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T logy

科技添加剂与营养

52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4月L-阿拉伯糖,又被称为L(+)-树胶醛

糖、L(+)-阿戊糖、果胶糖等,英文名称为

L-Arabinose。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糖,L-阿

拉伯糖需要一个被国人和世界认识并接受的过

程。为了更好的了解L-阿拉伯糖,济南圣泉唐

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和唐”)

委托北京营养源研究院进行了对L-阿拉伯糖的

研究实验,对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进行了重

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的功效主要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L-阿拉伯糖能够从源头阻断糖分吸

收。饮食是人体血糖的唯一来源,人体摄入的食

物到达小肠后必须在糖苷酶的作用下才能被分

解成葡萄糖;而糖分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

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可以说,

小肠内糖苷酶的强弱是决定血糖高低的一个重

要因素。唐和唐委托北京营养源研究院所做的实验数据表明,L-阿拉伯糖通过抑制小肠内糖苷酶的活性,使食物无法变为葡萄糖,也就无法进一步转化为血糖,而是通过消化道经过大便排出体外,在源头上阻断血糖的生成(见图1)。唐和唐通过与北京营养源研究院合作,对L-阿拉伯糖在含糖市售预包装食品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L-阿拉伯糖在不同含糖食品中其葡萄糖生成抑制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杏仁露、王老吉凉茶>银鹭八宝粥>维他型豆奶粉、大白兔奶糖、好丽友蛋黄派>奥利奥巧克力原味夹心饼干。L-阿拉伯糖抑制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生成能力较强;在可能有效用量方面,对于杏仁露和王老吉凉茶,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为1%蔗糖含量时其对葡萄糖生成已有良好抑制效果(大于60%),在其他食品中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约为5%~10%蔗糖含量时,其葡萄糖生成抑

制率接近50%。

第二,修补骨骼肌,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

控系统。骨骼肌是跨关节附着在骨骼上的横纹

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可以说几乎人体

的每一个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

骨骼肌和人体血糖水平息息相关,人体中85%

的血糖通过骨骼肌利用转化为能量和体力,是

人体用糖的关键场所;其次,骨骼肌承担人体

70%以上的糖原储存,当人体血糖高的时候骨

唐和唐L-阿拉伯糖的主要功效分析□ 白福来 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唐和唐发现L-阿拉伯糖对人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小肠内糖苷酶活性从而调节血糖含量、激活人体自身血糖调控系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几个方面。

图1 A:L-

阿拉伯糖,G:葡萄糖,F:果糖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大颗粒白砂糖的特点

大颗粒白砂糖的特点 白砂糖,它的种类也非常的多,不仅仅只是一些颜色上的区别,颗粒方面也是分为好几种。我们大家平常吃的都是一些小颗粒或粉末质的白砂糖,一般大颗粒白砂糖并不多见。而每种颗粒大小不等的白砂糖又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大颗粒白砂糖的特点。     白砂糖是食糖的一种。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烹调中常用。适当食用白糖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养阴止汗的功效。 GB 13104-2014中将白砂糖定义为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煮炼结晶和分蜜等工艺加工制成的蔗糖结

晶。[1]绵白糖为粉末状,适合于烹调之用,甜度与白砂糖差不多。绵白糖有精制绵白糖和土法制的绵白糖两种。前者色泽洁白,晶粒细软,质量较好;后者色泽微黄稍暗,质量较差。 白糖是日常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食糖,含蔗糖95%以上的结晶体,比绵白糖含水率低,结晶颗粒较大,经过精炼及漂白而制成,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剂,日常生活所指的“砂糖”通常便指白砂糖。 ★原料介绍 糖是用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

分是蔗糖。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和新疆、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产糖区。糖是重要的调味品,能增加菜肴的甜味及鲜味,增添制品的色泽,为制作菜肴特别是甜菜品种的主要调味原料。 分类 ★级别分类 白砂糖按GB 317-2006 白砂糖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共四个级别。

