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设计计算公式(流速规定、泵的选用)
- 格式:docx
- 大小:330.62 KB
- 文档页数:8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给排水)》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下列给水处理中用于处理微污染水源的生物氧化技术,哪几项错误?( )A.B.生物接触氧化池设在絮凝沉淀池之前,曝气生物滤池设在沉淀池之后C.也能氧化处理原水中的至嗅物质D.对原水氨氮的去除率低于80%正确答案:A、B、D本题解析:可知A项错误。
生物预处理都在沉淀之前,故B项错误。
生物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氨氮90%以上,故D项错误。
2.以下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洁净气体灭火介质包括高低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三氟甲烷、氮气、IG541、热气溶胶等灭火系统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用于固体表面火灾时灭火设计浓度不小于7.54%C.1G541灭火系统用于固体表面火灾时灭火设计浓度不小于28.1%D.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正确答案:B、D本题解析:A项,气体灭火系统不包含三氟甲烷和氮气。
B项,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3.1条规定,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
第3.3.2条规定,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
灭火设计浓度为5.8%×1.3=7.54%。
C项,第3.4.1条规定,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
第3.4.2条规定,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
灭火设计浓度为28.1%×1.3=36.53%。
D项,第6.0.7条规定,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 浓度),该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
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做法,哪些是错误的?()A.为维持较高的曝气池MLSS,设计采用较低的污泥龄B.为提高活性污泥有机负荷,采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C.为节省曝气池供氧能耗,采取减少污泥龄的措施D.为减少剩余污泥量,采取延长污泥龄的措施正确答案:A、B本题解析:A项,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重要的设计、运行参数。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时间:2006-03-11 浏览次数:4449中国工程检测网: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Code for desig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steam/water pipingDL/T 5054—1996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340号《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编号为:DL/T5054—1996。
本标准自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6年5月30日常用符号的单位和意义σt s(0.2%)λmax1总则1.0.1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的设计,以保证火力发电厂安全、满发、经济运行。
1.0.2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范围内主蒸汽参数为27MPa、550℃(高温再热蒸汽可达565℃)及以下机组的汽水管道设计。
机、炉本体范围内的汽水管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与制造厂共同协商确定。
发电厂内的热网管道和输送油、空气等介质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不适用于燃油管道、燃气管道、氢气管道和地下直埋管道的设计。
1.0.3本规定所引用的相关标准管道元件的公称通径(GB1047)管道元件的公称压力(GB1048)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碳素结构钢(GB700)螺旋焊缝钢管(SY5036~5039)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3092)钢制压力容器(GB150)碳钢焊条(GB511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J143)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SD167)2一般规定2.0.1设计要求管道设计应根据热力系统和布置条件进行,做到选材正确、布置合理、补偿良好、疏水通畅、流阻较小、造价低廉、支吊合理、安装维修方便、扩建灵活、整齐美观,并应避免水击、共振和降低噪声。
四大管道基础设计简单介绍一下电力设计院四大管道的设计工作内容。
一个火力发电站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其中包含司令图设计)、竣工图设计这五大主要部分。
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的设计招标工作通常是在可行性设计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本次的主要介绍内容就是四大管道在可行性设计和初步设计投标阶段所做的一些工作。
四大管道的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都是整个管道设计的一部,工作有相同之处,只是因设计基础条件资料的不同确定了其阶段重点工作的不同。
因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覆盖了可研内容,下面就初步设计投标阶段的四大管道设计工作做一个介绍。
设计工作的目标:向业主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设计方案。
