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芯片全检测量参数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显示屏蓝光健康评价及测量方法探讨显示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工具:可穿戴显示、手机、平板、家电以及广告娱乐等,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
不仅如此,人们注视显示屏的时间也在不断攀升,长达日均8h。
在关注显示品质的同时,人们对显示产品的光辐射安全和健康影响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由于长时间注视高亮屏可能带来的视网膜蓝光危害,以及对人的生物节律造成影响的非视觉生物效应,与此相关的标准正在热议中。
本文将结合LCD、led以及OLED等不同显示产品的特点,阐述蓝光对人体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深入分析其评价方法和检测技术,为业内提供参考意见。
随着显示技术的迅猛发展,显示屏的种类越来越多,如LCD,led,OLED以及PLED等等,新型显示技术不仅在反应速度、色域范围以及使用寿命上大幅改善,在视觉感官上,以OLED为代表的新生代显示,以其优良的画质、轻薄的结构以及自由的设计成为智能显示领域的新宠儿,并在智能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可穿戴显示、手机/ipad、家电以及广告娱乐等等。
图1显示屏的应用从一定意义上,显示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人每天对着电脑、手机、户外广告以及电视显示屏的时间长达8小时,在如此长时间的注视下,显示屏的光辐射对安全和健康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显示屏的发光一般在380-780nm可见光范围内,彩色显示一般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控制技术得到彩色图像。
对于不同显示屏,其光谱功率分布(SPD)相差较大(图2是典型LCD,LED、OLED光谱图),但蓝光成分都相对比较突出。
蓝光是组成白光和其它色光的重要成分,但过高能量的蓝光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伤害,对此,相关标准与报告中都有确切的规定以及分析。
图2几种典型显示屏的光谱功率分布(SPD)视网膜蓝光危害及其评价参数可见光波段的辐射一般通过眼睛的眼角膜和晶状体聚焦成像至视网膜上,从而达到视见效果,如图3所示。
若蓝光辐射能量过高,则有可能引起视网膜光化学损伤: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具有细胞毒性的自由基,破坏细胞正常生长,表现为视力下降、颜色分辨力减弱等症状,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蓝光测量原理引言:蓝光测量原理是一种基于蓝光技术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蓝光测量原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基本概念蓝光是可见光谱中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一种光线。
蓝光测量原理是利用蓝光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蓝光的波长范围一般为380-500纳米,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短的穿透距离。
二、工作原理蓝光测量原理主要包括光源、样品、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四个部分。
1. 光源:选择合适的蓝光光源非常重要。
常用的蓝光光源有LED和激光二极管等。
光源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测量要求进行。
2. 样品:样品是进行蓝光测量的对象。
不同的样品对蓝光的吸收、散射和透射特性不同,这些特性会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在进行蓝光测量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适当的校准。
3. 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接收和测量样品中的蓝光信号。
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检测器的选择应根据测量范围、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
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蓝光测量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检测到的蓝光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关于样品特性的定量或定性信息。
三、应用领域蓝光测量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科学研究:蓝光测量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研究领域。
例如,通过测量样品中蓝光的吸收谱,可以研究物质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结构等。
2. 医学诊断:蓝光测量原理在医学诊断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皮肤中蓝光的散射特性,可以诊断皮肤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3. 工业领域:蓝光测量原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测量材料中蓝光的透射率,可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透明度。
结论:蓝光测量原理是一种基于蓝光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样品和检测器,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特性的定量或定性信息。
蓝光测量原理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方法标题: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的深度解析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都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厚度测量。
其中,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方法因其独特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手段。
一、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基本原理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光学干涉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射出一束蓝光,使其经过待测物体后反射回来,然后通过分析返回的蓝光与原始蓝光之间的干涉图案,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厚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由于蓝光的波长短,因此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测量精度。
