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跨国公司的定义、特征与跨国经营的演进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48
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及其特征(一)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经营是指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为目标,将企业置身于国际环境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其基本意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跨国经营指的是使企业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企业的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
(二)跨国公司的特征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力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与分支机构,形成研究、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国际网络,并在母公司控制下从事跨国经营活动。
跨国公司总部根据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工,组织生产和销售,而遍及全球的各个子公司与分支机构都围绕着全球战略目标从事生产和经营,其重大经营决策都以实现全球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着眼于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为实现全球战略目标,跨国公司实行全球一体化经营,对全球范围内各子公司与分支机构的生产安排、投资活动、资金调遣以及人事管理等重大活动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按照全球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统一安排,当代通讯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则为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跨国公司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和全球战略,在国际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在实行全球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跨国公司也会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及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法规、自身的实力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安排,以更好地满足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也有利于与东道国政府建立融洽的关系。
在组织机构上,跨国公司往往会相应地改变原来的集权管理,将原先集中在总部的权力适当下放给下属各子公司与分支机构,实行分权管理。
此外,跨国供公司还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强、经营风险大等特点。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分析作为企业跨国经营的直接手段,我们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来研究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
1、跨国公司:概念、特征及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1.2 跨国公司的性质、特征及类型1.3 跨国公司的历史发展1.4 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什么是跨国公司?迄今为止,人们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
一是人们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不够深刻,二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复杂性。
然而,基于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对其要有明确的界定,本节将围绕跨国公司的名称、定义等作详细的说明。
▪跨国公司的名称▪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跨国公司的定义1.1.1跨国公司的名称最早提出“跨国公司”的是美国田纳西河管局局长莱索尔。
1950s末,在卡耐基工业大学工业经营管理学院创立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称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已不是单纯的一国企业,而是“跨国”的企业。
1960年他发表《跨国公司》一文,此后,美国《商业周刊》出版有关跨国公司的专集。
“跨国公司”一词从此流行起来。
但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的名称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指跨国公司中早期阶段,从事有限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公司主要立足于国内业务。
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在于增强母公司的竞争实力。
该类企业的业务主要涉及从国外获取原料、国际贸易或一些技术转让的业务。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具有国际性(internationality)和多国性(multi-nationality)两个基本特征。
指根据不同东道国特有环境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企业。
其特点是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
多国战略(Multinational Strategy)注重东道之间差异,当地化(localization)是战略核心。
欧洲的联合利华(Unliver)、菲利浦(Philips)、雀巢公司(Nestle)早期均采用此战略,基于避开关税的考虑,二十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是MNC的黄金发展时期。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概述》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所谓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为基础,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跨国公司的定义(三要素):(1)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2)它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而具有共同的政策,它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
2、分公司与子公司在法律特征上有什么不同?(1)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分公司的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其债务也由母公司无限承担;分公司不受当地国家法律保护,而受母公司的外交保护等;(2)子公司是指按一定的比例被另一家公司拥有或协议方式而受到另一公司的实际控制的公司: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或是基于股权参与或是支配性协议等非股权安排;子公司受到当地国家的法律保护,而不受母公司的外交保护。
3、避税地公司――亦称“纸上公司”或皮包公司。
这是通过操纵公司转移价格,使货物或劳务的法律所有权归之于避税地公司,而实际上这些货物或劳务根本不进入避税地,这样将部分利润从应征高税率的国家转移到避税地,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4、跨国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通常采取哪几种不同形式?(1)国际业务部:直接隶属于总公司,易于国内业务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利于培养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但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会因为国际业务的迅速发展而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并影响各个分公司之间的利润分配;(2)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采用无差别的全球性规划和对企业资源(技术、生产、销售和信息等)的统一管理;“化零为整”的缺点是公司的长期预计、投资、销售、利润分配和资源整和不易于实现集中统一的决策和规划,重复设置并且强调公司的协作性,不利于加快实际工作的流程和速度,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3)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按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地区目标和实施方针,更便于流程的实际操作;缺点是“各自为政”,容易发生地区与总体的利益冲突,不利于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提高;(4)全球性职能组织结构:全面整和、明细分工,各个部门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高效率,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了责任与义务,利于提高内部的统一协作配合和业绩利润的核算;但比较难适应产品的多样化和经营的扩展,同时各部门易发生失调和目标的冲突及差异;这种结构较适应于产品系列简单、市场经营环境稳定的公司;(5)混合式组织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分组管理,灵活高效、利于调整;但不规范,实际操作流程脱节或容易发生冲突,各部门之间差异度较大,难以协作,进而不利于树立公司整体形象和一致对外;这种结构较适应于产品系列多、客户差异性大或处在调整阶段的跨国公司;(6)矩阵式组织结构明确权责、交叉控制管理,利于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增强公司整体实力,利于对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但结构复杂,难于协调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利益关系,一旦高层权利过强,不利于监管和控制,一旦部门之间发生冲突就需要多方协调,反而可能影响对外竞争。
