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选材专题复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54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中招作文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九年级中招作文专题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九年级中招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在中考作文中表达清晰、连贯、有逻辑性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作文中展示个性和独特的观点。
教案步骤:第一步:复习作文基本知识和技巧(时间:20分钟)1. 回顾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结尾。
2. 复习作文的基本要素:标题、开头、主题句、扩展句、结尾。
3. 引导学生回顾九年级中招作文的题材和要求,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第二步:分析中考作文题型和要求(时间:10分钟)1. 分析中考作文题目的类型和要求,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2. 分析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第三步:展示优秀作文范文(时间:20分钟)1. 展示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范文,让学生对优秀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分析范文的优点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练习写作技巧(时间:30分钟)1. 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3.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示个性和独特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第五步:互评与讨论(时间:20分钟)1. 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议。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时间: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作文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案评估:1. 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互评,评估学生对九年级中招作文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评估学生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识和改进意识。
教案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2. 提供更多的写作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习作复习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提问: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收获?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针对写作方面,教师讲解和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描写、抒情、议论等,并指出这些技巧在作文中的应用。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亮点,如构思、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讲评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和分析。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3. 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期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的水平。
3.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作文内容专题训练教案初中语文作文内容专题训练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作文内容专题训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作文内容专题训练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
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
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
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
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08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
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
中考语文作文选材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选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3. 通过对典型例文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各种选材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选材的基本原则:真实、典型、新颖、有趣。
2. 作文选材的方法:从生活中选材、从阅读中积累、从想象中创造。
3. 选材技巧的运用:对比、象征、寓言、抒情、描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选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运用各种选材技巧进行创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感受选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作文选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选材技巧。
4. 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选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选材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写一篇作文。
2. 阅读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选材技巧,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
3. 总结自己在本次复习中的收获,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成功的选材策略。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选材心得,取长补短。
3.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选材的优点和不足。
4. 激励机制:设置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热情。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总结选材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选材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1. 案例作文:历年中考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借鉴。
2. 参考书籍:提供一些关于作文选材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文选材素材和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优秀教案《中心》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1.2 教学内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和目标1.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互动讨论和练习第二章: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白如何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2.2 教学内容中考作文的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创新2.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第三章: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主题对作文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确定作文主题的方法:从题目、材料、生活经验等方面入手主题的作用:决定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3.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四章:如何使作文内容充实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使作文内容充实让学生明白内容充实对作文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使作文内容充实的方法:举例、描写、抒情、议论等内容充实的作用:让作文更有说服力、更生动有趣4.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五章:如何使作文结构清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使作文结构清晰让学生明白结构清晰对作文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使作文结构清晰的方法:合理划分段落、使用过渡句等结构清晰的作用:让作文更有条理、更易读懂5.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六章:如何使作文语言流畅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使作文语言流畅让学生明白语言流畅对作文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使作文语言流畅的方法:恰当使用词汇、注意句子节奏等语言流畅的作用:让作文更易懂、更优美6.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七章:如何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明白表达能力对作文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提高作文表达能力的方法:多读、多写、多思考等表达能力的作用:让作文更有魅力、更具有说服力7.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八章:如何进行作文创新8.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作文创新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作文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作文创新的方法:独特视角、新颖结构、丰富想象等创新的作用:让作文更具个性、更引人注目8.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九章:历年中考作文真题解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让学生明白真题解析对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的方法:了解真题要求、解析真题类型等真题解析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规律、提高作文水平9.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和讨论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继续提高作文水平的信心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作文要求、评分标准、主题确定等展望未来:如何继续提高作文水平、备战中考10.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学生分享和学习心得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中教学内容的介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以及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和目标。
九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九年级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素。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作文结构安排和素材运用。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1. 作文教材和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回顾作文基本技巧和要素: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立意、构思、结构、素材、语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分析几篇优秀作文,突出其结构安排、素材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
3. 学生练习写作: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4. 学生互评和自我修改: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进行自我修改。
5. 老师点评和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九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加深理解九年级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润色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点。
2.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修改方法。
四、教学准备1. 作文教材和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讲解作文评分标准:详细讲解九年级作文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2.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分析几篇优秀作文,突出其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优点。
3. 学生练习写作: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4. 学生互评和自我修改: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进行自我修改。
5. 老师点评和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教案:选材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选材的原则和方法。
2.能够根据作文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作文。
3.提高作文的选材能力,使文章内容丰富、真实、有深度。
二、教学内容1.选材的原则2.选材的方法3.实践训练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作文知识,如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手法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写作文时,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二、选材原则1.紧扣题目:选材要紧紧围绕作文题目,确保文章内容与题目相关。
2.真实可信:选材要真实可信,避免编造虚假情节。
3.典型生动:选材要典型生动,能够充分表达文章主题。
4.有深度:选材要有深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三、选材方法2.从阅读中选材:广泛阅读,积累好词好句、名篇佳作,为写作提供素材。
3.从历史、文化中选材: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为作文增色添彩。
4.从社会热点中选材: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代脉搏,使作文具有时代感。
四、实践训练1.给学生提供几个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选材。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选材思路和素材。
3.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修改,让学生了解选材的优缺点。
题目1:《我的老师》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择一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2.学生分享选材思路和素材,如:老师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对自己的影响等。
3.教师点评并修改作文,强调选材的典型性和生动性。
题目2:《家乡的变化》1.让学生回忆家乡的变化,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分享选材思路和素材,如: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发展变化等。
3.教师点评并修改作文,强调选材的真实性和深度。
题目3:《我最喜欢的季节》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描述。
2.学生分享选材思路和素材,如:季节的气候特点、景物变化、个人情感等。
3.教师点评并修改作文,强调选材的生动性和有深度。
2.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作文质量。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中考复习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九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九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九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一、引入作文复习还有两个多月我们将参加中考,中考语文试卷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作文。
怎样能在炎炎的夏日里,让你的不同凡响的佳作给阅卷老师送去一个惊喜,考出好成绩,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所期盼的。
今天我们将在以前作文专题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拓展思路的强化训练。
希望借这节课的复习帮助你进一步写好作文。
二、提问有关话题作文的知识要点近两年来,中考大作文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1、它的题目通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2、话题作文的特点主要有哪三点呢?三、明确本节课的训练目标并以例导航,总结出事物类话题拓展思路的方法。
1、总结近两年来襄樊市的中考作文试题,话题范围多是一些事物类的话题,如“水”、“台阶”等,这类话题如何拓展思路,请大家跟我一起用具体的作文材料进行训练。
2、通过“桥”这一话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①展示话题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
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也常常离不开桥。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分析指导a思路拓展的前提是必须审好话题,这样思路的拓展才是有的放矢的。
从题目看,“桥”这个话题属于哪一类话题,审题时要考虑什么?(请生回答)桥的本义与比喻义分别是什么?b读懂了题目以后,我们可以借助哪两种基本的形象思维方法展开思路?c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引发考生思考和展开联想、想象的“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