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萤》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昆虫记》练习题一、填空: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3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6(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7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9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10螳螂凶猛如( 饿虎), ( 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11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2(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 )似的。
13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 2(它尾巴上有灯)15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6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7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8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9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20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1、蟋蟀是靠什么发出鸣叫声的,1.靠翅膀的摩擦来发音2、唯一能够前后左右飞行的鸟是什么,蜂鸟3、苍蝇飞落在某处匆忙搓脚,它在干什么嗅气味发射生物雷达波,探测食物4、青蛙除了用肺外还用什么器官呼吸, 皮肤5、蝙蝠在傍晚时怎样捉虫,发射超声波 ,遇到昆虫会反射6、啄木鸟怎么知道树有虫子,啄树干发现声音不同7、为什么老鼠常常要咬坏东西,老鼠门牙中的齿髓不仅终生存在,而且终生生长不止. 为了避免门牙长得过长,影响吃东西,所以必须以经常用坚硬的东西磨门牙。
19蝉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窠.(kē)扒掘.(jué)寻觅.(mì)B.蚋.(nà)金蜣.(qiāng)黏.土(nián)C.鳍.(qí)顾忌.(jì)钵.声(bó)D.罅.(xì)喧嚣.(xiāo)涂墁.(màn)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B.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C.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D.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声音杂乱,不清静)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一动不动)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B.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C.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D.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昆虫记》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0年安徽中考版)【说明】本名著阅读题完全按照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编写,这种题型融合了字词、文学学识、句式转换、问答等多个知识点,是一个不错的题型。
每个阅读后均附有答案。
共11005字。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从萤的外表来看,它似乎是一个纯洁善良而可爱的小动物,但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
它是一个善于猎取山珍野味的猎人,而且,它的捕猎方法是十分凶恶的。
看来,它的外表也像其他一些昆虫一样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通常,它的俘虏对象主要是一些()。
这个事实,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
而人们所不知道的,鲜为人知的,只是萤的那种有些稀奇古怪的捕捉食品的方法。
这个方法,我在其他的地方还没有看到过相同的例子,可见其独特性并非一般。
(1)萤捕食的主要对象是,萤进攻捕食的武器是。
(2分)(2)“鲜为人知”的意思是。
(2分)(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6分)①萤最有意思的两个的特点是什么?②萤捕食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哪里?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石蚕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时还是它的防御工具。
我曾在我的玻璃池塘里看到一幕有趣的战争,鲜明地证实了那个其貌不扬的小鞘的作用。
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潜伏着一打水甲虫,它们游泳的姿态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有一天,我无意中撒下两把石蚕,正好被潜在石块旁的水甲虫看见了,它们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蚕的小鞘,里面的石蚕感觉到此次攻击来势凶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不慌不忙地从小鞘里溜出来,一眨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1)以上文字出自科普作品《》,作者是。
(2分)(2)“金蝉脱壳”的意思是。
名著阅读《昆虫记》练习附答案3一、选择题1.阅读《螳螂》这一语段,回答问题。
在烈日烤炙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
⑴上段文字选自法国昆虫学家(人名)的《昆虫记》。
⑵上段文字描写细致,用词精妙,请给上面选文写一句点评的话。
⑶结合你阅读《昆虫记》的经历和感受,请从观察、探究和写作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阅读这本书后的收获或体会。
2.本学期,我们读了《昆虫记》,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________(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感动。
他在对昆虫的描述中,处处洋溢着对_________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这种情怀,为这部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一个人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十卷本科普巨著,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上面语段中的“一个人”指的是______,“科普巨著”指的是《___》,该书被誉为“______”。
4.阅读《昆虫记》选段,回答问题。
人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
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
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
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
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
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法布尔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选文介绍①______的过程,突出它②________特点,其文学性表现在③____________。
5.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① A 为了结婚这个它生命唯一目的,具备了一种奇妙的天赋。
它能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两三个晚上的时间里,它用几个小时去寻觅,去调情。
《昆虫记》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4试题一、选择题1.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鲁迅称它为“讲昆虫的楷模”,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此书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这和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直接关系。
请你结合作品中的情节,说说法布尔研究昆虫方法的独特之处。
2.连线题:根据《昆虫记》一书中的内容,将左列的昆虫跟右列的对应特点连线。
杨柳天牛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蟋蟀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澈的鸣叫相抗衡螳螂愉快地进食,如果喂食慢了,像婴儿般哭闹3.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测量太阳有多远的方法与测月的办法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太阳不像月球,它的圆面上没有固定的标记。
所以,如果用三角法测量,那就没有可供瞄准的精细目标,而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
上文中“测月的方法”指的是_______测量方法,而测量太阳有多远的绝妙武器却是“_______________定律”。
4.名著阅读。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这本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美誉为“________”。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一是与作者_______有关,二是源于作者高超的________。
