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地震自救措施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地震自救的措施:
1.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尽可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门框等可以提供伪装的位置。
2. 如果身处室外,避免停留在建筑物、大树或电线杆下等可能坠落的物体附近,迅速转移到开阔地带,远离高楼、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
3. 避免使用电梯,应选择安全的楼梯迅速撤离楼层。
4. 在突发地震初期,避免逃往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5. 在地震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头部和躯干,如使用被子、衣物等遮挡头部或面部,以减少被坠物伤害的风险。
6. 尽量避免靠近窗户、落地窗、玻璃门等易碎物品,以及悬挂在墙上的物体。
7. 在地震结束后,谨慎打开门窗,防止破碎物品伤人。
8. 注意避免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
9. 若被困在废墟中,保持冷静并迅速发出呼救信号,如敲打墙
壁或管道发出救援声音,利用手机发送短信或拨打求救电话等。
10. 及时听从政府的指挥和救援人员的安排,在应急避难场所
等待救援。
地震时自救是至关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尽量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自救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如果我们不幸被压在废墟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自救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保持镇静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镇静。
不要惊慌失措,这会浪费我们有限的氧气。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冷静,分析自己的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自救计划。
二、尽量保持呼吸当我们被压在废墟下时,空气往往会变得稀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呼吸,以免缺氧。
如果我们的头部被压着,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衣物或其他物品,将其放在口鼻处,以防止灰尘和烟雾的侵入。
三、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被埋在废墟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发出求救信号。
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等,向外界发出光和声。
我们也可以利用敲打声、呼救声等方法,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四、保持体温被压在废墟下的人往往会感到寒冷。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体温,以免出现低体温症。
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衣物或其他物品,将其放在身体周围,以保持体温。
五、尽可能地移动身体当我们被压在废墟下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移动身体,以保持血液循环。
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物品,如铁棒、木板等,尽可能地撑起身体,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我们也可以利用身体的力量,尝试移动身体,以便更好地呼救。
六、等待救援最后,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等待救援。
当我们被埋在废墟下时,我们应该相信救援人员会尽快赶来。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镇静,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总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避免。
如果我们不幸被压在废墟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镇静,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自救措施,以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
地震自救措施
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以提高自身的安全度过地震:
1.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保护好头部,迅速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避难,如桌子下面或墙角等可以提供遮蔽的地方。
避免站在窗户旁边、大型家具或悬挂物下面。
2. 如果无法及时找到避难的地方,尽量躲避悬挂物或易倒物。
保持身体低矮,尽量避免被物体砸到。
尽量用双手保护头部,并蒙住口鼻以防止吸入灰尘。
3. 在地震停止后,注意周围的危险物品,如破碎的玻璃、倒塌的建筑物等。
小心行走,避免踩到玻璃碎片或其他危险物品,以免受伤。
4. 如果你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下,应尽量保持镇静。
用手机或其他工具敲击墙壁、管道或其他能发出声音的地方,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听到并及时找到你。
5. 在地震期间,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和大客车等容易发生事故的交通工具。
如果你正在驾驶车辆,停在安全的地方尽量远离大型建筑物、高墙、大树等潜在危险的地方。
6. 如果你住在地震频发地区,应该提前做好地震应急准备。
保持水、食物、急救工具等紧急物资的储备,并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等,以便发生地震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会因地震的规模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根据地震发生时具体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判断做出适当的应对。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_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有哪些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一)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二)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
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
.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
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地震自救方法5条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我们在地震发生时,必须要掌握一些自救方法,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地震自救的有效方法。
首先,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定。
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比如桌子下面、门框旁边等结实的地方,以避免被物体砸伤。
其次,要迅速关闭煤气和电源。
地震发生后,煤气管道和电线很容易发生泄漏,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火灾。
因此,要迅速关闭煤气阀门和主电源开关,确保家庭安全。
另外,要注意避免使用电梯。
在地震发生后,电梯有可能会出现故障,甚至发生停电而被困在里面。
因此,要尽量选择使用楼梯下楼,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此外,要迅速向家人报平安。
在地震发生后,家人之间要保持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状况,并询问家人的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得
知家人的安危,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最后,要做好地震应急物资的准备。
平时要准备一些干粮、饮用水、药品、手电筒等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在地震发生后,这些物资能够帮助我们度过灾难时期。
