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30
机泵维修钳工培训讲义第一部分:机泵基础知识1. 机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机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设备,主要由电动机、泵体、叶轮、机械密封和支撑结构等部件组成。
根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泵可分为离心泵、排污泵、螺杆泵、自吸泵等类型。
2. 机泵的工作原理机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内产生压力,然后向输送管道输送。
泵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和磨损,所以需要定期维修和保养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3. 机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机泵的常见故障包括:泵体漏水、泵轴卡死、泵泄漏、泵声音大等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密封件、清理泵内杂物、调整轴承间隙等。
第二部分:机泵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1. 维修工具机泵维修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扳手、梅花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量具等。
2. 维修设备机泵维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包括:压力表、温度计、振动仪、喷砂机、电动工具等。
第三部分:机泵维修的基本流程1. 维修前准备(1)确认维修内容和维修工具、设备。
(2)查看维修手册,了解机泵的结构和维修步骤。
2. 拆卸(1)将机泵固定在工作台上,拆卸相关零部件。
(2)在拆卸时,要注意保护好机泵的密封面和轴承。
3. 检查(1)清洁机泵内部零部件,检查叶轮、轴承、密封件等是否有损坏。
(2)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机泵的性能检测,了解故障原因。
4. 维修(1)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修,更换损坏部件。
(2)调整叶轮和轴承的间隙,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行。
5. 装配(1)清洁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安装新的密封件和轴承。
(2)注意装配顺序和装配质量,保证机泵的使用寿命。
6. 调试(1)重新组装好机泵后进行试运行,观察机泵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泄漏。
(2)根据试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机泵的性能达到要求。
第四部分:机泵维修的安全注意事项1. 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2. 严禁单人操作,采取合理的工作分配。
3. 维修过程中要注意机泵内的残余液体,避免造成意外。
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第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金属材料分类1、黑色金属(1)、钢a、碳素钢b、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磁钢)}(2)、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2、有色金属(铝、铜、锡、铅、锌等及其合金)二、材料的力学性能1、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负载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2、塑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3、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洛氏硬度、布氏硬度)4、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三、热处理分类1、普通热处理(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800~940℃),经过较长时间的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炉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正火:是退火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是正火加热温度高,冷却速度快(采用空气冷却)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但处理后的强度、硬度较高。
(3)淬火:钢加热到硬顶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水、盐水或油等介质中冷却的一种处理工艺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4)回火: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保温时间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
目的:保证钢的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生产中把淬火后接着进行高温回火称调质处理2、表面热处理(1)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感应加热淬火)(2)化学热处理a、渗碳:将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放入渗碳介质中,通过加热和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目的:提高表面硬度b、渗氮: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并与钢中的某些元素形成氮化物(主要加工精密零件)。
目的: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热硬性和疲劳强度c、液体碳氮共渗:钢表面同时渗入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过程目的:提高耐磨性和硬度d、发黑: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与基体牢固结合的薄膜。
(膜式黑色、红棕色或蓝黑色)目的:金属起防锈作用;增加表面的美观光泽;减小工件中的内应力。
投影 -投影线(:视图 1 一 1 正投影第一部分初级机修钳工知识要求第一章初级机修钳工基本知识第一节识图知识一、正投影的基本概念1.投影法日光照射物体,在地上或墙上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
一组互相平行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正投影的投影图能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如图1 一 1所示。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工)三视图的形成图1 一2"所示,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使物体上的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面,然后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得到的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
