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PPT
- 格式:ppt
- 大小:365.50 KB
- 文档页数:14
《量的计量、分数初步认识》回顾整理一、整体回顾二、系统梳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公斤、斤)(一)克、千克、吨:(1)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符号g表示。
(2)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符号kg 表示。
千克又叫公斤。
(3)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1千克=1000克=1公斤=2斤 1吨=1000千克500克=1斤 1吨=1000千克=1000公斤=2000斤(二)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分针走一圈是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时针正好走大格,是小时。
1小时= 分秒针走1小格就是秒。
1分=秒时针过了8,分针走了30个小格,就是时分, 也可以写成图形与几何部分回顾整理一、整体回顾关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这学期都学习了哪些? 认识方向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 )方向。
老年公寓在牡丹亭的()方向。
(1)长方形的周长=长×2 + 宽×2 或: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2)正方形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长=周长÷4一、整体回顾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验算方法:乘法的验算方法:积÷其中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时: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3.每瓶可乐6元,每箱24瓶。
拿150元钱买一箱,还剩多少钱?4.一共有438名同学参观恐龙馆每批进馆人数不超过96人。
如果一天只能安排4批同学参观,这些同学一天能参观完吗?5.已经装了25盒,还有180个没装。
临朐县东郡小学教师单元备课执教内容:第一单元备课人:刘玉云
备注:
1、本备课设计本着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发挥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教学共案由主备人整理,必须先周备课,可用电子稿。
教研组长审核后下发各学科教师,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案补充与修改。
个案补充与修改一律用规范字手写,避免雷同现象发生。
2、备课表内一律用宋体,字体大小及行距依每课内容多少和纸张合理设置,第二页可加附页。
3、主备人、执教人必须认真负责,确保备课质量。
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按教学常规检查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常用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课时分配:2课时(新授)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