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监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5
胎心监护重要基础知识点
胎心监护是指通过监测胎儿的心率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胎
心监护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1. 胎心监护的方法:有内部监护和外部监护两种方法。
内部监护是通
过将电极或导线直接连接到胎儿头皮上来记录胎心率。
外部监护则是
通过胎儿心率监护仪将传感器固定在母亲腹部进行监测。
2. 胎心率的正常范围:胎心率正常范围通常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
如果胎心率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胎儿处于某种潜在的风
险状态,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 胎心率的变化:胎心率是不断变化的,有一定的波动性是正常的。
胎儿活动、妊娠时期、宫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心率的变化。
监测胎
心率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胎儿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状况。
4. 胎心监护的时机:胎心监护可以在妊娠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最常见
的是在孕晚期和分娩过程中进行监护。
在孕晚期,监测胎心率可以帮
助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和羊水情况。
而在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可
以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宫缩异常,提供及时的处理措施。
5. 胎心监护的风险和限制:胎心监护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相对安全。
然而,长时间使用导致遗传毒性,或者监测不当可能引起误诊等
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情况,如胎儿位置不佳或母亲体重过重等,胎
心监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之,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胎心监护
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胎儿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胎监基本知识(仅供参考)基线率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至少10分钟)无胎动和宫缩时胎儿心率的平均值,根据胎心基线率分类:心动过速重度过速>180bpm轻度过速161~180bpm心动正常120~160bpm心动过缓轻度过缓100~119bpm重度过缓<99bpm胎心率的过性变化定义: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 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 称为胎心率的过性变化,这些变化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加速: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 持续时间超过15秒, 称为加速, 这是胎儿良好表现。
可分为周期性加速、非周期性加速。
减速:所谓减速主要指伴随宫缩而出现的暂短性胎心率减慢。
将减速分为两种:规则型与变化型。
1、规则型:减速伴随宫缩反复出现, 胎心率下降的开始点基本一定, 减速波形也大体一样。
升降较为缓慢。
规则型减速又可分为早发减速及迟发减速两种。
2、变化型:减速开始点与宫缩波形无固定关系, 有时在宫缩时不一定减速, 且波形不一, 变化较大, 曲线升降较快。
变化型减速分轻度及重度两种。
加速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伴随胎动出现的散发性加速是胎儿健康的标志。
反之,长时间缺乏加速的胎心率是胎儿缺氧的征兆。
妊娠期胎心率加速:主要是由自然的胎动刺激引起的,系胎儿良好标志。
分娩期胎心率加速:分娩期伴随胎动发生的胎心率散发性加速也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伴随子宫收缩反复出现的周期性加速,多半说明脐带有轻度受压,这时要注意观察其变化,若对脐带的压迫加重,它有发展为变化减速的可能。
减速的分类-Ⅰ 早发减速:它的发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子宫收缩后即恢复正常。
图形特点: 胎心率曲线下降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发生, 逆向发展, 胎心率曲线的最低点(波谷)与宫缩曲线的顶点(波峰)相一致, 若波谷落后于波峰, 其时间差大多小于15秒。
胎心率变化幅度不超过40 bpm 。
临床意义:早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头受压,胎儿血流量一时性减少的表 现,一般认为是无害的。
一、胎心监护(胎儿电子监护FHR)1、监测胎心率1)胎心率基线:是指在无胎动和无宫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FHR变异是指FHR有小的周期性波动2)胎心率一过性变化: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随后又能恢复到基线水平,称为胎心一过性变化。
