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坍塌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12.64 KB
- 文档页数:6
高大模板支架持续发生坍塌事故给租赁行业敲响警钟原北京建筑工程院王绍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是由Φ48X3.5脚手架钢管和与之配套的扣件组合而成,具有施工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在我国建设施工中占有绝对的主流地位。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中也被广泛使用。
所谓“高大模板支架”,按建设部(2004)213号文中规定:水平混凝土构件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称之为高大模板工程。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仍将是建筑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流支架形式。
近几年来,国内所发生的高大模板支架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也都出在这种模板支架上。
1.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案例现将我国自2000年10月25日至2007年9月6日近7年期间高大模板支架持续发生坍塌事故的案例,简介如下:案例1:2000年10月25日,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施工过程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大演播厅总高38m、面积624m2),造成6人死亡,11人重伤,24人轻伤。
案例2:2002年7月25日,某大学新校区歌剧院施工中,在浇筑屋面结构(净跨18m,净高21.8m)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24人被压,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
案例3:2003年2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UT斯达康杭州研发生产中心工程施工中,在浇筑门厅(结构高度为28.1m,净跨24m)混凝土时,发生模板支架坍塌,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案例4:2003年3月12日,在施工整染车间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案例5:2004年1月15日,南京赛虹桥立交桥,当施工人员在立交桥东延中华门段高架桥浇注水泥桥面时,近百米的桥面突然发生支模架整体坍塌,造成正在施工的数十名工人受伤。
案例6:2004年2月26日,河南省某工地在浇筑跨度15m、宽8m、高15m 的办公楼大门檐顶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系统发生坍塌,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
目录第一章:工程坍塌事故案例案例二:安徽省合肥市“05.30”沟槽坍塌事故 ................................................................................ 案例三: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 案例四:北京市海淀区“03.28”地铁坍塌事故 ................................................................................案例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02.12”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一:山东省聊城市“10.02”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二:山东省淄博市“09.30”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三:广东省佛山市“09.01”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四:甘肃省兰州市“08.31”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五:江苏省溧阳市“08.24”模板坍塌事故 ........................................................................ 案例二十六:辽宁省大连市“05.19”模板坍塌事故 ........................................................................第三章:起重伤害事故案例案例二十七:福建省宁德市“10.30”起重伤害事故 ........................................................................ 案例二十八:山东省淄博市“10.10”塔吊倒塌事故 ........................................................................ 案例二十九:陕西省宝鸡市“07.14”塔吊倒塌事故 ........................................................................ 案例三十:湖北省鄂州市“03.22”起重伤害事故 ............................................................................ 案例三十一:浙江省上虞市“01.07”起重伤害事故 ........................................................................ 案例三十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07?14”物料提升机吊笼坠落事故............................................案例四十八:河北省石家庄市“05.31”触电事故 ............................................................................案例一:湖南省凤凰县“08.13”大桥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7年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1概述近三年建设部备案的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
塌方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对施工坍塌的专项治理是近年来建筑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基坑坍塌,可大致分为两类:(1)基坑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基坑底土因卸载而隆起,造成基坑或边坡土体滑动;地表及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的涌砂、涌泥、涌水等而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
(2)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或者稳定性不足,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
导致基坑坍塌的原因可归结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本文分析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防范建议。
2基坑坍塌事故概况2.1发生事故的企业,无施工资质和无施工许可证者占企业总数的近50%,10%左右的企业属三级或者三级以下施工资质。
2.2坍塌事故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约占54%,道路、排水管线沟槽约占38%,桥涵、隧道的约占8%。
2.3放坡不合理或支护失效引发的事故约占74%,其中无基坑支护设计导致的事故约占60%。
2.4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引发的事故约占56%,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事故约占19%,不严格按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致的事故约占25%。
2.5发生坍塌的基坑(或边坡)深度从1.9米~22米,发生在1.9米~10米的事故约占78%,10米~20米的约占17%,20米以上约占5%。
3基坑坍塌事故分析3.1地质勘察报告不满足支护设计要求地质勘察报告往往忽视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注重对周边土体的勘察、分析,这使得支护结构设计与实际支护需求不符。
某办公楼基坑设计深度6米,仅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土体进行了勘察,而基坑边坡淤泥质土层的相关指标,凭“经验”给出。
因提供的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事故后的勘察值严重不符,导致据此设计、施工的支护体系(4排搅拌桩)滑移、倾斜,造成基坑坍塌。