5.法布尔称赞___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罗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6.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四年级语文萤阅读理解
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萤火虫的阅读理解练习,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练习。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明和他的爸爸一起去了郊外的树林。
他们坐在草地上,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
突然,小明注意到了树林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好奇地问爸爸:“那些一闪一闪的是什么?”爸爸微笑着回答:“那是萤火虫,它们在夜晚发光,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
”
萤火虫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昆虫。
它们的身体很小,但它们的尾巴却能发出柔和的光。
这种光是由它们体内的化学物质反应产生的。
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吸引配偶、警告捕食者或者标记领地。
小明听后,觉得萤火虫非常神奇。
爸爸继续解释说,萤火虫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在成虫阶段,萤火虫才会发光。
它们的生命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小明听了,感到有些惋惜,但他也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
在回家的路上,小明对爸爸说:“我以后要更加爱护大自然,保护这些美丽的小生命。
”爸爸听了,非常欣慰,他知道小明已经学会了尊重和珍惜生命。
通过这次郊外的观察,小明不仅学到了关于萤火虫的知识,还学会了
如何去观察和思考。
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去探索和发现。
这篇阅读理解练习旨在让学生了解萤火虫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去保护这些小生命。
《昆虫记》文学知识点考点附中考真题练习答案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
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唱歌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典型情节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昆虫记》阅读练习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及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十大册,长达二三百万字,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该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当时法国和国际学术界称赞该书作者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1、《昆虫记》,又译《昆记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2分)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3分)(1)聪明,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
(2)勤劳,如: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
(3)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
(4)善于管理家务,如: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选文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3分)(1)园蛛捕捉猎物靠的是粘性的网。
(2)蛛网中用来作螺旋圈的丝非常特别:空心;里面有粘液;粘液能从线壁渗出来,使线的表面有粘性。
3.《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2分)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8、请你写出5种《昆虫记》中描绘的昆虫并且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
例子: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黄蜂:本能让他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
名著导读《昆虫记》精品复习资料【作者及其背景介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
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等。
9.《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蜣螂;理由是以其它动物的尸体和粪便为食,被称为“清洁工” 。
10.《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不喜欢一种动物是狼蛛;理由是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
1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_长腹蜂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13.法布尔称赞_黄蜂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14.《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_传记_,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__抒情诗_。
15.《昆虫记》在第三卷中写到的三种垒筑蜂分别是_石垒筑蜂_、灌木蜂和_棚檐垒筑蜂。
八上名著阅读《昆虫记》一、知识梳理【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1879年,56岁的法布尔总算买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那是一块不毛之地,无法耕种,只能长满杂草。
但这是法布尔梦寐以求的天堂,因为它可以成为昆虫的家园。
直至去世,法布尔都住在这里,继续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笔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法布尔是个奇特的人。
一个人耗尽一生观察“虫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专为“虫子”写出两百万字的大书,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他笔下的“虫子”,像人一样多彩多姿,活得有滋有味,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秘。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这个性格腼腆的法国人,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神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在绘画方面无师自通,留下的许多菌类图鉴堪比专业水彩画家的作品;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专著;作为教师,他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留下了许多诗歌,被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才华,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内容简介】《昆虫记》《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
《昆虫记》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
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五年级课外阅读?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2、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3、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5、〔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6、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7、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知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8、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9、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0、〔萤火虫〕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1、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2、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2〔它尾巴上有灯〕13、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4、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5、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6、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7、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18、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19、〔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展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他被誉为〔昆虫之父〕。
我们学过的一篇名为?装满昆虫的口袋?的课文就是节选自?昆虫记?。
