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拣货和流通加工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36
规范化仓储流程的10个环节汇总仓储流程一直是仓库运营当中的核心环节,完善作业流程可以提升仓库运营效率,本文将对仓储流程标准化做简单的介绍。
1.订单处理作业:仓库管理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订单管理作业,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
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
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
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
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作业: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
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作业: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
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
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
商品入库上架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
流通加工业务1. 引言流通加工业务是指将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分装、分拣、包装、标价、分发等一系列流通加工环节。
它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便利消费者。
本文将从流通加工业务的定义、流通加工业务的作用、流通加工业务的流程以及流通加工业务的意义等方面加以探讨。
2. 流通加工业务的定义流通加工业务是指将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分装、分拣、包装、标价、分发等环节,使产品能够更好地投放市场,便利消费者购买。
流通加工业务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或服务,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3. 流通加工业务的作用3.1 降低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流通加工业务可以将产品从生产企业转移到终端销售点,减少了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
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委托流通加工企业进行分装、包装等环节,减少自己的仓储和物流成本,专注于核心生产环节。
3.2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流通加工业务,产品可以在进入市场之前进行分装、分拣、包装和标价等处理,使产品在外观、品质和价格等方面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也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
3.3 便利消费者购买流通加工业务使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包装、分发等环节,使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找到和购买。
流通加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可见性和可获得性,提供了便利的购买渠道,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4. 流通加工业务的流程流通加工业务通常包括以下环节:4.1 分装分装是将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数量进行分解、拆卸或装配。
通过合理的分装,可以方便产品的存储、运输和销售。
4.2 分拣分拣是将产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和归类。
通过分拣,可以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产品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加工和销售。
4.3 包装包装是将产品放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以提供保护和便利使用。
包装不仅可以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传递产品信息和促销信息。
物流主要工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物流主要工作流程1.订单处理作业: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
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
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
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
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作业: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
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作业: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
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
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
商品入库上架: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
?拣货作业在配送中心整个作业环节中不仅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要求时间短,准确度高,因此,加强对拣货作业的管理非常重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拣作业流程,对于提高配送中心运作效率及提高服务商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5为配送中心拣货作业基本流程图。
发货计划
确定拣货方式
输出拣货清单
确定拣货路线
分派拣货人员
为克服订单别拣取和批量拣取方式的缺点,配送中心也可以采取将订单别拣取和批量拣取组合起来的复合拣取方式。
复合拣取即根据订单的品种、数量及出库频率,确定哪些订单适应于订单别拣取,哪些适应于批量拣取,分别采取不同的拣货方式。
3.输出拣货清单
拣货清单是配送中心将客户订单资料进行计算机处理,生成并打印出拣货单。
拣货单上标明储位,并按储位顺序来排列货物编号,作业人员倨此拣货可以缩短了拣货路径,提高拣货作业效率。
“拣货单”格式参考表2-1。
表2-1拣货单
情况下,可以采取人力分拣,也可以采取机械辅助作业,或利用自动分拣机自动将拣取出来的货物进行分类与集中。
(一)拣货作业拣货作业是配送作业的中心环节。
含义:拣货作业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流程。
在配送中心搬运成本中,拣货作业的搬运成本约占90%;在劳动密集型的配送中心,与拣货作业直接相关的人力占50%;拣货作业时间约占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时间的30%—40%。
因此,在配送作业的各环节中,拣货作业是整个配送中对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拣货方式、拣货策1.拣货作业流程拣货作业在配送作业环节中不仅工作量大,工艺复杂,而且要求作业时间短,准确度高,服务质量好.拣货作业流程如下:制作拣货作业单据安排拣货路径分派拣货人员拣货.整个拣货作业所消耗的时间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1)订单或送货单经过信息处理,形成拣货指示的时间;(2)行走或搬运货物的时间;(3)准确找到货物的储位并确认所拣货物及数量的时间;(4)拣取完毕,将货物分类集中的时间。
提高拣货作业效率主要是缩短以上四个作业时间.此外,防止发生拣货错误,提高储存管理账物相符率及顾客满意度,降低拣货作业成本,拣货作业安全保障也是拣货作业管理的目标.2.拣货方式拣货作业最简单的划分方式,是将其分为按订单拣取、批量拣取与复合拣取三种方式.按订单拣取是分别按每份订单拣货;批量拣取是多张订单累积成一批,汇总后形成拣货单,然后根据拣货单的指示一次拣取商品,再根据订单进行分类;复合拣取是将以上两种方式组合起来的拣货方式,即根据订单的品种、数量及出库频率,确定哪些订单适合按订单拣取,哪些适合批量拣取,然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拣货方式。
3.拣货单位基本上,拣货单位可分成栈板、箱及单品三种。
一般而言以栈板为拣货单位的体积及重量最大,其次为箱,最小单位为单品,为了能够做出明确的判别,进一步作以下划分:(1) 单品:拣货的最小单位,单品可由箱中取出,可以用人手单手拣取者。
六、拣货作业每张客户的订单中都至少包含一项以上的商品,如何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物流中心中取出集中在一起,此即所谓的拣货作业。
一般拣货作业程序如下所示(图6-1)。
图6-1 一般拣取主要作业流程图以下就鱼骨图(图6-2)所示之各拣货要项进行探讨:1. 拣货作业的目的及功能在物流中心内部所涵盖的作业范围里,拣货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所扮演的角色相当於人体内的心脏,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而其动力的产生来自於客户的订单,拣货作业的目的也就在於正确且迅速地集合顾客所订购的商品。
由成本分析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约占商品最终售¤的30% ,其中包括配送、搬运、储存等成本项目。
一般而言,拣货成本约是其他堆叠、装卸、运输等成本总合的 9倍,占物流搬运成本的绝大部份( 图6-3)。
因此若要降低物流搬运成本,由拣货作业上著手改进应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图 6-3 物流搬运成本比例分析图从人力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物流中心仍属於劳力密集的产业,其中拣货作业直接相关的人力更占50% 以上,且拣货作业的「时间投入」也占整个物流中心的30%~40%。
由此可见规划合理的拣货作业方法,对於日後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 拣货单位基本上,拣货单位可分成栈板、箱及单品三种。
一般而言以栈板为拣货单位的体积及重量最大,其次为箱,最小单位为单品,为了能够做出明确的判别,进一步作以下划分:(1) 单品:拣货的最小单位,单品可由箱中取出,可以用人手单手拣取者。
(2) 箱:由单品所组成,可由栈板上取出,人手必须用双手拣取者。
(3) 栈板:由箱叠栈而成,无法用人手直接搬运必须利用堆高机或拖板车等机械设备。
(4) 特殊品:体积大形状特殊,无法按栈板、箱归类,或必须在特殊条件下作业者,如大型家俱、桶装油料、长杆形货物、冷冻货品等等,都属於具有特殊的商品特性,拣货系统的设计将严格受限於此。
拣货单位是根据订单分析出来的结果而作决定的,如果订货的最小单位是箱,则不要以单品为拣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