白砂糖主要理化指标蔗糖分、色值、二氧化硫含量、还原糖分、干燥失重、电导灰分、菌落总数等都是影响样本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但以色值、二氧化硫含量 2 项指标最为重要。其中一级白砂糖二氧化硫含量为 30 mg/kg,色值为 150 IU。[2] ★感官要求[3]: 1、晶粒均匀、粒度在下列范围内应不少于80%: ——粗粒:0.800~2.50mm; ——大粒:0.630~1.60mm; ——中粒:0.450~1.25mm;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木耳蘸白糖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木耳蘸白糖的作用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木耳蘸白糖还是比较陌生的吧,木耳蘸白糖的做法是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几个步骤就可以自制出木耳蘸白糖来,木耳蘸白糖的主要作 相信大家对于木耳蘸白糖还是比较陌生的吧,木耳蘸白糖的做法是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几个步骤就可以自制出木耳蘸白糖来,木耳蘸白糖的主要作用说起来比较神奇,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木耳蘸白糖是可以用来退出女性朋友的月经时间,下文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月经是女性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一种周期性的子宫出血。通过人为地改变生理周期势必对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避孕药多种多样,要想达到推迟月经的效果,选择的品种、类型、服用的时间都很有讲究,自己擅自服用很可能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尤其是快到中高考了,很多女生怕月经期赶上高考也口服避孕药。未成年女性一定要禁止采用这种办法,因为避孕药的危害在短期内,比如一到两年并不明显,未成年女性千万不要自行尝试。 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推迟月经,可以试试木耳蘸白糖。通常在下一个月经来前7-10天,每天吃一小碗木耳配着白糖,连续吃三天就停。因个体差异,这种方法虽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却是最安全的。 月经偏少导致不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月经过少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 据了解,一个女性的月经其正常范围值约在80~100毫升之间。有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白糖煮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白糖煮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我觉得白糖煮鸡蛋方便又美味,所以我想在早上喝鸡蛋糖浆,因为它非常方便,所以将来我不需要这么用,白糖煮鸡蛋的功效与作用,鸡蛋富含营养,富含蛋白质。鸡蛋可以补充白糖水,以补充身体的营养。然而,冲到白糖水的鸡蛋必须使用刚煮过的沸水,充分搅拌,因为只有鸡蛋中的细菌才能被杀死。但可能会有一点涩味。如果可以接受,蛋白糖水没有害处,但你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增加。 白糖蒸鸡蛋能治咳嗽吗 白糖蒸蛋又叫雪里藏珠,据说白糖蒸蛋不仅能治疗咳嗽,而且味道也很好,此方法男女老少通用。若是刚感冒,吃一此雪里藏珠(白糖蒸鸡蛋),就可以预防感冒发展到咳嗽。若是刚咳嗽,连续吃三天基本能好。先将一个鸡蛋磕在碗里,不要搅动。在鸡蛋上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砂糖。将撒上白糖的鸡蛋放入锅中蒸熟。蒸熟后趁热吃掉,吃完后马上刷牙,然后上床睡觉。 1.白糖蒸鸡蛋的功效 白糖的功效 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疗疮去酒毒、解盐卤毒之功效。 适当食用白糖可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提供机体能量,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保肝解毒。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白糖

还能改变伤口愈合的速度,可促进组织细胞的的生长。 2.鸡蛋的功效 健脑益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做“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是不少长寿者的延年经验之一。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 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吃白糖小心别过量了!否则你的身体会遭殃

吃白糖小心别过量了!否则你的身体会遭殃 有健康的身体、百年的寿命、不老的容颜是很多人一直奢望的事情,从古代的神话传话到帝王将相追求传说中的不老仙丹,长寿是一个充满幻想的话题。在生活中我们也一直把保健身体当做每天必做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饮食成了当前最为重要的养生保健的一环。但是,空气、生活环境的恶劣让很多食物的安全性得到了挑战。 与民以食为天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说法,病从口入,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症,有些疾病的名字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不合理的饮食成了当前危害健康的最大杀手。以厨房中最简单的一种调味品来说,要是每天超过5勺,那就是在和生命开玩笑,减少寿命显得极为常见,希望在听完的讲述之后,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这个最常见的调味品。

白糖吃多了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一、白糖虽好不要多吃 这种最常见的调味品就是生活中白糖,说到白糖,不少人就会忍不住的吞了吞唾液,的确,白糖的甜味让很多人感觉到饮食的神奇。 在五味中,咸味排在首位,但要是说到最受人喜欢的味道无疑就是甜味了,特别是小孩子,对于甜味的食物更是非常喜欢。 在生活中,白糖是身体主要的营养来源,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是以糖氧化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过程中百分之七十的能量是由糖分来供给的。

二、白糖吃多危害大 生活中最常见的白糖是由甘蔗、甜菜制成的,在察觉到嘴里有酸苦味,可以吃一点白糖,以此来降低嘴里的酸苦味;而对于肺虚、咳嗽的人来说,吃一点白糖对于健康是有帮助的;生活中喝醉酒的人,冲一杯白糖水能够有效的解酒;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说,吃一点白糖做的食物,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糖浓度。 对于血糖较低的人来说,吃一点糖能够调高血糖浓度 但是,这样的好处远远没有吃糖过多带来的危害大,在生活中白糖要是吃多了,对于健康伤害太大。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 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_________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___________ ;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 ________和________ 酶降解α–1,6糖苷键。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 _____和_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___和________。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 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白砂糖和细砂糖的区别有哪些

