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基本知识及施工技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3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1H414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1H414021建筑电气工程的划分与施工程序一、建筑电气工程的划分建筑电气工程由室外电气、变配电室、供电干线、电气动力、电气照明安装、备用电源和不间断电源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等工程组成。
了解各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
防雷及接地安装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有:接闪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均压环)、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接地干线)、避雷装置安装,建筑物等电位联结等。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程序(一)变配电工程施工程序1.开关柜、配电柜的安装顺序:开箱检查f二次搬运f基础框架制作安装f柜体固定f母线连接f二次线路连接f试验调整f送电运行验收。
2.干式变压器的施工顺序:开箱检查f变压器二次搬运f变压器本体安装f附件安装f变压器交接试验f送电前检查f送电运行验收。
(二)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线施工程序1.母线槽施工程序:开箱检查f支架安装f单节母线槽绝缘测试f 母线槽安装f通电前绝缘测试f送电验收。
2.室内梯架电缆施工程序:电缆检查f电缆搬运f电缆敷设f电缆绝缘测试f挂标志f质量验收。
4.金属导管施工程序:测量定位f支架制作、安装(明导管敷设时)f导管预制f导管连接f接地线跨接。
5.管内穿线施工程序:选择导线f管内穿引线f导线与引线的绑扎f放护(金属导管敷设时)f穿导线f导线并头绝缘-线路检查-绝缘测试。
(四)电气照明工程施工程序照明灯具的施工程序:灯具开箱检查f灯具组装f灯具安装接线f 送电前的检查f送电运行。
(五)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程序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程序:接地体施工f接地干线施工f引下线敷设f均压环施工f接闪带(接闪杆、接闪网)施工。
【例题】(2015二级真题)下列工序,属于成套电气照明灯具的施工工序有()。
A.灯具检查B.灯具组装C.灯具安装D.灯具接线E.灯具送电『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程序。
照明灯具的施工程序:灯具开箱检查一灯具组装一灯具安装接线一送电前的检查一送电运行。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一、施工技术要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电气布置方案、设计布线图、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保施工环境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安全施工在进行电气施工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不会发生火灾、电击等意外事故。
施工人员要穿戴好相关的安全装备,并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
3. 合理布线建筑电气的布线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布线,避免出现交叉、搭铺、绕弯等情况。
布线时要注意线路的走向和安装位置,确保整体布局美观、合理。
4. 设备安装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时,还需要进行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
包括开关插座、照明设备、配电箱等。
在安装这些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包括线路连接的牢固性、设备的正常使用等方面。
只有通过了质量检验的工程,才能够进行后续的使用和验收。
二、控制要点1. 施工进度的控制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的起止时间和工期,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同时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2. 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
要根据施工需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成本控制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可以通过降低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等方式来控制成本。
4. 质量管理在建筑电气施工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电气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安装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功能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加强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管理尤为关键。
对此,下面从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剖析了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1、当前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1.1总体质量水准存在强化空间从建筑工程项目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属性特征角度来看,建筑工程项目实际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与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键核心趋势相辅相成,这种情形在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上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是否能够做到保质保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成败,要求在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整体过程当中,需要积极秉承质量至上的主体原则。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所涉及的总体质量水准依然还是存在着不小都可强化提升空间。
究其原因,未能对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基础地位,而配套支撑及督导提示等整体系统完备框架机制体系的不够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体质量问题的扩大化。
