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5
考点32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1.定义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4N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食盐——氯化钠(1)食盐(NaCl)属于盐,但盐不一定是食盐,盐与食盐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钠也有咸味,外观与氯化钠相似,有毒。
(3)主要用途:①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②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③生活中用作调料、除雪剂;④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2NaCl+2H2O2NaOH+Cl2↑+H2↑。
(3)制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Na2CO3NaHCO3CaCO3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能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作用溶液呈酸性,遇酚酞变红,遇石蕊变蓝②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③与氢氧化钙反应(用熟石灰制烧碱的原理)Na2CO3+Ca(OH)2CaCO3↓+2NaOH①与指示剂作用溶液呈酸性,遇酚酞变红,遇石蕊变蓝②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反应快)NaHCO3+HCl NaCl+H2O+CO2↑③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①与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CaCO3+2HCl CaCl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CaO+CO2↑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建筑材料、补钙剂、洗涤、食品工业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主要成分易错警示: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物,但胃溃疡患者不能服用,因为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胃胀大而加重病情。
碳酸钠因碱性过强而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三、钙的转化1.钙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CaCO 3CaO+CO 2↑,CaO+H 2O Ca(OH)2,Ca(OH)2+CO 2CaCO 3↓+H 2OCaCO 3、CaO 、Ca(OH)2均为白色固体,均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中CaO 能做干燥剂,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这些是与钙的化合物推断题的突破点。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知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如氯化钠(食盐)、碳酸氢铵(小苏打)、硫酸铜(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石灰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教学难点:1. 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2. 盐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盐样品、实验室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盐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盐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盐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做好笔记。
2. 教师提问:盐的化学式是怎么写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三、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盐的图片和名称,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
2. 学生跟随PPT学习,做好笔记。
四、实验室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室任务:观察和分析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性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盐的定义、性质、种类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盐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用作化肥)、工业(生产化学品)等。
2. 学生跟随PPT学习,了解盐的广泛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盐(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知道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会并练习粗盐的提纯。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盐1.盐的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N 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
2.生活中常见的盐:名称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NaCl Na2CO3NaHCO3CaCO3俗称(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苏打小苏打(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味咸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细小的白色晶体,可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②与可溶性碱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①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②加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①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②高温分解:CaCO3CaO+CO2↑用途作调味品,腌制食品。
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可用作补钙剂。
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咸味,溶于水显碱性,对人体有毒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
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要点诠释】1.“食盐是盐”,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
要注意盐指一类物质,而不是特指食盐一种物质。
食盐属于盐类。
2.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属于盐类。
Na2CO3溶于水后显碱性,故又称为纯碱,即“纯碱不是碱,属于盐”。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1.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2极容易混淆,但它有毒性和碱性。
这些与氯化钠不同,要注意区分,防止误食引起中毒事件。
二、氯化钠3. 海水制盐:海水―(蒸发)→粗盐―(过滤)→精盐―(提纯)→纯净盐4.粗盐提纯操作:蒸发海水生产出的粗盐,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及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aCl2、MgCl2等)。
难溶性的泥沙可以通过过滤除去,从而得到较纯的精盐。
但精盐仍含有一些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
①溶解——用玻璃棒搅动使粗盐溶解完全;②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泥沙。
注意过滤装置的“一贴、两低、三靠”要求(玻璃棒);③蒸发——除去水得到食盐。
蒸发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防止食盐晶体飞溅。
(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而飞溅)④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蒸发后所得的食盐晶体转移到滤纸上,然后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称量。
(玻璃棒:将晶体转移)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 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苏打;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①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溶液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能与碱溶液(石灰水)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③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用途:用于造纸、玻璃、纺织和生产洗涤剂。
2. 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①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溶液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用途:焙制糕点时用于作发酵粉;在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碳酸钙(CaCO3)俗名: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与酸溶液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用途:作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可用于作补钙剂。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2019年4月20日(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1、(4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 氧气B. 金刚石C. 熟石灰D. 氯化钠E. 烧碱F. 活性炭G. 小苏打H. 亚硝酸钠(1)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2)可用作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3)配制波尔多液的碱是_________;(4)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6)常用来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
2、(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现有①乙醇②纯碱③氮气④铜。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_____(2)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3)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__(4)可用于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化工生产的是__________3、(4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让我们一起体会“生活中的化学”。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要爱护自己的眼睛,下图是一种照明台灯,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①________性,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②_____性。