二、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应用场景1. 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身面板、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部位的厚度测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航空航天业:在航空航天业中,飞机和火箭的结构部件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因此对材料的厚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测量数据,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保障。
3. 电子设备行业:在电子设备行业中,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被用于检测电路板、显示器等元件的厚度,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技术优势1. 高精度:由于蓝光的波长短,所以其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纳米级别。
2. 快速: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过程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测量任务。
3. 非接触式测量: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不会对被测物体造成任何损伤。
4. 适应性强: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材质的测量,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
四、蓝光扫描测量厚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高精度、更快速度、更广泛适用性的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蓝光扫描测量厚度技术也有可能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实现更智能化、自动化的测量过程。
microscale蓝色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引言:在光化学领域,蓝色和青色光是常用的活性光源,用于驱动光敏剂的激活反应。
而了解和检测这些光参数的激活路径对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microscale蓝色和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的相关知识,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 蓝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蓝色光具有较短的波长,在光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激活光敏剂。
蓝色光的激活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1 光敏剂的吸收:蓝色光在光敏剂中被吸收,并引起电子的激发跃迁。
光敏剂通常是染料分子或具有特殊结构的配合物,具有吸收蓝光的特性。
1.2 激发态的形成:光敏剂在吸收蓝色光后,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激发态的光敏剂。
这是激活过程的第一步。
1.3 能量转移:在激发态下,光敏剂的能量可以被传递给其他分子或物质。
这种能量转移过程可以引起特定的化学反应,如光解反应或能量转化。
1.4 反应产物的生成:蓝色光激活的光敏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特定的反应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被进一步利用或分析,从而推断出光敏剂的激活路径。
2. 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与蓝色光相比,青色光的波长较长,能量略低。
不同光参数的检测和激活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的主要步骤包括:2.1 光敏剂选择:青色光的激活过程需要合适的光敏剂,这些光敏剂应具有能够吸收青色光的特性。
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光敏剂是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的第一步。
2.2 光敏剂的激发:青色光在经过光敏剂时,会引起分子中的电子激发。
这个过程是实现光敏剂激活的第一步。
2.3 能量传递:与蓝色光类似,青色光激活的光敏剂可以通过能量转移将其激发态能量传递给其他分子或物质。
2.4 反应的发生:激发态下的光敏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特定的反应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通过实验分析来了解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中涉及的化学反应。
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深入了解蓝色和青色光参数检测激活路径,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LS108蓝紫光测试仪产品说明书 V2.1LS108测试原理是采用紫光光源,蓝光光源和可见光光源照射被测透明物质,感应器分别探测三种光源的入射光强和透过被测透明物质后的光强,透过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即为透过率,用百分数表示。
专业用于眼镜镜片,防蓝光材料,镀膜材料,有机材料等物质的光学透过率测试。
一: LS108参数1.最小测试物尺寸:¢3mm2.仪器重量:约1500克3.紫光:峰值波长395nm4.蓝光:峰值波长430nm5.可见光:峰值波长550nm6.分辨率:0.1%7. 测量精度:优于±2%(无色均匀透光物质),出厂用标准样板检测优于±1%8.供电电源:5V AC/DC电源适配器供电,也可用移动电源供电9.仪器外形尺寸:长200mm × 宽180mm × 高106mm二:仪器操作1.开机自检插上电源,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
仪器首先进行自测试和自校准,自校准完成以后,三个显示器的显示值都为“100”,表示无被测物时的透过率为100%。
如果仪器开机自检过程中,显示值不能显示三个“100”,出现“EEE”,“88.8”或“000”等显示字符时,是开机自检没有通过,可能有如下原因:A:测试槽口中,放入了测试材料开机,拿开测试物后再次开机即可。
B:测试小孔内,有灰尘进入,用吹尘枪吹去小孔内的灰尘,即可使用。
C: 环境光线太强。
D:仪器故障,需要返厂维修。
2.仪器测量将被测试物放入测试位置。
三个显示器分别显示被测物的紫光透过率,蓝光透过率和可见光透过率。
三:仪器特点1. 平行光路设计,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准确。
2. 紫光透过率仪,蓝光透过率仪,可见光透过率仪(透光率计)三合一。
3. 适用于眼镜镜片,防蓝光材料,玻璃,手机镜片,有机材料等的透过率测试。
4. 仪器具有实时动态自校准功能,开机后自动校准到100%透过率。
5. 最小测试物尺寸为¢3mm。
6. 不锈钢台式设计,外观精美,利于被测物放置,操作方便。
蓝光sm6300调试说明
蓝光SM6300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多功能仪表,其主要适用于能源管理系统、远程数据监测、生产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该产品的调试说明:
1. 确认连接:首先需要确认仪表的连接,包括电源连接、通讯连接和输入输出信号连接,确保每个连接都牢固可靠。
2. 参数配置:进入仪表的参数配置页面,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参数配置,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和量程、通讯协议等。
3. 调试模式:进入仪表的调试模式,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调试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4. 校准信号:使用标准信号源进行校准,校准过程中需要调整输入信号的增益和偏移,保证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数据监测:进入仪表的数据监测页面,可以实时监测仪表输出信号的变化,检查其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6. 系统测试:进行仪表的全面测试,包括硬件测试和软件测试,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7. 记录数据:最后需要将测试数据记录下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以上是蓝光SM6300调试的基本流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校准。
Infnite 200 PRO 伴您共同成长的检测解决方案快速、经济、灵活的全波长检测系统带NanoQuant Plate 微量检测板和GCM 气体控制模块(NanoQuant Plate 和GCM 专利申请中)秉承Infinite 200系列的优良品质与成功经验,Tecan全新开发的Infinite 200 PRO系列进一步提升了光栅和滤光片系统的强大性能以满足科学研究领域用户的需求,Infinite 200 PRO为您提供更宽广的应用领域、更为灵活、可扩展的检测解决方案。
模块化设计,功能强大,全面支持各种领先检测方法。
Infinite 200 PRO最高可配置八种检测模式,可以检测6 - 384孔板、PCR板及比色杯等全部常见板型;针对荧光、化学发光和光吸收检测模式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检测器,使您在所有检测模式下都能取得无与伦比的精准结果。
Infinite M200 PRO –光栅型多功能酶标仪Quad4 Monochromators 四光栅技术保证Infinite M200 PRO 具有优异的检测灵敏度,Infinite M200 PRO光栅波长范围涵盖紫外到近红外区,可以进行光吸收、荧光激发光和发射光全波段扫描检测。
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手工更换硬件,轻点鼠标,用户即可随意切换检测模式、更改检测波长、转换顶部和底部阅读方式。
Infinite F200 PRO –滤光片型多功能酶标仪Infinite F200 PRO采用滤光片系统,为常用的固定波长检测提供高效而经济的检测手段。
Infinite F200 PRO专利的智能滤光片架系统,自动识别和记录定义滤光片位置,全程监测滤光片使用寿命。
荧光偏振模检测模块(FP)专为均相中的分子结合研究实验设计,二分镜设计完美支持TR – FRET(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
Infinite 200 PRO功能超强,可广泛应用于众多生物学研究领域:DNA/RNA定量检测蛋白定量检测离子通道研究离子流研究钙离子检测报告基因和基因表达分析细胞活力和细胞毒理研究细胞学检测分子互做/结合研究酶学研究ELISA免疫学分析荧光和化学发光应用TR-FRET/HTRF 应用Infinite M200 PRO 和Infinite F200 PRO可配备多种功能模块,为您提供更宽的检测波长范围,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对微量样本也一样可以保证良好的光吸收检测效果化学发光检测模块-更先进的检测系统-灵活多样,全面而强大的检测功能-Z轴自动聚焦功能-Innite 200 PRO,创新设计更加适用于细胞学检测-全新优化的加样器模块-MultiCheck - Innite 200 PRO质控套装系列-GCM气体控制模块(New)GCM气体控制模块(专利申请中)通过精准地调节仪器腔体内O2和CO2的水平,为细胞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培养环境。
4014蓝光光通量
4014是一款常见的灯珠芯片,它以3、5为主,亮度强劲。
但不同灯头或不同驱动电路情况下,4014芯片的实际光通量也会有差异。
一般来说,4014 3芯片的光通量大约在150~200流明之间。
5芯片则在250~350流明之间。
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会受以下因素影响:
1. 驱动电流大小:驱动电流越大,光通量越强。
一般3芯片采用350-500左右,5芯片600-1000。
2. 铝盖设计:采用不锈钢镀铬盖或镀铝盖,可以提高散热效果,有利于发挥更高光通量。
3. 散热结构:如采用高效散热芯或多片式散热叶片,有助于降低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4. 光学系统设计:优化光学结构可以提高光利用率,同时降低光斑,光通量自然就更高。
5. 测试条件:一般光通量数据采用正常温度25°下进行测试。
实际使用环境较热时,光通量会下降一些。
要了解一个4014灯头的真实光通量,不如亲自测试,不能完全依赖于参数指标。
选购4014产品时最好看一看实物效果。
蓝光芯片全检测量参数学习资料
VF ,正向电压。
通过探针给芯片加一个正向恒定电流,检测芯片正负极之间的电压。
要求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正向电压太高说明电极间电阻太大,电阻太大可能是由于芯片表面镀层(ITO 或Ni /Au )与外延层之间的结合不良,或是P_N 结被破坏。
太小可能是因为残留金使电极短路。
正向IV 曲线:
IR ,反向漏电流。
通过探针给芯片加一个方向电压,检测芯片的反向漏电流。
理论上PN 结具有单向导通性,所以检测时,IR 应该为0或很小。
但是由于PN 结被反向击穿或残留金导致短路,检测结果会出现IR 过大的非正常现象。
PN 结反向IV 曲线:
Lop ,亮度。
检测芯片时给芯片通电,芯片会发光。
通过光探测器件检测芯片发光强度。
检测中Lop 有两个单位,一个是mw,另一个是mcd 。
mw 是功率单位,表示发光功率和光通量等价,描述光源发光总量的大小。
Mcd 是光强单位,是指光源在指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光通量为人为量,是根据人眼对光的反应得出的参考量,所以mcd 是人为量,mw 是机器对光线强度的测量值,两者意义不同。
由于人眼的颜色的感觉强度不同,相同mw 值转换成不同波长的mcd 值是不同的,一般波长为555nm 的光转换效率最高。
一般芯片的亮度越高越好。
WLP ,峰值波长。
峰值波长是指芯片发光在一个波段范围内光谱中功率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峰值波长是机器检测结果。
WLD ,主波长。
主波长是人为量,以某一波长的单色光与等能白光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人眼看来,得到与芯片发出光的相同效果,该单色光的波长就是芯片的主波长。
在色度学上讲,主波长就是,跟据芯片发出光的三刺激值,
求得的色品坐标与等能白光的色品坐标连V
I
I
线并延长,该延长线与色品坐标图的边缘线相交,该交点对应的波长即为主波长。
一般来说,主波长与峰值波长越接近越好。
对于蓝光芯片来说,主波长大于峰值波长。
色品坐标图(W E为等能白光点):
HW,半波宽。
芯片发光光谱中,发光功率峰值一半所对应的两波长之间的间距。
半波宽值决定颜色的清晰度,该值越小则人眼所感觉到的颜色越清晰。
Purity,色纯度。
样品颜色接近主波长光谱色的程度就表示该样品颜色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