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标准血竭
- 格式:docx
- 大小:157.44 KB
- 文档页数:3
血竭药材名称:血竭[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XUEJIE别名:麒麟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科属: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产地: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国,我国的广东、台湾等地也有种植。
多为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平,有小毒。
归心、肝经。
功效: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
中成药:共有197种中成药使用血竭: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正红花油Ⅱ壮骨药酒舒筋定痛酒京万红骨痛灵酊息伤乐酊祛伤消肿酊追风壮骨膏天和追风膏等。
应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本品能活血散瘀止痛,用于伤折内损,瘀血不消,常与乳香、没药、红花等化瘀止痛药同用,如《良方集腋》七厘散,内服外敷均可;也可与蒲黄、当归、骨碎补、赤芍等化瘀续骨药用,如《圣惠方》麒麟血散,对筋伤骨折、痛不可忍,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于妇女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以及一切瘀血阻滞的心腹刺痛,常与三棱、莪术等同用,如《卫生宝鉴》和血通经汤。
此外,本品与瓜娄、薤白、桂枝等同用,也可用于瘀血心痛。
用于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或疮疡初起红肿者。
本品能止血生肌敛疮,能防腐,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
用于痈疽疮疖,破溃不敛,可与儿茶、乳香、没药等配合研末外敷,如《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
又如《博济方》血竭散,同大枣、干地黄研未调敷,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
又《圣济总录》血竭散,同铅丹研末外贴,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事项:凡无瘀血者慎服。
采收加工:采集成熟果实,充分晒干,加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松脆的树脂块即脱落,筛去鳞片和杂质,用布包后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
炮制工艺:取原药材,除去灰尘,敲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贮藏:贮容器中,置阴凉干燥处。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黄色血竭树脂烃、不溶性树脂、植物性渣滓、赭朴吩、灰分。
血竭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血竭?血竭是一种中草药,它是由多种草药配制而成。
主要成分包括红花、茜草、苏子、五灵脂等。
血竭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
2. 血竭的作用血竭具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2.1 止血作用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止血。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凝结、收缩血管等方式起到止血的作用。
在外伤、手术等出血情况下,使用血竭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出血时间。
2.2 消肿作用血竭还具有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局部淋巴系统的排放,改善组织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的水肿情况。
因此,在肿胀、淤血等情况下,使用血竭可有效减轻症状。
2.3 破血作用血竭还具有破血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血粘度、促进血管壁的弹性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使用血竭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
2.4 止痒作用血竭还具有止痒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等方式,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因此,在湿疹、荨麻疹等病情下,使用血竭可有效缓解症状。
3. 血竭的功能主治血竭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主治:3.1 止血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止血治疗。
它能快速止血,控制出血时间,减轻出血量。
血竭可用于口腔出血、肝病出血、鼻出血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2 消肿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各种肿胀、淤血等情况下的消肿治疗。
它可以减轻组织的水肿情况,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血竭可用于扭伤、骨折、水肿性皮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3 净化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破血、调整血脂、促进血管壁弹性等情况下的净化治疗。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血竭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4 止痒功能主治血竭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各种瘙痒症状下的止痒治疗。
它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等方式,减轻皮肤的瘙痒感。
血竭可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龙血竭药典标准
龙血竭是一种中药材,其药典标准一般指的是《中国药典》中对龙血竭的品质要求、质量检验方法以及其用途和用量的规定。
以下是《中国药典》2015版对龙血竭的标准要求:
1. 品质要求:
龙血竭应为固体状,呈颗粒状或块状,表面应呈珊瑚状、疣状或规则状。
颜色多为红褐色、深红色、黑红色或青紫色,有较明显的油光。
气味微特异,味微苦。
2. 质量检验方法:
(1)外观检查:观察颜色、形态和表面特征。
(2)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和特征。
(3)水溶性物质的测定:采用加热水提取液,检测其溶解物
质含量。
(4)水分的测定:采用干燥法或质量差减法测定水分含量。
(5)灰分的测定:采用干燥或烧灰法测定灰分含量。
(6)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根据国
家标准进行检验。
3. 用途和用量:
龙血竭具有活血止痛、收敛止血等功效,常用于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
用量一般为适量外用或配制成药膏、贴剂等剂型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典标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动,建议
在使用时查阅最新的《中国药典》或相关药典资料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国广东、台湾亦产。
秋季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
本品气微,味淡。
以表面黑红色,研末血红色,火烧呛鼻者为佳。
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平。