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是向正前方投影,在正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是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是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在三个投影面上得到物体的三视图后,须将空间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展开摊平在一个平面上。
展开投影面时规定:正面保持不动,将水平面和侧面按图 1 一2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90。
得图1 一2^。
为使图形清晰,再去掉投影轴和投影面线框,就成为常用的三视图,如图1 一23 所示。
投影规律1〉视图间的对应关系从三视图中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投影规律: 主视图、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并且对正; 主视图、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并且平齐; 俯视图、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宽度相等。
归纳起来,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如图1 一3所示。
2〕物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物体各结构之间都具有六个方向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图1 一1。
机修钳工基础培训讲义目录第一章通用基础理论知识第一节识图基础知识……………………………………………………………………………( 3 )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3 )第三节形位公差……………………………………………………………………………………( 5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 5 )第二章钳工基础实际操作第一节钳工入门……………………………………………………………………………………( 8 ) 第二节钳工常用设备………………………………………………………………………………( 9 )第三节钳工常用的工、量具………………………………………………………………………( 12 ) 第四节划线入门……………………………………………………………………………………( 12 )第五节划线工具及使用方法………………………………………………………………………( 14 ) 第六节划线方法................................................................( 18 ) 第七节锯削入门……………………………………………………………………………………( 19 )第八节锯削工具……………………………………………………………………………………( 20 )第九节锯削操作方法………………………………………………………………………………( 22 ) 第十节锯削工艺……………………………………………………………………………………( 25 ) 第十一节錾削入门…………………………………………………………………………………( 26 ) 第十二节錾削工具……………………………………………………………………………… ( 26 ) 第十三节錾削操作方法………………………………………………………………………… ( 29 ) 第十四节錾削工艺……………………………………………………………………………… ( 31 ) 第十五节锉削入门……………………………………………………………………………… ( 33 ) 第十六节锉削工具……………………………………………………………………………… ( 34 ) 第十七节锉削操作方法………………………………………………………………………… ( 37 ) 第十八节锉削工艺……………………………………………………………………………… ( 40 ) 第十九节锉刀使用规则………………………………………………………………………… ( 43 ) 第二十节钻孔……………………………………………………………………………………… ( 45 ) 第二十一节扩孔………………………………………………………………………………… ( 48 ) 第二十二节锪孔………………………………………………………………………………… ( 49 ) 第二十三节铰孔………………………………………………………………………………… ( 51 ) 第二十四节攻丝………………………………………………………………………………… ( 55 ) 第二十五节套丝………………………………………………………………………………… ( 60 )第一章通用基础理论知识第一节识图基础知识1.1图样的定义1.2图样的种类1.3三视图的定义1.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1.5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四项内容:1.5.1一组图形(包括视图、剖视、剖面);1.5.2完整的尺寸(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1.5.3技术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1.5.4标题栏(名称、材料、数量、比例)。
机修钳工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知识一、日光照射物体,在地上或墙上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一组互相平行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成为正投影。
二、三视图1、(1)正投影面:正立位置的投影面,V面;主视图:从前向后在V面上的投影。
(2)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H面;俯视图:从上向下在H面的投影。
(3)侧投影面:侧立位置的投影面,W面;左视图:从左向右在W面的投影。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归纳为:(1)主、俯视图:长相等,长对正;主、左视图:高相等,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宽相等;(2)总结出三视图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总之,以主视图为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存在“近后远前”的方位关系。
三、剖视图的种类按剖切的范围,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1、全剖视图(1)概念: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2)应用:表达内形比较复杂、外形比较简单或外形已在其他视图上表达清楚的零件。
(3)注意:因剖视图已表达清楚机件的内部结构,其它视图不必画出虚线。
2、半剖视图(1)概念:当零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可以对称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
(2)应用:由于半剖视图既充分的表达了机件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所以常采用它来表达内外部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
当机件的形状接近于对称,且不对称的部分已另有图形表达清楚时,也可以画成半剖视图。
(3)注意:a、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应是对称心线(细点画线),而不应画成粗实线,也不应与轮廓线重合;b、机件的内部形状在半剖视图以表达清楚,在另一半视图上就不必再画出虚线,但对于孔或槽等,应画出心线的位置。
3、局部剖视图(1)概念:用剖切平面局部的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
(2)注意:a、已表达清楚的结构形状虚线不再画出。
b、局部剖视图用波浪线分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能超出实体轮廓线,也不能画在机件的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