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缆工艺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234.50 KB
- 文档页数:24
特缆分厂成缆工序培训资料一、成缆工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成缆是将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依一定的方式绞合成缆芯的过程,具体是由绞合单线绕缆芯轴线等角速度旋转和缆芯均匀直线运动实现的。
根据待成缆的绝缘线芯直径,成缆可分为对称成缆和非对称成缆。
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完全相同的成缆;非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
有关成缆的几个概念:1、绞合方向:成缆线芯绞合方向分为左向和右向,一般成缆线芯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次外层方向为左向,依次类推,相邻层的绞合方向相反。
判别方法:看成缆后的缆芯上的单根线芯,若单根线芯向右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右向;若单根线芯向左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左向。
2、成缆节距:成缆时每根绝缘线芯同时具有直线和旋转运动,当绝缘线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叫成缆节距。
通常用h表示。
3、基圆直径:对于某一绞线层,绞合前的内芯直径称为基圆直径,通常用D0表示。
4、节圆直径:单线绞合在直径为D0的圆柱体上,以单线中心轴线为半径的圆成为节圆,通常用Dˊ表示。
5、成缆直径:成缆后的绞线外接圆直径成为成缆直径,通常用D表示。
6、节径比:成缆节距长度与成缆直径之比成为成缆节径比,通常用m表示。
7、绞入系数: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与成缆节距之比称为绞入系数,通常用K表示。
8、退扭:成缆线芯绞合时,单线以螺旋形卷绕在以基圆为直径的圆柱体上,会产生弯曲和变形,单线在螺旋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沿其轴线方向扭转,单根线芯产生内应力,影响成缆质量。
为了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就需要退扭。
一般成缆过程除了线芯绞合外,还包括填充和绕包。
填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的圆整美观性,此外,填充还可增加电缆的抗冲击抗挤压的性能。
绕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缆芯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绕包层有时还有阻燃、保护线芯等其它作用。
我分厂所使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PP绳和无尘岩棉绳,绕包材料有聚酯带、PP带、玻纤带、PVC带、PE带、低烟无卤带等,各种绕包带的性能不同,不同的电缆使用不同的绕包材料,生产时请按照工艺文件配备绕包材料。
成缆成缆工序作用:经过涂覆后的光纤心线虽已具有一定强度,但是经不起弯曲(折)、扭折和侧压力作用,为了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如架空、埋地、穿管及过江河等的应用和敷设,必须对经过二次被覆后的光纤进行进一步的物理保护,将其与一些元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光缆的形式,才能确保其优良的传输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
光纤成缆就是将若干根紧套光纤、松套光纤、光纤束或带状光纤与加强件、阻水材料、包扎带等元件按照一定规则绞合制成层绞式光缆缆芯一个工艺操作过程。
成缆目的是为得到结构稳定光缆缆芯,使经护套挤制后光缆具有更好的抗拉、抗压、抗弯、抗扭转、抗冲击等优良机械性能和温度特性,并具有最小几何体积,同时改善因外力引起光纤微弯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压缩应变,保持光纤固有优良传输特性。
成缆工序要求成缆后光缆缆芯必须具有优良机械性能,满足各种运输、储存、敷设条件和方式及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要求。
同时,成缆后必须保持原有光纤传输特性,并对温度特性有很大改善。
所用设备:光缆成缆机所用材料:中心加强件、束管、填充绳、阻水带、扎纱、缆膏。
中心加强件:磷化钢丝或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非金属加强件)填充绳:如果只有四个束管可能缆芯包不圆,这是加一根填充绳即可,如果只有3个束管,就要加两根填充绳了。
所用材料为PP料或PE.阻水带:顾名思义,阻水作用,主要原理:遇水膨胀,以达到阻水效果,故又称膨胀阻水带。
扎纱:两种用途,一,在成缆是扎住缆芯,使缆芯不松散。
二,在纵包阻水带时使用。
缆膏:也是阻水效果。
(1)旋转放线机(2)放线支架(3)控制台(4)电子柜(5)包扎开孔头(6)缓冲器支架(7)旋转履带(8)模具支撑(9)盘绞机绞合工艺图层绞式光缆成缆工艺层绞结构是将含光纤的松套光纤、加强件单元、阻水材料和包扎带等材料或其它形式结构的缆芯作为基本单元元件(如一层或多层骨架槽式带状光纤缆芯单元)利用绞合机通过某种绞合方式绞合成缆的一个工艺操作过程。