四大管道设计所遵循的设计规程及规范:下面以某一亚临界机组300MW工程主蒸汽管道的设计为例介绍四管设计过程:首先确定管道设计的基础条件:1)介质蒸汽2)设计温度:取用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值。
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
(注:按上述规程4)锅炉厂所给主蒸汽出口参数为540℃,故本主蒸汽管道设计温度为545℃。
3)压力:《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DL/T5366-2006)中规定:“对于单元机组(即一台锅炉和一台汽轮机或一台其他原动机)上装设能控制集箱蒸汽压力的自动燃烧设备的锅炉,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至少等于主汽门进口处设计压力的105%,或不小于任何汽包安全阀整定压力下限值的85%,或不小于管道系统任何部位预期的最大持续运行压力,取上述三者中的最大值。
对于直流锅炉,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也不应小于预期的最大持续压力。
对于与过热器出口集箱相连接的主蒸汽管道,除上述规定外,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过热器安全阀整定压力的下限值或任何汽包安全阀整定压力下限值的85%,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以上标准是2007年5月1日开实施的,本例工程是2003年设计的,当时是按96管规。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是在完成热水供应系统布置,绘出热水管网系统图及选定加热设备后进行的。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计算第一循环管网(热媒管网)的管径和相应的水头损失;计算第二循环管网(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循环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确定循环方式,选用热水管网所需的各种设备及附件,如循环水泵、疏水器、膨胀设施等。
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热媒为热水:以热水为热媒时,热媒流量G按公式(8-8)计算。
热媒循环管路中的配、回水管道,其管径应根据热媒流量G、热水管道允许流速,通过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确定,并据此计算出管路的总水头损失Hh。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8-45选用。
当锅炉与水加热器或贮水器连接时,如图8-12所示:热媒管网的热水自然循环压力值Hzr按式(8-35)计算:式中:Hzr—热水自然循环压力,Pa;Δh—锅炉中心与水加热器内盘管中心或贮水器中心垂直高度,m;p1—锅炉出水的密度,kg/m3;p2—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出水密度,kg/m3。
当Hzr>Hh时,可形成自然循环,为保证运行可靠一般要求(8-36):当Hzr不满足上式的要求时,则应采用机械循环方式,依靠循环水泵强制循环。
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比理论计算值略大一些,以确保可靠循环。
2.热媒为高压蒸汽:以高压蒸汽为热媒时,热媒流量G按公式(8-6)或(8-7)确定。
热媒蒸汽管道一般按管道的允许流速和相应的比压降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
高压蒸汽管道的常用流速见表8-13。
确定热媒蒸汽管道管径后,还应合理确定凝水管管径。
第二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配水管网的水力计算配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各配水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和允许流速值来确定配水管网的管径,并计算其水头损失值。
(1)热水配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可按生活给水(冷水系统)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
(2)卫生器具热水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同给水规定。
(3)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8-12选用。
管道内的流速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1采用。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2选用。
(饮用水流速也是参考表2规定。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 时,流速可采用0.8~1.0m/s;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
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管道水力计算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
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1. 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2. 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50013-2006》: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吸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1 设计规模给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以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
设计处理水量175000m 3/d ,水厂自用水量占5%,故设计总进水量为Q =175000×1.05=183750m 3/d=7656.26 m 3/h=2.12 m 3/s 。
根据处理水量,水厂拟分为2个系列,平行布置。
2 配水井设计2.1 配水井设置一般按照设计规模一次建成,停留时间取30s 。
2.2配水井有效体积V =Q ⨯t =2.12×30=63.6m 3=64m 32.3 配水井尺寸确定设进厂原水管道经济流速为2.0m/s ,则水厂进水管管径D 进水=1161mm ,实际取D 进水=1100mm ,对应流速为2.23 m/s 。
