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仔猪保健新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1
仔猪保健方案简介仔猪保健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保健方案,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全面的仔猪保健方案,包括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等方面。
1. 饲养管理1.1 母猪饲养管理•饲料: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精料和粗料。
•饮水:保持饮水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母猪充足的饮水量。
•环境: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1.2 仔猪饲养管理•断奶: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和体重,确定适当的断奶时间,确保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饲料:选择适合仔猪的饲料,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饮水:为仔猪提供干净的饮水,保持饮水器清洁,保证水源不受污染。
2. 疫苗接种2.1 疫苗种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疫苗,主要包括: - 伪狂犬病疫苗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 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猪肺病疫苗2.2 接种程序•制定接种计划:根据疫苗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
•接种前准备:检查疫苗是否过期,准备好所需的接种器具和材料。
•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常见的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注意观察仔猪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环境卫生3.1 猪舍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保持猪舍的卫生。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在猪舍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猪舍内的湿度和温度。
3.2 饮水设备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备,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持饮水质量的新鲜。
4. 健康监测与处理4.1 常规检查•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观察其行为、精神状态和体重等指标。
•检查仔猪是否存在腹泻、呕吐、流涕等病症。
4.2 疾病处理•对于发现的疾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治疗、使用药物等。
1消毒工作:这是保健工作的首要步骤。
在仔猪出生之前和之后,应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各个角落和母猪的全身,以预防细菌感染。
可以使用一些消毒剂,如均灭太保,兑水后喷洒在圈舍和母猪身上。
2疫苗接种: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疫苗接种流程,预防猪瘟、伪狂犬、圆环等疾病。
这些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3吃到初乳:初乳对新生仔猪至关重要,它含有抗体,有助于仔猪抵抗病菌,增强免疫力。
因此,要确保每个猪仔在出生后6小时内吃到足量的初乳。
4三针保健:在仔猪出生的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使用长效抗生素进行三针保健,以控制哺乳期疾病的发生。
5固定乳头和剪牙断尾:固定乳头,确保弱小的猪仔能吃到足够的乳汁。
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剪牙断尾,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感染。
6补铁补血:在72小时内完成补铁补血,预防贫血和其他相关疾病。
7饲料与运动:为仔猪提供每日适量的配合料,确保营养均衡。
同时,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
8防寒保暖:出生后及时擦干身体,防止体温过度散发,并放置到适宜温度的保温箱里。
注意调整保温箱的温度,以适应不同日龄的仔猪。
分娩舍保健方案一、母猪保健方案:1、产前加,金霉素3克/头+利高5克/头(西药6天)+喜牧产糠15克+小苏打8克(或芒硝4克)+鱼腥草15克/头/天,连喂10天(场内机拌)。
2、产后吊瓶:①第一瓶青霉素3支+链霉素2支+鱼腥草针3支。
②第二瓶林可3支+复合VB+缩宫素2支。
③第三瓶甲硝唑1瓶。
3、各单元产后加中药水(连用5—7天)产后第二周加VE粉(三次/周)4、断奶7天加鱼肝油粉(5天)用量1包/包料,断奶前2天停用。
5、断奶前3天加金霉素3克/头+利高5克/头。
二、仔猪药物保健方案1、出生仔猪24小时内VE针0.5ML/头,富来血2ML,口服1%新霉素水2ML或丁胺卡那(1ML/头),水溶性阿莫西林粉涂牙。
2、长效土霉素保健:3天龄1ML/头,14天龄2ML/头。
3、断奶前3天加阿莫西林0.3克/头,饮水3天。
4、断奶当天加水料拌豆浆+奶粉+311料,喂干料的拌开食补盐,不能喂空白料。
5、转栏前3天加氟尔康饮水3天。
分娩舍产前产后保健方案母猪:1.进猪当天加一次VC抗应激,半包兑一包料。
2.进猪第二天开始加营养药(优乐舒);用法与用量参照怀孕舍后期;在产时主要针对临产母猪。
3.产后第三天的母猪开始加小苏打5天(小苏打5—8克/头)防便秘;有1头加1头。
优乐舒或用阿梅诺,多维,进猪开始加,50克/包料,每单元1包,加完为止。
4.在产前三天投柠檬酸饮水3-4天,每天一次,柠檬酸1%兑水。
母猪采食高峰时再投一次。
5.产三分之一后开始加中草药(煲水拌料)7天。
6、(m,7、仔猪拉稀母猪保健:土霉素10g 每头每天,连用7天;8、母猪产后中草药保健:(蒲公英20g+鱼腥草20g+益母草20g)/每头每天,连用7天以上;9〃吊针方案:在产母猪吊针:1).第一瓶:0.9%氯化钠1瓶+鱼腥草3支+林可3支+青霉素3支+链霉素2支+地米1支。
