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汽车基本性能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35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如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解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如感官检测、仪器检测等)汽车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维修、车辆认证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零至一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车速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汽车经济性能检测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4.2 教学内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油耗检测、续航里程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购买、车辆维修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汽车安全性检测5.1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5.2 教学内容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制动性能检测、碰撞试验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5.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安全性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安全性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六章:汽车环保性能检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6.2 教学内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尾气排放检测、噪音检测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认证、车辆维修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化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设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使用和维护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设备的应用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设备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掌握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如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执行和监督的理解第九章:汽车检测业务管理与质量控制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重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的各个方面。
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选择题1.汽车的驱动力取决于(D )A.发动机B.传动系统C.汽车动力装置D.路面E.汽车动力装置及路面共同决定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汽车的最高车速指发动机以最大功率且变速器以最高档位运行时对应的行驶车速B.汽车的静力半径小于自由半径C.汽车的驱动力与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无关D.汽车滚动阻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3.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受那些因素影响()车速、路面条件、轮胎结构和气压、转向、驱动力A.车速B.路面类型C.轮胎的结构和胎压D.空气升力4.改善汽车的空气阻力,最常用的方法是()A.减小迎风面积B.减小行驶车速C.减小空气阻力系数D.增加下压力5.若四轮驱动汽车前轮附着率小于后轮附着率,则哪个车轮先出现打滑()A.无法判断B.前轮C.后轮D.同时打滑6.采用液力变矩器的汽车主要是为了()A.提高燃油经济性B.提高动力性C.兼顾考虑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D.提高起步、换挡的平顺,使发动机不易熄火7.要想使汽车一直以最大动力行驶,则应使发动机工作在()A.最大功率B.最大扭矩C.最高转速D.最大负荷8. 驱动防滑和ABS的作用分别是防止车轮( )A.滑转、滑移 B.都防止滑转C.都防止滑移 D.滑移、滑转二、填空题1.随着驱动力系数的加大,滚动阻力系数越大2.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还受到的限制3.如将发动机的功率、转矩以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则此曲线称为,如果发动机节气门全开,且不带附属设备,则此曲线称为,若发动机节气门全开,且带上附属设备,则此曲线称为,若节气门部分开启,则称为。
在进行汽车动力性计算时,理论上应采用发动机的曲线。
4.请写出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方程的详细表达式5.地面对轮胎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6.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和液力损失7.汽车在硬路面上行驶,形成滚动阻力的主要原因是轮胎变形8.空气阻力可分为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其中压力阻力包括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诱导阻力四部分。
t f w i jF F F F F =+++tq g 0T2D a d cos sin 21.15d T i i C A uGf u G mrt=+++ηααδtq g 0T2D a d 21.15d T i i C A uGf u Gi mrt=+++ηδ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imax 表示的。
货车的imax=30%≈16.7°,越野车的imax=60%≈31°。
1.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1)汽车的行驶方程式2)驱动力F t :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驱动力矩T t ,驱动轮在T t 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 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 即为驱动力。
3)传动系功率P T 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4)自由半径r :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 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r 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GiG G F =≈=ααtan sin i ψ()F Gf Gi G f i =+=+ψf i F F F =+ααsin cos G Gf +=ji w f F F F F F+++=∑ψF G ψ=5)汽车行驶阻力:6)滚动阻力Ff :在硬路面上,由轮胎变形产生;在软路面上,由轮胎变形和路面变形产生。
7)轮胎的迟滞损失指: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8)滚动阻力系数f 指: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性能和评价指标是决定其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汽车主要的性能和评价指标。
首先是汽车的动力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
加速性能是指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反应能力,通常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来评价。
最高车速则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时不丢力,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能力。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汽车的驾驶舒适感和操控性。
接下来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和百公里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指在实际道路行驶中,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综合油耗情况。
百公里油耗则是指每行驶100公里所需要的平均油耗量。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一款汽车的重要指标,对于车主来说,较低的油耗意味着较低的运营成本。
第三个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和操控性。
汽车悬挂系统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减震能力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
减震能力是指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减少车身震动和提供舒适悬挂效果的能力。
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则是指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能够自动或手动调整悬挂系统刚度和高度的能力。
悬挂系统和操控性是评价一款汽车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然后是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
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时,提供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能力,如安全气囊、车身结构等。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选购汽车时重要的考虑因素,关系到人身安全。
最后是汽车的智能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智能科技应用主要包括车载导航、远程控制、语音识别等功能。
这些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了汽车的驾驶便利性和舒适性,也增加了汽车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汽车的性能和评价指标包括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悬挂系统和操控性、安全性能以及智能科技应用等方面。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这些指标进行选择和权衡,以确保购买到满意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