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动画概述(1)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67
计算机动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动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动画概述1.1 动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计算机动画的分类和特点2. 动画制作基本原理2.1 帧与帧率2.2 关键帧与补间动画2.3 动画序列与动画路径3. 动画制作软件介绍3.1 Adobe After Effects3.2 Blender3.3 Toon Boom Animation Studio4. 动画制作基本步骤4.1 前期准备4.2 动画制作4.3 后期合成5. 动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5.1 动画作品的类型与风格5.2 动画作品的评价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过程和动画作品。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动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动画制作心得,提高创新意识。
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教室,每台电脑安装有动画制作软件。
2. 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设备,用于展示动画作品和操作过程。
3. 网络环境,便于查找资料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独立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动画作品。
3.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动画的基本原理,并能在实际制作中灵活运用。
4. 学生能对动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教学难点:动画制作软件的高级功能和应用。
动画作品的创新和艺术表现。
动画制作的后期合成和效果处理。
七、教学安排课时: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一阶段:计算机动画概述与原理(2课时)动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动画的分类和特点第二阶段:动画制作软件操作(6课时)Adobe After Effects(2课时)Blender(2课时)Toon Boom Animation Studio(2课时)第三阶段:动画制作基本步骤(6课时)前期准备(2课时)动画制作(2课时)后期合成(2课时)第四阶段:动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2课时)动画作品的类型与风格动画作品的评价标准第五阶段:实践与创作(4课时)学生动手制作动画(2课时)学生交流与展示(2课时)八、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动画教程2. 课件: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演示和动画作品示例3. 视频资源:动画制作的教程和优秀动画作品4. 网络资源:动画制作的素材和参考资料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动画的兴趣。
第1章计算机动画概述对于许多人来说,计算机动画基本上等价于那些大银幕上的故事,如《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或者说事实上只有一部分计算机动画是在好莱坞这样的地方完成的。
对于星期六早晨播放的那些卡通片而言(美国电视频道通常在星期六早晨播放预定的动画节目),它们很有可能完全是使用计算机来生成的。
计算机游戏同样受益于各种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并且已经成为计算机动画技术研发的主要驱动力。
实时的、性能驱动的计算机动画已经在SIGGRAPH①上提出,并应用在《芝麻街》(Sesame Street,一个风靡美国的儿童电视节目)上。
台式计算机的动画制作已经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开销水准上,而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动画设计也有各种规程可循。
使用数字模拟技术来完成飞行员、SW AT反恐小组的训练项目,以及核反应堆的模拟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这种种应用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它们的成本、画面要求质量,以及可用的交互行为的种类和数量。
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会列举某一个应用领域的优势与不足,而是向读者介绍所有这些案例当中,计算机动画的算法实现和相关技术的使用。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动画,指的是各种基于计算机实现的运算,其目的是产生多幅图像以构成对运动的感知。
本书的重点在于三维图形数据的处理算法和相关技术。
总的来说,任何可以被改变的数据量都可以被动画化。
某个对象的位置和方向显然都是动画的组成元素,而以下这些内容同样可以构成某种形式的动画:物体的形状、着色参数、纹理坐标、光源的参数,以及摄像机的参数等。
对于计算机动画的技术而言,通常有3种运动控制的实现方式。
●艺术动画(artistic animation),设计者需要全力负责运动的制作过程。
艺术动画的构建基础是插值技术(interpolation)。
●数据驱动的动画(data-driven animation),此时我们需要将各种即时录制的运动过程数字化并且映射为图形对象。
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动画(一)计算机动画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产生的动画效果,它为电影、电视、游戏、广告等传媒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已经成为了现代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计算机动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虽然还十分落后,但已经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绘制出二维图像。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图像的分辨率和细节都不断提高,计算机动画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目前,计算机动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产生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概念设计、角色建模、场景设计、材质贴图、灯光设置、动画绑定、运动捕捉、渲染和后期制作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艺术造诣,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计算机动画作品。