1.2技术革新进度需要持续加强现如今诸多领域科学技术正处于快速更新迭代的黄金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相关新兴成熟科学技术的合理有序应用落地,确实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日常生产经营所涉及具体工作的整体效率及效果,这个道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来说同样适用,为了切实有效确保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取得应有的积极成效,相对比较重要的就是需要积极坚持与时俱进核心理念,唯有将持续创新与贴合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对于技术革新进度的整体把握还是相对比较滞后,普遍还是依然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常规的工作方式方法当中,敢为人先基本勇气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所能够达到的工作效能上限,不太利于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深化发展。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全文)1建筑电气施工技术1.1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概况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电气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水平和施工质量。
同时,应当完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的综合性能。
在电气系统内部,断路器是经常被使用的设备,新型断路器具有突出的优势,体积小、管理也较为便利,既节省了建筑的空间,也便于对电气施工进行管理。
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正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电气系统中的高压系统有了大幅度的完善,低压系统同样也得以改善。
此外,在电气施工技术发展过程中,设计及施工更加趋于完善和全面,电气系统朝着智能化和控制总线的方向发展。
1.2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施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1)建筑电气施工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存在着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现象,因而各方在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作业活动的协同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电气工程是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能源主要供给者,其完工时间要先于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完工时间,才能确保其他建筑设备的如期试运行。
2)建筑电气施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与其他的施工相比较来说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就是建筑内部,而电气工程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电气工程在城市的各处都会存在,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建筑电气向着智能化、节能化、数字化发展,也需要电气的施工人员不断地学习提高,应对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的挑战。
2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2.1建筑电气设计不合理就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电气施工来看,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均会对电气施工进行设计和图纸的绘画,以便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作为施工的参照和依据,但是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电气施工图纸设计的深度不足,使施工图纸和方法缺乏实施性,由此便为建筑电气施工带来很多的困难,甚至对建筑的整体建设都会造成影响,导致施工进度被迫调整。
1电气工程1.1.1配管1.1.1.1配管目的与划分1配管的目的是保护导线,因而要求管路畅通到位,便于穿线及用户以后更换导线,并接地可靠。
配管工作是电气工程中最普遍、最基础性的工作,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优工作的成败。
暗配管预埋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明配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
2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除暗配管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
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上人的封闭吊顶和固定封闭的竖井内的配管。
可上人的吊顶内(有人行通道的吊顶)、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其管路走向及支架、固定均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1.1.1.2配管的材料要求1钢管应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毛刺,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2镀锌钢管应采用热镀锌,内外镀层良好、均匀,无表皮剥落、锈蚀现象。
3塑料管及其附件应具有阻燃、耐冲击的要求,其氧指数应大于27%。
4金属软管或包塑金属软管,内外须镀锌,不脱丝、锈蚀,并采用同材质的配件。
1.1.1.3适用场所及要求1钢管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有严重锈蚀的场所不宜使用;敷设在土中时,应有三油两布防腐措施;敷设在焦渣中时,须包裹至少50mm清水混凝土保护层;暗敷设在混凝土中时,不需做管外防腐,但要求管内外除锈,管内防腐;暗敷设在吊顶、墙体内及明配时,需管内外除锈,管内外防腐,外壁刷面漆,面漆颜色与建筑物表面颜色分界清晰,不得交叉污染。
2镀锌钢管宜敷设在室内场所,镀锌层剥落处应刷防腐漆。
3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入地下或混凝土中。
当在潮湿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4塑料管宜敷设在不易受到冲击的场所。
5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讯、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明敷设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建筑电气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施工项目,其中不仅包括强电装置施工,还包括弱电装置施工。
对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文章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和配电装置操作措施进行了分析,能够在以后的施工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标签: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中,要点内容可以分为三点,深化施工要点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分析建筑电气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要点,如下:1、电气管线的敷设技术管线敷设是建筑电气工程主要的施工项目,建筑企业严格要求管线敷设集输,以便提高管线的运行质量,符合电气工程的需求。
管线敷设的方法比较多,如:PVC、管架等,合理规划管线敷设技术,才能规范电气工程的施工。
以某高层民用建筑工程为例,分析电气管线敷设技术中的要点。
