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语法错误》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Word自动更正技巧快速纠正常见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现在的社会快节奏,人们常常十分匆忙地进行各种工作和学习。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在写作和编辑文档时出现一些常见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Word提供了自动更正功能,可以快速纠正这些错误,提高我们的写作和编辑的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使用Word自动更正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快地纠正拼写和语法错误。
一、设置自动更正选项在开始使用Word自动更正功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设置一些自动更正选项,以确保它能够正常工作。
首先,打开Word软件,并点击左上角的“文件”选项,然后选择“选项”。
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点击“校对”选项卡,在“自动更正选项”区域中,确保“自动更正拼写错误”和“自动更正常见的拼写错误”选项被勾选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勾选其他自动更正选项,例如“始终建议订正”。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保存更改。
二、常见的拼写错误自动更正拼写错误是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而Word的自动更正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纠正这些拼写错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拼写错误以及Word的自动更正方法:1. 重复字母:当我们不小心输入了一个字母两次时,Word可以自动帮我们删除其中一个冗余的字母。
例如,当我们输入了“我很好好”,Word会自动将其更正为“我很好”。
2. 大小写错误: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将一个单词的大小写输入错误,Word可以自动检测到这种错误并帮助我们更正。
例如,当我们输入了“word软件”,Word会自动将其更正为“Word软件”。
3. 字母顺序错误:当我们的手指在键盘上打字时,有时候会不小心将两个相邻的字母的顺序输入错误。
Word可以自动检测到这种错误并将其更正过来。
例如,当我们输入了““搬休”时,Word会自动将其更正为“休闲”。
三、常见的语法错误自动更正除了拼写错误之外,语法错误也是我们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Word的自动更正功能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纠正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
常见英语语法错误常见英语语法错误1.句⼦成分残缺不全We always working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误)We are always working /We always work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正)We should read books may be useful to us. (误)We should read books which may be useful to us. (正)2.句⼦成分多余This test is end, but there is another test is waiting for you. (误)One test ends, but another is waiting for you. (正)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was died on the spot. (误)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died on the spot. (正)3.主谓不⼀致Someone/Somebody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 (误)Some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 (正)My sister go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误)My sister goes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正)4.动词时态、语态的误⽤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are not so many cars on the street. (误)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were not so many vehicles on the street. (正)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which we interest. (误)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in which we are interested. (正)I am a student who has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误)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正)5.词类混淆It is my point that reading must be selectively. (误)In my opinion, reading must be selective. (正)Honest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person. (误)Honesty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one. (正)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across the street. (误)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正)6.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Too much tests are disadvan tage for students’ study. (误)Too many tests are disadvantageous to students. (正)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are under various pressures(误)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are under various kinds of pressure. (正)7.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误⽤The traffic accident was taken plac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highways. (误)The traffic accident took plac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highways. (正)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boss rose his salary. (误)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boss raised his salary. (正)8.介词to和不定式符号的混淆Too many tests will do harm to cultivate our independent thinking. (误)Too many tests will do harm to the cultivation of our independent thinking. (正)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误)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the solution to the serious problem. (正)9.