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2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9 MB
- 文档页数:40
第6章 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电介质”一词,概括了范围很广的材料。
具有介电常数的任何物质,都可以看作是电介质,至少在高频下是这样。
电介质系指在电场作用下,能建立极化的一切物质。
当在一个真空平行电容器的电极板间嵌入一块电介质时,如果在电极之间施加外电场,则可发现在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电荷,即正极板附件的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负电荷,负极板附近的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正电荷,这种表面电荷称为感应电荷,也称束缚电荷。
束缚电荷不会形成漏导电流。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称之为电介质的极化。
电路中的电容器c 包含几何的和材料的两种因素。
对以上真空平行电容器C 0=dA ε0 式中A 为面积,d 为板极间距,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F/m (法拉/米)。
如果在真空电容器中嵌入电介质,则 C= C 0×r C εεε00= 式中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r称相对介电常数。
由以上两式不难推出,ACdC C r ⨯==001εε εr 反映了电介质极化的能力。
本章讨论无机材料最一般的介电性能,包括介质的极化、介质的损耗、介电强度,着重讨论这些参数的物理概念及其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6.1 介质的极化一、极化现象及其物理量介质最重要的性质是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够极化。
所谓极化,就是介质内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荷重心的分离,从而转变成偶极子。
在电场作用下,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内短程移动,组成一个偶极子(图6.1)。
设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位移矢量为l ,则定义此偶极子的电偶极矩ql =μ,规定其方向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即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外电场E 的方向一致。
如果介质中含有极性分子,则这些极性分子都可看作偶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发生转向,转向的结果是每一个极性轴趋于电场方向,所以每一个偶极子的电偶极矩μ应看作原极性分子偶极矩在电场方向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