设计其高为H =2m ,其中包括0.5m 超高。
则配水井底面积为;2435.1m VS ==m S D 4.714.327414.34=⨯==,取D=7.5m 。
池子的有效容积为332064665.1214.3m m D V >=⨯⎪⎭⎫⎝⎛⨯=,满足要求。
4.3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4.3.1 溶液池容积W 1n c Q a W ⨯⨯⨯=4171=31041726.765650⨯⨯⨯ =30.60m 3≈32m 3式中:a——混凝剂的最大投加量,本设计取50mg/L(查设计手册得);Q——设计处理的水量,7656.26m3/h;c——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0%;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3次。
设计容积取32m3,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单池尺寸为L×B×H=4.0×4.0×2.5,高度中包括超高0.5m,有效高度2.0m,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L×B×H=4.0×4.0×2.0=32m3,满足要求。
给排水管道常用流速控制数值刘可郑州市建筑设计院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选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19年版)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工程设计中可采用数值:DN15~DN20,,V=0.6~1.0m/s ;DN25~ND40,0.8~1.2m/s.《建筑给水排水》第六版王增长主编表2-12。
2.热水管道流速:5.5.8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5.5.8选用。
表5.5.8 热水管道的流速3.饮用水管道流速:也宜按表5.5.8选用。
《建筑给水排水》第六版表9-6。
4.消火栓管道系统流速:不宜大于2.5m/s;任何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应7m/S.(GB50974-2014第8.1.8条)。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GB50084-2017第9.2.1条)。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钢管内水的平均流速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的允许值为3m/s;德国规范规定,必须保证在报警阀与喷头之间的管道内,水流速度不超过10m/s,在组件配件内不超过5m/s。
6. 室外给水及消防管道流速:居住小区给水管网流速:一般可为1.0~1.5m/s, 消防时可为1.5~2.5m/s. 管道环网时要进行平差计算,大环闭合差应小于等于0.015MPa,小区闭合差应小于等于0.005MPa.室外给水管网为了防止水锤事故,最大设计流速不应大于 2.5-3m/S,在输送原水时,为防止水中悬浮物质在水中沉淀,最小设计流速不得小于0.6m/S.在设计中可根据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给水工程》第四版表5-1:平均经济流速注:一般大管径可取较大的平均经济流速,小管径可取较小的平均经济流速。
8.5.4 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
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3.5m/s。
1. 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径^2X流速(立方米/小时)^2:平方。
管径单位:mm管径=sqrt(353.68X流量/流速)sqrt:开平方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就要先假定流速,再根据水的粘度、密度及管径先计算出雷诺准数,再由雷诺准数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并将管路中的管件(如三通、弯头、阀门、变径等)都查表查出等效管长度,最后由沿程阻力系数与管路总长(包括等效管长度)计算出总管路压力损失,并根据伯努利计算出实际流速,再次用实际流速按以上过程计算,直至两者接近(叠代试算法)。
因此实际中很少友人这么算,基本上都是根据压差的大小选不同的流速,按最前面的方法计算。
2. 管道的水力计算包括长管水力计算和短管水力计算。
区别是后者在计算时忽略了局部水头损失,只考虑沿程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可以理解为固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以常用的长管自由出流为例,则计算公式为H=(v^2*L)/(C^2*R),其中H为水头,可以由压力换算,L是管的长度,v是管道出流的流速,R是水力半径R=管道断面面积/内壁周长=r/2,C是谢才系数C=R^(1/6)/n,n是糙率,其大小视管壁光洁程度,光滑管至污秽管在0.011至0.014之间取。
呵呵,计算这个比较麻烦,短管计算更麻烦,公式不好打。
总之,只知道压力和管径,无法算得流速的,因为管道起始端压力一定,管道的流速和管长和糙率成反比。
3. 我公司的一个车间内自来水量不够,现需增加。
开车时用水量在60个立方以上,但现在肯定达不到不知道是增加管径好,还是加个增压泵好?我的流体力学书丢了,现在没法算出60个立方,压力0.1MPa(表压)时,选用多少管径比较节能?主管道大概有55米,每根次管道是3米到30米不等。
请高手帮我算下,或者给出公式。
消防水管径计算引言概述:消防水管径计算是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计算消防水管的径径大小,能够确保消防水源供水充足,提高灭火效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水流量计算、水压计算、水管摩阻计算、水管长度计算和水管材质选择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消防水管径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水流量计算:1.1 确定建筑物的消防水流量需求,包括灭火水流量和喷淋系统水流量。
1.2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和高度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消防水流量。
1.3 根据消防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消防水流量的基准值。