2)/第二瓶(500毫升):5%葡萄糖1瓶+复合VB:3支+VB12:5支+VB1:1支(后备用2-3支Vc)根据母猪状况使用3).第三瓶:甲哨唑1瓶+缩宫素2支。
吃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引起),关节肿大、跛脚(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腹泻、发烧(附红细胞体、感冒为主),以上疾病的发生,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或者变成僵猪。
针对乳猪的发病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的养好乳猪基础关。
方案如下:1天、3 天、7 天:初生1 天乳猪灌服开口药新宝康1 ml/头,3 天、7 天,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与三针保健同时使用);2-3 天:铁糖1.5 ml/天(肌注);3 天、7 天、断奶前1 天(三针保健):大北农黄金搭档产品,德利先+泰诺康(按1 :1 量混合使用),分别肌注1 ml 、1.5ml 、2 ml/头。
备注:两个关键点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产房产前需要清洗干净,并用1:200 倍的农喜福彻底消毒和杀灭病原体。
2、做好乳猪的保温工作,按乳猪的温度需要原则提供合理的保温,这点及关重要。
断奶小猪因断奶后的多种应激 (如母仔分开、营养变化、气候、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和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原因,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拉稀、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由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黏膜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针对断奶小猪因以上原因导致发病率高,且病情非常的复杂化,普通都比较难管理的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养好断奶小猪的最关键的一关 (这关对断奶小猪和以后阶段的疾病控制特别重要)。
方案如下:断奶至断奶10 天:每1000 斤料添加温和丰利1000 克+速补康800 克,连续饲喂。
哺乳仔猪保健计划1、乳猪补铁补硒:2-3日龄仔猪,应及时注射生血素;断奶前做第二次注射,防止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提高免疫力。
2、免疫:猪瘟,仔猪做超前免疫;5-10日龄:猪喘病,弱毒苗肺内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皮下注射;18-21日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油苗,后海穴注射(冬春季节);圆环病毒感染(PCV)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灭活苗免疫。
此外,还要做好母猪产前多种病的免疫。
3、药物保健:肌注炎净或注射液头孢噻呋钠:3日龄0.5ml、7日龄0.5ml、21日龄2ml。
保育仔猪保健计划一、顺利渡过断奶关1、母猪断奶前一周渐渐减料,并在母仔猪日粮中添加药物威尔一号+安进维元+利高全能(春夏)或支原净(秋冬)+VAD3E粉,连用5-7天;2、母猪断奶前一周时,肌注一次VAD3E注射液;3、将母猪赶离原栏,仔猪留在原栏;栏内用聚维酮碘带猪消毒一次。
4、仔猪喂料次数、喂料量要有3-5天时间的过渡,过渡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复方紫锥菊+安进维元+土霉素粉(秋冬加支原净),连用5-7天;;5、保育栏内的温度(室温)不能低于25℃;特别是冬天。
二、防止保育仔猪的负增长1、维持保育栏内室温于25-30℃;2、维持保育栏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清洁卫生、干燥整洁;3、日粮中添加药物(见前);4、必须顺利渡过断奶关。
三、保育后期(大约40-60日龄)的保健1、肌注一次猪丹肺、链球菌疫苗;2、肌注一次6-8头份的猪瘟疫苗+佳配;3、常发区肌注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疫苗;4、在日粮中继续添加复方紫锥菊+圆蓝速治+安进维元(注意和疫苗的时间间隔)。
四、保育期仔猪水肿病的预防1、母猪断奶前日粮中添加药物威尔一号+土霉素粉(春夏)或支原净(秋冬),连用5-7天;;2、母猪断奶前渐减日喂量,确保仔猪于断奶前食入足够的乳猪料;3、仔猪日粮中添加1%赖氨酸+阿散酸+亚硒酸钠VE粉,连用五天;4、仔猪日喂次数与日喂量要有3-5天的过渡;5、保持良好的生存与生活条件。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保育猪的保健方案对于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有效的保健措施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爆发,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生产力,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保育猪的保健方案,包括营养、环境、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查等方面。
一、营养管理1.均衡饲料供给:保育猪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猪的年龄和生理阶段,调整饲喂比例和食量,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2.优质饲料选择:选择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和污染。
合理控制饲料中的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
3.水源管理:给予干净的饮水可以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水源应保持新鲜,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设备,以防止水质污染和细菌滋生。
二、环境管理1.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保育猪提供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舒适环境。
定期清理圈舍,清除粪便和杂物,保持圈舍清洁和卫生。