白砂糖和细砂糖的区别有哪些 白砂糖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调味品,在蛋糕甜点中运用也很广泛。白砂糖都是采用蔗糖制作而成,按颗粒大小来分,可以分为粗、中、细、幼四个等级。白砂糖除了大小外形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制作食物来区分不同白砂糖。那么,白砂糖和细砂糖的区别有哪些?砂糖要怎么使用? 在烘焙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糖类,包括白砂糖、红糖和某些粗糖。这里的粗糖是指质地比较粗糙,晶体颗粒较普通白糖大的糖类。粗糖可以在一般的零售店买到,它们没有经过深加工,而且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尽管如此,粗糖也还是糖类的一种,可以直接在烘焙食品中使用,但是使用方法与普通白砂糖有所区别。 粗糖常用作各类烘焙产品的顶部装饰,但是它

与白砂糖的用法是不同的。普通白砂糖颗粒精细,非常容易和奶油融合打发成调和蛋白或是奶油糖霜。其细小的晶体颗粒可以迅速地融化在其他配料中,对烘焙产品的质地和结构有很重要的 影响。相比之下,粗糖的晶粒较大,不容易分解,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将其融化。这也就意味着,用粗糖糅合的曲奇面团要比用 普通白糖糅合的面团更加干燥,而且很难用粗糖调和出蛋白糖霜。在不需要奶油状成分的配方中白砂糖和粗糖是可以替换使用的,如给派饼馅料加甜时,这两种糖的效果是一样的。 与红糖相比,粗糖的口感更佳,是很好的烘焙辅料,尤其在曲奇饼干上的使用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曲奇面团中添 加粗糖时,一定要多加10g清水弥补粗糖吸收的水分。另外,可以将粗糖置于食品加工机中搅拌使其晶粒变小,形成精细的结构。加工后的粗糖可以和普通白砂糖在任何配方中替换使用。 以上就是白砂糖和细砂糖的区别相关介绍,其实白砂糖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根据不同的烘焙产品来选择使用白砂糖的种类。粗的白砂糖用来做糕点或者饼干的外皮是很好的,可以增加糕点的质感;细砂糖作为饼干糕点的甜味剂是很好的。

鸡蛋白糖水的功效是什么

鸡蛋白糖水的功效是什么 很多的食物都是可以当做药材来饮用的,很多的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的关键的,就像是红枣,还有很多的食物都是非常的珍贵的,鸡蛋白糖水的功效也是非常的多的,在我们的日产生活中,要把自己的食物运用起来,这是非常的关键的,要好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的。 强身健体。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铁2.5克、钙2.5克以及维生素、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2、防止糖尿病。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4、防治冠心病。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如果能坚持每天喝一碗豆浆,冠心病的复发率可降低50%。 5、防止脑中风。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明显地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 不过如果你想张胖有好多方法的。多吃点肉,还有煮点

带壳的鸡蛋,那是很有营养的哦,保证会张胖。 还有银耳汤放点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喝一碗。既可以美容也好有营养的哦.鸡蛋和白糖一起蒸,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更别提治疗头晕了。 以上就是鸡蛋白糖水的有关问题,这是非常的关键的,这样的食物不仅仅是可以当做填饱肚子,更重要的就是非常的健康的,也是一种药材,这样的药材是非常的关键的,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调理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是非常的关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多的注意这样的变化,这是非常的不错的。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TAC 循环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白砂糖的危害

白砂糖的危害 一、酸性体质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PH值在 7."35到 7."45之间,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一般初生婴儿也属弱碱性体液,在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细胞能正常工作。但随着体外环境污染及体内不正常生活或饮食习惯,使得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当人的体液的PH值在 7."35以下,我们的身体将处于亚健康或生病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体液的酸化对于细胞而言,就意味着机能的缺失,那就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受损和抵抗力的下降,继而引发人体的内源性疾病。 人体细胞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调集身体每个地方的碱性资源来中和酸性物质,如果你是酸性体质,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在中和酸性体液时要要从骨骼和人体体液等处更多析出大量的钙、镁、钾、维生素 C、维生素B等人体营养物质,这样人体因为流失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造成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皮肤变粗糙、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但到医院各种检查均正常。 酸性体质因为人体必需物质的流失,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下降,各类疾病病菌就会趁虚而入,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 找100个癌症病患者抽血检查,他们的血液都呈酸性。癌细胞喜欢PH值为 6."8~ 6."9的偏酸环境,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也就是说酸性体质利于癌细胞的生存和转移。另外人体的体液PH值每下降 0."1个单位,胰岛细胞的活性将下降30%,容易引发糖尿病。大家所熟知的香港演艺圈大姐大梅艳芳就死于宫颈癌,终年40岁,还有赵丽蓉、傅彪、陈晓旭等名人一样死于癌症,让人痛惜!蒋经国因为糖尿病最后不得不把脚截