3.2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坑支护设计是基坑开挖安全的基本保证,应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支护专项设计。
高大模板支架持续发生坍塌事故给租赁行业敲响警钟原北京建筑工程院王绍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是由①48X3.5脚手架钢管和与之配套的扣件组合而成,具有施工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在我国建设施工中占有绝对的主流地位。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中也被广泛使用。
所谓“高大模板支架”,按建设部(2004) 213号文中规定:水平混凝土构件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称之为高大模板工程。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仍将是建筑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流支架形式。
近几年来,国内所发生的高大模板支架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也都出在这种模板支架上°1.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案例现将我国自2000年10月25日至2007年9月6日近7年期间高大模板支架持续发生坍塌事故的案例,简介如下:案例1 : 2000年10月25日,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施工过程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大演播厅总高38m、面积624m2),造成6人死亡,门人重伤,24人轻伤。
案例2 : 2002年7月25日,某大学新校区歌剧院施工中,在浇筑屋面结构(净跨18m,净高21.8m)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24人被压,造成4人死亡,20 人受伤。
案例3 : 2003年2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UT斯达康杭州研发生产中心工程施工中,在浇筑门厅(结构高度为28.1m,净跨24m)混凝土时,发生模板支架坍塌,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案例4 : 2003年3月12日,在施工整染车间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案例5 : 2004年1月15日,南京赛虹桥立交桥,当施工人员在立交桥东延中华门段高架桥浇注水泥桥面时,近百米的桥面突然发生支模架整体坍塌,造成正在施工的数十名工人受伤。
案例6 : 2004年2月26日,河南省某工地在浇筑跨度15m、宽8m、高15m的办公楼大门檐顶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系统发生坍塌,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
2019安全生产月6月发生49起事故死51人!高处坠落是管理的重点按事故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49起,占事故总数的54,4%;坍塌事故12起,占事故总数的13,3%;物体打击事故10起,占事故总数的11.1%;机械起重事故8起,占事故总数的8.8%;其他事故10起,占事故总数的11.1%;触电事故1起,占事故总数的1.1%;按死亡人数划分高处坠落事故死亡51人,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51,5%;坍塌事故死亡18人,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8.2%;物体打击事故死亡10人,占事故总数的10.1%;机械起重事故9人起,占事故总数的9.1%;其他事故10起,占事故总数的10.1%;触电事故1起,占事故总数的1.0%;事故分析中,请君稍后从上述数据可见,无论是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高处坠落都是名副其实的“事故王”。
也就是说坍塌事故区别于其他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触电事故虽位于建筑业五大伤害之列,但由于“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实施,触电事故很少发生。
防高处坠落事故,是安全管理不变的重点防基坑坍塌事故,是安全管理永恒的主题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是规避触电事故的最有效途径2019-06-30 19:59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集宁区阳光城项目C11#楼,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2019-06-30 17:30,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碧桂园·中环壹号,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
2019-06-30 09:1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阳光城·丽景公馆3#4#5#楼,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
2019-06-29 21:26,甘肃省嘉峪关市市辖区,嘉峪关市润泽公馆四期28号楼项目,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死亡1人。
2019-06-29 17:1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乐歌吴江新建仓储项目工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
2019-06-28 17:2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宁夏宏源新材料有机颜料项目粗品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
2005年矿难事故一览2005年1月7日河南省渑池县矿难4死。
2005年1月12日河南省宜阳县矿难10死10伤。
2005年1月16日重庆南川市矿难12死。
2005年1月21日辽宁省调兵山市矿难9死4伤。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矿难213死1失踪。
2005年2月17日云南省富源县矿难24死14伤3人失踪。
2005年2月26日重庆市铜梁县矿难2死2伤。
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发生矿难,28人遇难,69人生死不明。
2005年3月10日,山西灵石发生矿难,6人遇难。
2005年3月14日,黑龙江七台河发生矿难,18人遇难。
2005年3月17日奉节县苏龙寺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9名矿工遇难。
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72名矿工遇难。
2005年4月5日重庆合川矿难确认23人死亡。
2005年4月24日吉林市蛟河奶子山腾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0人失踪。
2005年5月12日,四川攀枝花金江畔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2005年5月16日内蒙古煤井爆炸,造成5人死亡、7人重伤。
2005年5月19日河北省承德市暖儿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45人死亡5名被困。
2005年6月8日娄底市资江煤矿303采区四石门发生瓦斯爆炸21人遇难。
2005年6月22日繁峙县义兴寨金矿松洞沟零号脉王全全洞发生爆炸,造成矿井下37人死亡。
2005年7月11日新疆阜康矿难83名矿工遇难。
2005年7月14日广东兴宁矿难16名矿工遇难。
2005年7月14日奉节金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3人死亡。
2005年7月19日陕西铜川市瓦斯爆炸26名矿工遇难。
2005年8月1日,四川大竹县田坝煤矿发生透水事故5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
2005年8月2日河南省禹州市兴发煤矿矿难26人遇难。
2005年8月3日,邯郸县康庄乡桃顶山煤矿井下发生特大火灾事故,13名矿工全部丧生。
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工人被困井下。
2013年全国重特大安全事故通报1、1月3日4时30分,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金源煤矿发生透水瞒报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
2、1月7日,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寺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