避免过度拥挤,确保猪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休息。
2.正确的照明管理:猪对光线的需求较高,适当的照明管理可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照明时间,帮助猪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和作息规律。
3.噪声控制:过高的噪声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圈舍中的噪音污染,保证猪的安静环境。
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保育猪的疫苗接种方案应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养殖场的特点进行制定。
常见的猪类疫苗包括猪瘟、猪链球菌、猪蓝耳病等。
接种疫苗前应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接种。
四、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保育猪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体温、体重、呼吸情况、粪便和尿液等。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或加重。
总结:保育猪的健康管理是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营养管理、环境管理、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目前,猪场的产房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产后三联症、无乳或少乳、采食量不佳及掉膘严重等状况都令管理者们头疼不已。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母猪产房管理要点一、产房环境控制(一)宗旨产房内有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最佳温度为18~20℃,另一方面最佳温度为35℃。
确保母猪和仔猪有适当的环境温度是我们的产科病房每天的挑战。
(二)办法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
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温度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保持在28℃。
3.母猪洗澡后至少3天内体温逐渐达到产前标准,使母猪适应生产环境,减少热应激,有助于减少死产的发生。
4、高低温度计的放置位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6.70%的仔猪出生后身体损失是由辐射和传导损失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有产前加热室、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设备。
二、产房操作规程(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最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1、彻底清扫产房。
2、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
水泥地板、渗漏网、材料槽、中间挡板、围墙、粪沟天花板和普通工具铲。
3、消毒:①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②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
4、干燥。
(二)产房的准备进入生产室前应准备好母猪:1、脚盆内消毒水;2、小猪喂养槽清洗;3、每个柱均配备保温设备;4、通风设备正常运行;5、饮水机配备充足的水;6、高低温表;7、准备好所有桌子;8、根据生产室温度的提高逐步提高生产室温。
(三)冲洗母猪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1、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2、用脏粪刷母猪,关键位置在门、四肢、下腹部(特别是乳房);3、清水冲洗;4、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5、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一、提高泌乳母猪饲养水平。
母猪产仔后头几天不能喂得太多,逐渐加料,到6天以后尽量做到吃多少给多少,使其多产奶,少掉膘。
二、抓好哺乳
1、产后尽快吃足初乳。
产后3天的乳称为初乳。
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蛋白质、维生素等,对抵抗疾病和提高成活率起到关键作用。
仔猪接产完成后1小时内吃上初乳。
2、固定乳头。
把弱小仔猪放在前面的乳头,强壮仔猪放在后面乳头,持续2-3次。
3、仔猪寄养。
产仔过多或奶少发病等情况可实行仔猪寄养。
两窝仔猪的产期要尽量接近,相差不超过3天。
寄养出去的仔猪要吃上1-3天初乳,才容易养活。
三、保温防冻。
仔猪适宜温度为1-7日龄32-28℃,
8-30
日龄28-25℃,31-60日龄25-23℃。
四、仔猪补铁。
仔猪生后2-3天一次肌肉深部注射铁剂
150-200毫克,主要有富铁力、鱼多素、铁钴针剂、牲血素。
五、早期补饲。
母猪产后第3周产奶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母猪奶水难以满足营养需要,必须从饲料中供给。
仔猪7日龄开始诱食,用仔猪诱食料,学会吃料后,用仔猪颗粒料,每天喂5-7次。
六、正确断奶。
仔猪28-35日龄时可断奶。
断奶时采取“迁团留仔”法,仔猪在原圈留养7-10天,将母猪转至其它圈舍。
保育猪保健方案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猪肉消费量逐年增加。
因此,农场主们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越来越关注。
保育猪保健方案是一套旨在确保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保育猪保健方案,包括饲料管理、疫苗接种、常见疾病预防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饲料管理良好的饲料管理对于保育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制定适合的饲料配方。
要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要避免添加任何对猪有害的物质。
