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 格式:docx
- 大小:40.60 KB
- 文档页数:26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六)一、A11、产后三审中以验津液之盛衰的是A、小腹的痛与不痛B、乳汁的多少C、饮食的多少D、大便的通与不通E、小便的利与不利2、下列哪项属于产后三急A、恶心B、头痛C、盗汗D、自汗E、腹痛3、月经病的诊断依据为A、月经周期情况B、月经经期长短C、月经经量的多少D、行经伴随症状E、以上都是4、月经量多者常见的病因为A、血热或气虚B、肝郁或肾虚C、血热、气虚和血瘀D、血虚、肾虚血寒、血瘀E、血虚、肾虚或血寒、气滞、痰湿5、下列哪项不是气肿的特点A、肿胀部位不定B、按之明显凹陷C、随按随起D、为气滞湿阻所致E、肿胀程度不重6、伴随症状在平时持续存在,经期加重者属于A、肝郁脾虚B、湿热蕴结C、肝郁气滞D、脾肾阳虚E、气血虚弱7、月经病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周期提前,量多,色红,质稠B、月经先后不定,色暗,有块C、周期推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D、周期提前,量多,色淡,质稀E、周期提前,量多,色暗,有块二、B1、A.血热B.气滞C.痰湿D.肝郁E.血瘀<1> 、月经周期提前多为A B C D E<2>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期多为A B C D E2、A.量、色、质B.量、色、质、味C.期、量、色、质D.期、量、色、味E.期、量、色、质、味<3> 、月经病的诊断主要是查月经的A B C D E<4> 、带下病的诊断主要是看带下的A B C D E3、A.脾虚B.肾虚C.湿热。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八)一、A11、属于胎位异常的是A、肩先露B、臀先露C、复合先露D、胎头位置异常E、以上都是2、胎头高直位,临产后胎头入盆困难,下降缓慢,宫口扩张缓慢,并感到耻骨联合部位疼痛。
处理不及时易发生A、滞产B、子宫破裂C、先兆子宫破裂D、以上都有E、以上均非3、胎头高直前位时,听诊胎心最清楚的部位是A、腹中线稍高处B、腹中线偏左C、腹中线偏右D、下腹部偏左E、下腹部偏右4、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相一致,前囟在骶岬前,后囟在耻骨联合后,为A、胎头高直前位B、胎头高直后位C、持续性枕后位D、持续性枕横位E、面先露5、臀先露多可自然回转成头位的妊娠时间为A、妊娠28周前B、妊娠30周前C、妊娠32周前D、妊娠34周前E、妊娠36周前6、持续性枕后、枕横位,肛查囟门摸不清时,做阴道检查,确定胎方位是通过A、触摸胎儿肢体B、触摸耳廓位置及方向C、触摸胎儿臀部D、触摸胎儿背部E、触摸胎儿心跳7、以下属于产力的是A、子宫收缩力B、腹肌收缩力C、膈肌收缩力D、肛提肌收缩力E、以上都是8、潜伏期是指A、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1cmB、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2cmC、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D、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4cmE、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5cm9、活跃期是指A、从宫口扩张1cm始至宫口开全B、从宫口扩张2cm始至宫口开全C、从宫口扩张3cm始至宫口开全D、从宫口扩张4cm始至宫口开全E、从宫口扩张5cm始至宫口开全10、急产是指A、总产程<1h结束分娩B、总产程<2h结束分娩C、总产程<3h结束分娩D、总产程<4h结束分娩E、总产程<5h结束分娩11、软产道异常不包括。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易出现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漏下、胎漏等病的是A、素体阴虚者B、素体阳虚者C、体质强健者D、偏脾虚者E、偏肝郁者2、以下属于妇产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的是A、自稳调节功能紊乱B、损伤与抗损伤反应C、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D、疾病过程中局部与全身的关系E、以上都是3、导致妇产科疾病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肺、脾、肾B、心、肝、肺C、肝、脾、肾D、肺、肾、肝E、肺、心、肾4、妇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A、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以及胞宫、胞脉、胞络受损B、先天肾气不足,后天房劳多产损伤肾精,肾为冲任之本,肾虚,冲任不固C、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失调D、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统摄,气随血陷,冲任不固E、忧愁思虑,心阴暗耗,营血不足,冲任虚损5、称为“血海”的经络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肝脉6、下列除哪项外,余则皆是热伤冲任所致病证A、月经先期B、月经过多C、月经过少D、崩漏E、经行吐衄7、妇科病机与内科、外科及其他各科病机的不同点在于A、必须损伤冲任B、必须损伤肾气C、必须影响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D、必须影响气血,使气血失调E、必须影响脾的生化功能8、肾阴亏损,精血不足,胞脉失养则可出现A、经行先后无定期B、经行后期,月经过少C、月经先期,崩中漏下D、经行泄泻,宫寒不孕E、带下9、妇产科疾病的西医病因不包括A、生物因素B、精神因素C、气候因素D、营养因素E、理化因素10、导致妇科疾病的中医常见病因是A、淫邪致病、情志因素、生活失调、体质因素B、脏腑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C、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D、寒邪、热邪、湿邪E、房劳多产,饮食不洁,跌扑损伤11、更易与血相搏结而引发妇产科疾病的因素是。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第十五单元产后病[单选题]1.属于产后关节痛的中医范畴的是A.产后出血B.产后发热C.产后血晕D.产后身痛E.产后眩晕(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医称产后关节痛为“产后身痛”、“产后痹证”、“产后遍身痛”。
掌握“产后关节痛”知识点。
