐。
李相玉建议把双方已经在对方建立的民间贸易办事处升格为官方机构,以适应双方贸易迅速发展的状况。
我表示,从长远来看,两国关系是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但目前还是以民间方式为好。
我说,中国有句民谚,叫做“水到渠成”。
中国要同韩国建交,难点并不在于双边关系方面,而在于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即如何让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朝鲜,能逐步理解和接受这种外交政策的调整。
自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随之起步。
积极开展对外活动,进一步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促进南北两方和谈,松动与近邻韩国的关系,就都提上了议事日程。
IEEE工业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航召开IEEE工业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北航召开7月25日至27日,第十届IEEE工业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NDIN 2016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由IEEE-IES 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来自40多个国家约200余人参加会议,并围绕绿色工业信息学的主题展开了研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焦宗夏院长任大会主席,王少萍副院长任程序委员会主席。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航空学会、IEEE 北京分会、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分会、中国体视学会等的大力支持。
大会于7月2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由INDIN2016程序委员会主席王少萍教授主持,大会主席自动化学院院长焦宗夏教授和IEEE-IES学会副主席INDIN2016大会协主席Yousef Ibrahim教授致开幕辞,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大会邀请了国际最顶尖的学者举行了4场高水平的大会报告和3场特邀报告,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4场高水平大会的报告人分别是:Fello IEEE, Fello IFAC, Fello U.K国际著名网络控制专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F. L. Leis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林忠钦院士、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Christopher David COOK 教授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Bhaba R. Sarker教授。
三个特邀报告人分别是德国慕尼黑University der Bundesehr大学的Stefan Pickl教授、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的Her-Terng Yau教授和新加坡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Zhengguo Li博士。
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丹麦、俄罗斯、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0余位境外学者参加会议,国内参会人员汇集了相关行业、学会、研究所和学校的领导、学术带头人以及企业负责人,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进行了国际交流。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会议安排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会议
开幕式议程
时间:2018年11月30日(周五)上午9:00
地点:钟楼报告厅
参加人: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党外人士代表,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外事工作人员,部分
教师及学生代表
主持人:校党委书记殷奇(第1-2项议程)
副校长余江(第4-5项议程)
议程:
1.校长陈法春作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报告
2.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欣讲话
3.休会
4.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分别
对拟修订或新出台核心文件进行解读
5.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分别作典型发言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会议
分组讨论安排
注:人员排序不分先后。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会议
闭幕式议程
时间:2018年11月30日(周五)下午4:00
地点:钟楼报告厅
参加人: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党外人士代表,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外事工作人员,部分
教师代表
主持人:校长陈法春
议程:
1.各组组长汇报分组讨论情况
2.校党委书记殷奇总结讲话。
第四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国际会议主办单位:暨南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承办单位: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基地)、暨南大学图书馆、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会议时间:2009年5月8 -11日会议地点:广州暨南大学会议规模:会议出席人员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工作人员共140左右,其中境外学者约40人。
多维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英语及普通话主席: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俄亥俄大学校长罗德里克?麦克德维斯教授执行主席: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委员:暨南大学校长助理林如鹏教授暨南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余惠芬教授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朱丽娜研究馆员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国际收藏中心主任 Jeff Ferrier 博士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崔丕教授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张应龙副研究员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钱江博士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李明欢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袁丁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龙登高教授五邑大学张国雄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原亚洲部主管李华伟博士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邵有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郭根维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郑力人博士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徐云副研究馆员(一)学术组负责人:崔丕成员:纪宗安马明达张应龙李明欢郭根维郑力人张小欣 1、负责会议主题及范围的拟定、境内外重要专家学者名单拟定(其中境外约40人)、特邀主讲嘉宾的拟订及邀请。
2、会议分组(包括分组主题、人员安排、地点分配及分组组长的拟定)、学术论文的审阅、编辑印发会议(摘要)论文集。
3、参会领导和嘉宾的邀请、起草领导嘉宾的发言。
4、会议文件的英文翻译等。
(二)会务组负责人:朱丽娜成员:徐云沈晓梅钟远薪彭碧玲陈贵梧江波1、拟订会议通告、邀请函、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注册表;收发会议函件、回复代表咨询、负责会议签到、编制会议手册等工作。
2、会议网站建设、会标设计、代表证制作,会议新闻报道、宣传资料的印发、安排照相摄影、视频DVD制作等会议宣传工作。
中国图书馆学会参加“Crimea—2002”第9届国际图书馆
大会
汤更生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通讯》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于2002年6月8日至21日赴乌克兰参加“第九届克里米亚(Crimea)图书馆大会”,并顺访俄罗斯主要图书馆。
代表团由来自北京、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市的公共、科研、高校、军队等系统的图书馆界代表28人组成。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任团长,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健和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教授孟连生任副团长。
【总页数】2页(P5-6)
【作者】汤更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13
【相关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学术活动与研究方向--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J], 吴慰慈
2.中国图书馆网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图书馆学会提交国际图联第四十八届大会论
文 [J], 徐文绪
3.云南省图书馆学会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中国图书馆年鉴》工作会议 [J], 金美丽
4.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同志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J], 刘季平
5.云南省图书馆学会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J], 沈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