Ch1 跨国公司的定义、特征与跨国经营的演进苹果公司的ipod:酷、简约、时尚→流行程度→对世界的影响→生产分工模式→跨国公司的巨大影响§1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化数量:15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70000家,2006年78000家左右,子公司80万家比重:2006年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全球GDP的10%,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60-70%,RD的80%,FDI的90%规模:2006年最大的非金融公司资产2万亿,子公司雇员600对万人。
(2009年中国GDP4.91万亿,意2.09);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投资,产业多元化1.1.1 跨国公司的定义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公司: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根据现行中国公司法(2005),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1.1.1 跨国公司定义:1973年联合国定义: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资产、工厂、矿山、销售基地等类型的企业。
1988年联合国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的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实施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共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的基本条件:1.1.1.2 跨国公司的基本条件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作组成;②在同一决策体系下,共同战略和配套政策;③各个实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享知识、资源、信息,共担责任和风险1.1.1.3 跨国公司研究的必要性(特色)①不同的主权管辖:产业、宏观经济政策;②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偏好、语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③全球范围的竞争;④汇率的影响;⑤空间上的分割1.1.2 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1.1.2.1 结构标准①地区分布哈佛大学“美国多国公司研究项目”:必须在6个以上国家设立子公司或附属企业才算②全球统一网络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画图示范③所有权一是资产的所有权;二是跨国公司的国籍:高层主管的国籍、股权所有者国籍1.1.2.2 跨国度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 2006年跨国排名表1-1 p71.1.2.3 跨国公司价值取向美国宾州大学教授普尔穆特(Howard Perlmutter)《国际公司的曲折演变》跨国公司价值取向:企业对跨国经营所持有的态度和思维方法积极的、消极的、中性的跨国公司经营理念:①种族中心的(或称母国导向);②多中心的(东道国导向);③地理中心的(世界导向)传统的衡量指标不充分:如国外资产的数量、国外资产/总资产等;而“外国人、外国思想、外国资源”的导向在确定跨国公司性质时变得十分关键普尔穆特认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其企业的价值和战略是:“世界取向”和“区域取向”(区域一体化)1.1.3 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化跨国公司的战略:跨国并购、战略联盟、产品和服务当地化、研发国际化1.1.3.1 全球经营战略的两个方面①利用子公司网络将全球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对于纵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对于横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②通过全球性的战略联盟构筑外部供应网络:OEM、外包、规模经济OEM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成为了商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对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特点、优势和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点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简称MNC)是指在其总部所在国以外,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
跨国公司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跨国经营范围广泛: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实施生产、销售、研发等多个环节的经营活动,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2. 跨国公司具备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追求规模经济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实现全球市场的拓展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3. 跨国公司具备较高的竞争力:由于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和市场,实现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跨国经营的优势和挑战跨国经营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许多优势和挑战。
1. 优势:(1)资源整合与利用: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原材料等,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
(2)市场拓展与多元化:通过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跨国公司可以进入不同的市场,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
(3)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创新技术和研发能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挑战:(1)文化差异与管理困难: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分支机构间存在文化差异,管理上会面临语言、习俗、法律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2)政策与法律环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跨国公司需要了解和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应对政策调整和风险。
(3)风险与不确定性:跨国经营涉及多个国家的市场和经济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如汇率波动、政治风险等,需要跨国公司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
1、跨国公司:概念、特征及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1.2 跨国公司的性质、特征及类型1.3 跨国公司的历史发展1.4 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1.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什么是跨国公司?迄今为止,人们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
一是人们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不够深刻,二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复杂性。
然而,基于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对其要有明确的界定,本节将围绕跨国公司的名称、定义等作详细的说明。
▪跨国公司的名称▪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跨国公司的定义1.1.1跨国公司的名称最早提出“跨国公司”的是美国田纳西河管局局长莱索尔。
1950s末,在卡耐基工业大学工业经营管理学院创立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称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已不是单纯的一国企业,而是“跨国”的企业。
1960年他发表《跨国公司》一文,此后,美国《商业周刊》出版有关跨国公司的专集。
“跨国公司”一词从此流行起来。
但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的名称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指跨国公司中早期阶段,从事有限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公司主要立足于国内业务。