[单选题]2.产褥感染的发热一般出现在产后A.1~3天B.2~5天C.3~7天D.4~9天E.5~14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产褥感染发热一般出现在产后3~7天。
掌握“产褥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3.产褥感染所属的中医学范畴为A.产后出血B.产后发热C.产后血晕D.产后身痛E.产后眩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产褥感染属中医“产后发热”的范畴。
掌握“产褥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4.产后三冲是指A.冲心、冲胃、冲肺B.冲心、冲肺、冲肝C.冲心、冲脾、冲肺D.冲脾、冲肝、冲肾E.冲心、冲肝、冲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产后三冲是指产后败血上冲,冲心、冲胃、冲肺。
掌握“中医对产后病的认识”知识点。
[单选题]5.患者,女,23岁,产后乳汁甚少,乳汁浓稠,乳房胀硬,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微黄,脉弦。
治疗首选A.通乳丹B.生化汤C.独活寄生汤D.下乳涌泉散E.黄芪桂枝五物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产后缺乳之肝郁气滞证。
证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硬或疼痛,情志抑郁,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质正常或黯红,苔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
掌握“产后缺乳”知识点。
[单选题]6.患者,女,30岁,已婚。
产后20天,乳汁甚少而清稀,乳房小而柔软。
分娩时曾出血过多,面色少华,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心悸。
舌淡白,脉虚细。
其中医证型是A.气血虚弱证B.肝郁气滞证C.脾肾两虚证D.肝胃不和证E.肝经郁热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此患者为产后缺乳的气血虚弱证。
证候:产后乳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或心悸头晕;舌淡白,脉虚细。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经络D.分子生物学(注:分子生物学不属于中医基础理论)2.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主要观察内容不包括:A.神色B.形态C.舌象D.脉象(注:脉象主要通过切诊获取)3.中药学中,药物的四气指的是药物的:A.酸、苦、甘、辛B.寒、热、温、凉C.升、降、浮、沉D.散、收、补、泻4.方剂学中的“八法”不包括:A.汗法B.吐法C.消法D.化疗法(注:化疗法是现代医学概念,不属于中医方剂学八法)5.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关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考查,以下哪项不是重点?A.黄帝内经B.伤寒论C.西医解剖学D.温病学6.中医临床中,下列哪项疾病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范畴?A.感冒B.哮喘C.骨折(注:骨折属于中医伤科学范畴)D.心悸7.西医综合考试中,诊断学基础部分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症状学B.体格检查C.病历书写D.分子生物学实验(注:此内容偏向基础医学研究,非诊断学基础)8.医学人文部分,关于医学伦理学的考查,以下哪项不是重点?A.医患关系B.医疗保密C.医学实验伦理D.股票投资道德(注:与医学伦理学无关)9.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关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考查,以下哪项不是常见内容?A.月经不调B.妊娠期高血压C.外科手术技巧(注:外科手术技巧更偏向于西医外科学)D.产后护理10.在实践技能考试中,中医基本操作部分不包括以下哪项技能?A.中医四诊B.针灸技术C.外科手术缝合(注:此技能属于西医外科基本操作)D.拔罐技术。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五)一、A11、妊娠病常见的发病机理不包括A、阴血亏虚B、阳气不足C、气机阻滞D、脾肾虚损E、冲气上逆2、确定妊娠病治疗原则的前提是A、胎元正常与否B、体质寒与热C、饮食之多少D、睡眠之深浅E、以上均非3、异位妊娠已破损,盆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下腹坠胀,有便意感,常选A、宫外孕Ⅰ号方B、理冲丸加土鳖虫、水蛭、灸鳖甲C、宫外孕Ⅰ号方加大黄、芒硝D、宫外孕Ⅱ号方加大黄、芒硝E、桂枝获苓九4、关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有6~8周的停经史B、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剧痛C、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D、腹腔内大出血而致晕厥E、阴道后穹隆常不饱满5、下列哪项是异位妊娠破裂时最主要的症状A、停经史和早孕反应B、不规则阴道出血C、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D、晕厥与休克E、急性贫血6、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是A、诊断性刮宫B、腹腔镜检查C、B型超声检查D、血β-hCG测定E、阴道后穹隆穿刺7、腹腔内大出血者禁止进行哪项检查A、血β-hCG测定B、B型超声检查C、阴道后穹隆穿刺D、诊断性刮宫E、腹腔镜检查8、输卵管妊娠最主要的病因是A、输卵管炎症B、辅助生殖技术C、输卵管手术史D、输卵管发育不良E、盆腔内肿瘤压迫9、异位妊娠的基本病机是A、湿热下注B、肾气亏虚C、少腹血瘀实证D、瘀血阻滞冲任胞宫E、冲任不固,带脉失约10、异位妊娠的常见病因病机包括A、胎瘀阻络B、气虚血瘀C、气陷血脱D、瘀结成癥E、以上都有11、严重的胎盘早剥引发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A、凝血功能障碍B、继发性纤溶亢进。
2020中医执考—中妇考点梳理解析在更新这15个系列之前,我写了关于以下7个问题的文章1.关于更新考点预测解析的说明2.笔试考试时间3.笔试改革解析4.中医执业及助理单元分值预测5.模拟卷做题分数分析及分值投票6.机考指南7.临考心态具体阅读可点击:08中医妇科学今天说一下中医执业/助理中医妇科学的考试情况。