计算机动画在广告、电影、游戏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教育和科学领域,例如在医学领域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病理过程,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总之,计算机动画已经成为了现代传媒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它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更加丰富、逼真的视觉体验。
计算机动画(二)计算机动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需要技术人员的配合,还需要艺术人员的创造力。
计算机动画的核心是图形学,它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算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预备、制作和后期制作。
前期预备包括创意构思、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等工作,它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制作阶段是制作人员按照预设计划进行角色建模、场景构建、材质贴图、灯光设置、动画绑定、运动捕捉等一系列技术操作。
后期制作主要是对制作出来的动画进行渲染效果的优化和调整,并完成其它包括音效、配乐、字幕等无法在制作阶段完成的工作。
计算机动画在应用方面,最为广泛的就是电影、电视剧、广告等。
目前,许多好莱坞巨制电影都采用了计算机动画技术,例如《阿凡达》、《猩球崛起》等。
计算机动画基础知识计算机动画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的过程,包括建模、动画制作、灯光效果、材质贴图等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广告宣传等领域。
以下是计算机动画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3D建模3D建模是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基础。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空间分为三维坐标系,即X轴、Y轴和Z轴。
3D建模就是利用这个坐标系来绘制三维图形。
常见的3D建模软件有3D Studio Max、Maya、Blender等。
建模的过程包括选择所需要的立体图形、构建虚拟的三维模型、调整模型的形状和比例,以及添加纹理等。
建模是一项艺术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艺术家或设计师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动画制作旨在通过呈现一系列连续的图像(也称为“帧”)来创造一种连续的动态效果。
通常情况下,每秒钟播放的帧数为24帧。
动画制作的过程包括创建场景、拍摄镜头、添加角色及其动作、调整灯光效果和材质贴图等。
动画制作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动画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三、灯光效果灯光效果是决定计算机动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个好的灯光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生动,反之则缺乏真实感。
灯光效果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灯光类型、调整灯光强度和颜色、确定灯光照射的位置和角度,以及调整阴影等。
四、材质贴图材质贴图是为了使计算机制作的图像看起来更加真实,常常会在图像表面贴上各种材料的外观贴图。
常见的材质包括木材、金属、纸张和布料等。
材质贴图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材质类型、粘贴材质贴图,以及调整贴图的大小和颜色等。
五、特效制作特效制作是计算机动画中特殊效果的制作,如爆炸、火焰、水面波纹等等。
这些特效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特效制作的过程包括选择特效类型、添加特效素材、调整特效参数、以及调整特效的时序等。
六、总结计算机动画制作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包括三维建模、动画制作、灯光效果、材质贴图和特效制作等。
计算机动画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动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精彩绝伦的电影特效到引人入胜的电子游戏,从生动有趣的教育软件到吸引眼球的广告宣传,计算机动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表现力征服了观众的眼睛和心灵。
计算机动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创建和生成动态的图像序列,从而展现出连续的运动和变化效果。
它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演进。
早期的计算机动画技术相对简单,主要基于一些基本的图形绘制和变换算法。
那时候,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限制,动画的效果往往比较粗糙,色彩单一,动作也不够流畅自然。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处理器性能、图形显卡能力以及存储容量等方面的巨大提升,为计算机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现如今,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前期策划,这一阶段需要明确动画的主题、风格、故事情节以及预期的观众群体等。
接下来是角色设计和场景构建,动画师们会运用各种专业软件,通过手绘、建模等方式创建出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和背景环境。
在模型创建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材质和纹理的绘制,以使角色和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生动。
动画的核心环节是关键帧的设定和动画曲线的调整。
关键帧就像是动画中的重要节点,确定了角色或物体在特定时刻的姿态和位置。
而动画曲线则控制着关键帧之间的过渡,决定了运动的速度和节奏。
通过精心调整动画曲线,可以让角色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
在动画制作中,物理模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例如,模拟物体的重力、碰撞、弹性等物理特性,能够让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更加符合真实世界的规律,增强动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渲染则是将制作好的动画场景和角色转化为最终可见的图像的过程。
