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前50名图书馆信息
- 格式:docx
- 大小:16.65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中国最大的图书馆。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中国国家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
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历史沿革晚清时期1909年9月9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调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书,以及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
京师图书馆成立后,缪荃荪首任监督。
江翰、夏曾佑、梁启超等先后任馆长。
鲁迅等知名学者为它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
尽管清政府及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图书馆的经费,但京师图书馆古籍馆藏丰富,同时因接受全国缴送而具有国家馆地位,它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
1916年,教育部饬京师图书馆,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庋藏,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民国时期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同年7月,国立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隶属大学院。
为解决经费问题,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谈判并签定协议,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基会属下的北海图书馆于1929年8月合并。
合并后,馆名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直接接受南京政府教育部和中基会合组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领导。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我国有10大最大的图书馆,来了解看看。
第一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1059.8万册,1910年建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册的图书馆之一。
1988年建成的这座新型的、现代化的新馆,坐落在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
这是我国、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图书馆之一。
第二名:上海图书馆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位于南京西路325号。
截至2007年底(以下数据均以此为期限),馆藏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54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其中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盛宣怀档案”17.8万件。
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第三名:南京图书馆藏书683万册,1907年建馆。
南京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11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第四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图书馆,科学院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工作者向往的智慧驿站、科学殿堂。
馆藏总量达520万件。
是集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和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型国家科学图书馆。
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
中心现有在岗职工210余名,引进“百人计划”、“文献情报系统优秀人才”各1名;有博士10名,硕士27名。
[4] 第五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370万册,1899年建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
1.北京大学图书馆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博士捐资兴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
新馆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新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
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拥有馆舍面积10200平方米,阅览座位1000余个;现有藏书34万余册,以生物学、医学、卫生学和医药类为主;中外文期刊4000种。
2.北京吉利大学图书馆北京吉利大学图书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的吉利广场和吉利湖畔,气势恢宏,典雅壮观,其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内设自修室、报刊阅览室,社科、理科、计算机、工具书等图书阅览室,教师文库及名人赠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十余个阅览室,约3000个阅览座位。
自修室、阅览室宽敞明亮,环境舒适。
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151万余册,期刊1200种,报纸110种,数字化书刊11万册。
3.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兼顾的省属重点院校图书馆,它伴随着1995年学校的合并、建设不断发展。
现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
职能机构有:采访编目部、信息技术服务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办公室。
设有阅览、自修座位5915个。
截止2007年6月30日,藏书总量433.0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4.3万册,电子图书148.77万册。
4.中山大学图书馆2004年10月,坐落在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正式启用,东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
截止到2008年12月,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535.708万册(件),其中,古籍图书近40万册;中文纸本期刊4495种;外文纸本期刊1326种;年新书刊资料增长量为21余万件。
中文电子期刊24025种;外文电子期刊24132种;中文电子图书91.11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1.220万多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4.16万片。
图书馆电子资源一览表
/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信息部
电话:64288002 邮箱:lib@
2013-6-14
目录
1、电子图书------------------------------------------3
2、中文全文数据库------------------------------------4
3、外文全文数据库------------------------------------6
4、多媒体数据库--------------------------------------9
5、图库资讯------------------------------------------12
6、财经资讯------------------------------------------15
一、电子图书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电子图书
二、中文全文数据库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全文数据库
三、外文全文数据库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全文数据库
四、多媒体数据库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多媒体学习库
五、图库资讯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
六、财经资讯访问路径:图书馆主页()→数字资源→参考数据库。
2010年第9卷第7期一、文献传递服务简介文献传递服务就是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延伸服务的最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网络条件下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
文献传递服务是应使用者对特定已确知的出版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料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与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
其中包括了返还式的馆际互借和非返还式的原文传递两种服务方式。
据记载,最早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起源于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推出的一项名为“BAKER”的服务,目的是使用户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通过广泛的途径获取文献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文献传递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无论传递的方法、手段,还是服务的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国外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文献传递机构,如: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ISI Document Solution,CARL Un-cover,UMI Infostore等。
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文献情报部门本着实现文献资源共知共享的目标,加强联合与合作,相继建立了一些网络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中“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运行最为成功的三大典型,并各具特色与优势。
下面主要对三个系统的非返还式文献传递服务进行分析比较。
二、CALIS CASHL NSTL文献传递系统概况CALIS是教育部1999年启动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
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的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