中医执业第二天8.22下午考的第四单元分别是考中外、中妇、中儿,外妇儿的分值都是50分(以往是每门40分,第四单元加了传染病和法规,今年外妇儿的分值增加了!),助理的话应该是第二单元,22号下午考,分值为25分。
去年出现的A3型题,也在这三门临床科目中出现,A3题型在外妇儿共9大题,一门3大题,1大题3小题,共27题。
要注意各科目重点病的A3题出现。
今年分值增加了,而且强调重临床,A3题型还会有增加,预计4-5个A3题型,分值上升到12-15分。
这段时间的复习,尤其是外妇儿的复习,一定要分配充分的时间。
对很多人来说,这三门是新鲜科目,每年翻车的考生除了大部分基础不行没把考试当回事的,就是外妇儿因为复习时间不够导致考的很不理想的。
关于中医妇科学的学科概况: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突出妇科的经带胎产杂五大类疾病,考试特点是辩证型(简单)和选方(新、难)为主,并且突出辩证易选方难。
中医外科的特点我在之前一篇说的是重病轻证。
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突出妇科经、带、胎、产、杂五大类疾病,考试特点是辨证型和选方剂为主,并且突出辨证易选方难。
中医外科的特点我在之前一篇说的是重病轻证。
妇科有点和外科完全相反,辨病概念相对容易,除了个别证型需要注意,辩证也容易,无怪乎涉及阴阳虚实寒热的区分,但在选方却完全是懵逼,妇科专方多,我们之前都没有涉及过,而且不同的病相同的病证却不同的方子,太痛苦了。
中医妇科的证型在辨虚、实、寒、热、瘀、痰,特点都更突出,病位不离肝、肾,所以辩证简单。
在妇科用方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病相似证要用不同的方,容易混淆,如气虚、瘀血的证型,且妇科多数方在复习执考前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方子也要现学现背,所以整体而言选方是难点。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支气管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
西医治疗5。
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
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5.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要点:1。
分类2。
西医病原学、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并发症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
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2.流行病学3.临床表现、分型4。
诊断及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
辨证论治7。
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癌要点:1。
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
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4。
西医治疗5。
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
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
诊断及鉴别诊断5。
西医治疗6.辨证论治细目七:慢性呼吸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诊断及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功能不全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2.中医学关于心衰的病因病机认识3。
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4.诊断及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
辨证论治7。
预防细目二:心律失常要点:本大纲由医梦园整理编辑1。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2。
辨证论治细目三:心脏骤停要点:1。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2。
心脏骤停的诊断及治疗细目四: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3.诊断及鉴别诊断4。
西医治疗5.辨证论治6.预防细目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定义2.危险因素3。
西医分型细目六: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2。
临床表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
诊断及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七:心肌梗死要点:1。
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2。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一)一、A11、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A、停经B、不规则阴道流血C、黄素囊肿D、子宫增大E、高血压2、下列主要症状与葡萄胎不符的是A、阴道流血B、痰中带血C、贫血D、妊高征E、甲亢3、葡萄胎确诊后采取的措施不恰当的是A、尽快采用吸宫术,迅速排空宫腔B、术前不应用缩宫素,以防肺栓塞或转移C、术中静脉滴注缩宫素,但需在宫口扩大后D、为减少出血及子宫穿孔,术前静脉滴注缩宫素E、第1次吸宫刮后1周行第2次刮宫4、葡萄胎重要的病理特征是A、黄素化囊肿B、绒毛构型完好C、滋养细胞增生D、绒毛间质水肿E、间质内胚源性血管消失5、葡萄胎的随访时间一共为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E、3年6、葡萄胎随访期间最好的避孕方法是A、安全期B、避孕套C、宫内节育器D、避孕药E、绝育术7、葡萄胎清宫术后应A、服口服避孕药2年B、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C、行全子宫切除术D、随访2年并用避孕套避孕E、服用益气养阴的中药8、诊断葡萄胎的方法中最常用而又比较准确的是A、超声检查见雪花纷飞样点状闪亮B、妇科检查子宫大于正常妊娠月份C、妇科检查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D、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增多E、尿妊娠试验呈阳性9、下述诊断葡萄胎最常用而又比较准确的方法是A、出现卵巢黄素化囊肿B、妊娠试验C、超声诊断D、子宫大于孕月E、停经后阴道出血10、以下葡萄胎排出后的随访不必要的是A、定期做妇科检查B、至少避孕1年C、定期做hCG定量测定D、定期做阴道细胞学检查E、定期做胸部X线摄片11、葡萄胎下列哪种情况应当化疗A、30岁以上的患者B、刮出的水泡较大C、黄素囊肿较大。
