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宫颈癌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子宫颈癌的术后护理常规
一、手术后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
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手术后护理环境的安全及整洁应当放在首位。
手术室室内应多开窗保持通风,室温应保持在安逸恒定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患者休息时,应多放几块热水袋,使病人手脚不冷。
建立护理环境要安静,有助于患者休息。
2、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手术后应当进行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发生突发状况。
3、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应变能力
要重视患者病情及其应变能力,一旦有不良变化应及时处理,及时给予护理措施,防止发生负性反应。
4、注意伤口的护理
对于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护理,以避免感染。
伤口护理应采用酒精擦拭或除菌洗涤,有渗出时用抗菌洗涤加加湿敷,然后覆盖敷料。
5、控制体温
手术后发热是常见的情况,应密切观察病人体温,高热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浸湿毛巾擦拭体表,或泡脚等。
6、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多变,其心理症状也很明显,故应在护理中给予心理支持,维持病人积极面对病情的心态。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一概念:宫颈癌就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得恶性肿瘤,就是危害女性健康得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
晚期流血增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带、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得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三医疗目标:1。
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后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常同龄人所能从事得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床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减轻或消除疼痛。
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4。
病人能说出宫颈癌得有关常识及防治措施。
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
2。
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得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得心理问题得程度及分析产生得原因、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得治疗预后担心2、疼痛:与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3、出血倾向:与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4、知识缺乏:与病人对疾病得相关知识缺乏有关七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饮食护理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得食物。
为防止放射性直肠炎,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得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谢物质有毒物质排出、(三)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2观察有无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
第一章妇产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及有性乱史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此外,通过性交而传播的某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患病妇女如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护理评估】1.病史询问病史中应注意婚育史、性生活史,与高危男性性接触的病史。
注意未治疗的慢性宫颈炎、遗传等诱发因素。
异常阴道流血情况。
记录既往妇科检查、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处理经过。
2.症状早期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
3.辅助检查结合妇科检查,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
4.心理社会反应早期宫颈癌患者在普查中发现宫颈刮片报告异常时,会感到震惊产生恐惧感,当确定诊断后,会经历否认、愤怒、妥协、忧郁、接受期的心理反应阶段。
【主要护理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与阴部分泌物增加有关。
2.恐惧与担心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帮助病人建立治疗信心。
2.保持外阴清洁,加强会阴护理,注意观察病人阴道分泌物及出血情况,阴道分泌物多或有脓性、恶臭白带患者,每日冲洗会阴2次,防止感染发生。
3.手术病人护理见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护理。
4.化疗病人护理见化疗病人护理。
5.放射治疗病人护理见放疗病人护理。
【健康指导】1.宣传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宫颈炎,30岁以上妇女每1-2年普查1次,有月经异常或有接触性出血者,及时就医。
2.向病人介绍有关宫颈癌的医学常识、各种诊治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3.鼓励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维持体重不继续下降。
4.对出院病人说明认真随访的重要性,并核实通信地址。
【护理评价】1.病人住院期间能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
2.病人在治疗期间,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能列举常用食物及营养成分。
宫颈癌的护理宫颈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普查发现宫颈癌好发年龄40~55岁,20岁以前罕见,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高峰分布在50岁年龄组,但60~69岁又有一高峰出现。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癌症,排名第2,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
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医学上把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两大类。
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指发生在宫颈癌前的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1]。
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宫颈癌患者5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
经过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①子宫颈活检或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后病理发现癌变细胞;②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肿瘤细胞;③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表面上皮隆起及血管形态异常;④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肿块;⑤CT、B超等发现盆腔占位。
凡符合上述第1项者可确诊,具有第2~5项者可拟诊[2]。
年龄分布:25~30岁3例(6%);30~40岁5例(10%);40~50岁8例(16%);50~60岁20例(40%);60~70岁11例(22%);70~75岁3例(6%)。
