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
皮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关于发热恶寒的几点说明 A:寒热的同时性。 B:恶寒的主观性。
【转归】
2、气分证
【含义】 【临床表现】
壮热不恶寒——正邪抗争;邪热入里 大汗——里热蒸迫 大渴——里热津伤 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气分之象。
【基本病理】
邪正剧争,热炽津伤
【辨证要点】
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孤腑——独一无二。
《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 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4、辨证三焦:吴瑭的上中下三焦内容。
(二)证候
温 热 犯 肺
湿热阻肺 肺失清肃
卫气受郁 肺气失宣 邪热壅肺 肺气闭郁
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 咳嗽
身热、咳喘 苔黄
肺
上 焦
辨证要点
身热不扬、胸闷、 咳嗽、苔白腻
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 中憺憺大动,手指蠕动或瘛疭, 虚风内动 脉虚弱。
手指蠕动或瘛疭, 舌干绛而痿,脉虚。
(三)传变规律
《温病条辨·中焦篇·一》
“溫病由口鼻而入, 鼻氣通於 肺, 口氣通於胃, 肺病逆傳, 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 中焦, 胃與脾也, 中焦病不 治, 即傳下焦, 肝與腎也。 始上焦,終下焦。 ”
一、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
1.《内经》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 《素问· 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灵枢· 本藏》篇: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 也。”《灵枢,营卫生会》篇:“清者为营,浊者为 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 生气通论》: “阳气者,……卫外者也。” 《灵枢· 决气》篇: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 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血。”《灵枢· 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 脉,化以为血……,内注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