其工艺基本上延袭了电缆生产的工艺,在三种成缆操作中,它是最成熟的工艺技术。
xxxxx电缆有限公司操作员工工艺培训教材技术质量部目录前言 (I)第1章电线电缆制造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束丝绞线工艺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束丝绞线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束丝、绞线的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成缆工艺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成缆的意义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成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成缆的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成缆的缺陷与预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无纺布接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编制工艺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编织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缆工艺学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二章:材料和半成品第一节:绝缘线芯第二节;常用材料第三章:成缆工艺装备第一节:成缆机的种类及生产范围第二节:成缆机的结构组成及传动系统第三节:成缆模具和盘具第四节:设备的维护保养第四章:成缆工艺第一节:成缆工艺基本知识第二节:成缆工艺计算第三节:填充、包带及干燥第四节;扇形线芯成缆第五节:分相铅报电缆的成缆第五章:成缆质量控制第一节:成缆质量控制第二节:废品种类及防止方法第一章绪论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使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其中有一芯作为地线)。
控制电缆主要是用于控制设备的线路,控制线路需要的根数一般是很多的,因此控制电缆往往是做成多芯的。
这样不仅使用方便、经济,而且对使用三相电源送电的三芯电缆成缆在一起,可以使三相磁场抵消,减小损耗。
因此,在成缆工序中,是将两芯、三芯,甚至是几十根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
组成多芯电缆。
这种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起来的工艺过程,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叫做成缆。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是采用同心层正规绞合,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叫做对称成缆,绝缘线芯中直径不同的叫做非对称成缆。
虽然根据需要根数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使用方便经济,但有些电缆是不成缆的,如高压电缆等,这是为了避免结构太大而笨重和技术设备上的原因,制造成单芯电缆。
本书只介绍电缆的成缆工艺极其有关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材料和半成品第一节绝缘线芯一、导电线芯导电材料有银、铜、金、铝等,但考虑经济与资源等因素,常用的导体有铜和铝两种。
铜导体分软、硬、特硬三种状态。
在电力电缆中一般采用软铜线(TR),要求它的电阻率不大于0.017241Ω·mm2/m,伸长率对不同线径的铜线要求是不同的,线径大伸长率也就大。
线径从0.66~3.00mm 的伸长率为25%,线径3.15~8.00mm的伸长率为30%。
成缆工艺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线芯绞制的涵义一、导体的绞合所谓绞合,就是将若干个根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的单线,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绞合线芯。
绞合的导线直接作为电线使用时,称为裸绞线,如铜绞线、铝绞线和钢绞线等,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及电气设备连接线;绞合的导线如用作绝缘电线电缆的导体时,称为绞合线芯,属于绝缘电线电缆的主要组成部分。
绞合工艺是裸电线和绝缘电线电缆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电线电缆生产技术中广为应用的一项基本工艺。
二、绝缘线芯的成缆成缆是由若干个根绝缘线芯或单元组按一定方向和一定规则进行绞合为成缆线芯的过程。
成缆也是绞合,成缆工艺中除了绞合之外,还包括了填充、包带绕包、铜带屏蔽绕包和钢带铠装等工艺。
三、线芯绞制的特点1、柔软性好。