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用法用量:研末服,1~2克,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药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月经期不宜服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血竭味咸,跌扑损伤,恶毒疮痈,破血有谁。
三、临床应用1.跌打损伤,心腹瘀痛本品味咸入血分,主归心肝经,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儿茶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瘀血心腹刺痛,常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尤宜外伤出血。
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能活血消肿,祛瘀化腐,敛疮生肌,可治疮疡久溃不敛。
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血竭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血竭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降血脂、降血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血竭(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血竭拼音Xuè Jié别名麒麟竭(《雷公炮炙论》),海蜡(侯宁极《药谱》),麒麟血(《圣惠方》),木血竭(《滇南本草》)。
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
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原形态麒麟竭,又名:渴留(《唐本草》)。
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
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郎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
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
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亦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
种子1枚。
生境分部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
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性状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
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
用火燃之,冒烟呛鼻。
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
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
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
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
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
产于东非。
我国云南发现一种山铁树,又名:柬埔寨龙血树,其树脂与上述品种作用相同。
植物形态参见'山铁树叶'条。
化学成分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约含57~82%;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约2.5%,黄色血竭树脂烃约14%,不溶性树脂0.3%,植物性渣滓18.4%,赭朴吩0.03%,灰分8.3%。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
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
气微,味淡。
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
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2.2 薄层鉴别(1) 取本品粉末0. lg ,加乙醚10ml ,密塞,振摇10分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含量测定〕项下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各10〜2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垸-甲醇(1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
(2) 取本品粉末0. 5g,加乙醇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加稀盐酸5ml,混匀,析出椋黄色沉淀,放置后逐渐凝成棕黑色树脂状物。
取树脂状物,用稀盐酸10ml分次充分洗涤,弃去洗液,加20%氢氧化钾溶液10ml,研磨,加三氯甲垸5ml振摇提取,三氯甲烷层显红色,取三氯甲烷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2µ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血竭Xuejie(活血化淤,树脂,棕榈科)血竭Xuejie (活血化淤,树脂,棕榈科)拉丁名SANGUIS DRAXONIS别名麒麟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原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藤本,长l0~20m。
茎具叶鞘并遍生尖刺。
羽状复叶在枝梢上互生,在下部有时近对生;叶柄及叶轴具锐刺;小叶线状披针形,长20~30cm,宽约3cm,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
肉穗花序,开淡黄色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
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2~3cm,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赤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状。
种子1颗。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粉,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
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
气微,味淡。
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生境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我国进口血竭多系印度尼西亚原装血竭,或由新加坡进口的加工血竭。
采收加工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性味归经甘、咸,平。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用量用法内服:研末,1~2g,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用。
化学成分含树脂类、脂肪酸类、三萜等。
药理作用有抗炎、抑菌、抗血栓作用。
血竭鉴别本品为较常用中药。
商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
血竭通常分为加工血竭和原装血竭。
历史血竭原名:"骐麟竭",始载于《唐本草》,原与紫铆(音矿)同条。
本草纲目释名血竭。
李时珍谓:"骐麟亦马名也:此物如干血,故谓之血竭。
曰骐麟者隐之也。
旧与紫铆同条,紫铆乃此树上虫所造成";李时珍又谓:"骐麟竭是树脂,紫铆是虫造,按一统志:血竭树略如没药树,其肌赤色。
真伪圣药——血竭
血竭作为和血圣药,已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但应其主要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且采集工艺比较传统,所以产量有限且价格较高。
所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用一种低价“龙血竭”来代替血竭入药,那么血竭和龙血竭到底有何区别,有是否可以通用呢?
