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8
《公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公路概论》是材料试验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公路的基本结构;路线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和路政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公路的基本结构;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公路路基的结构和特点;能识读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路基、路面、桥涵的结构。
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由简入深的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视频影像等手段,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深入理解。
3. 适用范围
本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适用于初中生三年制,高中生两年制。
教学课时数为80学时;初中生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高中生注重设计原理和理论的掌握与理解。
二、学时分配表
学时其中单元名称
视频教学
绪论 2
一公路线形18
二路基工程12 1
三路面工程18
四桥涵工程20 1
五公路交叉 4
六公路沿线设施 2
机动 2
合计80。
公路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1. 公路的定义和分类公路是指以陆地为基础的、连接城市、乡村、工业、农业和其他经济的活动,满足交通需要的通道和设施。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用途,公路可以分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村公路等。
2. 公路的功能公路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联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功能。
其中主要包括:(1)联系生产和市场的功能,公路是连接生产、流通、消费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交通节点。
(2)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功能,实现城乡间物资和人员的快速流动和交流。
(3)联系国内外的功能,公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3. 公路的规划和设计原则公路规划和设计需要根据地域特点、流量需求、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来进行。
主要原则包括:(1)安全性原则,包括交通流畅、车辆行驶安全和设施安全。
(2)经济性原则,包括建设和维护成本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
(3)环保原则,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4. 公路的建设与管理公路建设和管理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
主要包括:(1)公路工程建设,包括路基、路面、路基土石方工程等。
(2)公路设施建设,包括隧道、桥梁、收费站、服务区等。
(3)公路管理,包括路况监测、维护养护、交通管理等。
5. 公路的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公路建设和运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不良影响。
主要包括:(1)生态环境评价,对公路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绿色公路建设,包括保护动植物、水资源和土壤等生态保护工作。
(3)环境监测和治理,对公路建设和运营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音等进行监测和治理。
6. 公路的交通安全公路交通安全是公路运营的首要任务。
主要包括:(1)交通安全设施,包括路标、交通信号、护栏、路面标线等。
(2)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
(3)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应急预案和救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如何学习公路概论及学习计划一、预习在正式学习公路概论课程前,首先需要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预习。
包括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交通运输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后期学习公路概论打下基础,帮助理解和应用公路概论的知识。
二、制定学习计划1.明确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学习公路概论的目标,包括掌握公路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熟悉公路工程的设计、建设、管理、维护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公路概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合理组织,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公路概论。
3.分阶段学习将学习进程分为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习题训练等几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质量。
三、课上学习1.认真听讲在课上,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在书本上做好标记。
2.积极提问有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及时解决不理解的问题,避免留下疑问影响后续学习。
3.课后复习认真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巩固理解,防止遗忘。
四、课外学习1.阅读教材要认真阅读公路概论的教材,理解其中的内容、概念和原理。
2.查资料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公路概论相关的资料,了解最新的工程案例、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
3.做笔记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包括自己的理解、课上老师的讲解、课后的思考等内容,方便后期复习。
五、做练习公路概论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可以通过习题集、试卷、课后习题等途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参观实地可以通过实地观摩、参观实践等方式,对公路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从实践中了解公路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情况。
七、交流讨论可以通过和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公路概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复习总结在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复习总结,检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课时计划连线3、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5000~15000(路上可设置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4、三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2000~60005、四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2000以下公路单车道:400以下公路网:在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干线;二三级公路为基本线;四级公路为支线。
三、公路等级选用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论证后确定(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按15年预测)公路最基本的设计依据:①设计车辆②交通量③设计行车速度一、设计车辆:因汽车的物理特性及行驶于路上各种大小车辆的组成对于公路几何设计有决定意义,须选择有代表性车辆。
①小客车②载重汽车③鞍式列车思考:当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并非这三种时,如何做?二、设计速度公路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的情况下,汽车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同时,一般驾驶员能保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行驶速度:是指汽车在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速度,与其气候,地形,交通密度,公路本身条件以及驾驶员技术有关公路设计车速度选用根据功能结合地形,交通组成方向的车道(虚可跨越)白线→区分同方向的不同车道(虚可并线)以身边实际的公路建设为例进行解释对设计车辆对设计的影响及3种代表性车辆特点进行解说区别公路设计速度与行车速度联系实际讲解15′10′5′。
公路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公路的定义和分类1. 公路的定义公路是指为机动车通行而建的道路。
公路一词包括城市道路、郊外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和特种公路等。
2. 公路的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公路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比如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城市道路、郊外道路、乡村道路和高速公路等;按照建设规模可以分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按照交通能力可以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等;按照地貌形态可以分为平原公路、山区公路和湿地公路等。
二、公路的功能和作用1. 交通运输功能公路是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通行各种机动车辆,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
2. 经济发展功能公路建设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快了信息传输和资源流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3. 利民便民功能公路的修建使得交通更加便利,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改善了农产品的出售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
4. 防灾减灾功能公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作为疏散通道,方便灾民疏散和救援队伍抵达受灾地区,起到了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公路的建设和管理1. 公路的建设公路的建设需要先进行可研报告,确定路线选择和建设规模,然后进行勘测设计,确定路基、路面和路肩等施工标准和材料,并进行施工,最后验收交付。
公路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合作和监督。
2. 公路的管理公路管理包括路政管理、交通管理、车辆管理和路面养护等内容。
公路的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制度,需要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公路的发展趋势1. 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是未来公路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大大缩短城市间的距离,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智能化公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公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环保型公路的建设未来的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公路概论讲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公路概论》是测量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为以后的有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的任务是:介绍公路的基本结构;路线设计;筑路材料;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和路政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公路的基本结构;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公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识读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路基、路面、桥涵的结构。
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和特点;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概况;懂得公路的基本结构;公路的分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知道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重点:公路的基本结构;公路的分级。
Ⅰ公路基础知识一、公路的分类定义:公路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技术标准修建,并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市间、城乡间、乡间可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
组成: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设施、防护构造物、渡口、沿线设施、两旁用地。
公路技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国道: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市分、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口、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G×××国道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线页脚内容1省道:省道是指具有全省性(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中心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际间的重要公路。
S×××省道S1××指省会(省府)放射线,S2×××指北南纵线,S3××指东西横线县道: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性(镇、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际间的主要公路。
公路概论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公路的概念与特点公路是指由土石、砾石、矿粉、沥青等材料铺设在地面或其它路基上,便于车辆通行的线性交通设施。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 独立性强2. 通达性好3. 灵活便捷4. 维护管理成本低5. 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二、公路的分类与功能按功能划分,公路可以分为城市道路、郊区道路和乡村公路;按用途划分,公路可以分为交通干线、交通支线和交通次支线;另外,还可以按所在地区划分,分为平原公路、丘陵地带公路和高山峡谷公路。
三、公路的建设与规划1. 公路线路选定2. 路基工程3. 路面工程4. 设施设备5. 绿化美化6. 安全设施四、公路的运输功能1. 联系作用2. 连通作用3. 交通枢纽作用五、公路的管理与维护1. 养护管理2. 维修管理3. 管理机构六、公路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提升,公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环保2. 智能化3. 高速化4. 安全性5. 舒适性七、公路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公路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公路网密度不足2. 高速公路密度不足3. 区域发展不平衡4. 公路建设质量不高5. 公路管理体制不完善八、公路建设的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加快公路网建设,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还将推动公路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发展,提高公路的运输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以上是关于公路概论的知识点总结,公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