202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九)一、A11、妇科外治法中熏洗法将药物煮沸的时间为A、10~20分钟B、20~30分钟C、30~60分钟D、60~90分钟E、90~120分钟2、可起到消炎杀菌,清洁外阴、阴道作用的是A、熏洗法B、坐浴法C、冲洗法D、纳药法E、敷贴法3、将栓剂或油剂注入直肠见于妇科外治法中的A、冲洗法B、纳药法C、热熨法D、导肠法E、保留灌肠4、以下哪项不可以用宫腔注药法A、阴道流血B、输卵管炎C、输卵管阻塞D、子宫内膜炎E、以上都是5、以下属于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是A、抗催乳素类药物B、性激素类药物C、抗雌激素类药物D、促性腺激素类药物E、以上都是6、肝郁化火、热扰冲任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选用的治法为A、疏肝理气B、疏肝解郁C、疏肝清热D、清肝泻热E、疏肝实脾7、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血海不盈所致的月经后期选用的代表方为A、白术散B、举元煎C、完带汤D、四君子汤E、苏叶黄连汤8、脾胃素弱,胃失和降,冲气上逆引起的妊娠恶阻选用的代表方为A、理中丸B、举元煎C、完带汤D、四君子汤E、苏叶黄连汤9、热毒内盛所致的盆腔炎性疾病选用的代表方为A、白术散B、举元煎C、完带汤D、五味消毒饮E、苏叶黄连汤10、脾虚失运致经行泄泻,治宜A、益气养阴B、温阳行水C、祛痰化湿D、健脾益气,升阳除湿E、温肾健脾,温阳行水11、目前调理奇经多选用A、入心肝脾经的药物。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型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下哪项不正确∙ A.病情控制良好的孕妇,可经阴道分娩∙ B.大部分子痫发生在产前∙ C.子痫控制后6~12小时应终止妊娠∙ D.为保障母婴安全,第二产程不应实施助产手术∙ E.第三产程需特别注意预防产后出血(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第二产程产母用力、疲劳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容易发生子痫、颅内出血、心衰等;又因胎盘功能不良,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所以为母婴安全应及时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其余几项均正确。
2.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硫酸镁治疗,镁中毒时最早的表现是∙ A.呼吸减慢∙ B.心率下降∙ C.尿量减少∙ D.膝腱反射亢进∙ E.膝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应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应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包括:用药前及用药中,定时检查膝腱反射;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硫酸镁中毒首先为膝腱反射迟钝或消失,随后全身肌张力减退、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停止。
出现中毒先兆,应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3.前置胎盘患者腹部检查所见,以下哪项正确∙ A.子宫持续性收缩、胎位不清、胎心欠清∙ B.阵发性规律子宫收缩、胎心音好∙ C.无子宫收缩、胎先露高浮,耻骨联合上方闻及胎盘杂音∙ D.阵发性子宫收缩、松弛不全、胎心音弱∙ E.子宫强直收缩,宫底升高,血压下降,胎心消失(分数:2.50)A.B.C. √D.E.解析:[考点] 前置胎盘的临床体征、与胎盘早剥的鉴别前置胎盘多数表现为妊娠晚期无痛性出血,检查时一般没有宫缩,子宫软,胎位清楚,胎先露高浮,耻骨联合上方闻及胎盘杂音,胎心清晰,若出血过多,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异常或消失。
执业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细目一:外生殖器1.外阴范围2.外阴组成细目二:内生殖器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3.中医对胞宫形态和功能的认识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细目一:月经及其周期调节1.月经的临床表现2.卵巢的功能3.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细目二:妊娠生理胎儿附属物的名称及胎盘的功能细目三: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因素2.分娩先兆3.产程分期细目四:正常产褥产褥期母体变化第三单元诊断概要细目一: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的诊断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细目二:产前检查预产期推算细目三: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适应证和临床意义1.宫颈刮片检查2.基础体温测定3.输卵管通液检查4.诊断性刮宫5.阴道后穹窿穿刺6.b超检查第四单元治法概要细目一:内治法中医妇科常用治法细目二:外治法局部治疗方法第五单元月经病细目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1.临床表现及类型2.诊断3.中、西医治疗4.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的概念及辨证论治5.定经汤、保阴煎、清热固经汤、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细目二:闭经1.概念2.病因及分类3.虚证闭经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痛经1.概念2.辨证论治细目四:更年期综合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妊娠病细目一:流产1.概念2.