情态动词的误⽤It may not good to our health. (误)It may be not good to our health. (正)They should spent much time. (误)They should spend much time. (正)10. There be句型的误⽤There exists some new problems such as being dishonest. (误)There exist/arise some new problems such as being dishonest. (正)There are many way to solve the tuition and fees of college education. (误)There are many ways to raise the money for the tuition and fees for college educatio n. (正)1.动宾搭配不当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mak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误)We must pay attention and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正)It also may help you to make success. (误)It may also help you succeed/obtain your goal. (正)2.根据中⽂逐字硬译If so meone’s family situation is not well, he can apply for loan to bank. (误)If one’s family is not well off, he can apply to the bank for a loan. (正)Let alone touch the outside world of campus/keep a good body health(误)Let alone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 campus/keep fit(正)上⾯这些错误⽐较典型、集中,请⼤家务必要注意,其他的错误,如单词拼写、⼤⼩写、标点符号的误⽤等,可谓千姿百态,⽆奇不有,在此就不⼀⼀列举。
第十节常见的语法错误我们在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
有些语病,如“词类误用”、“复句组织中的毛病”、“虚词使用不当”等,我们已经在有关章节(分别在第二节、第八节、第九节)里谈得比较集中,比较充分,在这一节里就不再谈了。
有些语病,如“搭配不当”、“残缺”、“词语位置不当”等,虽也已分别在前面几节里谈到过,但考虑到一般在写作中犯这些方面的毛病比较多,前面又是分散着谈的,这里有集中谈一下的必要,所以这里将不避重复,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此外,在这一节里我们还想谈谈在指代和数量表达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毛病也比较常见。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报)(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刊)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
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
“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
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刊)(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书)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
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
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
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
“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
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
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
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
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
“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
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5)*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6)*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常见英语语法错误1.句子成分残缺不全We always working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误)We are always working /We always work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taking exams(正)We should read books may be useful to us. (误)We should read books which may be useful to us. (正)2.句子成分多余This test is end, but there is another test is waiting for you. (误)One test ends, but another is waiting for you. (正)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was died on the spot. (误)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died on the spot. (正)3.主谓不一致Someone/Somebody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 (误)Some think that reading should be selective. (正)My sister go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误)My sister goes to the cinema at least once a week. (正)4.动词时态、语态的误用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are not so many cars on the street. (误)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re were not so many vehicles on the street. (正)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which we interest. (误)W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some books in which we are interested. (正)I am a student who has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误)I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正)5.词类混淆It is my point that reading must be selectively.(误)In my opinion, reading must be selective. (正)Honest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 person. (误)Honesty is so important for everyone. (正)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across the street.(误)The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when he was crossing the street. (正)6.