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7.31 MB
- 文档页数:72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抢救和护理病情观察:一、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2。
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
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
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
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
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C.C1:心悸或者,C2:昏迷D。
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生命八征1.体温(T):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正常14~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4。
血压(BP):平均动脉压﹥7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一旦低于此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性。
5、神志(C):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早期;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6、瞳孔(A):正常直径3-5mm,双侧等圆等大,对光反应敏;瞳孔散大并固定——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有机磷或毒品中毒;瞳孔一大一小——脑疝形成7、尿量(U):正常﹥30ml/h;﹤25ml/h称为尿少(或24小时少于400ml);﹤5ml/h(或24小时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提示发生了胶水、休克或者急性肾衰。
第十九章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一)选择题1.意识障碍不包括A.昏迷B. 昏睡C.嗜睡D.谵妄E.健忘2.危重病人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眼睛不能闭合,覆盖凡士林纱布B.定时帮助病人更换体位C.为病人定时做肢体被动运动D.躁动、谵妄病人可使用保护具E.发现病人心脏骤停,首先通知医生3.双侧瞳孔缩小见于A.阿托品中毒B.有机磷农药中毒C.脑出D.脑疝E.颠茄类药物中毒4.昏迷病人眼睑常不能闭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按摩眼睑B.点有色眼镜C.滴眼药水D.覆盖凡士林纱布E. 无菌纱布覆盖5.双侧瞳孔扩大可见于A.同侧硬脑膜外血肿B.颠茄类药物中毒C.巴比妥类药物中毒D.水合氯中毒E. 有机磷农药中毒6.生命体征不包括A.意识B.体温C.脉搏D.呼吸E.血压7.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端坐呼吸见于重症哮喘B.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C.双侧瞳孔扩大见于颠茄类药物中毒D.体温低于35℃见于新生儿硬肿症E.多尿见于糖尿病病人8.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步骤是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病情评估、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药物治疗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脑复苏E.多尿见于糖尿病病人9.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次/分钟次/分钟次/分钟次/分钟次/分钟10.胸外心脏按压错误的操作是A.按压时肘关节伸直B.手掌跟按压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C.用腕部的力量垂直下压D.放松时手掌跟部不可离开胸壁E.按压至深部要稍作停顿11.成人人工呼吸也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是﹕5 ﹕1 ﹕15 ﹕2 ﹕3012.用氧的适应证不包括A.气胸B.心力衰竭C.安眠药中毒D.急性胃炎E.哮喘13.李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应给予A.高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B.高浓度,高流量,间断给氧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D.低浓度,低流量,间断给氧E.先高浓度,后低浓度给氧14.病人缺氧时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A.面色潮红,脉搏洪大B.吸气费力,发拑明显C.心悸乏力,血压下降D.胸闷气短,口唇发拑E.呼吸困难,烦躁不安15.吸入氧气浓度低于多少无治疗价值A.<25%B.<30%C.<35%D.<40%E.<45%16.若给氧持续1~2天会发生氧中毒,此时的氧浓度会高于% % % % %17.氧气筒容为60L,氧气压力表指针读数为65kg/cm²,流量表为3L/分钟。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医院护理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抢救前的准备工作1.建立危重患者报警机制:医院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报警机制,包括医护人员的及时响应、医护团队的快速集结、各设备的准备运转等。
2.建立危重患者抢救室:为危重患者设立独立的抢救室,确保在抢救过程中的治疗环境符合抢救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药品和血液制品。
二、抢救时的护理工作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疼痛评估、神经系统评估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2.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危重患者抢救的关键,护理人员采取适当的方法,如气管插管、吸痰、气管切开术等,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3.维持患者体温稳定:危重患者易出现体温波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或升温措施。
4.监测患者心电图: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掌握患者的心脏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进行液体补充:根据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合理选择补充液体的种类和剂量,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
6.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不断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相关药物的使用和治疗措施。
7.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制定适合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
8.协助医生进行诊治: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如换药、采血、输液等。
三、抢救后的护理工作1.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抢救后的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患者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
2.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危重患者抢救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3.心理支持:抢救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4.维护患者的家属关系: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