该矿为建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2005年8月1日开工建设,事故发生前各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该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6.37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1.02立方米/吨,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该矿15112工作面在切巷施工顶板锚索钻孔时,钻杆穿过上部积聚瓦斯的内错尾巷密闭区域,因钻杆接头断裂,钻杆断裂两端接触面旋转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1月12日,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龙煤矿发生一起较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8人死亡。
该矿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6.79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52立方米/吨,属高瓦斯矿井。
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该矿3431B掘进工作面布置不合理,位于上部煤层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周边应力集中区影响范围内,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煤层合层没有进行超前探测,防治冲击地压措施落实不到位,3431B掘进工作面所在区域发生冲击地压,造成工作面迎头50米范围内煤壁发生位移,巷道严重变形,并伴随大量瓦斯涌出,致使作业人员被埋和窒息死亡。
4、1月14日20时许,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县境内,吉林老金厂金矿股份有限公司西坑井下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28人受伤。
5、1月15日12时,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章党煤矿副井距井口70米左右处,发生冒顶事故,截至17日16时30分,造成3人死亡。
6、1月18日,贵州省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金佳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约1571吨,突出瓦斯量约33.11万立方米,造成13人死亡、3人受伤。
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2.69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2.70立方米/吨,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全国安全事故案例汇集(整理:吴建军)2010年-2011年目录1.济南市通报四起工程安全生产事故 (2)2.四川乐山1家水泥厂发生垮塌事故致1死4伤 (4)3.“惊魂”天津工地塔吊断臂被困人员2死2伤 (5)4.济南3天内热死8名工人 (6)5.茂湛铁路茂名段发生重大崩塌传死伤十几人(图) (7)6、兰渝铁路山体垮塌5名重庆工人被埋3人亡 (9)7、黄江一工地发生爆破事故致3人死亡 (10)8、滨州一在建工地发生垮塌事件2人身亡6人受伤 (12)9、长春一建筑工地塔吊倒塌4人死亡1人受伤 (13)10、广东电白县一私炮窝点爆炸致2死16伤 (13)11、北京亦庄一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死39伤 (15)12、银川:违规拆卸设备垮塌3人丧生 (16)1.济南市通报四起工程安全生产事故作者:济南时报新闻来源:济南时报点击数: 57 更新时间:2010-8-5 在昨天举行的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市城乡建设委通报了近期发生的4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处理调查结果。
昨天,施工人员在京沪高铁济南黄河大桥段铺设铁轨。
我市要求全力保障施工安全。
事故发生后隐瞒造假事件:7月10日,历城区宝世达住宅楼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塔机吊装作业时,发生一起塔机倾倒事故。
事故发生后,工程相关责任单位未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在建设主管部门得知信息后进行调查时,有意隐瞒事故情况并向建设主管部门出具伪造的《建筑起重机械监督检查通知书》。
责任方:施工单位济南建工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倾倒塔机产权单位济南鼎泰诚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济南市历城区建设工程监理服务中心。
该事故是因工程施工单位、塔机产权单位、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监督防范不到位所引发的。
处理结果:建议省建管局给予济南建工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天的处罚。
自即日起济南鼎泰诚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停业整顿90天,整顿期满经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检查验收后,方可恢复租赁活动。
keep trying no matter how hard it seems. it will get easier.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兰新铁路小平羌隧道“4.20”坍塌事故2011年4月20日4时05分左右,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兰新铁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隧道出口掌子面,喷浆作业时拱顶突然发生坍塌,12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死。
构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
(一)事故发生经过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经领工员王伟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班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
4月20日4时05分,带班员陈吓文出去组织后续施工材料,当走到距离作业面约40米处时突然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看见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发生了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跨,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兰新线甘青项目部三工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坍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
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
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
(二)直接原因1、小平羌隧道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构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2、施工单位在4月4日塌方后,依四方商定的会议纪要作为技术交底内容,未单独编制塌方处理方案且未向监理报验,已塌方段施工处理缓慢,在4月5日至19日仅完成初期支护,未及时对上部空腔进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没有形成有效抵抗塌方冲击荷载的结构体系。
3、由于4月4日塌方处理施工进度缓慢,拱顶空腔围岩临空暴露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上部围岩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引起岩体失稳,导致DK349+055-DK349+035段拱顶围岩发生整体坍塌。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章模板坍塌事故案例(4)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章模板坍塌事故案例案例二十二:山东省淄博市“09.30”模板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2006年9月3O日,淄博市某碳酸钙厂二次混料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71万元。
.该工程主体是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长22m,宽12m,高13m,屋面设计标高13.lm。
屋面是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由主梁(400mm X 1400 mm)、次梁(250 mm X 500 mm)和板(1OO mm)组成。
标高7.6m以下部分的立柱、梁,已于9月5日浇筑完成。
二次混料室满堂架体的模板支撑系统,由施工员组织人员搭设。
2006年9月29日晚开始浇筑二次混料室标高7.6m以上部分。
浇筑完柱和梁后,又由北向南浇筑板。