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用Too much tests are d isadvantage for students’ study. (误)Too many tests are disadvantageous to students. (正)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are under various pressures(误)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are under various kinds of pressure. (正)7.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误用The traffic accident was taken plac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highways. (误)The traffic accident took place at the junction of two highways. (正)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boss rose his salary. (误)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boss raised his salary. (正)8.介词to和不定式符号的混淆Too many tests will do harm to cultivate our independent thinking. (误)Too many tests will do harm to the cultivation of our independent thinking. (正)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误)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the solution to the serious problem. (正)9.情态动词的误用It may not good to our health. (误)It may be not good to our health. (正)They should spent much time. (误)They should spend much time. (正)10. There be句型的误用There exists some new problems such as being dishonest. (误)There exist/arise some new problems such as being dishonest. (正)There are many way to solve the tuition and fees of college education. (误)There are many ways to raise the money for the tuition and fees for college education. (正)1.动宾搭配不当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mak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误)We must pay attention and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正)It also may help you to make success. (误)It may also help you succeed/obtain your goal. (正)2.根据中文逐字硬译If someone’s family situation is not well, he can apply for loan to bank. (误)If one’s family is not well off, he can apply to the bank for a loan. (正)Let alone touch the outside world of campus/keep a good body health(误)Let alone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 campus/keep fit(正)上面这些错误比较典型、集中,请大家务必要注意,其他的错误,如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的误用等,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常见语法错误及公文病句修改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改正。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搭配不当)2. 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搭配不当)3.听了老山战士的报告,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向老山战士学习。
(结构残缺)4.从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结构残缺)5.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结构混乱)6. 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位置颠倒)7. 考场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交卷。
(位置颠倒)8.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位置颠倒)9.我们并不否认这部作品有某些不尽乎人意之处,比如某些细节不够真实、个别人物的语言还不够性格化。
(用词不当)10.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用词不当)11.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指代不明)12.我看见周大爷和同学们从车下走下来,手上拿着雨衣。
(指代不明)二、修改题1、文书标题:××公司对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开除公职的通知2、谁也不会否认,债转股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3、欢迎省领导光临本县莅临指导工作4、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语言通顺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5、我校常年举办传授用塑料袋装上棉籽壳、玉米芯、阔叶、锯木屑、花生壳、甘蔗楂、农作物秸杆、稻草等任意一种原料栽培食用菌的最新立体栽培技术。
6、公文正文:未经批准进山砍树的木器厂,一律罚款。
砍伐碗口粗,一人高的油松,罚款50元。
7、公文正文:为安全及发展生产需要,应由上级拨款解决。
特此请求,请批准。
8、公文正文: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常见句法失误学习语法,不仅要从正面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律,知道句子应当怎样组织,还应该从反面知道句子应该怎样组织。
因此,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训练是必须的。
要了解常见句法失误可以联系中学时代的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难点是:“辨其症”,因为只有知道“病”在何处,才好对症下药,我们所找的“病”即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常见句法失误。
想要找到句子中的“病",首先要熟悉常见句法失误的种类,其次对于比较隐蔽的病症,我们必须仔细辨别、深入思考.常见的语病有: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四大类。
每一大类中有包含更细致的小类,细致的划分使我们能够更加容易找出常见的句法失误。
(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中包含:●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⒈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一般情况下由于对词义配合的不理解或粗心大意而容易造成主语和谓语在词义上搭配不当。
例如:①革命的意志越烧越旺。