由于电线电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载流量不相同,导体截面也有大有小,随着导线截面增大,导体直径也随之增大,使导线弯曲发生困难,如果采用多根小直径的单线绞合起来,就可以提高导线的弯曲能力,便于电线电缆的加工制造和安装敷设。
2、稳定性好。
多根单线按一定方向和一定规则绞合起来的绞合线芯,由于在绞线中每一根单线的位置均轮流处在绞线上部的伸长区和绞线的下部的压缩区,当绞线两端向下弯曲时,每根单线受到的伸长力和压缩力均相等,单线不会产生伸长和压缩,绞线也不会发生变形。
3、可靠性好:用单线做电线电缆的导体,易受材料的不均匀性或制造中产生的缺陷而影响单根导电线芯的可靠性,用多根单线绞合的线芯,这样的缺陷就得到了分散,不会集中到导线的某一点上,导线的可靠性要强得多。
这样的情况在导线的接头处尤为明显。
4、强度高:同样截面大小的单线与多根绞线相比较,绞线的强度比同截面的单线强度要高。
四、线芯绞制形式绞制形式产要分为正规绞合和不正规绞合(束线)两种。
正规绞合绞合可分为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和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复绞式)两种。
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又分可分为普通绞线(铜、铝绞线)和组合绞线(钢芯铝绞线)两种。
特缆分厂成缆工序培训资料一、成缆工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成缆是将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依一定的 方式绞合成缆芯的过程,具体是由绞合单线绕缆芯轴线等角速度旋转和缆芯均匀直线运动实 现的。
根据待成缆的绝缘线芯直径,成缆可分为对称成缆和非对称成缆。
对称成缆是指绝缘 线芯直径完全相同的成缆;非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
有关成缆的几个概念: 1、 绞合方向:成缆线芯绞合方向分为左向和右向,一般成缆线芯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 向,次外层方向为左向,依次类推,相邻层的绞合方向相反。
判别方法:看成缆后 的缆芯上的单根线芯,若单根线芯向 右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右向;若单根线芯 向左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左向。
2、 成缆节距:成缆时每根绝缘线芯同时具有直线和旋转运动,当绝缘线旋转一周时, 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叫成缆节距。
通常用8、退扭:成缆线芯绞合时,单线以螺旋形卷绕在以基圆为直径的圆柱体上,会产生弯 曲和变形,单线在螺旋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沿其轴线方向扭转,单根线芯产生内应 力,影响成缆质量。
为了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就需要退扭。
一般成缆过程除了线芯绞合外,还包括填充和绕包。
填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的圆整 美观性,此外,填充还可增加电缆的抗冲击抗挤压的性能。
绕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缆芯 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绕包层有时还有阻燃、保护线芯等其它作用。
我分厂所使用的填充材 料主要有PP 绳和无尘岩棉绳,绕包材料有聚酯带、 PP 带、玻纤带、PVC 带、PE 带、低烟无卤带等,各种绕包带的性能不同,不同的电缆使用不同的绕包材料,生产时请按照工艺文 件配备绕包材料。
二、成缆设备按照成缆设备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厂摇篮式绞线机成缆过程:单线从绞体上的放线盘放出后,通过穿线孔和分线板(头)汇集到并线模, 在并线模处绞合成缆芯,在牵引装置的拖动下向前进。
绞体的旋转和牵引的直线运动就实现 了成缆过程。
光缆成缆工艺学(初级)教育大纲目的:本课程是光缆成缆工种工人专业理论知识课。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本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达到二、三级光缆成缆工的技术理论要求。
要求:1、了解光缆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掌握本工种加工所用材料的性能要求,了解半制品的标准要求及一般检测方法3、熟悉成缆设备的性能,掌握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方法4、熟悉本工种工艺过程和基本计算方式5、熟悉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6、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本工种常用量具的使用和保养光缆成缆工艺学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成缆设备第三节成缆工艺第四节成缆盘具和模具第五节成缆质量控制第六节成缆过程缺陷和预防第七节钢丝铠装第八节计量器具的使用第一节概述一般松套内的光纤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松套管做得很大很粗。