总的来说,地震自救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保持镇定,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关闭煤气和电源,避免使用电梯,及时向家人报平安,做好地震应急物资的准备。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自救方法,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自救的措施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它往往来势汹汹,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地震发生的瞬间,我们要保持冷静,并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以提高生存的机会。
下面是一些建议的地震自救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首先保持冷静并找到避难所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在室内,可以躲在强固的家具下面,如桌子、床或者墙壁旁边的门框。
在室外,要尽量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物。
2. 保护头部和颈部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头部和颈部是非常重要的。
用手保护头部,或者找到一个坚固的物体躲避,以避免物体的碰撞和坠落对头部造成伤害。
3. 注意避免危险地震发生后,要留意周围的环境,警惕潜在的危险。
避免靠近窗户、大型家具、玻璃陈设品等易于倒塌的物体。
此外,还要注意避开切割或挂在墙上的物品,避免受到倒塌压迫。
4. 打开门窗及时逃生地震发生后,打开门窗以及分享木板等拦阻物,有助于逃生。
在地震期间,建筑物可能会变得不稳定,致使门窗被卡。
提前打开门窗可以减少被困的风险。
5. 寻找避难所并阻止供气电源地震发生后,如果您需要外出寻找避难所,务必关闭天然气开关和电源开关。
这样可以防止火灾和其他危险。
6. 保持通讯联系地震发生后,务必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
如果可能,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向他们报平安,以便及时得知他们的状况并告知自己的情况。
7. 预防余震在地震发生后,通常会有余震。
余震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坏和危险。
遇到余震时,尽量远离建筑物,躲到开阔的地方。
8. 等待救援在地震发生后,如果您被困在废墟中或不安全的环境中,请保持冷静,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尽量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救援人员能及时找到您。
9. 救助他人在安全自救之后,如果您有能力并且安全,可以尝试帮助附近的其他人。
有组织的自救和互救能提高整个社区的生存率。
10. 加强防震准备地震自救的措施首先需要做好防震准备。
地震的自救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常识地震的自救措施1)选择夹角避震地震发生时,立即选择炕沿下、床前、桌下,蹲身抱头,以躲避房盖、墙砖等物体的打击。
因为这些地方可形成遮蔽塌落物体的生存空间。
但要注意切勿钻到床底下,床和桌子要坚固;衣柜不能是板式的,不要太高,太高可能倾倒。
2)选择厨房、厕所避震如果住的是水泥现浇板或水泥预制板屋顶的房子,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进入厨房、厕所等处,因为这些地方开间小,有上下水管道连接,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可能找到维持生存的水和食物,有可能减少伤亡。
其弊端是回旋余地小,令人体缺少遮挡物。
3)首先保护自己要尽可能多地保存有生力量。
地震发生在一瞬间,不容多考虑,应当机立断,先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顺便再保护别人。
要记住:只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抢救他人。
还要注意自己脱险后,要先救活人,先救容易救的,然后再救难救的。
以争取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更多的人。
4)护住头、口、鼻如果自己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千万不要惊慌。
要头脑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和让灰土进入呼吸道。
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
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就要注意保存体力、养精蓄锐。
此时,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能绝望,要坚定自己能活下去的决心,要以顽强的意志等待救援。
面对危险,哭是没有用的,唯有自救互救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5)不要大声呼喊需要注意的是:地震时被砸在里面后,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你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
须知被压在里面的人听外面的声音清楚,里面发出的声音外面却不易听见。
要积蓄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6)积蓄水源节省使用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地震后受困在封闭空间时,要千方百计找水。
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
要作较长时间打算,液体只做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
如果困在里面时间过长,就要找一切可能吃的东西充饥。
地震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掌握地震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自救。
一、地震急救措施1.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可以通过用手遮护或者找到坚固的物体躲避。
2. 寻找安全位置: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快寻找到开阔的空地或者坚固的建筑,避免站在高楼或者易倒塌的建筑物旁边。
3. 躲避危险物品: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开易倒塌的物品,比如家具、落地灯等,以免被压伤。
4. 闭合防护:如果地震发生时,无法迅速逃生,应找到桌子或者其他坚固的物体,躲在底下,避免被碎片割伤。
5. 紧急自救:如果身处坍塌建筑中,应该保持镇定,挖掘周围的残骸,寻找到逃生的机会。
6. 急救处理:如果有人受伤,应该尽快进行急救处理,比如止血、包扎等,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7. 妥善安置伤者:对于受伤的人员,应尽快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免再次受伤。
二、地震急救注意事项1. 保持镇定:地震发生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避免逃生堵塞点: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会选择逃生,但要避免涌向出口,以免造成拥挤和踩踏。
3. 监测人员安全:对于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员,要优先保护他们的安全,避免受伤。
4. 防止恐慌蔓延:地震发生后,有些人会产生恐慌情绪,这时需要冷静劝说,并指引他们逃生。
5. 留意余震:地震虽然一时结束,但往往会有余震,因此要时刻留意周围的动态,以免受伤。
6. 保护水源:地震发生后,有可能造成水源中毒,因此要注意保护水源,避免饮用污染的水。
7. 防范火灾:地震有可能导致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尽快逃生,并告知消防部门。
综上所述,地震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并且定期参加地震应急知识培训,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自救。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知道如何自救自护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1.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尽量找到安全区域,例如桌子下面或者墙角。
2. 如果你在室内,尽量不要站在窗户或者大门附近。
窗户可能会破碎,大门可能会被摇晃得非常厉害,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3. 如果你在室外,尽量避免靠近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有危险的物体。
4. 如果你在汽车内,尽量将汽车停在路边并打开车门。
不要停在桥梁、隧道、高架桥等有危险的地方。