20、作者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蟋蟀〕、〔萤火虫〕等昆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
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昆虫记》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昆虫记共有( C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2、法布尔被誉为( A )A、昆虫界的荷马B、昆虫界的圣人C、昆虫至圣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3、昆虫记是一部( A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B、文学巨著C、科学百科D、优秀小说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D )A、调查了许多资料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C、养了许多虫子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B )A、普利策奖B、诺贝尔奖提名C、安徒生奖D、诺贝尔奖6、《昆虫记》是()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A、法国法布尔B、法国儒勒.凡尔纳 C 、英国笛福 D、丹麦安徒生7、法布尔曾担任( C )A、皇家科学院会员B、植物学教授C、物理教师D、探测员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 ) A、暴躁 B、愤怒 C、杀死 D、驯服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A ) 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C )A、历史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11、菜豆象是一种( B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温暖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A )。
A、蝉 B、蟋蟀 C、蝈蝈14、( B )是毛虫的天敌。
A、黑步甲B、金步甲C、被管虫15、天生攀岩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
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
A、蜜蜂 B、蝎子 C、蝴蝶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B )。
A、绵羊的毛 B 绵羊的粪便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B、亚洲最大的蝴蝶C、欧洲最大的蝴蝶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21、黑步甲擅长( A )。
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内容简介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内容赏析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在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若不是有位如此顽强的法布尔,我们的世界也就永远读不到一部《昆虫记》了。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
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
试问一下,哪个人没2 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然而,法布尔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偏见”,二是“贫穷”。
《昆虫记》阅读练习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长腹蜂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3.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
5.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西绪福斯虫这一章中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
6.《昆虫记》在第三卷中写到的三种垒筑蜂分别是石垒筑蜂.灌木蜂和棚檐垒筑蜂。
7.三种垒筑蜂使用的是同一类建筑材料,即含有石灰质的黏土,里面掺有少量沙粒,再加上进泥瓦匠自己的唾液柔和而成。
8.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9.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10.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11.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12.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3.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4.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5.萤火虫有两个特点:获取食物的方法.尾巴上的灯。
16.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靠吃杏叶为生。
17.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8.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8.蟹蛛它不会织网,横着走路,只等猎物靠近才去捉。
19.《昆虫记》是法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所著,共有十卷。
他用人性对照虫性 ,又用昆虫的事例反观人类的行为。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泰戈尔萤火虫阅读答案【篇一:《外国诗两首》练习题1】>山东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同步达纲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雾霭( ) 清澈( ) 流萤( )束缚( ) 渺小( ) 桅杆( )2.解释下列词语。
雾霭:蔚蓝:蒙恩:渺小:茫茫:3.下列不同于其它三项的诗句是( )a.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b.桅杆弓着身子在嘎吱作响c.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d.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4.对下面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当的是( )a.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设问和拟人)b.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比喻和拟人)c.小小流萤……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拟人和夸张)d.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反问)5.在莱蒙托夫的《帆》中说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那么,它是什么呢?请你从下面的说明中选出一项。
( )a.它只是想远航,寻求自由快乐的天堂。
b.它把航行作为一种快乐,正像现代人所说的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一样。
c.它对幸福不屑一顾,因为它觉得在海上航行就是一种幸福。
d.它希望风暴的来临,就像革命者盼望战斗的生活一样,表达他们为实现理想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6.《帆》这首诗在构思和表达形式上有何特色?【创新能力训练】(一)萤火虫泰戈尔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1【篇二: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1、《第七条猎狗》猎狗主人的孙子是谁?(a)a 、艾孙孙 b、艾苏苏 c、孙艾艾2、《第七条猎狗》第一条猎狗( b ),撵山追不到麂子,被牵到街子上卖掉了; 第二条猎狗( d ),第三条猎狗( a ),第一次狩猎时被豹子咬死,第四条猎狗( c )长大后被一条公狗拐走了,第五条猎狗( e ),第六条猎狗( f )踩上猎人铺设的铁夹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12分)萤(节选)法布尔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有一盏灯。
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就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
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
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
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
这种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时还深入其中。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
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
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
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
萤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
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
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
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
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竞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⑧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是爱和我玩捉迷藏。