另外为便于光纤的连接识别和光节点的分配,都希望每一松套管中的光纤数量不要太多,那么对于大容量的通信要求时,就只能将松套管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绞合。
这种将松套管按一定规律绞合起来的工艺,包括绞合时缆芯间隙的填充和缆芯上的包带的过程叫作成缆。
成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光纤芯数,满足大容量通信路由的要求;松套管按一定的节距绞合后其缆芯结构非常稳定,有助于今后的施工;由于松套管按一定的螺旋升角进行绞合,提高了光缆的柔软性能;由于进行了绞合,松套管有一定的绞合半径,相对于光纤来说使其增加了绞合余长,提高了光缆的耐环境性能。
光纤光缆的成缆工艺与电缆基本相同,只不过由于光纤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元件,因此对其控制也有所不同。
通信光缆的成缆绞合形式一般采用同心式正规绞合,由于其在一个缆结构内,松套管的直径相同,也可称为对称成缆。
成缆的基本过程如下:第二节成缆设备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是密切相关的,生产工艺是在一定的生产设备上形成,生产设备又必须能满足工艺要求。
成缆机是生产缆芯的专用设备,它们与绞合工艺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
因此研究成缆工艺,首先应熟悉成缆设备。
用于成缆的设备,也就是把芯线绞合在一起,并加以填充、绕包的设备,称为成缆机。
成缆工艺一、成缆的基本概念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
所谓成缆就是将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合按照一定的规则绞合起来的工艺过程;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
根据绝缘线芯的直径,成缆可分为对称成缆和不对称成缆。
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
不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
成缆过程中,成缆的每根绝缘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当绝缘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成缆节距。
节径比是节距长度与成缆外径之比。
对于不同产品节径比不同,一般要求柔软性较高的电缆规定节径比较小,以使这些电缆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
成缆节距的选择,对各种电缆绝缘线芯是不同的。
成缆节距越大电缆线芯在弯曲是变形越大,电缆的柔软性越差。
选择合适的成缆节距,使电缆有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减少变形和折皱以及有较大的生产率。
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与节距长度之比称为绞入系数。
而绞入率是指在一个成缆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减去节距长度的差值与成缆节距之比。
绞入率是由节径比决定的,节径比越小绞入率越大,绞入率的增加,使成缆的导线电阻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单位长度电缆导体材料和其他绝缘材料的消耗。
二.成缆的填充填充:填充都有使成缆后电缆外形圆整,不易变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还有其它特殊作用,如阻燃填充有阻燃的作用绝缘线芯成缆时,其线芯与线芯之间均有一些间隙,特别是双芯、三芯、四芯和五芯成缆时,其内部和侧面的空隙均较大,如不用填充材料加以填充,很难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度。
对不同的电缆用不同的填充材料,但要求填充材料的耐热性能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一致,不能使与其接触的材料的性能变化,还要求它具有不吸水性。
三.成缆的包带包带:包带都有将绞合线缆扎紧、包缚成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包带材料不同还具有其他特殊作用,如玻纤带有一定的耐火作用。
包带的绕包有三种形式:重叠绕包、间隙绕包、衔接绕包。
衔接绕包是相邻包带螺旋的边与边紧密接触。
这种方法在电缆生产上是不采用的:一是很难实现,二是在电缆弯曲时会引起漏包和折皱。
重叠绕包是包带的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相重叠。
这种方法会降低电缆的弯曲性能。
间隙绕包是前后圈包带彼此不相接触,有一间隙。
采用这种方式绕包的电缆就不存在上述情况,因此这种绕包方式是最常用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使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
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有一根地线)。