其中不典型增生9例(18%);原位癌3例(6%);镜下早期浸润癌4例(8%);鳞状上皮浸润癌30例(60%);腺癌4例(8%)。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上用于早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各期均可采用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子宫颈癌对化疗相当不敏感,化疗主要用于:①晚期或复发转移癌的姑息治疗。
②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③高位宫颈癌的术前或放疗前辅助化疗,即新辅助化疗。
单药化疗:目前认为顺铂(DDP)和异环磷酰胺(IFO)是治疗子宫颈癌最有效的单药,有效率达30%~40%。
常用的药物还有卡铂(CBP)、环磷酰胺(CTX)、5-氟尿嘧啶(5-FU)、博来霉素(BL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等。
妇科宫颈癌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帮助患者接受目前的治疗方案,对于lal期患者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卵巢功能正常者应予保留或行宫颈锥切术。
Ia2~Ⅱb期患者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患者应保留,还可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或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
2)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食谱多样化,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3)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健康指导,如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及肢体活动方法等。
2.术后护理:1)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监测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吸氧,心电监护。
2)体位及活动:根据麻醉方式,采取相应体位。
协助患者在床上活动,适当进行腿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防止术后并发症。
3)饮食护理:术日禁食。
术后第1天可进流食,排气后进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未排气前勿进甜食、豆奶制品,以免产气过多引起腹胀。
4)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多参数。
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色、尿量的变化,每小时不少于30mL为宜,必要时通知医生。
③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量、颜色的变化,24h内引流量不超过200mL。
若引流量过多,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在术中有腹腔内用药;若引流液量多且颜色鲜红,要警惕内出血的危险。
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膀胱功能恢复:患者术后常规需要留置尿管7~14d,拔管前2d尿管每2~4 小时开放1次,锻炼膀胱的功能。
拔管后4~6h告知患者排尿后测膀胱残余尿量,如残余尿量少于100mL提示膀胱功能已基本恢复;如多于100mL应继续留置尿管并定时开放,保留3~5d后,再行拔管并测残余尿,待残余尿量少于100mL。
为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从术后第2天开始鼓励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缩肛训练)。
②术后注意观察双侧腹股沟有无淋巴囊肿形成,若触及质软、有压痛的包块,应及时报告医生。
子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①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②阴道排液:为主要症状,继发感染后为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③疼痛:为晚期症状;④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困难、里急后重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2 体症:进行阴道窥器、三合诊检查,观察宫颈局部病变,了解癌组织浸润范围。
二、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
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分析产生的原因。
三、护理诊断
1.排尿异常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焦虑
4.恐惧
5.自我形象紊乱
四、护理措施
1.提供预防保健知识。
宣传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定期普查早期发现治疗的重要性。
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人沟通,以便取得病人与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3.术前准备,做好阴道与肠道准备。
4.帮助膀胱功能恢复
(1)盆底肌肉锻炼(2)膀胱肌肉锻炼(3)导残余尿
5.保持负压吸引管的通畅
6.病情观察
7.饮食与营养
8.出院指导
9.放疗、化疗者按放疗、化疗病人护理。
子宫颈癌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 年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2. 心理状况3. 婚姻状况、生育状况4. 既往史、家族史5. 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6. 饮食、睡眠、二便情况7. 阴道出血情况8. 恶液质情况9. 压迫症状10. 转移灶症状(二)护理要点【术前护理】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2. 密切观察恶液质情况,做好恶液质病人的生活护理,卧床病人防止坠积性肺炎和压疮。
3. 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尽可能预防阴道大出血,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并协助行纱条阴道填塞。
4. 保持会阴清洁,做好会阴护理5. 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6. 晚期癌病人疼痛护理7. 晚期癌高热病人护理8. 晚期癌病人压迫症状护理:排尿困难护理、排便困难护理9. 妇科手术术前常规护理10. 妇科化疗常规护理11. 心理护理并联系家属共同给予关怀12. 健康宣教【术后护理】1. 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2. 引流管护理:保持各引流管道通常,观察引流液性质、量、色3. 遵医嘱记录出入量4. 保持会阴清洁5. 胃肠外高营养支持护理6. 卧床制动病人防止压伤和坠积性肺炎7.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8. 妇科化疗常规护理9. 加强心理护理,防止发生意外10. 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11. 健康宣教(三)指导要点1. 防癌普查宣教2. 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讲解宫颈癌的相关知识3. 术前配合知识,术后配合及自我护理知识4. 饮食知识5. 化疗知识6. 复查时间及内容。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查房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护理是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的一些建议。
一、患者信息确认:在进入病房之前,护士要准备好患者的信息,确认姓名、住院号、病案号等核对无误。
同时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婚育史、病情发展过程、诊断结果等。
二、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要求,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
宫颈癌治疗期间应注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环境卫生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提供清洁卫生用品。
