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干点家务活
- 格式:docx
- 大小:13.63 KB
- 文档页数:2
第 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做家务的好处,体会在做家务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
2.指导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养成勤劳、负责、自主、自立的品质。
3.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学会与家人沟通,争取做家务的机会,培养坚持做家务的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做家务的好处,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教学准备:1.桌子、抹布、蔬菜、水果、碗筷、鞋子模型、衣服、学生做家务音频资料。
课前小游戏:教学过程:师生一起伴着音乐做手指操《变变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手的话题,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新的课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初步感受做家务活的辛苦,体会爸爸妈妈每天的辛苦,从而启发他们有会为父母分担家务活的意识。
完成课前家务调查表,看一看学生在家里都会做哪些家务活呢。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家里可以用双手可以帮助家人做哪些家务,体会做家务的艰辛。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师:孩子们,刚才玩游戏开心吗?我们的小手会做游戏,带给我们许多快乐,多能干的小手呀。
我们这双能干的小手在家里还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2.师:孩子们,像扫地,洗碗,擦桌子,这些都属于家务活。
板书:干点家务活(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回忆唤醒学生对做家务的认知,引入做家务的话题。
)活动一:我做过的家务活1.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可不是普通的苹果树呢,苹果树上结的果子可是与众不同的,大家看苹果上有好多图片,是我们常做的家务活,找一找你都会做哪些家务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家务图片回忆自己做过的家务活。
)2.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家务调查表”,交流自己都做过哪些家务活,并鼓励孩子上台贴“家务小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贴红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课堂气氛高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篇Lesson 12: do some housework编订:JinTai College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干点家务活范本基础版2、篇章2:干点家务活样本标准版3、篇章3:干点家务活模板(通用版)篇章1:干点家务活范本基础版教学目标: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2、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3、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家务劳动环境小调查1、课前调查:在班内开展“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小调查”。
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相应的做家务的视频,观察其过程和步骤,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供资源。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使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所做过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感受。
环节二:我是家务小能手1、请有条件的学生拍摄自家的照片。
通过观察照片,谈话引入: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的功劳呢?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创造美。
2、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师引导台上台下的互动、欣赏点评,并相继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与技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家务活,学会合理分配家务,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务活的定义、种类、分配原则以及如何高效完成家务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年级:一年级学生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对家务活的认知和承担意识相对较弱。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务活的定义、种类和分配原则,学会合理安排家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承担家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务活的定义、种类、分配原则以及如何高效完成家务。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提高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家庭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务活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家务操作能力。
4.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家务活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家务活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务活的各个方面。
2.实物:准备一些家务工具,如扫把、拖把等,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3.家庭情境:编排一些家庭情境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务活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务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务活?家务活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家务活的种类,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具体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家务实践操作,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务活的乐趣。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篇Lesson 12: do some housework编订:JinTai College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干点家务活范本基础版2、篇章2:干点家务活样本标准版3、篇章3:干点家务活模板(通用版)篇章1:干点家务活范本基础版教学目标: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2、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3、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家务劳动环境小调查1、课前调查:在班内开展“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小调查”。
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相应的做家务的视频,观察其过程和步骤,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供资源。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使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所做过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感受。
环节二:我是家务小能手1、请有条件的学生拍摄自家的照片。
通过观察照片,谈话引入: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的功劳呢?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创造美。
