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章抽样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31
社会研究方法代码:03350讲师:欣欣老师第三节 概率抽样03第四节 样本规模04第五章 抽样第一节 抽样的概念与程序01第二节 非概率抽样02第一节 抽样的概念与程序P86. 抽样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
研究者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选取过程叫做:抽样。
抽样方法分为两类:非概率抽样,不科学,主观性强,无法估算误差,出错几率大,无法推论全体。
概率抽样,科学,不带主观因素,能精确估算误差,出错概率小,可以推论总体。
二、抽样的有关术语P87.1.总体、样本、元素(1)总体:全体研究对象(2)元素:每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3)样本:调查的对象加总。
例子:广州市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总体:高中生元素:小明样本:小明、小李、小红2.抽样框和抽样单元P88抽样框:研究者先找到一份近似涵盖所有总体元素的名单,从中抽取部分元素, 这份名单被称为抽样框。
如,调查某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框就是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
3.参数值、统计值和抽样误差P89参数值:总体情况,未知的。
统计值:样本的情况,已知的。
抽样误差:参数值与统计值之间的差异,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
例子:参数值:某城市中吸烟人口的平均年龄(未知)统计值:通过对样本调查资料的统计所得到的被调查吸烟者的平均年龄(已知)抽样误差=参数值-统计值P90.抽样的步骤:①设计抽样方案;②抽取样本;③评估样本。
一、设计抽样方案,包括:(多选、论述题、应用题)①界定总体,即对抽样总体的范围和特征加以明确说明。
②介绍抽样框的具体内容,即给目标总体下一个操作化定义。
③确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即样本规模的大小。
④根据不同的目标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二、抽取样本抽样人员按照抽样方案中选定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实际抽取总体元素,构成样本。
三、评估样本样本抽出后,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类误差情况的检验和评估,以防止由于样本偏差过大而导致对总体推断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