3.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士要通过耐心倾听、积极沟通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1.体征观察:查房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特别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
2.宫颈癌相关症状观察: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异常、下腹疼痛、尿痛等宫颈癌相关症状。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
3.导尿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护士要定时检查尿管通畅性、尿量和颜色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保持导尿袋清洁,定时更换。
4.副作用护理:宫颈癌常常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方式,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镇痛护理:宫颈癌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并按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6.导管护理:如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护士要定期观察静脉通畅性、输液速度和管路是否有漏液、感染等情况。
7.安全护理:宫颈癌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原因可能出现乏力、体力差等情况,护士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保持安全。
同时要定期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宫颈癌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阴道出血情况。
2、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2、放射野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野标识清晰,皮肤清洁干燥。
3、预防出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进行阴道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大出血时行阴道填塞。
4、观察放化疗毒性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里急后重、腹泻,甚至脓血便等放射性直肠炎表现时,指导患者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并给予放射直肠炎合剂灌肠;放疗前排空膀胱,放疗后多饮水以预防膀胱炎,发生膀胱炎后遵医嘱给予止血及抗感染等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食物。
2、保持会阴清洁,指导患者学习阴道冲洗方法。
3、宫颈癌术后 3 个月内避免性生活。
四、注意事项
如出现尿频或突发性血尿、脓血便、下腹坠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
浸润性宫颈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护理评估】1. 了解患者年龄、婚育、生活习惯、遗传家族史及有无肿瘤高危因素。
2. 症状体征评估最早和最多出现的症状主要是接触性出血及白带异常增多。
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白带增多,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性等压迫症状,宫颈癌晚期,由于肿瘤增大,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
全身症状晚期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临床检查包括原发灶和镜检,确诊仍需病理证实,主要病理学检查手段是切取活检。
4. 心理社会评估病程长、预后差,易出现消极悲观、绝望的心理。
【护理问题】1. 知识缺乏2. 营养失衡---低于机体需要量3. 预感性悲哀4. 自我形象紊乱5. 有大出血的危险6. 排尿异常7. 生活自理【护理措施】1. 放疗前护理1.1 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放疗”知识了解甚少,在治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放疗知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提供健康宣教手册和图片,陪同患者到放疗区熟悉放疗环境,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1.2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戒烟、酒,调节全身状况,如纠正贫血、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1.3 阴道准备放疗前应予以阴道冲洗,以消除阴道坏死组织、防止感染和粘连,增强放疗效果。
1.4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阴道流血。
2. 放疗期间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心理状态随着放疗反应的轻重及症状体征的消除情况而变化。
由于放疗局部反应较严重及治疗中肿瘤不一定完全消除,导致患者焦虑、恐惧,丧失治疗信心。
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说明局部反应是暂时的,因放射生物效应关系,停照后1~2个月或更久的时间内,肿瘤可缩小甚至消失,使患者能正确理解,以积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宫颈癌放疗护理常规一概念: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
二临床特点:1.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以后可能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
晚期流血增多,甚至发生致命性大流血。
2.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为浆液性、脓性或米汤样血性恶臭白带。
3.疼痛:为晚期症状,表现为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4.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新生物。
三医疗目标:1.完全缓解:肿瘤经手术全部切除,症状及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同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体力劳动。
2.部分缓解:肿瘤(包括转移病源)经手术未能完全切除,或经放疗后症状减轻,宫颈局部癌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能参加正常同龄人所能从事的一般工作或劳动6个月以上,或临床治愈时间不足2年。
四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
2.减轻或消除疼痛。
3.病人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4.病人能说出宫颈癌的有关常识及防治措施。
5.病人能自觉定期复查、随诊。
五专科评估: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
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分析产生的原因。
六护理问题:1、焦虑:对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担心2、疼痛:和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干有关3、出血倾向:和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有关4、知识缺乏:和病人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七护理措施:(一) 一般护理执行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二) 饮食护理1、患者应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为防止,饮食应以少渣低纤维饮食为主,应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糖、碳酸类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多饮水:放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促进代谢物质有毒物质排出。
(三) 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
2观察有无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