该建筑在电气工程的管线敷设施工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是管线凹痕明显,不符合管线敷设的标准要求,对电气管线造成干扰,所以该建筑企业,在管线敷设方面,提出三点要点内容,用于控制管线敷设的过程,如:(1)弯折管线时,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杜绝超出弯折的限制范围,以免影响管线敷设的性能;(2)管线埋设深度≥15mm,填充泥浆的强度≥M10,保护管线的质量,排除外界因素对管线敷设的影响,该建筑企业采取泥浆填充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电线的导管;(3)电压回路的交叉处理中,设置金属隔板,预防管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为每个敷设路径的线路提供独立的运行环境。
2、配电箱的安装技术配电箱在电气工程中发挥控制作用,采取规范的施工技术,确保配电箱能够准确的控制电气负荷。
配电箱的安装技术,与电气工程的运营存在密切的联系,由此在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中,提出三项要点,分析如:(1)配电箱要紧邻建筑墙体,使用螺栓将配电箱固定在安装位置,还要离开地面足够的距离,为安装人员提供操作的条件;(2)控制配电箱安装时的开孔,尤其是位置、方向,促使导线能够准确的穿过配电箱,禁止导线与开孔出现矛盾;(3)当配电箱经过导线接入到电气系统内时,安装人员检查连接的紧密性,约束接入安装工艺的质量,预防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在保障配电箱安装稳定的基础上,提高配电箱的运行水平。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
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因此,在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装施工的技术工艺,以保证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达到要求。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一、建筑电气的概述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只涵盖供电和照明,而随着时代发展,建筑物逐渐向现代化和高空进展,现代的电气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现代的电气主要分为强电和弱电。
例如供电、照明等都属于强电,而电话、电视、消防等属于弱电。
而从范围上对电气进行分类,狭义的建筑电气设计指的是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广义的电气设计还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等户外工程的设计。
总之,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设计的技术也越来越新,电气设计过程中,为了适应和兼顾电气设计的发展,还应该多留一些进步的空间。
一般来说,建筑电气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建筑物的需要,而且在进行必要的建筑电气的改造或增加时的前提是要保证电气设备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不会大量损坏建筑物的装修情况。
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二、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一)电气施工前的准备。
进行电气施工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将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充分之后再进行电气施工,才能尽量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满足要求。
1.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
施工人员是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力量,他们之间的工作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尽快完成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过程。
具体的电气安装人员应该在施工之前与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一同审核电气安装和施工的图纸,以便能及时发现错误,防止出现差错。
在进行电气安装之前,安装技术人员应该要详细地了解具体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方法,尤其是在房屋中的梁、柱、地面等部位的电气安装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而且在施工之前要仔细审核所采取的施工方法能不能与具体的电气安装项目相符。
浅析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前言近些年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其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最大程度的确保了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同时也推动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实现整个建筑业的发展。
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电缆架设技术、管线敷设技术、配电箱安装技术以及防雷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 电缆架设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电缆的架设,而这也是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重点施工内容,因此,需要应用到电缆架设技术。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电缆的规格。
并且对电缆的外观进行观察,了解电缆是否存在着破损或者是断裂的情况,如果存在,需要及时的更换,以免影响到电缆施工的质量。
②在电缆架设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利用吊车进行架设,同时保持架设与施放的方向一致。
此外,在电缆架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注意避免电缆与地面发生摩擦,需要最大程度的确保电缆的质量,这样才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缆的架设质量[1]。
③保障电缆架设参数的准确度,电缆的埋藏深度需大于0.7m,电缆的上端和下端,尽量铺盖厚度约10cm的细砂。
④对电缆架设做配电连接时,需保障连接紧密、牢固,同时保持连接的整齐性。
在电缆架设的过程中,通过做好如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能最大程度的確保电缆架设的质量,实现最佳的电缆架设效果,促进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2]。
2 管线敷设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应用到管线敷设技术。
由于电气施工中涉及到很多的管线敷设,因此,只有做好管线敷设工作,才能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
实际上,管线敷设较为繁琐,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性问题,因此,需要重点注意。
具体的技术应用过程如下。
①将管线埋于建筑墙体的时候,其深度不得小于1.5cm,同时强度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而定,针对于一些水泥砂浆类型的,一般强度不能小于M10,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管线的施工质量,避免由于外界的压力而出现变形的情况而影响到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