二、水压计算:2.1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消防设施的位置,计算出所需的消防水压。
2.2 考虑建筑物的供水系统和消防设备的特点,确定消防水压的基准值。
2.3 根据消防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消防水压的合理范围。
三、水管摩阻计算:3.1 根据水流量和水压的要求,计算出水管的摩阻。
3.2 考虑水管的长度、弯头、接头等因素,确定水管的摩阻系数。
3.3 根据消防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水管的摩阻限制。
四、水管长度计算:4.1 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消防设施的位置,计算出水管的长度。
4.2 考虑水管的路径、分支和回路等因素,确定水管的总长度。
4.3 根据消防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水管的最大允许长度。
五、水管材质选择:5.1 根据水流量和水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管材质。
5.2 考虑水管的耐压能力、耐腐蚀性能和施工方便性,确定水管的材质。
5.3 根据消防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水管的材质标准。
结论:消防水管径计算是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计算水流量、水压、水管摩阻、水管长度和水管材质等因素,可以保证消防水源供水充足、灭火效率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因此,在进行消防水管径计算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水泵的扬程、功率与闭合系统中的管道长度L有关。
水泵流量Q= 25m^3/h =0.00694 m^3/s管道流速取2m/s左右,则管内径D=[4Q/(3.1416V)]^(1/2)=[4*0.00694/(3.1416*2)]^(1/2)=0.0665m选用管径D= 70 mm = 0.070 m,流速V=[4Q/(3.1416D2)]=1.804 m/s管道摩阻S=10.3n^2/D^5.33=10.3*0.012^2/0.070^5.33 = 2122水泵扬程H=h+SLQ^2=170+2122*600*0.00694^2 = 231 m配套电动机功率N=9.8QH/k =9.8*0.00694*231/0.5 = 31.4 kw注:式中,H——水泵扬程,单位m;S——管道摩阻,S=10.3n^2/d^5.33,n为管内壁糙率,钢管可取n=0.012,D为内径,以m为单位。
L——管道长度,以m为单位;Q——流量,以m^3/s为单位。
P——电动机功率,kw;k ——水泵电动机机组的总效率,取50%,选定水泵、电动机后,功率可按实际情况精确确定。
按扬程和出水量来选择,与管道长度无关。
实际计算应为:(要扬程+管道阻力)*(1+泵的损耗).所以应为:(50+10)*1.1=66米所以泵的扬程应选在65-75米之间,再加上你需要的流量,泵就能补水泵和给水泵计算方法一样。
补水泵的流量Q由需要而定,即单位时间锅炉水补给量。
补水泵的扬程由提水高度、锅炉压力水头以及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定。
设管长为L,沿程阻力系数为k,局部阻力系数为j,提水高度为Z,锅炉压力为P,水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补水泵扬程:H = Z+P/(pg)+(kL/D)V^2/(2g)+jV^2/(2g)式中平均流速V=4Q/(3.14D^2),D为管内径。
对于循环泵,流量当然看需要而定,流量确定后,算出循环回路的水头损失总和就是泵之扬程。
村镇供水系统水泵选择及管网水力计算供水系统的组成5泵站设计5.0.1泵站位置应根据供水系统布局,以及地形、地质、防洪、电力、交通、施工和管理等条件综合确定。
5.0.2取水泵站和供水泵站的设计扬程和设计流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1 向水厂内的净水构筑物(或净水器)抽送原水的取水泵站:1)设计扬程应满足净水构筑物的最高设计水位(或净水器的水压)要求。
2)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工作时平均取水量,可按公式(5.0.2-1)计算:Q1=W1/T1(5.0.2-1)式中Q1—泵站设计流量,m3/h;W1—最高日取水量,应为最高日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m3;T1—日工作时间,与净水构筑物(或净水器)的设计净水时间相同,h。
2向调节构筑物抽送清水的泵站:1)设计扬程应满足调节构筑物的最高设计水位要求。
2)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可按公式(5.0.2-2)计算:Q2=W2/T2(5.0.2-2)式中Q2—泵站设计流量,m3/h;W2—最高日用水量,m3;T2—日工作时间,应根据净水构筑物(或净水器)的设计净水时间、清水池的设计调节能力、高位水池(或水塔)的设计调节能力确定,h。
3直接向无调节构筑物的配水管网供水的泵站:1)设计扬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最不利用户接管点和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要求。
2)设计流量应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可按公式(5.0.2-3)计算:Q3= K h W2/24 (5.0.2-3)式中Q3—泵站设计流量,m3/h;W2—最高日用水量,m3;K h—时变化系数。
5.0.3水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泵站的功能、流量变化,进水含砂量、水位变化,以及出水管路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等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 水泵性能和水泵组合,应满足泵站在所有正常运行工况下对流量和扬程的要求,平均扬程时水泵机组在高效区运行,最高和最低扬程时水泵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
2多种泵型可供选择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尽可能选择效率高、高效区范围宽、机组尺寸小、日常管理和维护方便的水泵。
附 1.5设计秒流量的计算1.5.1设计流量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Qd最高日用水量按式(1-1)计算:3(/)1000dd mq Q m d =(1-1) 式中m —设计单位数(如人数、床位数等) q d 一用水定额,见表1-9、10 采用公式(1-1)应注意以下几点:1)该公式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用水、汽车库汽车冲洗用水、绿化用水、道路浇洒用水。