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加速:指宫缩时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次/分以上,持续时间>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减速:指随宫缩出现的暂时性胎心率减慢分3种:1)早减速:特点是FHR曲线下降几乎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开始,FHR曲线最低点与宫缩高峰相一致,即波谷对波峰,下降幅度<50次/分,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子宫收缩后迅速恢复正常,一般发生在第一产程后期,为宫缩时胎头受压引起,不受孕妇体位或吸氧而改变。
2)变异减速: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大(>70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恢复迅速,一般为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
3)晚期减速:特点是FHR减速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出现,即波谷落后于波峰,时间差多在30-60秒,下降幅度<50次/分,胎心率恢复水平所需时间较长。
晚减速一般认为是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2、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1)无应激试验(NST)是指在无宫缩、无外界负荷刺激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胎儿储备能力。
本试验是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故又称为胎儿加速试验。
方法:孕妇取半卧位,一个探头放在胎心音区,另一个宫缩压力探头放在宫底3指处,连续监护20分钟胎心率若胎儿在睡眠中,可延长监测时间40分钟或催醒胎儿,一般认为20分钟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振幅),持续时间>15秒为正常,称为反应型,一周后再复查;若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称无反应型,应寻找原因。
无应激试验方法简单、安全,可在门诊进行,并可作为缩宫素激惹试验前的筛选试验。
胎监基本知识(仅供参考)
基线率
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至少10分钟)无胎动和宫缩时胎儿心率的平均值,根据胎心基线率分类:
心动过速
重度过速>180bpm
轻度过速161~180bpm
心动正常120~160bpm
心动过缓
轻度过缓100~119bpm
重度过缓〈99bpm
胎心率的过性变化
定义:受胎动、宫缩、触诊及声响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 称为胎心率的过性变化,这些变化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加速: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 持续时间超过15秒,称为加速, 这是胎儿良好表现。
可分为周期性加速、非周期性加速。
减速:所谓减速主要指伴随宫缩而出现的暂短性胎心率减慢。
将减速分为两种:规则型与变化型。
1、规则型:减速伴随宫缩反复出现,胎心率下降的开始点基本一定,减速波形也大体一样.升降较为缓慢.规则型减速又可分为早发减速及迟发减速两种.
2、变化型:减速开始点与宫缩波形无固定关系,有时在宫缩时不一定减速,且波形不一,变化较大, 曲线升降较快。
变化型减速分轻度及重度两种.
加速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伴随胎动出现的散发性加速是胎儿健康的标志.
反之,长时间缺乏加速的胎心率是胎儿缺氧的征兆.
妊娠期胎心率加速:
主要是由自然的胎动刺激引起的,系胎儿良好标志.
分娩期胎心率加速:
分娩期伴随胎动发生的胎心率散发性加速也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伴随子宫收缩反复出现的周期性加速,多半说明脐带有轻度受压,这时要注意观察其变化,若对脐带的压迫加重,它有发展为变化减速的可能.
减速的分类—Ⅰ
早发减速:
它的发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子宫收缩后即恢复正常。
图形特点: 胎心率曲线下降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发生,逆向发展,胎心率曲线的最低点(波谷)与宫缩曲线的顶点(波峰)相一致, 若波谷落后于波峰, 其时间差大多小于15秒.胎心率变化幅度不超过40 bpm。
临床意义:早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头受压,胎儿血流量一时性减少的表现,一般认为是无害的。
减速的分类-Ⅱ
迟发减速:
子宫收缩开始后一段时间(多在高峰后),才出现胎心减慢,但下降缓慢,持续时间长,恢复亦缓慢。
图形特点:胎心率下降的起点常常落后于宫缩曲线上升的起点,胎心率曲线减速的波谷落后于宫缩曲线的波峰.时间差大多在30~60秒左右。
心率下降振幅大小不一, 但恢复至原水平所需时间较长.
临床意义:晚期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它的出现应对胎儿的安危予以高度注意.
减速的分类-Ⅲ
变化减速:
变化减速的典型具有以下特点:其发生、消失与宫缩无固定关系, 心率曲线下降及回升均较迅速,形状不一。
图形特点:宫缩开始后,胎心率不一定减慢,减速与宫缩的关系并不是恒定的.但出现后,下降迅速,幅度大(60—80bpm),持续时间长,恢复迅速。
临床意义:一般认为变异减速系因子宫收缩,脐带受压兴奋迷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