线芯自身的扭转,产生内应力,通常采用退扭成缆。
笼式成缆机一般通过退扭环实现退扭。
盘式成缆机则通过放线架和绞合装置同步旋转来达到退扭的目的。
1KV大截面多芯力缆绝缘线芯采用扇形,为了防止扇形线芯在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的变形,是扇形顶角始终对正电缆的几何中心,以保证成缆的圆整,必须采用弹性预扭。
预扭即线芯逆成缆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绝缘线芯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弹性变形,扇形顶角对正电缆的几何中心。
线芯预扭是提高大截面扇形线芯电缆质量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成缆时线芯变形引起的损坏。
我们公司的35KV XLPE绝缘力缆一般为单芯。
1KV、10KV、35KV架空绝缘一般不用成缆。
我们公司成缆的填充为聚丙烯填充带、网状聚丙烯填充带、聚丙烯填充并股绳、岩棉绳、玻璃纤维绳(阻燃和耐火电缆)。
成缆的包带一般为无纺布,玻璃布带(阻燃和耐火电缆),聚酯带(市话电缆)等,要求包带要扎紧,对无纺布和玻璃布带要求有一定的搭盖率,绕包平整,无折皱等总之,成缆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若这道工序出了问题则会影响电缆的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四.成缆的基本工艺参数1.绞合方向: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将绝缘线芯成缆后,水平放置向前看,如果是左旋为左向,右旋为右向,电缆最外层成缆应为右向。
绞合方向的判定方式如下图:四指沿着电缆线芯轴的方向,拇指与绞线方向一致,若与左手相同为左向,与右手相同为右向。
2.成缆节距与节距倍数成缆过程中,成缆的每根绝缘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
当绝缘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电缆节距。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成缆节距是以节距倍数来表示的。
所谓节距倍数,即是节距长度与成缆的直径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m=L/D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L—成缆节距;D—成缆直径。
对于不同的产品节距倍数不同。
一般要求柔软性较高的电缆,规定节距倍数较小。
如:矿用电缆中的电钻电缆,UZ标准规定不大于5倍,U、UP标准规定不大于12~14倍,以使这些电缆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
成缆节距长度的选择,对各种电缆绝缘线芯是不同的。
成缆节距大小直接影响绝缘线芯变形和电缆柔软性。
成缆节距越大,电缆绝缘线芯在弯曲时的变形越大,电缆柔软性越差。
通常绝缘线芯的成缆节距是根据电缆使用条件、线芯柔软程度以及成缆后电缆的稳定性等因素加以选定。
选择合适的成缆节距,使电缆有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减少变形和皱褶以及有较大的生产率。
对于圆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小的节距,一般节径比为25~40,而扇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大的节径比,一般在40~80。
且遵循截面大的绝缘线芯成缆用较小的节径比的原则。
(因为大截面线芯形变产生的内应力也大,易破坏电缆结构稳定性和产生“蛇形”)3.绞合节距和绞入率由于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除直线前进的运动外,还有一个扭绞的转动,因此成缆的长度与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是不等的。
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l与节距长度L之比称为绞入系数K即:K=l/L在实际使用中,还有绞入率的概念,即在一个成缆节距内绝缘线芯实际长度减去节距长度的差值与成缆节距长度之比称为绞入率。
这是因为绞合时,绝缘线芯沿螺旋线转过一个节距时,它的实际长度大于节距长度,因此将这个增加的长度与成缆节距长度之比称为为成缆的绞入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下式:L为成缆节距,D为成缆直径,l为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
则绞入率可用下式表示:λ=(l-L)/L×100%已知l= (π2D2+L2)1/2=[(π2/m2+1)L2]1/2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所以绞入率λ可写成:λ={[1+(π/m)2]1/2-1}×100%由此可见,绞入率是由节距倍数决定的。
节距倍数越小,绞入率越大。
绞入率的增加,使成缆的导线电阻增加,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单位长度电缆导体材料和其它绝缘材料地消耗。