掉,沈殿霞也死于糖尿病和癌症并发症。为了不让悲剧一遍又一遍的在不同的家庭中重演,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对酸性体质人群的关注,关爱你的家人。 二、酸性体质与白砂糖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莜原秀隆曾说: “人体体液的酸化是百病之源”。造成酸性体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过多的摄入酸性的东西,如白砂糖、烟酒等,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氯、硫、磷等酸性有害元素。而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钠、钾、钙、镁、铁等碱性矿物质。 造成人体液偏酸的最常见食品就是白糖。白糖属强酸性,吃多了对人体有害。在血液中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现今的都市人,吃糖的份量比以前多出十倍或更多。喝一罐可乐汽水,相当于吃了七八粒方糖。每摄取100克(约8汤匙)的食糖,等如 2."5罐350毫升汽水所含的糖份,会将白血球的杀菌力大减40%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人体细胞每天都在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调集身体每个地方的碱性资源来中和酸性物质,你食用白砂糖越多,体内酸性物质就越多,在中和这些白砂糖产生的酸性体液时就要从骨骼和人体体液等处更多析出大量的钙、镁、钾、维生素 C、维生素B等人体营养物质,这样人体因为流失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造成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皮肤变粗糙、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甚至导致癌症、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 如果孩子吃白糖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而且糖汁留在牙缝里,容易造成龋齿。过量食用白糖,易使孩子形成酸性体质和酸性脑,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酸性体质与疾病 酸性体质的人群容易引发以下疾病: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 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TAC 循环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白砂糖的功效和作用

白砂糖的功效和作用 白砂糖的功效与作用 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疗疮去酒毒、解盐卤毒之功效。 适当食用白糖可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提供机体能量,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保肝解毒。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白糖还能改变伤口愈合的速度,可促进组织细胞的的生长。 白砂糖的相关资料 白砂糖,是从甘蔗或甜菜中提取糖汁,经过滤、沉淀、蒸发、结晶、脱色和干燥等工艺而制成。为白色粒状晶体,纯度高,蔗糖含量在99%以上,按其晶粒大小又分粗砂、中砂和细砂。糖是重要的调味品,能增加菜肴的甜味及鲜味,增添制品的色泽,为制作菜肴特别是甜菜品种的主要调味原料。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产糖区。 糖是用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蔗糖。白砂糖是食糖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烹调中常用。绵白糖为粉末状,适合于烹调之用,甜度与白砂糖差不多。绵白糖有精制绵白糖和土法制的绵白糖两种。前者色泽洁白,晶粒细软,质量较好;后者色泽微黄稍暗,质量较差。白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

晶体大小不同,白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 白糖的食用方法 1.炒菜时不小心把盐放多了,加入适量白糖,就可解咸。 2.糖很容易生螨,存放日久的糖不要生吃。 3.婴幼儿和老人吃食物时,不要蘸着生白糖吃。正确的吃法是先高温加热3~5分钟后再进食。 4.如果是制作海绵蛋糕或戚风蛋糕最好用白砂糖,以颗粒细密为佳,因为颗粒大的糖往往由于糖的使用量较高或搅拌时间短而不能溶解,如蛋糕成品内仍有白糖的颗粒存在,则会导致蛋糕的品质下降,在条件允许时,最好使用细砂糖。 白砂糖和冰糖有什么不同? 总的说来白糖性平,纯度较高;冰糖则是糖的结晶。在功效方面: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吃食用糖时要注意: 1/糖尿病患者忌用。 2/适用量:每天不超过30克。温馨提示:吃糖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的产生。糖很容易生螨,存放日久的糖不要生吃,应煮开后食用。不要多食。糖尿病患者不可吃糖。孕妇和儿童不宜大量食用白糖。冰糖和黑糖、白糖、红糖一样都是用蔗糖炼制而成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冰糖的纯度最高,也不会像其他糖类有酸酸的口感,所以大家都认为冰糖比较好,但因为冰糖的纯度最高,那些称为杂质的营养成分相对而言就少了很多. 冰糖和白砂糖的区别是:一个是晶体,一个是细颗粒状湿粉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和2 分子GTP。 (六)糖原和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和脱枝酶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水解葡萄糖a-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a-1,6-糖苷酶。 淀粉则在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a-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重点+试题第五章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和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产生3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和2分子GTP。 (六)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的总结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2-2= 2ATP E1 E2 E3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 TAC 循环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关键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