2、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师引导台上台下的互动、欣赏点评,并相继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与技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点家务活》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务能力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家务劳动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对他们的家务能力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意义,学会承担家务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和意义,学会承担家务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承担家务责任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务活的种类和承担家务责任的方法,培养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家务劳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家务活的实物道具(如扫把、拖把等)。
3.小组讨论所需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务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务劳动。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家务活吗?它们是谁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务活的种类(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和意义。
同时,展示一些家务活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第12课干点家务活》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生活的实践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也可以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关乎学生的独立成长。
七八岁的儿童对家务活的热情普遍高出我们的想象,通过做家务能让学生产生参与感、担当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家庭生活带来美好,意义非凡。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2、有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愿望。
3、明白坚持主动做家务、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难点:明白坚持主动做家务、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手指操,我们来活动活动手指。
播放《神奇的手指》。
师领着生做。
二、导入三、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故事感知。
同学们的手指真灵活,今天我们就用灵活的手指来干一点家务活吧!(板书课题:干点家务活)三、活动引领老师做个小调查,在家里做过家务的同学请举手,那你们做过哪些家务?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做家务的小能手,都能帮助家长分担家务活。
活动一:我是家务小能手想不想看同学是怎样做家务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出示扫地视频1、宝贝们,你们在扫地的时候发现了那些好方法?生说并及时给与鼓励做不同的家务有不同的方法,你有什么做家务的方法?生说并及时给与鼓励同学们感觉做家务难不难?(不难只要讲究方法,动脑筋就可以把家务干得更好。
)板书:动脑筋2、师:还记得你第一次洗碗时的样子吗?你是怎么洗的?观看小朋友洗脸。
谈谈你第一次洗碗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开心?学会洗碗,就掌握了一个新的本领。
板书:长本领3、同学们有没有择过菜?你是怎样择菜的?你择过那种菜?观看小朋友择菜视频,这位小朋友在奶奶择菜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帮助择菜?因为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人帮助。
干点家务活
【学习目标】
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2.通过分享、交流和时间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3.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养成勤劳、负责、自助、自立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产生参与感、担当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能够为家庭带来美好,这一切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家务劳动情况小调查。
1.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
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1.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的功劳呢?每天怎么做到的呢?
2.你来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3.观察图片,想一想家务需要怎么做?
3.你在做家务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烦恼吗?
4.做家务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该如何去克服呢?
5.你知道怎么叠衣服吗?给同学展示你是怎么叠衣服的。
6.看看课本上的“这时怎么办”,思考以下,遇到这些事的时候该怎么做?
三、课后作业
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展示你在学校学到的家务活,并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活。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父母长辈的辛劳,知道心疼父母,学会感恩,主动承担起家务劳动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参与过家务劳动,对家务活有初步的认识。
但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明确的家务劳动观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家务劳动的意义,理解家务劳动对家庭的重要性,学会感谢和心疼父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
2.难点: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家务劳动的辛苦,学会心疼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务劳动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榜样示范法:以父母长辈为榜样,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入手,学会感恩和心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家务劳动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课堂展示。
2.道具:准备一些家务劳动的工具,如扫把、拖把等,用于实践环节。
3.家庭作业:提前设计好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家务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家务活,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
通过谈论家务劳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干点家务活》。
2.呈现(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务劳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家务劳动的过程和辛苦。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12课干点家务活一、我会空题1我们是家庭 tíng的,家里的事情就是的事,我们有责任来。
2父母、长辈bèi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爱他们,为他们做一些的事情。
3第一次洗ǐ碗wǎn,我的衣服虽然弄湿了,但是我能为家里干点家务活很。
4做家务让我动脑 nǎo筋īn、,真不错!干家务时应该会做的事情做,不会做的事情做!二、我会判断对错。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为了让妈妈少劳累èi,强强学着自己洗衣服。
)2小军只顾 gù看电视,妈妈让他买东西都不去。
)3吃完饭,小明主动帮妈妈收拾碗筷。
)4小丽认为自己还小,不用学着做家务。
)5只要用心学,很多事情都能学会做。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作为家庭成员,下列小朋友做法正确的是)。
A圆圆放学回家从不干家务活B小丽说自己学习紧张,没时间干家务活C宇航每天把自家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2扫地的正确方法是)。
A胡乱扫 B直接扫 C先洒水,后清扫3小华放学后看见妈妈在拖地,她应该)。
A不闻不问B让妈妈休息,自己拖C只顾自己去做作业四、看一看,涂一涂五、简答题你在家里喜欢干家务活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案一、我会填空1.一员自己分担家务 2回报力所能及 3开心 4长本领主动学着二、我会判断对错1√ 2× 3√ 4× 5√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1C 2C 3B四、看一看,涂一涂略五、简答题喜欢。
一是锻炼了身体,长了本领;二是学到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