(“意志”不能“越烧越旺",可以改为“革命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②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浮现”的必须是具体的东西,而“品质”是抽象的东西,和“浮现”不搭配,后半句可改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⒉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的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这个句子属于“动动+宾宾”的情况,其中“充实……思想修养”就搭配不当,应该“充实"为“加强”。
)②大家密切配合,越战越勇,连续打败敌人五次进攻.(“打败”和“进攻”不搭配,应把“打败”改为“打退"。
)⒊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①教育战线肩负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此句为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其中“大批”与“队伍”不相应,可以吧“队伍”改为“人才”,或把“大批”改为“宏大”。
) ②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
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
“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
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
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
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
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
“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
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5)*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6)*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错误,尤其是在英语作文写作中,语法错误不可避免,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了高中英语写作,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 主谓关系中人称和数量不一致性汉语的动词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但英语的谓语动词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谓语动词要随着主语而变化。
而学生主要用汉语思维,因此他们往往没有习惯去考虑主语是第几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
例如:a. A number of students is going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b. He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分析: a句中a number of +复数名词做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b中 He是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态中谓语动词go应该加es。
2.时态高中生在写作中经常在时态方面犯错误。
英语时态种类繁多,动词的构成形式随着时态的变化而变化。
中文里没有时态区分。
动作或动词的时间由跟在动词后的诸如“着”、“了”、“过”等副词来表示,对高中生来说,掌握英语的时态不是很容易。
实际上,学习者在头脑里很清楚语法规则,但经常混淆或忘记改变动词的词形。
例如: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was born.b. I spend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正确的句子: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is born.b. I spent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rains tomorrow.分析:第一句是一个常识问题,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态。
常见的汉语语法错误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
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
“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
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
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
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
例(4)是个因果复句,单就每个分句看,似没有语法错误;但读者读到后一个分句“立意很深”,总觉着别扭。
“立意很深”是陈述那个成分的呀?从句子结构上看,“立意很深”该是说明“作者”的,因为后一个分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那省略的主语该是“通讯的作者”;但从意思上说,“立意很深”该是用来陈述“这篇通讯”,因为“立意很深”只能用来形容作品内容,不能用来说明人。
所以这个句子的毛病也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
下面的例子是主谓搭配不当的另一种情况:(5)*理论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6)*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例(5)主语“内容正确”是从一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则是从两方面说的,不搭配。
宜将主语改成“内容是否正确”或“内容正确与否”。
例(6)刚好相反,主语是从两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从一个方面说的,也不搭配。
宜将谓语改成“也是能否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主语或谓语是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主谓的配合。
下面的句子都有问题:(7)*一年不见,她的身体,她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比先前提高了许多。
(8)*由于该县领导严重忽视安全生产,以致劳动者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事故屡屡发生。
例(7)“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可以说“提高”,“身体”是不能说“提高”的。
可将“身体”改为“健康水平”,便两项都照顾到了。
当然也可以这样改:(9)一年不见,她的身体比先前好多了,她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也比先前提高了许多。
例(8)毛病出在作定语的主谓词组“劳动者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上。
“财产”可以“遭受巨大损失”,“生命”不可能说“遭受巨大损失”。
宜分开来说,改为“劳动者人身伤亡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二、句法成分残缺句法成分残缺是指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句法成分。
例如:*这几年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必须明确树立起依*科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
这个例子中的“树立起”要求后面跟一个名词性宾语,而现在后面所跟的“依*科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是个动词性词语,显然不合要求,原因就在于犯了残缺的毛病,缺少了宾语中心。
应在“……新产品”后面加上“的观念”三个字。