2)对于多功能的建筑物,如商住楼、宾馆、大会堂、影剧院等,应分别按不同建筑物的用水量定额,计算各自的最高日用水量,然后将同时用水者叠加,取最大一组用水量作为整幢建筑物的最高日用水量。
3)对一幢建筑可用于几种功能时,应按耗水量最大的功能计算。
4)一幢建筑物的服务人数超过范围时,设计单位数应按实际单位数计算,如集体宿舍内附设公共浴室,该浴室还为其它人员服务时,其浴室用水量应按全部服务对象计算。
5)建筑物实际用水项目超出或少于范围时,其用水量应作相应增减。
如医院、旅馆增设洗衣房时应增加洗衣房的用水量。
6)设计单位数应由建设单位或建筑专业提供。
当无法取得数据时,在征得建设单位同 意下,可按卫生器具一小时用水量和每日工作时数来确定最高日用水量。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工业生产工艺、设备、工作制度、供水水质和水温等因 素并结合供水系统状况来选择和确定生产用水量。
(3)消防用水量:见第2章。
(4)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按式(1-2)计算:3(/)dh Q Q K m h T=(1-2) 式中Qh —最大小时用水量3(/)m hQd 最高日用水量3(/)m d 或最大班用水量3(/)m 班;T —每日或最大班用水时间(h) K —小时变化系数,见表1-9,10 (5)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1)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物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式(1-3)计算:0.2(/)g g q KN L s = (1-3)式中g q —设计秒流量(L/s)a,K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见表1-20; g N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见表1-16采用公式(1-3)应注意几点:①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地暖循环水泵选型方法和计算循环水泵选型方法循环水泵选型的一般方法是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得出地暖系统所需的水流量和克服地暖系统管网及壁挂炉本身阻力所需的扬程,综合考虑循环水泵在地暖系统中的工作效率,选择合适的循环水泵。
1.1 系统流量G=3.6Q/C(Tg-Th) (1)G—供暖管网所需流量,m3/hQ—房屋所需采暖热负荷,kWC—水的比热,kJ/(kg·℃)Tg—供暖出水温度,KTh—供暖回水温度,KQ=K1K2qA (2)Q—住房供暖所需热负荷,kcal/h;K1—考虑邻居采暖不同步的安全系数,此处取1.2;K2—考虑间歇供暖的安全系数,此处取1.2;q—标准住宅热指标估算值,kcal/m2;A—标准住宅建筑面积,m2;1.2 系统阻力系统阻力分为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及机器内阻,沿程压力损失是指在管道中连续的、一致的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是指管道系统中特殊的部件,由于其改变了水流方向,或使局部水流通道变窄(比如缩径、三通、阀门、接头、过滤器等)所造成的非连续性压力损失;机器内阻是机器本身的阻力。
1.2.1 沿程压力损失地暖管为圆管且内壁较为光滑,属低粗糙程度,选择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Hf=λ·L/D·V2/2g (3)Hf—沿程压力损失, mm/mλ—摩擦阻力系数(并非定值)L—环路水管长度,mD—管道内径,mV—水平均流速m/sRe<2300为层流流动:λ=64/Re (4)Re>2300为紊流流动:λ=0.316Re-0.25 (5)Re=VD/γ (6)γ:动力粘度系数, m2/s公式(6)用于判断水流方式:层流或紊流表2 水温及先关水流动力粘度1.2.2 局部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主要受限于一些阀门、滤网的流通能力,选择计算公式如下:ΔP=102(G/KV0.01)2 (7)ΔP;局部压力损失,mmh2oG—供暖管网所需水流量,l/hKV0.01—流通能力(压差等于0.01bar), l/h1.2.3 机器本身的内阻是一个实测值,由于壁挂炉行业起步较高,标准化程度较好,所以不同厂家的同一类型产品内阻相差不大。
蒸汽管道设计表ssccsy蒸汽管道设计表。
流量(kg/hour)管道口径Pipe Size(mm)DN_蒸汽压力(bar)蒸汽流速(m/s)饱和蒸汽管道流量选型表(流速30米/秒)(流量:公斤/小时)压力BAR.管道口径(mm)备注:1Pa=100bar.油管的选取小样~油管的选取油管的选取。
问题: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位6.3mpa,输出流量为40l/min,怎么确定油管规格。
压力管路为15通径,管子外径22,管子接头M27X2。
3.回油管路.1~3m/s同样根据公式计算,回油管路在17~29mm,往标准上靠的话,可以选20通径或者25通径,如果安装空间允许当然选大的好,25通径的管子外径为34,接头螺纹M42X2如果选20通径的话,管子外径28,螺纹M33X2以上说的都是国标,你也可以往美标等上靠,基本上差不多。
压缩空气管径、流量及相关晴天多云如:标准状态下流量为5430Nm3/h,换算成0.85MPa下流量为5430/8.5=639m3/h, 取流速为15m/s, 可以求得管径为123,取整为DN125的管径。
自吸泵的扬程、距离和功率的关系_百度知道李12子自吸泵的扬程、距离和功率的关系_百度知道自吸泵的扬程、距离和功率的关系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10-6-16 22: 58.我需要一台汽油机水泵,自吸式,要求水平运输水150米左右,垂直运输2米,请问一台扬程为32米,功率为2.8马力,流量为25吨/h的水泵能满足要求吗?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公式。
浅墨微澜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公式。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
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20)/(T+t)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 T:绝对温度,273.15 t: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2、Q=Dn*Dn*V*(P1+1bar)/353Q为标况流量;关于消防设计几点问题辉煌华宇"并注明消火栓给水管道设计流速不宜超过2.5m/s,而厦门消防部门规定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流速不能大于1.2m/s,笔者对此规定有不同的看法。