2.饲料供应:确保猪能够按时获得足够的饲料。
饲喂时间和间隔应有规律,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适当调整饲喂量。
3.饮水管理: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
水源应保持畅通,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常见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于保育猪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当地疫情和猪的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常见的疫苗包括猪瘟、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2.接种时间和方法: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猪的年龄和疫苗的特性确定。
一般来说,猪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较为薄弱,因此最好在此时进行疫苗接种。
3.免疫程序的监测和更新:定期检查猪的疫苗接种情况,并及时更新免疫程序。
同时,监测猪的免疫效果,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常见疾病预防猪可能患上许多常见的疾病,预防这些疾病对于保育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1.排污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多种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和处理猪舍的粪便,避免粪便积聚和传播疾病。
2.病虫害防治:控制猪舍内的害虫和病媒生物,如老鼠、蟑螂和跳蚤等。
保持猪舍的良好卫生状况,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健康监测: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食欲、呼吸和精神状态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潜在的疾病风险。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保育猪健康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哺乳仔猪的保育管理措施一、仔猪出生时的保育措施因为母体是仔猪获取免疫抗源的最直接途径,所以在仔猪出生后应及时、在最短时间内吃到初乳。
调查研究表明,在采食初乳前仔猪的血液抗体含量很低,几乎没有抵御疾病的免疫力,而采食初乳后仔猪的血液抗体含量可提高1000多倍,采食的越多,得到的母源抗体越多。
猪舍温度的控制影响着仔猪的成活率。
刚出生的仔猪身体温度调节机能发育不成熟,对温度特别是低温很敏感。
在仔猪生产时,应保持在猪舍温度34℃为宜,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当温度适宜时,仔猪会向两个方向躺卧,当温度低时,仔猪会本能的挤在一起。
在一些大型的猪场,采用保温箱来保温,或红外线或电热板等加热保温措施。
在小型的猪场可以用稻草、碎木屑、干草等垫料来保温。
同时,产房内应确保封闭和干燥,防止气流穿过,因为风可以降低仔猪体表温度,地面潮湿同样也可以使仔猪感到寒冷,所以应采用一切有效措施,来保持产房的温度适宜。
/仔猪在刚出生时,体表会有很多的体液,如果任由其自然晾干,时间较长,会降低仔猪的体温,因而,对于出生后的仔猪应及时用干净的软布或毛巾或柔软的垫料擦干,尽量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以保持体表温度。
二、哺乳仔猪的保育措施对于哺乳仔猪的保育应严格按照程序来完成。
如:仔猪出生后2-3天再进行补铁,如果过早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剪牙、断尾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避免引发感染。
有的在剪牙时,会不小心伤到牙龈,或牙齿剪不彻底,残留了过尖的牙齿,导致上牙龈被刺伤,从而导致细菌感染,容易引导败血症,或由于链球菌等感染导致关节炎。
在断脐或断尾时应用碘酊充分消毒,从而预防伤口感染,避免腹膜炎、败血症等病症。
同时,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工具要及时消毒,必须切断一切可能导致感染病菌的机会,以确保仔猪健康的成长,提高成活率。
由于哺乳仔猪的采食量非常少,所以教槽料的质量一定要高。
不计成本。
同时,一次添加教槽料不可过多,由于其营养丰富,产房内温度较高,一旦饲料被仔猪粪便污染,容易发霉,可能会导致霉菌素中毒,严重影响着仔猪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腹泻或其它疾病的发生。
保育猪保健方案保育猪保健是猪饲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保健措施,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保育猪保健方案,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质量。
1. 猪舍环境的管理猪舍是猪只生活的重要场所,保持良好的猪舍环境对于猪只的健康和生产至关重要。
首先,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确保猪舍内的空气流通。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对猪只的影响。
同时,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保持猪舍内的营养供应充足,确保猪只的正常生长。
2. 猪只饮水和饲料管理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饲料是保育猪健康的基础。
猪只饮水要保持清洁、新鲜,并每日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饲料要根据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确保猪只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饲料的质量要有保证,避免使用过期或受到污染的饲料,以免引发疾病。
