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统计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7
小学数学总复习各模块知识线统计表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角 二、统计与概率一、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 统计图 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圆柱体、圆锥体一、空间与图形(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1、线线段的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有两个端点)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平行线。
(没有端点)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有一个端点)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平角:180度的角周角:360度的角3、平面图形(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互连接围成的图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按边分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的图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3)圆形四边形环形直角梯形梯形等腰梯形(画线段、画角、画高、量线段、画垂线、画圆、画对称轴)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六、统计与概率单式统计表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统计表包括:总标题、纵栏标题、横栏标题、数据资料栏、数量单位、制表日期条形统计图(单式、复式)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复式)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统计与概率基本内容及知识点1、统计表2、条形统计图3、折线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5、可能性二. 教学重点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①认识统计的意义,初步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会根据要求收集并整理原始数据,会计算平均数.②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能按要求制作简单的统计表.③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选学)的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④能在看懂统计图的基础上对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⑤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教学(一)知识网络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二)统计表统计表的特点:绘制简单,便于理解,方便查找数据等例1、某校六(1)班第二小组同学上学期数学成绩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良好、良好、优秀、良好、不及格、优秀、及格、及格、良好。
(1)分类整理,填入下表:(2)这个小组的数学成绩优秀率是多少?3÷12=答:这个小组的数学成绩优秀率是25%。
(三)条形统计图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让人一目了然看清楚谁的数量多,谁的数量少。
例2、看下面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60以下60-6970-7980-8990-99100(1)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2)分数在()~()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3)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
(4)如果90分以上为优秀,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
(1)3+6+9+17+11+4=50(人)(2)分数在(80 )~(89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 )%。
(3)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94 )%。
(4)如果90分以上为优秀,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30 )%。
(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显示事情发展的趋势例3、张老师和李老师居住在同一座单元楼里,他们晚饭后经常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下图是两位老师某天晚上散步情况的统计图。
第5课时 统计与概率
一、填空。
1.只需统计一个家庭2013~2017年每年支出具体金额是多少,可以绘制( )统计图;既要看出每年的具体支出,又要看出几年来支出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 )统计图;要看出每年支出占这几年总支出的百分比,要绘制( )统计图。
2.下图是学校图书分类统计图,文艺书有1800册,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问题。
(1)学校( )书占总册数的4
1,( )书册数最多。
(2)科技书有( )册,比故事书多( )%。
(3)学校其他类书占总册数的( )%,比文艺书少总册数的
( )%,其他类书有( )本。
二、如图是甲、乙两户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家庭教育支出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户比乙户多
B.乙户比甲户多
C.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三、张奶奶家今年养鸡、鸭、鹅一共320只,鸡的只数与鸭的只数比是4∶1,鸭的只数与鹅的只数比是7∶5。
1.张奶奶家养的鸡、鸭、鹅分别有多少只?
2.算出相关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答案:
一、1. 条形折线扇形
2. (1)故事科技(2)4050 80 (3)10 10 900
二、C
三、1. 鸡∶鸭=4∶1=28∶7
鸭∶鹅=7∶5。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要亲爱的同学们,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本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
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跨越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等多个领域。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回顾了数的运算,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学习了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用,初步了解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代数部分我们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接下来是几何知识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三维图形,初步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各种图形的空间大小。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学会了用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并初步了解了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1. 简述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学期课程呢。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门基础学科,打牢基础才能走得远。
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学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之前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更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阶段的学习,关乎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关系到他们在升学考试中的表现。
所以啊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哦!2. 强调期末复习的意义和目的转眼间本学期已经过去大半,马上就要迎来期末大考。
这时正是同学们进行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要想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扎实的复习工作可是必不可少的。
期末复习不仅是对我们本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的好机会。
咱们得清楚,学习就像跑马拉松,复习阶段就像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跑得越快离终点就越近。
大家得明白一个道理,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与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的第4课时,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统计和概率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的概率计算等。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统计知识,包括图表的类型、制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另一部分是概率知识,包括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统计和概率的相关知识,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的概率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加深对统计和概率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和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和概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和概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回顾和预习统计和概率相关知识,准备相关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问该班男女比例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的概率计算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与概率
统计
一、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 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而 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
3、常用的统计量有 数、 数和 数。
4、在一组数据中的大小差异比较悬殊的情况下,用 数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5、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二、小军星期六作息时间情况如右图:
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写完整。
三、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的赛跑的行程图。
项目 看电视 吃饭 活动 睡眠 课外班 时间/时 6 所占百分比 10% 25%
看图填空。
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分。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分才能到达终点。
3、小明每分钟的平均速度是()米,小敏每分钟的平均速度是()米。
4、第()分两个相距100米。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概率与统计一、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二、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直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种类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试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试折线统计图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平均数一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奇数的数据时候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偶数个数据时候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1个,也可能有2个,也可能没有。
课堂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一组数据3,6,0,4,9中插入一个数据a,使得该组数的中位数是4.5,则a应该是()2、一组数据16,b,12,14的平均数是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已知7个数据的总和是56,这7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二、选择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应该选取()作为依据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2、六(1)班有学生40人,六2班有学生42人。
要比较期末考试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应该选取()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3、要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国获奖牌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A条形 B 折线 C 扇形四、可能性(1)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2)可能性大小:一定能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用“1”表示;不可能的现象用“0”表示。
(3)游戏的公平性: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游戏双方获胜的可能性是否相等,相等则公平,不相等则不公平课堂练习题:1.有四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有8个白球,2个红球,第二个盒子里有10个红球,第三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8个红球,第四个盒子里有10个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