流产的类型及临床表现3.诊断4.中、西医治疗5.胎漏、胎动不安的概念及中医治疗细目二:异位妊娠1.病因和病理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中、西医治疗细目三:妊娠剧吐1.概念2.临床表现3.中、西医治疗细目四:葡萄胎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及随访执业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相关内容:。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细目一:骨盆1.骨盆的构成2.骨盆的平面细目二: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组成和功能细目三:内生殖器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细目四:胞宫中医学对胞宫形态与功能的认识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细目一:月经与性周期的调节1.月经的临床表现2.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3.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4.脑下垂体及其性功能调节激素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细目二:中医对月经产生机理的认识天癸、脏腑、气血、冲任督带与月经的关系细目三:妊娠生理胎儿附属物的功能细目四: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因素2.分娩先兆3.产程分期细目五:正常产褥产褥期母体变化第三单元诊断概要细目一: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的诊断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细目二:产前检查1.预产期推算2.产科检查细目三: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适应证和临床意义1.宫颈刮片检查2.基础体温测定3.输卵管通液检查4.诊断性刮宫5.阴道后穹窿穿刺6.b超检查第四单元治法概要细目一:内治法1.中医妇科常用治法2.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治疗细目二:外治法局部治疗方法及适应证第五单元月经病细目一: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2.月经后期3.月经先后无定期4.月经过多5.月经过少6.经期延长7.经间期出血8.清经散、两地汤、保阴煎、定经汤、艾附暖宫丸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二:崩漏1.概念2.诊断与鉴别诊断3.辨证论治4.清热固经汤、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三:无排卵型功血1.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中、西医治疗细目四:排卵型功血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中、西医治疗细目五:闭经1.概念2.病因及分类3.与生理性停经的鉴别4.辨证论治5.西药人工周期疗法细目六:痛经1.概念2.与异位妊娠的鉴别3.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常用穴位细目七:经行诸证1.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2.经行吐衄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细目八:更年期综合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论治4.雌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相关内容:。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
学》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细目一:骨盆
要点:
1.骨盆的组成
2.骨盆的分界
3.骨盆的类型
细目二:内、外生殖器
要点:
1.外阴的范围和组成
2.内生殖器及其功能
3.中医对女性生殖器的理解
细目三:邻近器官
要点:
女性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细目四:骨盆底
要点:
1.骨盆底的解剖结构
2.会阴
细目五:血管、淋巴及神经
要点:
1.血管
2.淋巴
3.神经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细目一:妇女一生各生理阶段分期
要点:
妇女一生各生理阶段分期
细目二: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要点:
1.月经的概念
2.月经血的特征
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
细目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卵巢的功能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卵巢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细目四: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生殖器的周期性变化
要点:
1.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2.其他生殖器的周期性变化
细目五:月经周期的调节
要点:
1.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腺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3.卵巢性激素的反馈作用
细目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能要点:
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2.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细目四: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要点:妊娠期各系统变化特点
细目五:中医对妊娠生理的理解要点:中医对妊娠生理的理解
细目六:妊娠诊断
要点:
1.早期妊娠的诊断
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