首先我们来看两种不同药材的来源,2010版的中国药典第一部对于血竭的描述是: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而龙血竭是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其资源为蔡希陶教授于1972年在云南发现,但中国药典至今并未将其收录。
显而易见,二者来自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
麒麟竭果实
剑叶龙血树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有效成分,中国药典明文规定血竭的有效成分为血竭素,故在国家标准中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不得低于1%,方能保证疗效。
而龙血竭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称为:龙血素A、龙血素B,虽然名字相近,但化学结构迥异,是完全不同的化学物质。
血竭素
龙血素A
龙血素B
既然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均不相同,那就说明龙血竭和血竭没有关系,亦不能直接替代血竭入药使用。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血竭和龙血竭两者均为树脂类成分,且颜色相近,非专业人士从外观上根本无法辨别真伪,且价格差距巨大(通常龙血竭仅为血竭的十分之一),所以有不少商家刻意混淆血竭和龙血竭的定义,甚至以龙血竭冒充血竭使用。
建议患者和消费者对部分价格明显较低,或者表述成分含糊不清的产品提高警惕,选择可信的商家购买,必要的时候可咨询专业人士或者通过正规药品检测机构求证,以免耽误病情。
血竭
龙血竭。
血竭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炮制血竭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Daemonoropsdraco Bl.的树脂。
麒麟竭采收成熟果实,充分晒干,加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松脆的红色树脂即脱落,筛去果实鳞片等杂质,用布包起树脂,人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成“原装血竭”;在原装血竭中掺入达玛树脂等辅料再经加工,用布袋包扎成类圆四方形(直径6~8cm,厚约4cm,重250~280g),在其底部印贴手牌或皇冠牌等金色商标,即成各种牌号的“加工血竭”商品,现多按质量高低将其分为加工血竭一等品和二等品。
龙血树的树脂系含脂木质,经提取而得。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临使,安于丸散或膏中,任使用,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雷公》)的记载。
宋代有炒制(《圣惠方》)的制法。
清代增加了酒制、煨制、烘制(《拾遗>;)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灰尘,敲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饮片性状】血竭呈不规则的碎块或细粉,碎块呈赤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粉末为鲜艳的深红色;无臭,味淡,嚼之有沙样感;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质量标准】血竭总灰分不得超过6.0%,醇不溶物不得超过25.0%。
不得含有松香。
含血竭素不得少于1.0%。
【炮制目的】血竭味甘、咸,性平。
归心经、肝经。
具有化瘀止痛,止血,敛疮生肌的功能。
血竭炮制后使药物清洁,利于配制和煎服。
用于跌打损伤,内伤凝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疮口溃久不合。
【应用选择】1、痔漏单方研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用为妙,如血竭散(《杨氏家藏方》)。
2、鼻衄单与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增加止血之功(《医林集要》)。
近代单用本品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破裂等各种上呼吸道出血,有较好疗效(《中药学》)。
3、腹中血块常与没药、滑石、牡丹皮等同用,具有化瘀的作用(《摘元方》)。
4、伤损筋骨常与没药、当归、白芷、赤芍、桂枝同用。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目的:建立血竭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确保投用药材、饮片的质量。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血竭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
四、内容:
1.标准来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技术要求
2.1血竭
2.2血竭饮片
3.贮存条件:阴凉干燥处,防潮。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血竭检验操作规程(SOP-ZL-JG(YL)-091)、物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A-001)。
5.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一致。
6.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1101306。
7.经批准的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目录。
8.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无此项内容。
9.注意事项:无此项内容。
10.复验期:执行“物料有效期及复验期管理规程(SMP-WL-008)”相关规定。
11.文件附件:共0份。
12.修订及变更历史:。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35901 血竭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血竭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血竭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血竭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血竭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中医妇科学常用中药的古今研究血竭《雷公炮炙论》》【汉语拼音】xue jie【英文名】Dragon’s Blood【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来源】为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小毒。
归心、肝经【功效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出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妇科临床应用】1.子宫畸瘤36例子宫畸瘤患者给予龙血竭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30日一个疗程,1~2疗程复查。
36粒患者,显效29例,为80.5%,有效5例,占13.8%,无效2例为5.6%,总有效率94.3%。
2.子宫出血经前口服血竭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月经干净后停药,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结果痊愈13例,占32.5%;有效24例,占60%;无效3例,占7.5%;复发6例,占15%。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敷贴。
【相关文献】《本草纲目》:骐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经药也。
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河间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也。
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本草经疏》:血竭禀土气而兼水化,故味甘咸,气平无毒。
《丹房鉴源》云:禀于荧感之气,生于汤石之阴,其色赤象火而味咸,则得阴气也。