在渲染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照、阴影、反射等因素,以营造出逼真的视觉效果。
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特别是对于高质量的动画作品。
计算机动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计算机动画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动画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流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基本的计算机动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动画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流程,包括场景设计、角色设计、动画制作等方面。
3.基于Maya软件的计算机动画制作实践。
三、教学流程1. 计算机动画的概述1.1 计算机动画的定义计算机动画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形成连续、逼真的动态影像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集电脑绘图、计算机模拟、图像处理和动态图象合成等技术于一体的数字艺术形式。
与传统手绘动画相比,计算机动画具有操作灵活、制作快捷、效果逼真等特点。
1.2 计算机动画的特点1)计算机动画具有逼真的效果,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实现更为精细的画面和动态效果。
2)计算机动画制作速度快,可以快速创建3D模型、贴图和特效,方便制作实验和预览,提高制作效率。
3)计算机动画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影、广告、游戏、建筑等等,所以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3 计算机动画的应用领域1)电影和电视节目:常用于特效、CGI等方面的制作。
2)广告:可以制作产品特效或广告宣传片等。
3)游戏:动态游戏场景、人物等。
4)建筑:可以使用计算机动画制作建筑模型以便于设计和展示。
2. Maya软件基本操作2.1 Maya软件介绍Maya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个三维计算机图形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主要用于电影、电视、游戏和建筑等领域。
2.2 Maya软件的基础知识Maya界面的布局:包括视图窗口、属性编辑器、时间轴、主菜单、工具栏、状态行等。
2.3 Maya软件基本操作1)选择物体:可通过拖动鼠标进行选择。
2)移动物体:按住W键,选择移动工具,鼠标拖动。
3)旋转物体:按住E键,选择旋转工具,鼠标拖动。
4)缩放物体:按住R键,选择缩放工具,鼠标拖动。
2.4 Maya软件的基本设置Maya软件可以进行各种设置,如单位、键盘快捷键、工具设置等。
计算机动画设计Computer Animation Design李剑敏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animation@403007871@第一章动画概论本章内容:●动画的概念●动画发展历史●动画基本原理●动画分类与特点●二维动画流程●三维动画动画的本质运动是动画的本质-动画艺术家约翰·哈拉斯1.创造性地塑造各种形象及符号2.创造性地应用“动”的语言,用各种千变万化的动作来表述一切事物3.创造性地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猫与老鼠》动画的特征1.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2.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艺术3.动画属假定性艺术日本漫画风格《千与千寻》画面表现形象的假定性《怪物史莱克》动画的特征4.动画语言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4.动画的幽默5.夸张变形是动画的法宝幽默画面《阿凡提》夸张画面《猫与老鼠》动画的特征5.夸张变形是动画的法宝动画的特征5.夸张变形是动画的法宝动画的特征6.动画的拟人化手法《快乐的数字》《唐老鸭与米老鼠》动画的定义1.动画是通过对一系列单个画面连续逐格拍摄在胶片上,在播放时产生运动视觉的技术,这种视觉是通过胶片,以一定的速率放映的形式而体现出来的。
2.动画是一种动态艺术,是一系列相关画面每一格与前一格有所不同的变是化。
3.动画原本是无生命之物,经过创作者之意念或手法,而成为活生生的活动电影动画的定义(百度)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
其中,比较正式的"Animation" 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
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
第九章计算机动画学习目标了解动画的特点及其应用。
掌握动画基础知识。
掌握运用计算机制作二维、三维动画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计算机动画基础一、动画概述动画,顾名思义,即活动的图画。
在电影电视中,动画不是真人、实物的真实动作在屏幕上的再现,而是把动体的动作过程,以人为绘制的连续静态画面.通过逐格摄影、逐帧录制或储存,将图形记录在胶片、磁带或磁盘上.再以一定的速度连续地在银幕或荧屏上放映、播出或显示,使之成为活动的图画。
逐格(帧)摄制,是动画最关键的制作方法,也是动面区别于其他影视节目制作的重要标志。
由于动画是由一幅幅有顺序的人为图画,通过逐格摄制和连续播放使形象活动起来的,因此,它能使一切物象按照画者的意志活动起来,从而为想像和创造提供了广阔的表达天地。
在具有活动性和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特点的电影、电视等现代声像媒体中,动画以其生动形象和其他画面手段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
动画又称“卡通”(Cartoon),英语意为“活动的漫画”。
这一特殊的时空艺术形式,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夸张的、幻想的和虚构的事物,并能够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事物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它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被广泛运用于科教片、儿童喜爱的美术片和电视广告、片头制作等方面,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
(一)动画的产生与发展在静止的画面中,要表现出人、动物或物体的活动过程,是人们很早以前就有的愿望。
例如,在古代绘画和浮雕中,往往会发现奔跑的鹿被画成八条腿,飞翔的燕子画上六只翅膀或是跳舞的人有四条腿和四只胳膊等等,就是试图通过人或动物活动过程中的各个连续阶段来反映其运动状态的。
我国发明的皮影戏(如图9—2一1)和走马灯(如图9—2—2),使刻绘出来的形象通过人工的操纵或利用热气流的推动活了起来。
中国的这种影灯技术是当今电影的先驱。
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能使图画活动起来的旋盘(如图9—2—3)和旋筒(如图9—2—4),奠定了电影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