3. 疾病预防和控制疾病是影响保育猪生长和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其次,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另外,要加强猪只之间的隔离和清洁,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同时,注意猪舍和设备的消毒,以杀灭病毒和细菌,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4. 猪只卫生管理猪只的卫生管理是保育猪保健的重要方面。
要定期对猪只进行洗浴和清洁,清除猪只身上的污垢和寄生虫,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另外,要注意猪只的指甲修剪和耳朵清洁,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如体温、体重和粪便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技术培训和管理保育猪保健方案的实施需要养殖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因此,养殖场要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记录系统,及时掌握猪只的生长数据和疾病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欢迎阅读猪场不同样样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猪病防治应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控制猪病的三要素包括:免疫注射、药物保健、生物安全,其中药物保健是特别重要的环节,也最简单被忽视。
目前,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宽泛建议采用重点阶段及脉冲式给药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为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指导猪场在生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合理用药,我们在“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的研究中,对猪场的保健用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获取了较好的奏效。
现将其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以与同行商议。
1 用药方案(所有方案均为每1kg 饮水或饲料增加药物量)1.1 以减少应激,除去猪体内毒素,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为主的用药方案电解多维 150mg+阿莫西林 200mg(饮水)1.1.210%黄芪多糖维生素 C粉 500mg拌料1.1.310%黄芪多糖维生素 C粉 500mg+10%阿奇霉素 180~360mg多效氟苯黄芪预混剂(主要由氟苯尼考、黄芪多糖、TMP等) 500mg金泰妙(主要成分为泰妙菌素和金霉素,每kg 含量分别为 0.033kg 和0.1kg )500~1000mg、亚硒酸钠—VE500~1000mg1.1.6 金泰妙 500mg+VC200mg1.2 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对猪场常有病净化为主的用药方案1.2.1 强力霉素 500mg+甲氧苄氨嘧啶( TMP)120mg1.2.2 强力霉素 500mg+阿散酸 120mg+TMP12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1.2.3 呼原净( 25%替米考星) 250mg+金霉素 300mg(或土霉素 1000mg,或强力霉素 100mg)1.2.410%氟苯尼考 500~1000mg+阿莫西林 20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1.2.510%氟苯尼考 1000mg+磺胺二甲氧嘧啶500mg+小苏打 1000mg+维生素C200mg。
仔猪的保健方案,新亚药业推荐使用自然保健、针剂免疫保健和药物保健,养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需要,选择相应的仔猪保健方法,争取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具体保健内容陈述如下:自然保健1、保证仔猪自然顺产,顺产的仔猪身体比较好,易养活;2、哺乳期,尽量让仔猪吃足母乳,提高免疫力;3、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仔猪存活率。
如1-3日龄的仔猪,温度需求30-32℃;4-10日龄,28-30℃;11-30日龄,26-28℃。
4、早日教会仔猪饮水、吃补料,才能早日锻炼其消化系统。
仔猪3-4日龄可教其用水槽饮水;7日龄可用教槽诱导其吃教槽料;3周龄必须教会仔猪学会吃教槽料。
针剂免疫保健1、注射补铁补硒针剂。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2-3日龄的的乳猪,由于消化吸收系统还未健全,为了仔猪的快速生长,应及时给仔猪注射含硒牲血素(含铁硒),然后再在断奶前注射一次,防止仔猪因营养不足患贫血、白肌病及水肿病等疾病,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2、接种免疫疫苗,给仔猪做好常见疫病的超前免疫工作。
5-10日龄的仔猪有患猪喘病的毛病,建议在其弱毒苗肺内注射疫苗,或皮下注射萎缩性鼻炎二联灭火菌苗,或皮下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苗;18-21日龄的仔猪易受大肠杆菌感染患肠炎,可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油苗,寒冷季节可在其后海穴注射此种疫苗,此外,还有许多针剂随着仔猪的成长都是需要注射的,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
药物保健母猪妊娠期间容易患子宫炎、乳房炎,为了仔猪的安全,养猪人可以在母猪临产前一个月用疫毒健拌料喂食预防;仔猪的消化系统不是很发达,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这时就会出现下痢,为了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可以幼畜康等。
为了预防仔猪患气喘病、猪萎缩性鼻炎等病,仔猪15日龄起可在其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连用5-7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左右反复进行,其中土霉素可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交替使用。
产房中仔猪应该怎样护理?