残缺有多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
(一)残缺主语这是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这多半是滥用介词和使动句式造成的。
像下面这种说法在目前的报章杂志上随处可见:(1)*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例(1)逗号前是个介词结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逗号后是的使动句式“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整个句子没有主语。
从内容上看,那主语可以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但由于滥用“在……下”这类介词结构,这使“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也可以让“他的学习成绩”作主语,但由于用了使动句式,“他的学习成绩”也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
可以有两种改法:一是将“在”和“下”删去,保留使动句式;一是保留“在……下”的说法,把“使”字去掉。
下面再举些类似的病句:(2)*在数学界老前辈的热情指导下,使杨乐在数学科学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从上述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案发时王永明并不在案发现场。
(4)*通过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凌晨在哈尔滨铁路局绥佳线上发生的“130重大交通事故”,给了各列车段的各级领导以深刻的教训:“层层不负责任,就没有交通安全保证!”例(2)的毛病跟例(1)一样。
改法也是或删去“在”和“下”,或删去“使”。
例(3)、(4)都是由于在句子头上用了介词“从”、“通过”,句子就残缺了主语。
例(3)宜将“从”和“中”删去;如要保留“从……中”的说法,也可在“充分证明……”前加上“我们可以”之类的词语,不过这种改法从表达上看不如前一种改法好。
例(4)也宜将介词"通过”去掉,这样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下面是不注意使动句式的运用所造成的残缺主语的病句。
例如:(5)*听了刘大**诉说,使他激起了对往日的回忆。
(6)*高老大看到了儿子的亲笔信,才使他放下心来。
(7)*每当我看到江姐英勇就义的镜头时,免不了要使我流泪。
例(5)“使他激起了对往日的回忆”的是“刘大**诉说”,而不是“听了刘大**诉说”这一行为。
就全句意思看,宜将“听了”删去。
例(6)、(7)毛病跟例(6)类同。
例(6)宜将“使”删去,把“才”挪到“放下心来”的前面。
例(7)宜将“使我”二字删去。
在复句组织中转换句式或转换话题之后,滥用省略,也会造成残缺主语的毛病。
例如:(8)*这几年来,①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②严格了教学秩序,③一旦发现谁考试时作弊,④就会被通报批评或被记过处分,⑤直到不发给学位证书。
(9)*在1978年于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0)*我们曾将这些信转给陶斯亮同志,因来信很多,不能一一复信,因此写了这篇文章,对广大读者表示谢意。
(11)*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的烤鸭技艺越来越精湛,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
例(8)、(9)是随意转换句式并滥用省略而造成主语残缺的病例,例(10)、(11)是转换话题并滥用省略而造成主语残缺的病例。
例(8)这个复句包含了五个分句,除第一个分句出现主语外,其余分句的主语都省略了。
而在句式上,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分句都是主动句式,这三个分句的话题相同,都是“北京大学”;第四个分句是被动句式,而且改换了话题(从上下文看那话题该是作弊的学生);最后一个分句又是主动句式,并又换用了跟第一、第二、第三个分句相同的话题。
所有改换的话题在分句中都给省略了,以致造成残缺主语,结构混乱的毛病。
例(8)可以有两种改法:一种改法是都采用主动句式,全句改为:(12)这几年来,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严格了教学秩序,一旦发现谁考试时作弊,就对他进行通报批评或者给以记过处分,直至不发给学位证书。
另一种改法是“一旦”后的分句都采用被动句式,全句改为:(13)这几年来,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严格了教学秩序,如果谁被发现考试时作弊,谁就会被通报批评或收到记过处分,直至不被授予学位。
根据例(8)的内容,前一种改法要好一些。
例(9)这个复句的前一分句用的是被动句式,后一分句用的是主动句式,而且话题也变了,但变了的话题却随便省略了,致使残缺主语。
宜在“给予”前补出主语“大家”;另一种改法是将“受到”改为“得到”。
例(10)从文章内容看,第三、第四、第五个分句的主语都该是“陶斯亮同志”,现在文章作者由于转换话题后随意省略,致使让读者搞不清“不能一一复信,……”是“我们”呢,还是“陶斯亮同志”。
宜在“不能一一复信” 前补上主语“她”。
例(11)谁“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呢?按原句的写法,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了。
其实从报道看,是我国政府进行宴请。
应在“特地”前补出主语“我国政府”或“周总理”。
有时,复句中各分句的主语虽然相同,但也不能随便省略。
例如:(14)*清华有数以千计的人,或者直接聆听过周总理的教诲,或者同周总理亲切座谈过,或者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受到了周总理细致入微的关怀。
这个复句一共包含五个分句,其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三个分句是分述,最后那个“受到了……”的分句是总说。
那个总说的分句主语不能随便省略,省略了就会使句子不通畅,意思也不清楚。
按现在的写法,读者可能以为受到周总理细致入微关怀的只是“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的那部分同志。
其实,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这样。
宜在“受到”前加上“他们都”三个字。
除此之外,在句子组织上也还可以进一步推敲。
残缺宾语中心汉语里的及物动词大部分要求带名词性宾语。
可是,常常见到该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后面却带上了非名词性宾语,这种毛病大多数表现为残缺宾语中心。
例如:(1)他又组织技术人员改装了那条豆腐生产线,并把另一间空房改造成生产豆腐。
(2)这种创作思想,造成了我们的文艺作品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3)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少售货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4)张洪友站在被告席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放弃往上申诉。
例(1)宜在“生产豆腐”后补上“的车间”三个字;或者干脆把“生产豆腐”换成“豆腐房”,(2)千部一腔后面加上“的局面”或“的现象”。
例(3)可在“为人民服务”后添上“的思想”三个字;也可以删去“为人民服务”直接作“谈不上”的宾语(“谈不上”后面可以带动词性宾语);例(4)应在“往上申诉” 后补上“的权利”三个字。
残缺必要的虚词在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虚词,是残缺的另一种常见的毛病。
这里只谈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少了助词“的”。
在汉语里,动词性成分和主谓词组一般不能直接作名词的定语,中间非要用“的”不可。
少了“的”,实际表示出来的意思跟想要表示的意思会出入很大。
例如,要是把“他要我吃的碗”中的“的”落了,说成“他要我吃碗”,就会闹笑话;而如果把“我偏支持他反对的那个人”里的“的”丢了,说成“我偏支持他反对那个人”,则正好跟原意相反了。
句子如果比较短,一般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句子一长,前后照顾不周,就往往容易把“的”漏掉。
例如:(1)我会相信他散布谣言而跟我的女朋友分开吗?(2)他身为商场总经理,不但对多数售货员坚决反对出售伪劣产品的不良做法丝毫不加制止,反而指责那些坚持原则的售货员是“拆商场的台”,是“不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