3观察阴道有无出血及出血的量、生命体征变化:(四) 症状护理1、执行放疗科一般症状护理2阴道出血的护理:患者若出现阴道出血,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听取病人主诉,遵医嘱予以止血药。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1、安置床位,测量生命体征。
2、入院宣教:提供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与本病有关的基本知识,给予心理护理,消除顾虑情绪,安心治疗。
3、协助病人做好各种检查项目。
4、鼓励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注意纠正病人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多样化食谱满足病人机体需要。
5、指导病人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床单位清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会阴部清洁。
6、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认真执行术前各项护理工作,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和麻醉的基本情况,以取得合作。
7、协助术后康复
(1)监测生命体征,每两小时一次直至平稳。
(2)注意保持导尿管、腹腔各种引流管及阴道引流通畅;认真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引流尿管一般术后7—14天拔除,拔除前3天开始夹管,每两小时开放一次;尿管拔除后要鼓励病人1—2小时排小便一次。
(3)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尿管拔除后可下床活动。
(4)饮食宜从流食到半流食再到普食,应进食高热量、宜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搭配,以增进食欲。
8、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如有淋巴转移者,应遵医嘱继续化疗或放疗。
(3)定期复查:出院后第一年内,出院后一个月行首次随访,以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二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第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
一、执行妇科一般护理常规二、术前护理:1、护理及处置:1)备皮:上至剑突,下至两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外阴部,注意脐部清洁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3)用药:遵医嘱适当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4)检查:根据病情予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CT等5)安静度:Ⅱ-Ⅲ度2、观察要点:a.生命体征 b.阴道出血、阴道排液、面色 c.情绪、心理 d.活动 e.睡眠 f.饮食3、护理措施:a.生命体征1)监测生命体征2)有异常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b.阴道出血、阴道排液、面色1)评估病人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的量,2)观察病人的面色3)病人阴道出血增多时报告医生4)保持会阴清洁5)遵医嘱应用止血药、输血、输液c.情绪、心理1)评估病人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心理指导d.活动2)评估病人活动情况,协助生活护理e.睡眠1)评估病人睡眠情况2)提供促进睡眠的有效措施3)遵医嘱用药f.饮食1)评估病人饮食情况2)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3)术前按医嘱进行饮食指导4、治疗、饮食、安静度1)治疗原则:抗感染、对症2)饮食原则: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3)安静度:II—III度4)体位:自由体位,阴道排液多时半卧位三、术后护理(一)术日护理:1、观察要点:a.生命体征b.腹部伤口c.疼痛d.皮肤、活动 e.会阴 f.尿管g.引流管h.口腔2、护理措施:a.生命体征:1)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吸氧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4)有异常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b.腹部伤口:1)评估伤口情况2)遵医嘱腹部伤口置腹带,压沙袋3)发现异常报告医生,配合处理c.疼痛:1)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2)指导采取有效的止痛方法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d.皮肤活动:1)评估皮肤受压程度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床铺保持整洁、平整3)卧床休息,定时活动四肢,协助翻身4)生活护理e.会阴:1)观察会阴有无阴道渗血、渗液等情况2)保持会阴清洁f.尿管:1)观察尿量及颜色2)保持留置尿管、妥善固定3)尿道口护理g.引流管:1)观察引流量及颜色2)保持引流通畅并妥善固定h.口腔:1)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变化2)保持口腔清洁3、治疗、饮食、安静度1)治疗原则:对症、抗感染2)饮食原则:禁食3)安静度:I度4)体位:半卧位(二)手术1-3日护理:1、观察要点:a.生命体征b.腹部伤口c.疼痛d.口腔e.会阴f.尿管、引流管g.睡眠h.腹胀i.活动2、护理措施:a.生命体征:1)监测生命体征2)有异常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b.腹部伤口:1)评估腹部伤口情况2)发现异常报告医生,配合处理c.疼痛;1)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2)指导采取有效的止痛方法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d.口腔:1)观察口腔黏膜2)保持口腔清洁e.会阴: 擦洗会阴,保持清洁f.尿管、引流管:1)观察尿量及颜色、各种引流液量及颜色2)保持留置尿管、引流管通畅3)每日更换尿袋、引流袋g.睡眠:1)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2)提供促进睡眠的有效方法3)遵医嘱用药h.腹胀:1)评估病人的腹胀程度,一般24-48小时恢复肠蠕动2)指导病人采取促进排气的方法3)若腹胀严重,可帮助翻身或针灸等治疗i.活动:1)评估活动耐受程度2)讲解早期活动的意义3)制订活动计划,指导活动,一般术后3-4日鼓励下床活动4)生活护理(三)第4-6日护理1、观察要点:a.生命体征 b.腹部伤口 c.排便 d.排尿 e.自理能力2、护理措施:a.生命体征:1)监测生命体征2)有异常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b.腹部伤口:1)评估病人伤口情况2)若发现异常,报告医生,配合处理c.排便:1)评估病人肠蠕动恢复情况2)指导病人多食蔬菜,预防便秘,肠胀气3)对排便困难者协助处理d.排尿:1)评估留置尿管的时间,子宫颈癌根治术者,一般留置尿管7-14日,甚至21日2)帮助膀胱功能恢复:a.指导盆底肌肉锻炼 b.膀胱肌肉训练,拔尿管前3日开始夹尿管,每2-3小时放尿一次 c.拔尿管后嘱病人1-2小时排尿一次,并观察尿量3)评估排尿情况4)凡再留尿管者,保留3-5日后再行拔管e.自理能力:1)评估病人自理能力恢复的程度2)协助生活护理3)鼓励病人逐渐恢复自理能力3、治疗、饮食、安静度1)治疗原则:对症、抗炎2)饮食原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3)安静度:II-III度4)体位:自由体位(四)第7日--出院1、观察要点:a.腹部伤口 b.自理能力、尿管2、护理措施:a.腹部伤口:1)评估病人伤口愈合情况2)协助医生消毒伤口,拆线3)告知病人伤口拆线后有关注意事项b.自理能力、尿管:1)评估病人自理能力恢复程度2)鼓励病人逐渐恢复自理能力3)指导保留尿管护理3、治疗、饮食、安静度:1)治疗原则:对症2)饮食原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3)安静度:II-III度4)体位:自由体位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给予药物指导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3、运动与休息:劳逸结合,保证充分休息,适当活动4、特别指导: ①、定期复查②、出院尿管未拔除者,教会保留尿管的护理③、遵医嘱定期化疗新绛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
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