气薄味厚,阴也,降也。
入足厥阴,手少阴经。
甘主补,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
故主破积血,金疮止痛生肉。
主五脏邪气者,即邪热气也。
带下者,湿热伤血分所致也。
甘咸能凉血除热,故悉主之。
苏恭:主心腹座痛;李珣之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者,诚为此耳(此药产外国,极难得。
真者,理伤折有夺命之功)。
《药性解》:血竭,味甘微咸,性平,有小毒,入诸阴经。
主五脏邪气、心腹卒痛,除带下,破积血,疗疥癣恶疮及金疮,生肌止痛,得密陀僧良。
血竭的作用血竭,又称为蝉蜕、淫羊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养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羧甲基丙双胍、β-胺乙醇和淫羊藿素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血竭具有补肾养血的作用。
肾脏是人体生殖与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调节水盐平衡、排毒、排尿等重要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存精,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血竭能够补肾养血,使肾脏功能得以改善,有助于提高精液质量、增加性欲,对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次,血竭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瘀血是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血液凝固、循环不畅。
长期以来,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和瘀血问题。
血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得以通畅,排除瘀血,有效改善病症。
此外,血竭还具有调节荷尔蒙的作用。
荷尔蒙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等方面。
血竭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荷尔蒙水平,对调节内分泌系统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此外,血竭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氧化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反应活性极高,容易与细胞组织结合,导致细胞受损。
长期以来,研究发现活性氧与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血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氧化过程中的细胞损伤,对抗氧化疗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血竭具有补肾养血、活血祛瘀、调节荷尔蒙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作为中药材,血竭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竭对体内其他物质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指导用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药材质量标准血竭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文名血竭
汉语拼音Xuejie
英文名SANGUIS DRAXONIS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性状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粉,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
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
气微,味淡。
在水中
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鉴别(1)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融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
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2)取本品粉末约,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血竭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
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及[含量测定]项下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各10~2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
相同的橙色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约,加乙醇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
加盐酸5ml,混匀,析出棕黄色沉淀,放置后逐渐凝成棕黑色树脂状
物。
取树脂状物,用稀盐酸10ml分次充分洗涤,弃去洗液,加20%氢
氧化钾溶液10ml,研磨,加二氯甲烷5ml,移置分液漏斗中,振摇,二
氯甲烷层显红色,取二氯甲烷层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血竭对照药材,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
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20μl,分别点
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
橙色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K)。
松香取本品粉末,置具塞试管中,加石油醚(60~90℃)10ml,
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5ml,置另一试管中,加新配制
的%醋酸铜溶液5ml,振摇后,静置分层,石油醚层不得显
绿色。
醇不溶物取本品粉末约2g,精密称定,于已知重量的滤纸筒中,置
索氏提取器内,加乙醇200~400ml,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
色,取出滤纸筒,挥去乙醇,于105℃干燥4小时,精密称
定,计算,不得过%。
浸出物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乙腈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
40℃。
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9mg,置50ml棕色瓶中,加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
量取1ml,置5ml棕色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ml中含
血竭素26μg)(血竭素重量=血竭素高氯酸盐重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精密称定,置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
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
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血竭素(C17H14O3)不得少于%。
炮制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粉。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规格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g,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用。
禁忌
注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