4.部分电缆的成缆外径d:圆形绝缘线芯外径D:成缆外径两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d三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154d四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414d五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7d5.部分电缆的成缆填充面积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后填充面积由以下表方法确定:d为绝缘线芯外径扇形线芯成缆圆形线芯的电缆采用退扭成缆,扇形线芯的成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退扭线芯(用固定式)成缆,另一种是退扭线芯(用浮动式)成缆。
对于线芯不退扭的在成缆时,为了防止扇形线芯在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的变形,采用固定式成缆,使扇形顶角始终对正电缆的几何中心,以保证成缆直径的圆整。
为此,扇形绝缘线芯必须进行弹性预扭。
预扭的含义:在线芯绞合压型时相反线芯按成缆节距进行扭转,并方向相反。
放线芯逆成缆方向转过某一角度,使绝缘线芯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弹性变形,扇形顶角对正电费的几何中心。
预扭角度的多少,不是以计算求知,是以经验掌握。
放线盘到第一道压模的距离长,预扭的角度要大些。
绝缘线芯的柔软度愈大,预扭的角度也愈大;小截面的比大截面的预扭角度要大;同样规格的绞合线芯比单根线芯预扭角度大。
一般对于在绞笼上的绝缘线芯预扭在半圈到三圈范围内。
绞笼后面单独放线架上的扇形绝缘线芯预扭角度较大些。
对于预扭角度较差的,可利用调整压模架与分线板的距离少量的补偿。
若预扭不足则把压模调节靠近分线板,反之预扭过头,则把压模调至远离分线板。
但压模架到分线板的的距离不能太小,如果距离太小,使绝缘线芯进模角度太大,容易使绝缘线芯弯曲半径过小,损伤绝缘或产生绝缘皱折,一般控制绝缘线芯进模角度不大于45度。
另一种是线芯退扭的方法。
它错助于绞制----绝缘机预扭设备的成缆。
绝缘线芯由右向左运动,通过紧压装置,由轴借链条和齿轮系统,使整个装置绕轴旋转。
压辊绕轴的附件旋转是借锥形齿轮来达到的,这样线芯的前进运动和旋转运动能适当配合,很方便地得到了线芯的预扭扭转。
五、成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成缆时应按绝缘线芯红、黄、绿、蓝、黑或0、1、2、3、4顺序排列;2.包带的方向应为左向;3.包带的厚度要均匀,绕包后平整、紧实、无褶皱,搭盖均匀、无漏包现象。
4.成缆后的扇形线芯,不准有翻身现象。
5.成缆时必须按工艺将填充物填好,(保证饱满,又不损伤绝缘),填充不应有跳蹦。
六、废品种类及防止方法七.绞线的结构型式:1.普通绞线:是由同材料和直径相同的导电单线以同心层绞形式制成的。
第一层:1+6=7根第二层:1+6+12=19根第三层:1+6+12+18=37根特点:①每层单线数相差6 ②间隙为0.28d2.组合绞线:铝线+铝合金(或钢线)的绞线,常用的有: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导线,钢/铝包钢混合绞线3.特种绞线:①防腐钢芯铝绞线:在绞线各层之间和外表面涂防腐剂。
②压缩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
③扩径绞线:减少电晕现象,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半径愈小,放电愈大,又可减轻绞线重量,节约原材料。
a.扩径铝绞线和扩径钢芯铝绞线,(扩径有一定限度)这些导线一般是在同心层绞的基础上,采用疏绕式复绞的办法进行扩径。
b.空心扩径绞线及空心型绞线。
一种为:中间以蛇皮管支撑的空心扩径绞线,其外层绞有两层铝线,内层铝线还按一定的间隙夹有钢线。
另一种为:型线制成(工艺复杂)。
4.减振绞线及间隙绞线一般绞线用防振锤,护线器等减少绞线的振动,提高绞线的使用寿命,而减振导线自身可减少和抵消部分振动。
●减振导线是在:钢线、铝线各层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即各层之间互相分离),这样各绞层重量不同,而振动不同,互相干扰,即部分振动抵消。
5.防冰绞线:多雪地区,积水导致导线断裂。
而防冰绞线,在正常情况下用铝线输电,当积雪时,由控制器切断铝线上的电流,使电流流过钢芯,产生大量热量,使冰雪熔化。
6.软绞线和专用绞线:软线芯;专用绞线:电刷线,铜天线7.绞合电缆线芯:圆形;异形:扁形、椭圆、平圆、空心型、瓦楞形等。
八.绞线原理与绞线结构计标:1.绞线主要参数①方向:②节距R:单线沿绞线旋绕一圈在长度方向的长度。
③节距比m:绞线节距长度与绞线直径之比。
理论节距比:(D’—绞线层圆单线中总直径)一般绞线:m’为14~20倍,也有40倍的。
④绞入角a:⑤绞入率(系数):式中:k—指单线沿绞线旋绕一周的长度。
2.M与k的应用:①绞线中单线长度的计标:②绞线重量计标:③绞线的直流电阻计算:3.绞合规律:①最小节距:2=72°561 m1=10.2②绞合节距规定:——见工艺卡一般14~20倍,也有40倍4.绞线的结构计标:①绞线中心层的直径:1根 2根 3根 4根 5根 6根7根1d 2d 2.154d 2.414d2.7d 3d②同心层绞线的结构数据:绞线外径:D=D0+2nd绞线总根数:1+6+12+18+32绞线中各层的单层根数:N=N0+6绞线的填充系数:绞线空隙面积与同直径圆面积之比,但我们关心的是:挤压式与挤管式造成的填隙面积见下图阴影部分面积,这在挤塑部分专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