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在于增强母公司的竞争实力。
该类企业的业务主要涉及从国外获取原料、国际贸易或一些技术转让的业务。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具有国际性(internationality)和多国性(multi-nationality)两个基本特征。
指根据不同东道国特有环境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企业。
其特点是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
多国战略(Multinational Strategy)注重东道之间差异,当地化(localization)是战略核心。
欧洲的联合利华(Unliver)、菲利浦(Philips)、雀巢公司(Nestle)早期均采用此战略,基于避开关税的考虑,二十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是MNC的黄金发展时期。
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的特征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跨国公司: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一)跨国公司的名称(二)跨国公司的定义(三)跨国公司的标准(一)跨国公司的名称(一)跨国公司的名称跨国公司名称很多,1974年8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将各种名称统一为“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并设立政府间的跨国公司委员会和跨国公司中心,作为永久性机构。
自此,联合国的有关文件与出版物都统一使用“跨国公司”名称。
(二)跨国公司的定义现在各国的通行定义认为,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在一个全球统一战略的指导下,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三)公司的标准1.结构标准指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跨越的地理区域和企业资产所有权作为划分跨国经营的标准与尺度。
(1)地区结构标准:强调地理区域,一般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经营活动。
哈佛“美国多国公司研究项目”小组项目主持人弗农则要求在6个以上才算。
(2)所有权结构标准资产所有权为两国或两国以上所有者拥有3)股权结构标准强调企业拥有国外企业股份的比例股份比例:日本25%以上;美国10%以上;加拿大50%以上。
拥有股份越多对企业的控制能力越强。
2.经营业绩标准指企业在海外的资产、利润、销售额、产值和雇员人数等必须在整个企业业务中达到一定百分比以上才能称为“跨国公司”。
对于常用的销售额指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以雷蒙德.弗农为代表认为年销售额低于1亿美元的公司不能作为研究对象;另一种观点是联合国贸发会议1993年的一份文件中认为年销售额在亿以上的才能称为跨国公司。
目前常用跨国指数来衡量跨国度跨国化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100%《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1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平均为54.7%。
Ch1 跨国公司的定义、特征与跨国经营的演进苹果公司的ipod:酷、简约、时尚→流行程度→对世界的影响→生产分工模式→跨国公司的巨大影响§1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化数量:15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70000家,2006年78000家左右,子公司80万家比重:2006年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全球GDP的10%,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60-70%,RD的80%,FDI的90%规模:2006年最大的非金融公司资产2万亿,子公司雇员600对万人。
(2009年中国GDP4.91万亿,意2.09);涵盖研发、生产、销售、投资,产业多元化1.1.1 跨国公司的定义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公司: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根据现行中国公司法(2005),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1.1.1 跨国公司定义:1973年联合国定义: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资产、工厂、矿山、销售基地等类型的企业。
1988年联合国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的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实施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共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的基本条件:1.1.1.2 跨国公司的基本条件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作组成;②在同一决策体系下,共同战略和配套政策;③各个实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享知识、资源、信息,共担责任和风险1.1.1.3 跨国公司研究的必要性(特色)①不同的主权管辖:产业、宏观经济政策;②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偏好、语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③全球范围的竞争;④汇率的影响;⑤空间上的分割1.1.2 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1.1.2.1 结构标准①地区分布哈佛大学“美国多国公司研究项目”:必须在6个以上国家设立子公司或附属企业才算②全球统一网络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画图示范③所有权一是资产的所有权;二是跨国公司的国籍:高层主管的国籍、股权所有者国籍1.1.2.2 跨国度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 2006年跨国排名表1-1 p71.1.2.3 跨国公司价值取向美国宾州大学教授普尔穆特(Howard Perlmutter)《国际公司的曲折演变》跨国公司价值取向:企业对跨国经营所持有的态度和思维方法积极的、消极的、中性的跨国公司经营理念:①种族中心的(或称母国导向);②多中心的(东道国导向);③地理中心的(世界导向)传统的衡量指标不充分:如国外资产的数量、国外资产/总资产等;而“外国人、外国思想、外国资源”的导向在确定跨国公司性质时变得十分关键普尔穆特认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其企业的价值和战略是:“世界取向”和“区域取向”(区域一体化)1.1.3 跨国公司的战略演化跨国公司的战略:跨国并购、战略联盟、产品和服务当地化、研发国际化1.1.3.1 全球经营战略的两个方面①利用子公司网络将全球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对于纵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对于横向一体化的跨国公司②通过全球性的战略联盟构筑外部供应网络:OEM、外包、规模经济OEM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1. 跨国公司的定义、特征与跨国经营的演变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世界投资报告》的资料显示,在过去30年中,跨国经营企业的数量呈级数增长,规模越来越大。
以15个发达国家为例,跨国公司的数量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大约7000家增至90年代末的63000家左右。
目前全世界的63000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拥有超过800000家的子公司。
这些母公司构成了一个几乎包括所有国家和所有行业的多样化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在全球经济中,500家跨国公司几乎获得了对世界经济的绝对的统治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国际生产的行列,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正在迅速成长,它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
据统计,2003年,跨国公司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占国际贸易额的60%,占国际技术贸易额的60%-700%,,占全球科研和开发的80%,占外国直接投资的90%以上,而且,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投资每年都在2800亿-4300亿美元左右。
在2003年,世界上前100家最大的非金融跨国公司拥有20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资产,其子公司的雇员达到了600多万人,这些跨国公司集生产、贸易、金融和技术开发于一身,通过全球性经营战略,推动资源的全球性配置,其生产、销售、投资等活动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尽管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并不是很完善,而且其定义也非常不统一。
现在,联合国和一些重要的国际研究报告(例如《世界投资报告》)与中外文献,在使用跨国公司这个概念时,比较习惯于使用‘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NCs或MNC。
),因此这个称谓已经越来越被普遍接受。
当然,一些学者常常使用“Enterpries”(企业)这个概念,这样跨国公司的简称便更改为“TNEs或M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