供热循环系统中的阻力分析及循环泵选择供热循环系统中的阻力分析及循环泵选择摘要:本文分析了供热系统中最不利环路中的各种阻力状况,并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各种阻力的正常阻力范围,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阻力元件阻力增大的原因、对供热系统的影响及解决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循环泵的选泵方法,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阻力分析,热源的阻力,除污器的阻力,用户系统阻力,水泵进出口的阻力,水泵的扬程,水泵的流量,怎样选泵供热循环系统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热水在输送管道中流动产生的阻力,叫做沿程阻力;二是由于各种水利元件和供热设备对水的流动产生的阻力,叫做局部阻力。
对于沿程阻力,根据规范中规定:最不利环路的比摩阻应在30-60Pa/m,其它环路的比摩阻应小于等于300 Pa/m,同时循环水的流速小于等于3m/s。
对于各种供热设备的局部阻力,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标准。
供热系统最不利环路中的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的大小决定了选用循环水泵扬程的大小,循环水泵扬程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水泵电耗的大小,因此,有必要对供热系统中,涉及最不利环路的各种阻力进行仔细的分析。
一、热力站的阻力供热系统的热力站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热水锅炉直接供暖的形式,另一种是换热器换热间接供暖的形式。
1、锅炉供热系统中使用的锅炉大多是热水锅炉,根据其额定发热量的大小分为7Mw、14 Mw、29 Mw、58 Mw等多种规格,根据其热媒参数可分为95/70°C、115/70°C、150/90°C等,其中95/70°C、115/70°C的两种参数的锅炉应用比较多。
锅炉在通过额定水量的情况下,锅炉的阻力应在40-80Kpa之间。
在供暖实际中,造成锅炉阻力增大的原因主要是锅炉通过的实际水量大于其额定的循环水量。
在锅炉的铭牌参数里,并没有提供额定循环水量的数据,具体到一台锅炉具体的循环水量是多少呢?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G=860*Q/(tg-th)G:锅炉的额定循环水量,单位m3/hQ:锅炉的额定发热量,单位M w.tg-th:锅炉的额定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之差,单位°C。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得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得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得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得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得送风速度:公共建筑得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得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得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得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与散流器平送得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得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得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得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得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得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得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1 流速与管径计算公式
水流速度取0.7 m/s,则管径计算值如下:
D=√4×Q
3600×π×V =√
4×6000
3600×3.14×0.7
=174 mm
空气管道的流速,一般规定为:干、支管为10~15m/s,通向空气扩散装置的竖管、小支管为4~5m/s。
2 泵的选型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沿途水头损失=(λL/d)*V^2/(2g)------------P150(层流、紊流均适用)
局部水头损失=ζ*V^2/(2g)
水管管路的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λL/d+ζ)*V^2/(2g)
式中:λ—管道沿途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ζ——局部阻力系数,有多个局部阻力系数,则要相加;d—管道内径, g—重力加速度,V—管内断面平均流速。
沿途阻力系数λ和局部阻力系数ζ都可查水力学手册。
λ=64/Re 仅适用于圆管层流。
对于紊流,由于运动的复杂性,其规律主要由试验确定,但可在理论上给以某些阐述。
P171
沿程水头损失
(1)层流区Re<2320(即lgRe<3.36)λ=64/Re
(2)层流转变为紊流过渡区2320<Re<4000(即3.36<lgRe<3.6),试验点散乱,流动情况比较复杂且范围不大,一般不作详细分析。
(3)紊流区Re>4000(即lgRe>3.6)分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紊流粗糙区。
①紊流光滑区:不同相对粗糙度△/d试验点均落在直线cd上,说明λ与△/d无关。
和层流情况相类似,λ值也仅仅与Re有关。
可表示为λ=(Re),但与层流区所遵循的函数
关系不同。
②紊流粗糙区:分界线ef右方,λ与Re无关,仅与△/d有关,可表示为λ=(△/d)
③紊流过度粗糙区λ=(△/d,Re)
流态的判别——雷诺数
v——运动粘度
局部水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