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子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开展一、病因宫颈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早年性生活、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有性乱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宫颈癌的发病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有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说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在吸烟、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激素、性传播性疾病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影响和协同下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一〕病症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双合诊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
2.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早期量少,呈白色或淡黄色,随肿瘤组织的破溃可产生浆液性的分泌物;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的病症,由于侵犯宫旁组织和神经,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病灶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4.晚期由于病变广泛,可因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致输尿管积水、尿毒症。
长期疾病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早期无明显病症,随着宫颈癌的生长开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1〕外生型:宫颈外表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2〕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外表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3〕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4〕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三、辅助检查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①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评估阴道流血量、颜色和状态。
既往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④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手术带回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有无腹痛,及其部位、性质、有无肛门坠胀感;有无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及其量、性状、有无异味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焦虑、紧张、消极或悲观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⑨自理能力状况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等。
3、饮食指导:术前几日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饮食,术前晚半流质,次日晨禁食水,术前晚及次晨灌肠,保证肠道呈清洁。
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
如宫颈活检,阴道清洁度检查,还应注意心电图、B型超声及胸部x线摄片检查情况,并告知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①手术前一日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皮试、备皮、备血、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下降。
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50-55岁。
1.护理评估
1.1健康史询问病人是否有不良婚育史、性生活史以及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病史;绝经病人是否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是否存在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
1.2身心状况表现为点滴样出血或因性交、妇科检查而引起接触性出血,出血量增多或出血时间延长可致贫血;阴道排液有恶臭;晚期病人可出现消瘦、发热等全身衰竭症状。
宫颈癌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和恐惧。
1.3相关检查
1.3.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见宫颈表面有呈息肉状或乳头状突
起的赘生物,突起形成菜花状。
1.3.2子宫颈TCT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查是目前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1.3.3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检查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以提
高诊断正确率。
1.3.4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
靠方法。
选择宫颈3、6、9、12点处取4点活体组织送检。
1.3.5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宫颈活检为原位癌确诊者。
2.护理问题
2.1恐惧、焦虑
2.2排尿异常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了解肿瘤类型及期别、需要的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应该怎样配合等知识,使患者减少精神压力。
早期宫颈癌一般预后好。
医护人员应富有同情心,关心病人。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良好的心态。
3.2手术治疗者,按腹部手术病人常规进行护理。
3.3协助诊疗护理
3.3.1检查前应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步骤、病人应该怎样配合,检查后应讲解结果的意义。
对需手术治疗者应讲解与手术有关的知识,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预防方法。
3.3.2宫颈癌根治术术前重点做好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及引流物性质的观察,疼痛的护理等。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较长,一般为7-14天,应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预防尿路感染。
指导病人进行盆底康复锻炼,避免拔出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3.3.3晚期宫颈癌病人对症护理宫颈癌并发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备齐急救药物和物品,配合抢救。
3.4晚期病例及需要化疗的病人,应按化疗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
4.健康指导
4.1营养支持应重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鼓励病人摄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2指导准备拔除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拔管后1-2周内,鼓励其多次饮水。
每日饮水量保证在1000-1500ml左右。
预防尿路感染,起到冲洗膀胱、保持尿路通畅的作用。
4.3对于带管出院的病人,应告之正确管理留置尿管的方法及尿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外生殖器卫生,积极防治阴道的炎症。
4.4告知病人按照随访时间来定期检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
4.6术后半年内禁止性生活。
5.护理评价
5.1病人在住院期间,能主动交流并积极配合各种诊治过程。
5.2病人在治疗期间,能努力克服化疗药物的治疗反应,摄入足够热量,维持化疗前体重。
5.3病人出院时已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5.4病人能描述造成压力、引起焦虑的原因,并表示用积极方式面对健康问题。