5. 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中,尽量保持冷静并用手机或者其他媒介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不要轻易移动废墟,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6. 在地震后,检查家中是否存在漏气、漏电等危险情况。
如果有危险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7. 如果你需要离开家,尽量不要使用电梯。
电梯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人员被困。
总的来说,地震自救自护方法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注意安全并保持冷静。
在地震发生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1 -。
地震发生如何自救与互救概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突发性和破坏力使得人们在地震发生时面临巨大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的相关方法和注意事项。
自救方法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必须保持冷静,快速判断自己的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1.寻找安全位置:尽量远离玻璃、大型家具和悬挂物,寻找坚固的桌子、床下或门窗附近的支撑物,躲避倒塌物的掩护。
2.保护头部:用手、书本或衣物等物品保护头部,以防止物体的直接打击。
3.迅速转移:如果周围没有安全的遮蔽物,尽量迅速向安全的区域移动,远离建筑物、电线杆以及其他可能坍塌的设施。
4.小心紧急出口:避免拥堵和恐慌,选择紧急出口,遵循逃生路线或指示牌。
5.避免使用电梯:在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失去供电或发生故障,因此应避免使用电梯,改用楼梯下楼。
6.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受伤,应及时向其他人求助,及时进行医疗救助。
互救方法地震时,社区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地震发生后进行互救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1.与家人建立紧急联系方式:在地震前,与家人约定好一个紧急联系人并确保大家都记得并能够联系上这个人。
在地震发生后,及时向紧急联系人报平安,以便家人知道自己的安全状况。
2.寻找共同避难点:与邻居一起寻找共同的避难点,避免孤立和分散,增加自身的安全感和互助能力。
3.互相提供援助:如果有人受伤或被困,尽力提供帮助,但在提供帮助之前需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可以使用简单的急救技能来处理伤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他们。
4.共享资源:与邻居分享紧急物资,如食物、水、药品和应急工具等。
这样可以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5.相互安抚和鼓励:地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心理创伤,邻里之间的情感支持和互相鼓励可以帮助大家度过困难时期。
地震发生时的注意事项除了自救和互救方法外,还有一些地震发生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地震自救措施
一、地震被埋压如何自救
地震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
被埋压时不要慌张,尽量改善所处环境,扩大生存空间。
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被埋压时,尽量保存体力,不要哭喊,不要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也可以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采用敲击水管或倒塌墙体的办法发出求救信号。
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
要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二、室内怎样避震
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平房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高楼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教室内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体育馆、影剧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三、室外如何避震
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
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一旦震动停止,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操场避震: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街道上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开阔地避震:躲开人流,就地卧倒或蹲下。
——野外避震: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海边避震: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司机应及时停车。
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遇到火灾时逃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遇到燃气毒气泄漏: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
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四、震后自救要注意5个事项
1、震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出去。
2、保护自己不受新伤害,震后余震会不断发生,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救援也要等一段时间,因此,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尘;闻到有煤气味或灰尘太大时,应用湿衣物捂着口、鼻,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活动空间;设法用砖石、棍等支撑残墙断壁,以防余震时进一步被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电源,不可点明火。
3、设法与外界联系。
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
4、与外界联系不上时,要试着自行脱险。
可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亮光。
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从哪个方向有可能出去;试着排除障碍,开辟通道。
若开辟通道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保存体力。
5、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
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
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
五、震后互救要注意5方面事项
1、先救近处的人。
不论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就要先救他们,舍近求远,跑很多的路,往往错过救人的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先救青壮年和医生等专业人员,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3、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4、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大地震时,丰南县一名妇女,每救一个人时,先把其头露出,使之能呼吸,立刻转救下一个,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救治了12个人。
5、扒挖接近被埋压人时,不可使用利器;扒挖时要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扒挖时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
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还可先将水、食物或药品送入以增强其生命力;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人员窒息。
对难以扒挖者,可作一个记号,以利专业救助人员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