(2)生活中的有各种各样的清洁剂:洗涤剂具有①____作用,可以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的原理: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每人每天约需①_______;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面包制作中一般都加入鸡蛋,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①_________;制作发面食品的过程中常使用发酵粉,其主要成分含有有机酸和②_____________等。
4、(4分)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铜是由_________和硫酸根离子构成;(2)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_______(填“放”或“吸”)热;(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4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1)请用化学式...表示步骤1的化学反应(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步骤2中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碳酸钙分解不完全.(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B. 充分利用太阳能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6、(4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A. 氧气B. 金刚石C. 氮气D. 干冰E. 食盐F. 镁粉G. 碳酸氢铵(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选择填_______。
(2)可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4)能使食物缓慢氧化而腐烂的是_______。
(5)用作生活中调味品的是_______。
(6)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
(7)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
7、(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现有①乙醇②纯碱③氮气④铜。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_____(2)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3)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__(4)可用于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化工生产的是__________8、(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现有①稀硫酸②烧碱③纯碱④氯化钠⑤活性炭⑥硝酸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__;(2)可用作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__;(3)可用于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________;(4)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________;(5)广泛应用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的是 ________。
9、(4分)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A. 氧气B. 干冰C. 熟石灰D. 小苏打E. 稀硫酸F. 尿素⑴改良酸性土壤___________;⑵急救病人_________;⑶工业常用来除锈_________;⑷人工降雨_________;⑸焙制糕点__________。
10、(4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_______、________ _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11、(5分)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下图横坐标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12、(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测溶液pHC. 读取液体体积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3、(5分)下列是人体各处体液的 pH 值:口腔为 6.5-7.5;胃部为 1.0-3.0;小肠为 7.8-8.4;血液为 7.35-7.45;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为()A. 口腔B. 胃部C. 小肠D. 血液14、(5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量取液体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15、(5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 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性土壤D. 生活中去除油污时可用纯碱A. 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只有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B.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储量较少的非金属的统称C.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可燃冰等D.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如果将其随意丢弃,这些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18、(5分)下列物质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NaClB. NaOHC. NaHCO3D. Ca(OH)219、(5分)“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K2CO3来处理丝绸,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A. 名称:碳酸钾B. 焰色反应:黄色C. 类别:盐D. 用途:可作钾肥20、(5分)4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 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点燃B. 碳粉(铁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C. 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 NaCl溶液(Na2SO4溶液)——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A.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实验时要戴上护目镜B.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D.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23、(5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在稀硫酸中:Na+、Cu2+、OH-B. 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Cl-C. 在氯化钾溶液中:Ag+、H+、CO32-D. 在氢氧化钙溶液中:NH4+、Mg2+、NO3-24、(5分)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C.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25、(5分)NaCl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和母液(又叫苦卤)。
下图为母液中最主要的四种盐(NaCl、KCl、MgCl2、MgSO4)的溶解度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1)①90℃时,四种盐中MgCl2的溶解度最大,则表示 MgCl2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
(填“A”或“B”)此时饱和Mg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请写出计算表达式即可)②四种盐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2)60℃时,若母液中的NaCl、KCl、MgCl2、MgSO4都已达到饱和,为了获得较纯净的MgSO4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通过加入碱溶液与母液中的Mg2+反应来制取Mg(OH)2沉淀。
为了探究获得较高Mg2+沉淀率的反应条件,进行下列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取250mL母液):后用_____________,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溶液的pH。
②实验a和b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填编号)。
A. 95.8B. 92.1C. 97.2D. 93.126、(5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A. 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钙B.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 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27、(5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28、(5分)物质的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 胆矾 CuSO4B. 熟石灰 CaOC. 纯碱 NaOHD. 水银 Hg29、(5分)可以氢氧化钠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A. CuSO4、NaNO3B. Na2CO3、KClC. NaCl、FeCl3D. Na2SO4、HCl30、(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现象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 用pH试纸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则测量结果会偏小D.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三、实验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160 分)31、(16分)小明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溶液。
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指定了计划。
(查阅资料)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②NaHCO3溶液煮沸是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③NaHCO3+NaOH=Na2CO3+H2O2④NaHCO3+CaCl2=CaCO3↓+2NaCl(制取步骤)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NaOH溶液备用;②用一份50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产生NaHCO3溶液备用;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除去多余溶解的CO2气体以免费影响实验;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既得Na2C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