产房注意事项之仔猪的护理
一、减少新生仔猪的热量损失
新出生仔猪的能量储备只有很小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并且这些能量储备在出生后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内就会被消耗完,这意味着仔猪及时吮吸初乳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对于仔猪来说,它们的体表面积相对于自己的体重来说很大,这意味着它们比大动物更容易失去热量。
新出生的仔猪能量丢失会很快,因为它们需要寻找热源干燥自身。
这些新出生的仔猪一旦热量损失,可能需要超过3小时才能恢复正常体温。
仔猪的体温迅速下降也更容易导致其昏睡而被母猪踩死。
因此,管理上的重点应该放在减少热损失,并确保仔猪能尽快吃到初乳。
二、初乳的重要性
新出生的仔猪必须尽快吮吸初乳以供给机体自身能量,初乳中富含的抗体对于仔猪今后的疾病抵抗以及存活大有帮助,初乳中的抗体水平在出生后12个小时显著下降,与刚出生时候分泌的乳汁对比抗体含量只剩余35%左右。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所有出生的仔猪能够及时吃到初乳,甚至对于后出生的仔猪需要人工辅助其获得足够的初乳。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仔猪能够吮吸自身母本的初乳,然而在生产上由于相关问题需要
进行寄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保证寄养的仔猪吃完初乳或者能够吃到其他刚刚分娩完的母猪的初乳。
弱小的仔猪可能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开乳工作,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人工收集初乳进行灌服,可通过奶嘴进行辅助喂养或者通过润滑后的软管辅喂。
产房仔猪保健新方法
一、产房仔猪三针保健方法:在仔猪出生后3天使用《新有利》1瓶(10ml)+《苷肽》1瓶(20ml)=30ml混合液,每头仔猪打0.3ml/头,7天再次注射0.5ml混合液,断奶前1天再次注射1.2ml混合液,该方法适合大场,成本低(每头小猪三针成本合计:2.54元),效果好,可以快速激活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这是传统三针保健无法做到的。
二、效果分析:初生仔猪抗病力、免疫力低都下,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免疫系统对一些病毒和细菌还不能很好分辨,《新有利》是一种新晶体的恩诺沙星注射液,解决了肌肉注射的疼痛问题,并且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备见效快等特点,一般注射后3小时可以达到有效抗菌血液浓度,该产品采用缓释技术,抗菌有效时间可达96小时,《苷肽》是转移因子和胸腺肽的合成物,可以快速激活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杀灭体内病毒。
三、方案总结:出生后我们要剪犬牙、断尾、去势、打耳号等工作,这时很容易引起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第三天注射混合液目的是:激活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和预防仔猪剪犬牙、去势等伤口感染;使用《新有利》和《苷肽》混合液可以快速激活仔猪体内免疫器官,同时又可有效杀灭细菌预防感染的作用,起到抗菌消炎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苷肽》可以快速激活仔猪淋巴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新有利》和《苷肽》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仔猪产房病毒性腹泻,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保健方案。
广州京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