9月3O日凌晨,当板浇筑到一半的时候,施工面突然出现塌陷,浇筑完的柱、梁和板由北向南全部坍塌,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坠落到地面,被混凝土、脚手架等埋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施工员2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理等单位受到罚款、降低资质等级的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二次混料室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不合格,是造成这一事故的的直接原因。
(1)搭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部分立杆间距过大,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模板体系设计的有关要求;二是同一高度立杆接头过于集中;三是立杆底部底座或垫板不符合规范要求;四是立杆纵横向拉接不符合规范要求;五是没有按规范要求设置纵向和水平剪刀撑;六是整个支撑体系与7.6 m以下部分的立柱、梁没有连接。
(2)模板支撑系统使用的管材、扣件存在质量缺陷,外观尺寸和强度要求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要求。
甘肃省兰州市“08.31”模板坍塌事故一、事故简介
2OO6年8月31日,甘肃省兰州市某科技园区会所建筑工程中厅屋面板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3
人死亡、4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4.5万元。
该工程系园区会所,为地下1层,地上3层的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900㎡。
事故发生的部位是会所中厅,中厅顶板距底部高度为12m,顶板总浇筑面积为282㎡。
8月31日21时左右,施工单位在浇筑会所中厅上方顶板混凝土过程中,屋面梁板、模板和架体等突然坍塌,使现场作业的11名施工人员随其坠落。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劳务分包
队副队长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副经理兼项目
经理、总工程师、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等9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吊销执
业资格、罚款等行政处罚和撤职、记过等处分;施工、建设、监理
等有关责任单位分别受到相应行政和经济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该工程施工前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实际作业中也未按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未认真组织验收,致使搭设不合格,支架步距和立柱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正在浇筑的模板受力不均而坍塌。
(2)模板支撑系统缺乏剪刀撑和其他的拉结系统。
剪刀撑是限制其发生水平位移变形必要措施。
如此高度的架体,按要求应同时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以保证模板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
现场实际模板支撑架体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设置不足,与结构柱体之间的拉结数量也不足。
(3)立杆的搭接和固定方式错误,顶部立杆按标准要求应采取对接方式,而实际部分立杆采用了搭接的方法,使立杆不能很好地传力,并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
此外,模板支撑架体缺少扫地杆。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违规组织工程建设。
建设单位违反《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未进行开工前安全条件备案的情况下,强令施工单位开工;未按规定支付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措施费用,致使施工单位难以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2)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中,发现模板有局部塌陷时,未采取任何应急措施,盲目派人进行加固处,导致事故严重程度上升。
(3)违规施工,冒险蛮干。
施工单位施工前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作业时也未按已有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随意蛮干,对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也未认真组织验收,导致其严重违反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O 一2001中的规定,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需要。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施工单位未按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随意蛮干。
搭设模板支撑系统使用旧钢管时控制不严,存在壁厚减小等缺陷;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由南向北进行,未按施工方
案要求从中间向四周浇筑,造成模板支撑架体偏心受压,整体不稳;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
(5)监理单位不负责任,工作严重失职。
该项目监理单位未认真贯彻
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放松对施工现场的监理。
在未经专家对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的情况下签字
认可;对搭设不合格的模板支撑架体现场验收签字认可,且签字人
员不具备监理工程师资格。
旁站监理严重不到位,事故发生时,在
作业区无监理人员。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的。
为吸取这次事故
的沉痛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责
任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未执行施工方案,违反标准规范支搭脚手架而引发的
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建设单位违法开工建设、施
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违章冒险蛮干、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职责等
问题。
我们应认真吸取教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方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工程建设,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管理不严、安全意识淡薄的状况,确
保生产安全。
这起事故中,建设单位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违规开工建设,疏于管理,项目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监理单位疏于管理、施工关键
时刻脱岗、无证上岗。
2.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
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开展安全生
产检查,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
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自我防护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杜绝“三违”现象。
3.施工单位要强化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及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对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必须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方案施工;要加强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接底双方应签字确认;加强对施工设施、自有和租赁的施工机具、起重机械、防护用品进入现场前的检查验收和重要环节的控制。
4.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
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制,督促企业搞好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