6.名著阅读。
(2分)
但是,这些能够发出光亮的小动物,这些本该是心中一片光明的小昆虫,在事实上却是一群心理很黑暗的家伙。
它们对于整个家族的感情是完全不存在的。
家庭对于它们而言,是无足轻重的。
柔情对于它们也是没有丝毫实际意义的。
它们能够随处地产卵。
有的时候,产在地面上;有的时候,产在草叶上。
无论何时何地,它都可以随意散播自己的子孙后代。
真可谓四处闯荡,四海为家,随遇而安。
而且,在它们产下卵以后,就再也不去注意它们了,随它们自生自灭,自然生长去了。
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亮光的。
甚至连它的卵也是要发光的。
幼虫也是如此。
当寒冷的气候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幼虫就会立刻钻到地面下边去,但是并不钻得很深。
假如我从地面下,把它轻轻地掘起来,它的小灯仍然还是亮着的。
就是在土壤的下面,它的小灯还是点着的,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上面文字出自(国籍)的
《》。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
这部作品的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外,还源于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如行文活泼,语言幽默,还常常用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
答案:
6.答案:法国法布尔《昆虫记》拟人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12分)
萤(节选)
法布尔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有一盏灯。
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就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
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
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
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
这种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时还深入其中。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
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
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
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
萤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
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
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
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
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竞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⑧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是爱和我玩捉迷藏。
就在刚才,我明明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⑨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比如,把一个雌萤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空气可以流通。
然后,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
面对这样暴烈的声音,萤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
于是,我又换一种方法试探,取一个树枝,再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
但是,这种种方法都失败了,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
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
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
还有一些竟然停熄掉了。
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
等到烟雾全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
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
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的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很多。
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10.下面理解,符合原文内容和表达的一项是(3分)
A.雌萤和雄萤的发光器官一样,都长在身体的最后三节。
B.萤的亮光是靠连着呼吸器官的细管里流入的空气量来调节的。
C.写“萤总爱和我捉迷藏”是为了说明萤调皮可爱的特点。
D.外界的干扰完全不影响雌萤的发光。
11. 阅读第⑤段,提炼整合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不超过50字)(3分)
12. 将下面的文段与本文对比,说说二者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分)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后,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
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你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
萤火虫靠体内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来发光,通过控制发光器官内化学反应的开始与结束,以使光产生或消失。
13.阅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所体会到的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2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与表达的辨析。
解答此题需要逐项内容从文本中找出有关句子,然后仔细斟酌核对,看意思是否发生变化,哪怕是一字之差也不能放过。
因为本题是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
A项,只要阅读②③段即可知道雌萤和雄萤的发光器官不一样,“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而“雄萤则不一样,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故概括不正确;C项,阅读⑥⑦⑧段,我们可以知道,写“萤总爱和我捉迷藏”是为了说明第⑥段,萤“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的特性,故概括不正确;D项的判断,只要阅读到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可以了解到,外界的干扰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是能影响到雌萤的发光,所以D项中的“完全”一词表达不准确,此项也是错误的;只要B项概括准确,表达准确。
11.【答案】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由连接着萤火虫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空气与萤火虫体内自身的“可燃物”混合,产生“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光亮。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
阅读第⑤段,我们可以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可燃物”“氧化作用”的概念、“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等,然后整合,调整前后顺序使之变得简洁即可。
12.【答案】该文段符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在表达上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而本文表达上,除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外,还有个人感情的流露,充满对萤的喜爱之情;语言生动传神,亲切自然;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二者的说明都遵循准确、科学的前提,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在说明时或穿插传说、趣闻、或进行描写,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说明对象介绍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本文就属于生动说明。
题目中给出的文段,则采用了平实说明,解答时,紧紧抓住这二者之间的区别,联系文章中运用拟人、描写的句子,说出二者的不同即可。
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等等。
13.【答案】(1)善于观察,细心观察。
如在草丛观察萤的发光和光亮的消失。
(2)反复推敲实验,一丝不苟,锲而不舍,认真钻研。
如第九段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试验怎么让萤的光亮停止和消失。
(3)热爱自然,热爱动物。
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寻找到相关句子,然后根据句子中内容所表达的主旨,进而分析人类应该具有的品质。
如法布尔在在草丛观察萤的发光和光亮的消失的部分,就反应出人物“善于观察、细心观察”的科学精神;如文章中多次出现“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可以看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这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